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想

My dream of this life is to bring my company to public.
帶領公司上市。
個人資料
正文

28條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終極難題 把世界帶回19世紀 zt

(2025-11-24 01:48:42) 下一個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5818
  
 
 
 
 
 



美對烏的突然背刺,把世界推向了殘酷與理想的分界點

特朗普試圖“偷襲”逼迫烏克蘭答應的《28條》,

是21世紀的、草台班子化的《慕尼黑協定》。

還是要久違的聊一下俄烏戰爭,因為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太重要了。

當地時間11月21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向全烏克蘭人發表了一個電視講話,這個講話坐實了早前幾天由美國媒體捅出,由美俄秘密商定,要求烏克蘭接受的所謂《28點和平計劃》。澤連斯基在演講中沉痛而悲憤的說,烏克蘭現在麵臨“一個艱難的選擇”——要麽失去尊嚴,要麽失去一個關鍵夥伴;要麽接受“困難”的28點新計劃,要麽麵臨最嚴酷的冬季及隨之而來的危險。

這句簡單的話,信息量也非常大,它證實了之前媒體盛傳的另一個消息,那就是美國的特朗普政府正在“敦促”(逼迫)烏克蘭趕緊接受這份28點計劃,據稱特朗普下達的死線是11月27日,也即感恩節前,如果烏克蘭人在這個時間前“不識好歹”的拒絕了這個計劃,特朗普就準備撒手不管了——美國將取消和斷供一切對烏克蘭的信息和軍火支持,也就是澤連斯基所說的對烏克蘭人來說“最嚴酷的冬天”。

28條太炸裂 川普出了一道終極難題 把世界帶回19世紀

幾天前,當美國媒體剛剛這“二十八條”的時候,老實說我確實是不太願意相信的。因為覺得饒是素負“親俄”盛名的特朗普,也不應當會給烏克蘭人這樣一份幾乎意味著全麵向俄羅斯投降的協議。另外“二十八條”這個數字也讓人覺得有點不吉利,讓人想起袁世凱那個“二十一條”或者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的“二十四點和平建議”,前者是喪權辱國的代名詞,後者則提示了美國給歐洲的外交建議有時候是多麽的天馬行空和後果嚴重。

為了說明這28點“和平計劃”有多麽扯,這裏似乎有必要的原文展示一下這些計劃到底是什麽,但美俄的這次談判其實從交涉到最終逼迫小國簽署,事實上都在重現上個世紀初由伍德羅·威爾遜親手提議廢止的“秘密外交”的氣質。所以我們目前可查證的也隻是一個Axios新聞網的一個版本,這個版本是由承壓的烏克蘭方麵為了向國際社會求助而披露出來的,括號部分是Axios的采訪注釋:

1.確認烏克蘭的主權。

2.俄羅斯、烏克蘭與歐洲將簽署全麵互不侵犯協議。過去30年的所有爭議問題將被視為已解決。

3.俄羅斯不再“入侵”鄰國,同時北約也不再繼續擴張。

4.在美國調解下,俄羅斯與北約將舉行對話,解決所有安全問題,創造緩和局勢的條件,以保障全球安全,增加合作機遇及未來經濟發展空間。

5.烏克蘭將獲得可靠的安全保障。(美官員表示,這將是美國首次在談判中正式提出為烏克蘭提供明確安全保障,但提案未進一步說明保障內容。)
 
6.烏克蘭武裝部隊規模將限製在60萬人以內。(烏克蘭官員透露,烏克蘭軍隊目前有80萬至85萬人,戰前約為25萬人。)

7.烏克蘭同意在憲法中明確永不加入北約,北約同意在其章程中加入未來不接納烏克蘭的條款。

8.北約同意不在烏克蘭駐軍。

9.歐洲將在波蘭部署戰鬥機。

10.美國擔保:美國將因提供擔保獲得補償;若烏克蘭入侵俄羅斯,將失去該保障;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除采取決定性協調軍事回應外,所有全球製裁將恢複,對新領土的承認及該協議帶來的所有其他利益將被撤銷;若烏克蘭無故向莫斯科或聖彼得堡發射導彈,該安全保障將被視為無效。

