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讀史劄記(73)--明成祖靖難始末之東角門定計

(2004-03-18 12:06:29) 下一個
2.東角門定計: 對封建諸王的感覺猶如芒刺在背的不僅僅是卓敬、葉伯巨們,還有被朱元璋稱之為“仁明孝友,天下歸心”的皇太孫朱允炆。朱允炆和他父親太子朱標不同,朱標雖然也是以仁慈、寬大著稱,但是,按照封建的禮法,朱標是諸王的長兄,古有長兄代父一說,所以,朱標對於諸王來說也還是敬畏有之的。而朱允炆身份減朱標一等,淪為諸王的侄子,而且,因為被立為皇太孫的時間不長,威望沒有得以充分樹立,和皇祖的學習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施展,所以,在諸王中間特別是軍功顯赫的燕王等人看來其人不過是孺子而已。而朱允炆雖則年輕,卻也聰明,他對諸王的看法和乃祖有著截然不同的思路,作為旁觀者的他,相對於朱元璋更加貼近於現實。 朱元璋祖孫之間曾經有過一次簡單的對話,直接反映了他們對藩王問題的真實看法。朱元璋躊躇滿誌的對朱允炆說:“現在,內裏的跋扈的大臣也已經被我除掉,外麵有藩王為你鎮守四邊,你以後就可以端拱而治了。”朱允炆則說:“諸王如果和朝廷一心倒也罷了,倘若諸王起兵謀反,如之奈何?”朱元璋一時語塞。朱允炆就說:“如果諸王反叛,隻好請用祖製,效法漢代的做法,削藩。”朱元璋點點頭說:“沒有比這個辦法更好的了。”朱元璋自己對這番談話後來顯然沒有足夠的重視,而朱允炆則把這次談話作為自己今後的既定方針來看。 朱允炆同時還把自己的擔憂和親近的黃子澄說了,一次在東角門,朱允炆問黃子澄假如諸王謀亂怎麽辦?黃子澄信心很足,他慷慨的回答道:“諸王護衛兵,才足自守。倘有變,臨以六師,其誰能支?漢七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這番大道理很讓朱允炆滿意,而後朱允炆就是套用了黃子澄的話來回答朱元璋的,史稱:東角門定計。 然而,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黃子澄的話就會發現這個主張未嚐不是好的,可是卻也空乏的很。黃子澄不過是個書生,隻知經而不知權,隻知目的而不知手段。當然,關於這點建文君臣自己都是渾然不覺的。 當時,建文帝的智囊團的主要人物包括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其中隻有齊泰一人知兵,史書上記載齊泰的發跡是這樣的:“太祖嚐問邊將姓名,泰曆數無遺。又問諸圖籍,出袖中手冊以進,簡要詳密,大奇之。”所以,他後來被用作兵部尚書。與黃子澄同參軍國事,成為實際的宰相。而方孝孺則是名重一時的老書生和當代的大儒。蜀王朱椿對他很是敬重,而朱元璋一眼看破,他說:今非用孝孺時。但建文對方孝孺卻是情有獨衷、破格使用,每每和他談論軍國大事,更為主要的是讓他出任《太祖實錄》的 總裁和負責國家官員的改革製度的實施。 應該說朱元璋留給建文的並不是一個十分令人滿意的朝廷,當適時,中央因為屠殺而中樞乏人,而四方的藩王因為厚養而權重。而由於朱元璋實行了多年的嚴猛的政治使得地主階級不免怨聲載道,特別是朱元璋對江南地主的嚴厲打擊,讓他們倍感不快。因而,建文甫一即位,立刻宣布政治上的改良。他在詔書中稱:“永惟寬猛之宜,誕布維新之政”對於過重的賦稅,建文也許諾給予減免。朱元璋死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當年七月間建文帝就下詔行寬政,赦免罪犯,捐免逋(欠)租。十二月,又下詔說:“朕即位以來,小大之獄,務從寬減,獨賦稅未平,農民受困,其賜明歲天下田租之半”(《國榷》卷十一)。此後,建文元年二月,又詔均江浙田賦。太祖時江浙賦稅獨重,悉與減免,每畝納稅不過一鬥。同時廢除江西、浙江、蘇州、鬆江等地人不準在戶部任職的規定,仍得在戶部為官(朱元璋認為這幾個地方的人很奸詐,不適合在管理財政的重要部門任職,後來朱棣等皇帝仍舊堅持朱元璋的看法,以明英宗為最)。 除此之外,建文君臣開始對官製也做了一定的修改,建文責成方孝孺總其事,用為翰林院侍講,參據《周禮》更定官製。此事自建文元年正月起陸續進行,至四月大體告竣。所謂更定官製,其實隻是某些官員品級的改定、機構的調整和官職名號的更易,並非製度上的實際改革。如六部尚書由正二品改為正一品。工部增設照磨司,兵部裁革典牧所。都察院改為禦史府,設禦史大夫。通政司改名通政寺。大理寺改名大理司。官員職名六部侍郎改稱侍中,原通政使改稱通政卿,大理寺卿改稱大理卿。他如太常寺卿改稱太常卿,光祿寺卿改稱光祿卿等等,大體類此。地方官製主要是改左、右布政使製,隻設布政使一人。提刑按察司改為肅政按察司。這件事純粹屬於無用功,而且書生氣十足,對於建文政治毫無實際用處,而從側麵也反映出建文君臣的務虛和繁瑣。 然而,無論是改訂官製還是削減賦稅,這都不是建文君臣念茲在茲的大事,他們最關注的還是藩王的問題。建文問黃子澄:“先生憶昔東角門之言乎?”子澄回答:“不敢忘”。所以,朱元璋屍骨未寒的洪武三十一年冬十一月,建文帝就對那些不安分的權力極大的叔叔們動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