我的夢想

My dream of this life is to bring my company to public.
帶領公司上市。
個人資料
正文

騙走11億科研資金,讓中國芯片停滯13年!這個“中國巨騙”如今現狀,令人憤慨!ZT

(2020-06-23 04:11:01) 下一個

騙走11億科研資金,讓中國芯片停滯13年!這個“中國巨騙”如今現狀,令人憤慨!

小業 百業新聞 2020-06-20 08:17:56 122 0 

提示點擊上方"行業研究報告",關注本號。

 
行研君說
 
 

導語

“漢芯”事件,因一人而起,卻遠非一人之過……

PS:我們運營的備用號 行研資本(ID:report18)為很多老朋友提供了另一處空間,歡迎大家同時關注!

 

來源:甜瓜 北國小甜瓜(ID:LoveChina16666)

 

今天,《德國之聲》發文:“川普用芯片擊中中國軟肋”。

文中寫:"川普清楚,中國在這一戰略重要領域對美國有依賴性。" "沒有這些微小的元件,現代社會將無法運轉。""因此,芯片是美中較量的核心地帶,有關的這一爭執過去幾周裏開始升級。"

中國“無芯”之痛,再次被揭開傷疤。

艱辛回首中,有一人,最為可惡。

他曾騙走國家11億科研資金,讓中國芯片停滯13年,卻沒有受到任何刑事處罰,如今現狀,更是令所有國人憤慨。

他,叫陳進。

01

平步青雲的“漢芯之父”

 

陳進,1968年生人。”漢芯之殤“,始作俑者。

曾是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微電子學院院長、特聘“長江學者”,上海矽知識產權交易中心CEO,博士生導師。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

 

畢業後,進入摩托羅拉工作,然後”海歸“回國。

 

2001年,陳進進入上海交通大學任教。

中國芯片產業落後,大力扶持集成電路產業。

“漢芯計劃”應運而生。

陳進,被任命為”漢芯“的總設計師。

圖:“漢芯計劃”是863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成立了芯片與係統研究中心,他出任主任。

憑著一股”狠勁“,他還帶領學院製定了“四年規劃”:前兩年“臥薪嚐膽”、第三年“一鳴驚人”,第四年“鵬程萬裏”。

然而,4年太長,僅用短短16個月,

陳進就搞出了震驚世界的“漢芯一號”。

2003年2月26日,“漢芯一號”發布會召開,由上海市新聞辦公室親自主持。

 

當時發布會現場

“漢芯一號”,一款32位DSP數字處理芯片,采用當時國際先進的0.18微米工藝。

1年多,憑一己之力,讓中國芯片成了世界領先?

前所未有的“霹靂速度”,震驚了世界。

然而,無人質疑。

太過熱切的渴望,讓國人放下了警惕。

發布會上,多位院士對“漢芯一號”進行了鑒定。

得出結論:“漢芯一號”屬國內首創,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中國芯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裏程碑!

一時間,陳進成了“民族英雄”。

上海交大特聘其為長江學者,出任了微電子學院院長。他還成了上海矽知識產權交易中心CEO,上海漢芯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隨後幾年,“摸到了門道”的陳進,開了掛。

短短三年,陳進成功申報了國家各部門的40多個專案,包括“國家863計劃專案”,軍隊總裝備部的“武器裝備技術創新專案”,差點被安裝到國產戰機、導彈上。

 

無一失手。


漢芯2號、3號、4號、5號也先後問世,據稱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並成功申請了12項國家專利。項目金額總計超過一億元,上海交大及各相關方在漢芯專案上的損失高達11億。

 

 

不出意外,他可能會一直平步青雲,直升院士。

 

2006年1月17日,一個類似美國“水門”事件中“深喉”的人物,橫空出世。

 

此人在清華大學水木清華BBS上,直至“漢芯一號”造假。

 

後來被證實,發布《漢芯黑幕》帖子的“告密者”為“漢芯1號”研製小組的四人之一。

 


一些嗅覺敏銳的媒體很快介入,進行了艱難的追索和求證。在舉報人和媒體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事實漸次浮出水麵。

 

2月18日,調查組得出結論:“漢芯一號”造假屬實。

 

圖:陳進

曾引爆國人“自豪感“的”漢芯一號“,真相令人作嘔。

02

揭開那層“遮羞布”

 

若論“造假”,陳進可謂登峰造極。

謊言,一路鋪就青雲路。

 履曆造假 

眾所周知,芯片的研發分為:設計、製作、封裝三個主要方麵。其中,設計最難,也是中國最缺少的部分。

陳進在美國研究的方向是“集成電路測試技術”,壓根兒就不是”集成電路設計”,這一點,從他的畢業論文《模擬和混合電路的故障模型和測試技術》就可以輕易看出。

他深諳“如何包裝”更有價值,直接篡改了簡曆。

 

從“測試”變成“設計”,他成了搶手貨。

 

然而,可悲的是,“人才引進”時,明明輕易就可分別的不同,卻無人核查求是。

 