11.烏克蘭有資格加入歐盟,在審議期間,將獲得歐洲市場的短期優惠準入待遇。

12.製定強有力的全球烏克蘭重建一攬子措施,包括但不限於:設立烏克蘭發展基金,投資於快速增長的產業,包括技術、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等。

13.俄羅斯將重新融入全球經濟:分階段、逐案討論並同意取消製裁;美俄將簽署長期經濟合作協議,在能源、自然資源、基礎設施、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北極稀土開采項目及其他互利商業領域共同發展;邀請俄羅斯重返八國集團(G8)。
 
14.凍結資產的使用方式:1000億美元凍結的俄羅斯資產將投資於美國主導的烏克蘭重建和投資項目等。

15.成立美俄安全問題聯合工作組,促進並確保該協議所有條款的執行。

16.俄羅斯將在法律中明確其對歐洲和烏克蘭的不侵略政策。

17.美俄將同意延長核武器不擴散和控製相關條約的有效期,包括《第一階段削減和限製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START I)。(美俄最後一項主要軍控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將於明年2月到期。)

18.烏克蘭同意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成為無核國家。

19.紮波羅熱核電站將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監督下重啟,所產電力由俄羅斯和烏克蘭平分。

20.俄烏承諾在學校和社會中實施旨在促進不同文化理解與包容、消除種族主義和偏見的教育項目。

21.領土相關條款:克裏米亞、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將被視為俄羅斯實際控製領土,包括美國在內的各方予以承認;赫爾鬆和紮波羅熱將沿接觸線凍結現狀,即沿接觸線予以實際承認;俄羅斯將放棄其在上述五個地區以外控製的其他商定領土;烏克蘭軍隊將從目前控製的頓涅茨克州部分地區撤出,該撤離區將被視為中立非軍事緩衝區,國際社會承認其為俄羅斯聯邦領土。俄羅斯軍隊不得進入該非軍事區。
 
22.就未來領土安排達成一致後,俄羅斯聯邦和烏克蘭均承諾不以武力改變這些安排。若違反該承諾,任何安全保障將不再適用。

23.俄羅斯不會阻止烏克蘭將第聶伯河用於商業活動,並將就黑海糧食自由運輸達成協議。

24.成立人道主義委員會,解決未決問題:所有剩餘戰俘和遺體將按“全員交換”(all for all)原則執行;所有平民被拘留者和人質將被遣返,包括兒童;實施家庭團聚計劃;采取措施減輕衝突受害者的痛苦。

25.烏克蘭將在100天內舉行選舉。

26.所有參與該衝突的各方將獲得戰爭期間行為的全麵赦免,並同意未來不提出任何索賠或申訴。

27.該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其執行將由以特朗普總統為首的和平委員會監督和保障。對違反協議的行為將實施製裁。(這與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和平協議治理結構相同。)

28.一旦所有各方同意該備忘錄,雙方撤至商定地點開始執行協議後,停火將立即生效。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至少從紙麵上看去,這28點和平計劃似乎對烏克蘭還不算那麽糟,烏克蘭要主動放棄頓涅茨克州的部分區域,但俄羅斯也承諾從克裏米亞、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鬆和紮波羅熱這五個州之外的其他占領區域撤軍,前者大概4000平方公裏,後者總計大約也有3000平方公裏,似乎還算公平。
 
但問題在於,你如果對比一下開戰之初,俄羅斯在“一小時22分滅一國”的閃擊戰計劃破滅之後,與烏克蘭進行首輪雙邊接觸的時候,提出的那個稍微務實但卻依然漫天要價的四個要求是啥,就知道了:

