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讀史劄記(78)--明成祖靖難始末之奔襲大寧
(2004-03-20 17:38:58)
下一個
(3)奔襲大寧
建文元年八月,朝廷加長興侯耿炳文為征虜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寧忠次之,率三十萬眾討伐朱棣。征虜大將軍是明初統軍將領的最高榮譽,當年也隻有徐達、馮勝、藍玉三人得任,說明建文帝對耿炳文的重視程度,希望借助老將的威名一舉擊敗朱棣。
然而,朱棣向來用兵詭譎,他沒有等到耿炳文腳跟站穩,就立刻給南軍來了個下馬威。耿炳文到達真定之後,分營滹沱河南北。以都督徐凱軍河間,潘忠、楊鬆駐鄚州,先鋒九千人駐雄縣。朱棣趁著南軍沒有防備,一戰消滅了雄縣的全部駐軍,而後,又在月漾橋設伏,智擒潘忠、楊鬆,攻陷鄚州。這時,炳文的部下張保投降朱棣把南軍的虛實具體相告,朱棣將計就計,“燕王縱保歸,使張雄、鄚敗狀,謂:北軍且至。”於是,耿炳文中計,真定一戰,耿炳文部隊“蹈藉死者不可數計”,李堅、寧忠、顧成等大將都被朱棣一次擒獲,其中李堅在械送北平途中死節,顧成投降朱棣並被委為北平留守之一。
耿炳文不料朱棣這樣的動作,三戰三敗,炳文深以為恥,諱言軍報,哪知道朱棣抓住這個弱點,故意把南軍大敗的情況做了誇張的描述讓南京的建文君臣知道,果然,建文走馬換將,以曹國公李景隆為征虜大將軍,代耿炳文領軍,付之五十萬傾國之兵。李景隆,時人謂之“貴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諸宿將多怏怏不為用。”在進攻北平的過程中,部將瞿能奮勇殺敵,而李景隆居然嫉妒他的功大,命令停止,以致於功敗垂成。
由於朱棣看透李景隆無能為也的本質,所以,朱棣準備另外布置一番棋局給自己的勢力增加砝碼,那就是選擇奔襲大寧這條路走。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封於此,是為寧王,寧王也是著名的塞王之一,而且在塞王中實力最為雄厚,號稱是帶甲八萬,革車六千,而且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朱棣對部將說:“曩餘巡塞上,見大寧諸軍慓悍。吾得大寧,斷遼東,取邊騎助戰,大事濟矣。”另一方麵,朱權本人因為在建文元年因為不配合朝廷的削藩政策,被坐削三護衛,心懷怨憤,也正是利用的好機會。於是,朱棣留世子朱高熾鎮守北平,以道衍、金忠、顧成等人輔佐,授以密計對付李景隆,自己親自簡率一萬精兵,於建文元年九月借江陰侯吳高攻取永平的機會,自劉家口間道趨大寧,詭言窮蹙來求救,寧王信之不疑,邀請朱棣入城,兄弟見麵,自然大哭一番,訴說各自的委屈,朱棣極言自己是被逼無奈才起兵造反,實在殆非本意,寧王表示願意上表為朱棣申辯,幾天之後,寧王戒備更加鬆弛,朱棣就利用朱權給自己送行的機會,在城外伏下重兵,俟朱權郊迎禮畢,伏兵四起,“擁權行。三衛驍騎及諸戍卒,一呼畢集”朱棣等人擁著寧王直奔鬆亭關,當時,守將都指揮卜萬與都督劉真、陳亨負責鬆亭關的防務,陳亨準備投降朱棣,可是卜萬是強硬派,所以,陳亨不敢流露,事情被朱棣知曉後,模仿古人的伎倆,“行反間,貽萬書,盛稱萬;極詆亨”,然後,厚賞所獲大寧卒,令其“緘書衣中,俾密與萬。故使同獲卒見之,亦縱去而不與賞。不得賞者發其事。真、亨搜卒衣,得書。遂執萬下獄死,籍其家。”卜萬冤死,鬆亭關不守,大寧都指揮使朱鑒、寧王府長史石撰死節不降,然而,寧王全然沒有那樣的骨氣,反而為朱棣在北平一心一意的起草反抗朝廷的命令,朱棣許以中分天下的諾言,寧王不信也要信了。自此,精悍驍勇的朵顏三衛均歸朱棣所有,一時北軍兵威大振。
此時,李景隆也學著朱棣的辦法偷襲北平,正在雙方糾纏不休的時候,朱棣引大寧精銳趕回,李景隆大敗,逃到山東德州。建文聽說李景隆兵敗,問策於黃子澄,黃子澄說:“但天寒,士卒不堪,今暫回德州,待來春更進。”舊史書上多稱黃子澄為李景隆隱瞞戰敗的情況,從後來黃子澄請殺李景隆之堅決,此事似乎不確。
朱棣等李景隆等龜縮德州之際,謀攻大同,他說:“攻大同,彼(李景隆)必赴救,大同苦寒,南軍脆弱,且不戰疲矣。”誠如所料,李景隆分軍來救,自由紫荊關來援,而朱棣拖著李景隆幾十萬大軍於冬季嚴寒之中奔走,“景隆兵多凍餒死者,不見敵而還。”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會同援軍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總兵官平安等統軍六十萬布防白溝河一線,朱棣也率領十三萬大軍,以張玉馭中軍,朱能將左軍,陳亨統右軍,為先鋒,丘福自領步騎殿後。白溝河一戰,由於南軍統帥多頭、號令不一、指揮失措,以致於讓北軍得手,其間,朱棣戰馬三次更換,南軍驍將瞿能、平安等幾乎殺掉朱棣,多虧朱高煦、朱能等人救助才以得免,此役,大戰良久,飛矢雨注。朱棣表現了一名統帥應有的素質,當北軍艱難支撐之際,朱棣不退反進,他言道:“吾不進,敵不退,有戰耳。”而南軍統帥李景隆、郭英(據說乃鄱陽湖水戰射死陳友諒者,朱元璋洪武功臣)膽怯不前,平安一軍雖然英勇但被朱能困住,而瞿能父子均已陣亡,南軍鮮有衝鋒大將,這時,大風忽起,北軍“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郭英潰而西,景隆潰而南,盡喪其所賜璽書斧鉞,走德州。”五月,朱棣進攻德州,李景隆、郭英再逃濟南,北軍尾隨而至,圍攻濟南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