 工作經曆造假 

在給上海交大的簡曆中,陳進宣稱自己擔任的是半導體總部的高級主任工程師,從事芯片設計工作。

然而,事實證明,他不過是摩托羅拉的一名“高級電子工程師”。

依然無人核查,陳進被委以重用。

 研發造假 

陳進,靠著造假,蒙混了所有人,

自己卻一直很清醒。

他深知,自己是不可能“研發”出芯片的,於是他萌生了一個醜惡粗鄙的想法。

研發之初,他就借著一次去美國的機會,讓曾經的同事從摩托羅拉的內部下載了一款芯片的源碼。

這套源碼,成了“漢芯一號”。

即使非法獲得了源碼,但沒有授權,芯片仍然不能使用,連功能演示都做不到。

於是,陳進直接“狸貓換太子”。

他讓在美國的弟弟,購買了一批摩托羅拉dsp56800係列芯片。

為掩人耳目,陳進又找來一位民工,

用砂紙打磨掉芯片上原有的摩托羅拉標識。

而這位“21世紀最具創新精神民工”,竟然就憑著手中的幾張砂紙,磨出了“中國驕傲”,將中國“芯片”磨成了世界笑柄。

被打磨後的芯片

打磨後的摩托羅拉,重新打上標識,

成了發布會上的“漢芯”。

更諷刺的是,這枚Moto芯片是144腳,而“漢芯”是208腳。

不用說一般的專業人員,稍微細心一點的外行人,隻要識數,久能看出來。

 

然而,審核專家組裏好幾位院士,全票通過。

 

更為諷刺的是,這台假漢芯驅動的MP3裏隻有三首歌:《滄海一聲笑》、《挪威的森林》、《天冷就回家》,陳進自己都沒辦法換歌。

 

圖:發布會演示現場

於是每次國家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來現場考察,聽的就都是這三首歌。

 

是耳聾眼花,還是另有隱情?


然而,隻有一片掌聲。

 

陳進一路高歌猛進,暢行無阻。

資金使用造假

隨著調查,一家名為Ensoc的公司,浮出水麵。

 

這家被明確為負責“漢芯”的海外流片(試生產)服務的公司,其實是陳進在美國注冊的一家“皮包公司”,注冊地址是陳進的一個朋友的住址。

 

這家於2002年5月22日注冊的公司,注冊人竟是陳進本人。

 

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漢芯1號”誕生記》記載:“漢芯1號”是完全由國內流片、封裝和測試,這三道工序分別由中芯國際、上海威宇科技和ICC(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研究中心)負責。

 

這是漢芯得名“中國造”的主因。

 

然而,神秘舉報人卻出示了同一流片項目的另一份合同。


這份合同於2002年11月5日簽訂,甲方是美國Ensoc technologies公司,乙方是上海交通大學芯片與係統研究中心,負責簽署這份合同的人分別是Ensoc公司總裁(president)Robin liu和研究中心主任陳進。

 

合同明確了Ensoc公司將為研究中心負責漢芯eDSP21600(“漢芯1號”的代碼)項目提供在海外的流片服務。一枚芯片的流片為何要尋求兩套方案?

 

更讓人疑惑的是,在這份陳進與Ensoc公司簽署的合同中,後者為研究中心提供在海外的流片服務條款中有一項這樣的表述:0.18μm UMC。

 

據查實,UMC實際上是全球第二大芯片代工廠商台灣聯華電子(以下簡稱台聯電)的英文縮寫,這意味著“漢芯1號”的海外流片是在台聯電進行的。

 


根據舉報人出具的Ensoc公司於2003年1月15日開出的流片服務價格明細表顯示:15片委外流片,包括所有的服務共計花費僅35080美金,這與業內人士估算的最低價格還便宜近1.7萬美金。
“根本沒有所謂的美國流片,這隻是陳進騙錢的一個幌子。Ensoc公司就是一個皮包公司,為這筆交易付錢的卻是交大。”舉報人指出。翻開了第3份和第4份證據,分別是Ensoc公司的收款憑證(Invoice)和上海交大以東方科學儀器上海進出口有限公司開出的發票。“陳進有了收款憑證就可以到上海交大報銷。”
舉報人透露,陳進通過Ensoc公司做成的交易不止於此。


2003年5月,陳進還與台灣的著名芯片設計公司威盛電子(VIA)做成了一筆50萬美金的生意,這50萬美金同樣匯到了Ensoc公司的帳戶上。“這50萬美金的生意實際上就是‘漢芯1號’發布會上宣稱的那個百萬訂單。”
“這50萬美金的生意,實際上是陳進賣給威盛芯片源代碼的交易。他是以‘漢芯2號’源代碼名義賣的,但實際上是MOTO dsp56800E的源代碼。”舉報人解釋了百萬訂單的最終去處。
Ensoc公司還將流片服務的價格全部定得高於市場價,上海交大付的錢嘩嘩地落入了陳進的腰包。    

 

靠著“漢芯”,陳進騙來了上億科研經費。

據說經費一到手,陳進就組織實驗室的員工一起周遊世界,享受人生。

2006年5月,上海交大通報了“漢芯”係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調查結論和處理意見:

 

“調查顯示,陳進在負責研製“漢芯”係列芯片過程中存在嚴重的造假和欺騙行為,決定,撤銷陳進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職務;撤銷陳進的教授職務任職資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

 

科技部根據專家調查組的調查結論和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有關規定,已決定終止陳進負責的科研項目的執行,追繳相關經費,取消陳進以後承擔國家科技計劃課題的資格;

 

教育部決定撤銷陳進“長江學者”稱號,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資格,追繳相應撥款;

 

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終止陳進負責的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執行,追繳相關經費。”

 

巨額國家科研經費流失,如此惡行的行為,始作俑者陳進本人,卻沒有收到任何法律的製裁。

 

2006年年末,還有記者專門去向國家有關部委求證,結果是確實沒有任何相關責任人因漢芯造假案受到法律追究。

 

如此彌天大謊,滑天下之大稽,

 

隻是一人所為嗎?

 

03

陳進,近況如何?

 

2006年,感覺東窗事發,陳進和另外幾個“同事”早已一路逃到了美國,憑借著此前在中國“撈到”的錢財,繼續快意人生。


受此“惡行”影響,中國的“芯片產業”一蹶不振,

 

民眾自尊心受傷,國家收緊管控,更少人再敢輕易涉足“芯片研發”領域。

 

一顆老鼠屎,中國的芯片產業,停滯了13年。

 

如今,15年已過,陳進在做什麽?

 

他活得有滋有味,搖身一變成了“創業者。”

 

種種跡象表明,“漢芯事件”平息後,陳進並沒離開芯片行業,甚至與“上海交大”這個名字仍保持一定關聯。

 

公司進化論搜索天眼查工商信息:曾因“漢芯”造假而卷入風波的“上海交大漢芯科技有限公司”,現名為“上海領微科技有限公司”。

 

陳進,仍是上海領微的唯一一名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為10.5%,認繳出資額為534.6萬元。

天眼查工商信息顯示截圖

這家陳進持股的上海領微,目前還同時是“上海矽寶通訊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矽智芯片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60%和40%。

 

其中,陳進本人直接持有上海矽智20%股份。

 

此前,還有媒體爆出,陳進作為股東的公司還有“上海矽盛微係統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5%)“上海極客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上海科臻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不知是何原因,後兩家公司目前已吊銷。

 

此前同時被爆出,上海紫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胡立勇。根據曆史資料顯示,也曾是陳進“漢芯”班底的核心成員。

 

不僅是胡立勇,陳進集團4人核心中的另1人,如今已是某著名大學微電子學院的副院長。

 

而當時“漢芯”事件中,陳進手下有的30多名交大在讀碩士博士,他們不可能對此毫不知情。然而,這些“天之驕子”中無一人發聲,全部隨波逐流,而今多已成為“社會精英”、“科研中流砥柱”……

 

他們會不會步陳進之後塵?無人過問。

 

當年全票通過的院士們,各行各業拍手稱快的掌聲,好像就這樣淹沒在熙熙攘攘的塵世中,化作一團和氣,在無人問津……

 

 

寫在最後

 

 

子曰:不可說。

 

小瓜唯一能說的是,

 

“漢芯”事件,因一人而起,卻遠非一人之過,

對落後的擔憂,演變成集體的急功近利,進而放鬆了監管,放縱了貪狼。

人間正道是滄桑。

芯片業堪稱高科技行業的珠穆朗瑪,後來者從0攀爬,欲達頂峰談何容易?!

 

技不如人,中國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

 

2015年後,中國芯片進口規模連續數年超過2000億美金,名列第一大進口商品,到了2018年,進口額又攀升至3120億美元,占據全球芯片總產值的三分之二。

 

比高價更恐怖的是“斷供”。


隨著中美關係進入冰封期,芯片又成為了美國的製裁武器,試圖以此遏住中國信息產業的喉嚨。

 

上個月,美國商務部再發禁令——限製華為利用美國的技術和軟件,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產品。“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省力省事模式,就此走到了死胡同。

 

國內,芯片企業卻迎來了小爆發。

 

5月底,中國移動80億采購大單中,芯片板塊雖然英特爾占了八成,但國產芯片這次也不再是陪跑,華為鯤鵬、天津海光拿下了兩成份額。

 

6月1日,中國最大、全球第三的芯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獲受理;

 

6月2日,寒武紀通過了科創板首發申請,創下了今年最快過會新記錄;同天,敏芯微也順利過會,敲開了科創板的大門。

 

這場後發製人的反攻,中國打了20年。

 

雖然,目前還不能稱為“領先”,但中國企業,已開始從閉門造車,走向了商業變現,一場服務器芯片新舊替代的大幕雖遙望不到終局,但已啟幕開場。

 

 

或許,下一個20年,中國芯片人,也能苦盡甘來。

 

但,需要更多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

 

經得起歲月檢驗的成果,

哪怕慢一點,

相信國人也會報以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