1、要求烏克蘭承認克裏米亞和烏東四州為俄羅斯所有。

2、要求烏克蘭重新選舉、並將不加入北約寫入憲法。

3、非軍事化

4、非納粹化

俄羅斯當時的這四條核心原則,是思路清晰、層層遞進的,其中第一條領土要求延續了其自帝俄時代開始就習慣的對領土饑渴到近乎於狂熱與不管三七二十一,領土落袋為安最重要的外交習慣。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則是創造它的外交孤立。非軍事化是在事實上保證烏克蘭軍力的弱小。“非納粹化”則更加耐人尋味,因為一旦這場戰爭以烏克蘭的整體屈服收尾,到底什麽才算俄方眼中的“納粹”,其實是一個高度由俄說了算的事情,就是說,俄羅斯隻要願意打,還可以打你,此患綿綿無絕期。

正是為了不吞下這個雖然沒有亡國,卻依然屈辱的條款,烏克蘭才堅持了整整三年零九個月的抗戰,花了許多錢,死了無數人。現在仗打到這個地步,特朗普那邊突然拋出這樣一份“28點和平計劃”,我們看一下這份和平計劃中的細則——

克裏米亞和烏東四州的領土要求,有。
 
要求烏克蘭重新選舉,不得加入北約,有。

強迫烏克蘭非軍事化,有。

要求烏克蘭所謂非納粹化,還有。

也就是說,特朗普幫助他的俄羅斯朋友,其實完全達成了俄羅斯開戰之初閃擊計劃破產後的那個“二級目的”。此外還附贈了俄羅斯許多別的東西——一些烏克蘭人給不了、而美國才能給的東西,比如邀請俄羅斯重回G8,分階段解除一切對俄羅斯的經濟製裁措施,美俄還要簽署長期經濟合作協議,在能源、自然資源、基礎設施、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北極稀土開采項目及其他互利商業領域共同發展……等等等等。

而俄羅斯做出的許諾,則都是延時性的,說不準的,比如美俄約定在戰事結束後開啟北約和俄羅斯的對話,解決區域安全的未定問題——這是為了防止俄羅斯對歐洲的其他鄰國複製他們此次對烏克蘭的伎倆——但這個對話並不是安全保證,談得成或者談不成還要兩說。還有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到底擔保到什麽程度,也是一個“可談判”的階段。

換句話說,就是俄羅斯獲得的所有利益,都是明顯的、實在的、落袋為安的;而給烏克蘭和歐洲的所有保障,都是延時的、需協商的、虛無縹緲的。

如果我們假設特朗普總統不是傳說中的“通俄門間諜”,那以他“交易大師”的名號,哪有談出這麽一個協議,還能號稱是公平公正的呢?

當然美國自己在這個協議當中是獲得切實利益的——如協議所提示的,美國將拿著其凍結俄羅斯的在美資金1000億美金去投資烏克蘭的礦產,所獲得的經營收益50%將成為美國的收益。此外還可以從對烏克蘭,乃至對歐洲的援助義務中抽身。
 
但如果這樣理解的話,這份協議就成了一個美國出賣盟友(而且還是感恩節超級酬賓大甩賣式的折價出賣盟友),以換取自身一點點蠅頭小利的肮髒交易,從協議披露,到逼迫烏克蘭必須接受,僅僅留出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決策時間。這是一份美國和俄羅斯共同甩給烏克蘭的城下之盟,一份超越《慕尼黑協定》的,大國私下協調、背棄和出賣小國利益的秘密協議。

在美國總統當中,肯尼迪雖然也出身富豪世家,但畢竟其父親老肯尼迪悉心培養兒子,讓他接受過全套的政治外交曆史教育,而特朗普則是純粹的商人半路出家,這意味著他可能沒有曆史儲備認清這種出賣將對美國意味著什麽——美國目前在全球建立的聯盟本質上是一個基於後冷戰秩序的信用體係,它的全球盟友或者準盟友們,是默認相信當其自身利益遭遇侵害時,美國方麵會出手相助,而不是抽刀背刺,才願意為美國馬首是瞻的。

但是,如果這份協議一旦按照目前的“計劃”簽署,無疑是在昭告天下,盟友和準盟友在危難時美國非但不打算出手相幫,反而要和對手搞“交易的藝術”賣友求利——這個信息一出,將意味著全球安全秩序格局的徹底重構,而且這種重構將首先發生在唇亡齒寒的歐洲。我這裏不妨大膽預測一下,如果俄烏戰爭以目前的這個計劃結束,在計劃開啟的俄北約安全談判當中,俄羅斯一定會提高自身的價碼——因為俄羅斯的戰略心態就是這樣的,當初讓我退出半個歐洲,就是因為你美國實力強大,現在美國都和我二一添作五了,歐洲你還不對我趕緊讓步?

