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吳蜀夷陵之戰前後
(2004-07-22 09:11:04)
下一個
4.修正的隆中對引發的毒害作用
我們前麵已經提到了那個修正的隆中對,也就是以實用主義為主,忽略了一定的複雜性,更為主要的是軍事上的冒進思想占了主導地位。劉備原來人馬不多,地盤很小,經過法正、張鬆等人的配合,三年之間很快拿下西川,做了連周瑜都沒有做到的大事
,以後在法正的奇謀之下,又大敗曹操,一舉奪得漢中,為合圍
曹魏釘進一個關鍵的楔子。劉備自立漢中王前後是蜀漢集團的全盛時期。然而,來自蜀漢集團內部的不安定因素也是相隨而來。
劉備取得漢中固然是不小的業績,不過,也要看到一點,曹操聽從雍州刺史張既的建議,“乃自到漢中引出諸軍。令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三國誌》卷十五)這次大規模的移民讓劉備著實吃了一個空心湯團,而且這次移民在諸葛亮後來北伐時造成的麻煩也是顯而易見的,蜀漢最大的弱點就是地小民少,這種釜底抽薪地做法對蜀漢未來發展是致命地打擊。所以,劉備即使拿下了一大塊土地,怎麽臨民、怎麽開拓還有很大地問題存在,漢中之戰軍事上固然勝利,政治上如何發揮
軍事上地勝利果實還要進一步探討才行。
此外,前線的主要將領像關羽、縻芳、傅士仁的矛盾,關羽和劉封的矛盾雖然沒有明顯的暴露出來,可是暗流湧動都是危險的種子,這些矛盾的解決都需要假以時日來處理。益州內部和西南夷的歸化問題也需要很大的精力處理。《隆中對》在保有荊州、益州之後的要點就是“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從後來發展的形勢看,劉備還沒有死,漢嘉太守黃元就開始造反了,劉備的夷陵之戰的大敗某種意義上和淝水之戰後的苻堅是同樣的局麵,之所以劉備沒有像苻堅那樣最終走投無路關鍵在於諸葛亮的坐鎮後方和及時的撲滅叛亂,可以說劉備白帝城留給諸葛亮和劉禪的是一個爛攤子,這點在諸葛亮《出師表》中第一段就提到了。此外,諸葛亮強調的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重要性還在於西南夷可以為劉備集團的北伐提供一定的兵源,諸葛亮平定南中後就挑選了精壯的夷人萬餘人分作五部,以後成為北伐戰爭中的蜀軍的精銳。這些儲備工作看起來繁瑣,其實意義非常重大,劉備被一連串的軍事勝利衝昏了頭腦,迫不及待的讓關羽出軍北進,造成了軍事上的冒進,也進一步刺激了孫權,讓孫權最終決定向曹操表達“討羽以自效”的意願,為孫曹結盟創造了客觀條件。
諸葛亮的隆中對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指出了北伐的時機,什麽時候呢?“天下有變”,什麽叫天下有變?這就是後來的曹丕篡漢,
曹操早有“不臣之心”,這不僅是諸葛亮一個27歲的青年看在眼中的,連東吳的第二號人物周瑜以及三國五大政治家之一的魯肅
也看的十分清楚,周瑜公開就說“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
,東吳之所以蔑視曹操的所謂挾天子令諸侯的把戲就在於此。曹操本人不是不想代漢自立,他手下的文臣武將更是迫不及待,夏侯惇就說他不想做漢朝的官,然而曹操是一個務實的政治人物,他的名言叫“不可慕虛名而處實禍”,他不想因為一個皇帝的虛名引發政治危機,所以,他說“吾為周文王矣”的話。曹操固死
,曹丕固篡奪,這就是天下有變。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曹操長期以來執行的一種偏激的軍事政策“舊法,軍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猶不息,更重其刑。”(《三國誌·魏書·高柔傳》)在曹操病故之後,曹魏的軍事骨幹力量青州軍出現了嘩變現象以致於大家主張秘不發喪,還是後來賈逵反對才作罷。“是時太子在鄴,軍中騷動。群僚欲秘不發喪,諫議大夫賈逵以為事不可秘,乃發喪。”(《資治通鑒》卷69)這說明即使在曹魏內部人心也不是十分安定無常的。曹丕篡奪之後,政治形勢明顯對劉備有利,劉備這時候打起興複漢室的旗號要主動得多,一麵派遣關羽出荊州,一麵聯合孫權,一麵自將兵出自秦川,孫權即使不那麽積極,也不可能表示反對,畢竟這裏有一個名正言順的正統思想在。而且,經過這幾年(從建安十九年到二十五年之間)的充分準備和磨合,劉備集團應該說有能力進一步給曹魏以更大的軍事打擊。
可是,這一切規劃因為劉備的冒進導致孫劉聯盟破裂,關羽戰死