全球安全秩序的徹底重構,將近在眼前。

而我敢打賭,特朗普在首肯這份協議的時候,絕沒有想到這麽多,因為這對美國的長遠利益實在是虧得太大了,隻能說他作為一個商人,確實不是一個合格的政客,他隻能看到最眼前的利益,而無法推演和構想在長遠的未來,自己的國家將為這一點點蠅頭小利付出多少長遠代價。

多說一句,特朗普在本次上台之後,無論對內還是對外,似乎都更喜歡搞“突然襲擊”了——試圖通過如此次般的秘密提議,本周公布、下周強迫烏克蘭簽署,來繞開美國國會的製衡,形成自己的獨斷。但是這份提案在爆出後已經引發了美國輿論大嘩,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有怨言,即便感恩節後特朗普真的要“斷供”烏克蘭,國會依然極有可能用立法的形式逼迫政府繼續援助下去——隻是國會製衡的到來將造成一個時間窗口,這大約就是澤連斯基所謂“最艱難的冬天”的所指。

所以現在的真正問題,可能不是烏克蘭和歐洲是否會接受這份提案,而烏克蘭在拒絕提案後,麵對美國在特朗普命令下立刻的斷供,能否獲得足夠的援助和憑借自身力量,撐過這個艱難時期。

這一點上,歐洲在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快速而堅決的:
 
歐盟外交高級代表卡拉斯警告:“歐洲和平計劃包含兩點: 第一,削弱俄羅斯;第二,支持烏克蘭。”

法國外交部長巴羅痛批:“和平絕不能是投降。可以想象,烏克蘭人三年來一直英勇抵抗俄羅斯的肆無忌憚侵略,他們永遠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投降。”

德國外長瓦德普爾說,“和平的首要條件,是俄羅斯結束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

意大利外交部長塔亞尼說,歐洲人不可能放棄烏克蘭,因為它代表著 “歐洲的安全屏障:如果烏克蘭倒下,歐洲的風險就會增加,這是我們絕對不能接受或允許的”。

……

這些表態,與澤連斯基“要麽我們失去尊嚴,要麽我們失去一個關鍵夥伴。”一樣,其實都是在說“不!”——了解斯拉夫文化的人都知道,他們首先看中的是尊嚴,其次才是別的什麽。

所以烏克蘭和歐洲的骰子其實已經投出,要在未來幾個月裏,在美國在特朗普突然襲擊的斷供下,和俄羅斯抗一抗——我的讀者群裏總有人和我爭論,說歐洲就是搭便車的,嘴上說的好聽,離開了美國的援助,他們口惠而實不至。

好吧,那麽就讓我們看看,接下來幾個月會發生什麽,俄方一定會加緊攻勢,美國大約會斷供,而烏克蘭和誓言要頂上的歐洲,能否支撐住戰局不倒,決定了他們是否配得上享有自由,以及明天的世界,到底仍是一個以文明和野蠻分野,和平繁榮占據主流的時代,還是要回到19世紀以前的殘酷、詭譎和唯利是圖。
 
真的,特朗普這次做的這麽絕,也實在是把我驚到了,世界被推向了殘酷or理想的分界點,我也不知道我們的世界到底將會走向何方。但願人類理性的微光、對自由的真實,和基於美好德操的守望相助,真能支撐我們度過這個接下來的嚴冬吧。如澤連斯基所說,這將是一個最嚴酷的冬天。



隻有我們自救,上帝才能救我們。——《湯姆叔叔的小屋》

全文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