,我們注意到,曹操在介入漢中之爭前,孫劉就已經不和,一旦曹操介入,孫劉關係立刻緩和許多,所以,劉備如果不急於讓關羽出兵北進的話,孫劉聯盟不是不能維持的,在後來劉備兵敗白帝城之際,東吳一些將領主張乘勝追擊時,孫權就同意陸遜的建議請和了事。說明孫劉之間不是沒有合作的餘地的,而且分歧還是少於合作的。關羽戰死之後,接著就是曹丕稱帝,曹丕稱帝後
劉備又在第二年稱帝,蜀漢是四月稱帝,七月伐吳,隆中對在這個時候被打得粉碎。蜀漢的大將趙雲就不同意劉備的做法,他說
:“國賊,曹操,非孫權也。若先滅魏,則權自服。今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後世之所以說趙雲是葛派還是有道理的,趙雲的這番見解等於繼續維護隆中對的原滋味,荊州丟失已經成為事實,如果這時候和東吳暫時消除分歧,再起合作對付曹丕不是沒有可能,(適時孫權已經派人請和)然而,劉備出於比較蔑視東吳和忿於關羽之被殺,就沒有認真的考慮趙雲的意見。正如曹魏劉曄分析的那樣:“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矣。”(《資治通鑒》卷69)
劉備伐吳可行不可行,至少在諸葛亮來看,他沒有作出必要的勸阻,因為諸葛亮的外結好東吳的前提也是要有荊州作為外圍依托的,丟了荊州,隆中對的前提就少了一半,諸葛也是不甘心的,這點上諸葛亮和劉備同心,所不同的是諸葛亮應該不主張這麽急於出手,或者說沒有必要需劉備親征。而且,諸葛亮也有軍事上的擔心,劉備東征,身邊沒有像模像樣的名將和能臣,除了一個黃權以外,其他人都不是能征慣戰或者智略出眾的,所以,後來諸葛亮才有一番對法正早逝的感歎,雖也是自況,不過多少說出了當時的憂慮。
憂慮歸憂慮,劉備親征時蜀漢集團內部多數人還是看好這次軍事行動的,劉備自己也是信心十足,劉備帶了四萬多軍隊,準備和東吳較量,以往把吳蜀夷陵之戰說成以少勝多,這個不太準確,
至少把夷陵之戰和赤壁之戰、淝水之戰並提在數量是相差太遠了
,《三國史話》作者柳春藩考證劉備帶了大約五萬到六萬人馬,
《資治通鑒》說是四萬餘人,《三國史》作者也說劉備是四萬多人,而東吳人馬一般爭議的比較少,確定為五萬多人。司馬昭後來伐蜀時說:“計蜀戰士九萬”(《資治通鑒》卷78)攻下成都後,蜀漢投降“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甲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按照這個數字來說劉備當時的總兵力在十萬上下應該是不錯,出動了四五萬大軍不算是傾國而來,也是集中了優勢兵力
。而孫權準備了五萬軍隊,比之當年的對付曹操還要多一些,說明孫權也是全力以赴。由此可以看出來,劉備不僅為爭奪荊州而來也是為了滅吳而來,當然消滅東吳的有生力量還是劉備的主要目的。劉備身旁沒有大將也是一直以來大家感興趣的地方,趙雲自然不能帶了,因為他本身就反對東征,那麽馬超呢?馬超死於章武二年,劉備是章武元年興兵的,是不是可以說馬超那時候已經有病了呢?否則“有信、布之勇”,年紀也才四十六歲左右的馬超怎麽能被劉備忽略呢?還有一種觀點就是劉備對馬超並不是真正的信任,因為馬超反複的曆史讓劉備不放心,劉備用人德行和能力並重,這也是有名的,而且,像彭漾這種人為什麽找馬超離間呢?這也是劉備的存疑的地方。李商隱後來懷念諸葛亮有詩說:“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看來,大將對於戰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劉備這時候驕傲的思想占了主要地位,黃權向他建議:“
吳人悍戰,而水軍沿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劉備不聽。劉備誠然是三國中第一流的政治家,他身上很多寶貴的東西讓他得以白手起家,爭雄於孫曹之間,然而,
軍事非其所長,再者,驕狂的氣焰讓他忘乎所以,因而盡管劉備具有“天下知名,曹操所憚”的聲望也不能令他取得應有的勝利,與其說陸遜打敗了劉備,毋寧說是劉備自己的弱點打敗了劉備。
劉備敗後,諸葛亮接手蜀漢政權,花費五年的時間整理內外,等到建興六年諸葛亮北伐時,曹魏也度過了磨合期,所謂興複漢室的口號早就沒有章武元年時那麽動人了。所以,諸葛亮終其後來的十年來修補隆中對也無法回複到原來的軌道上來,此為氣數。也是人謀不臧所致。
我們說《隆中對》是三國時期最為重要,最為卓越的政治軍事綱領,並非過譽,事實上,三國的政治格局的演變基本沿著隆中對的思路發展開來的。劉備集團在認真執行隆中對時就取得了比較可觀的勝利,一旦放棄了隆中對中正確的認識,很快就遭到失敗。作為隆中對的很好的注解的魯肅合孫權的第一次談話,也從側麵證實了隆中對的思想已經成為三國時代政治家們的共識。從這個意義上說諸葛亮作為傑出的政治家的地位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