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清史雜談(23)--肅順·文祥·榮祿

(2004-01-10 21:08:04) 下一個
滿清能從一個弱小民族起而變成主宰中國的政治集團,的確要歸功於他們的首領和身邊輩出的人才以及昏聵的明朝皇帝。 自從清軍入關後,每一代滿人都有一些名臣名將,是為滿洲帝國的支柱。順治時都是軍功諸王,康熙時的明珠、米思翰、馬齊(老米的兒子),雍正時的允祥、鄂爾泰、訥親,乾隆時的傅恒(老米的孫子)、福康安(傅恒的兒子)、阿桂,嘉慶時的額勒登保、勒保,道光時最慘,前有曹振庸,後有穆彰阿,都不是好東西。等到了鹹豐時,就出了肅順。 肅順,姓愛新覺羅,字豫亭,他是世襲罔替的鄭親王烏爾恭阿的第六子,鄭親王端華是他的四哥,肅順其人才幹在文祥、榮祿等人之上,他的特點是唯才是舉,不分滿漢。膽大、果決,但是,也是跋扈得很,京師聞聽“肅六”,都是說夠狠!然而,肅順不如文祥縝密,也不如榮祿機變,所以,以其粗心大意最終敗在他一直看不上眼的慈禧和鬼子六手裏。而且,肅順樹敵過多,又無外援,關鍵時,地方督撫無人替他說一句話! 他最為失策的是過低的估計對手,特別是誤聽人言,竟然以邀寵為目的求開去幾個重要差使!其中包括上虞備用處和粘杆處這兩個最重要的差使,此差使是管理內廷貼身侍衛的重要角色!其地位絲毫不遜於領侍衛內大臣!這樣,他們在慈禧發動政變時,手中更無抵抗力量,隻好束手就擒。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輕敵思想,當時,老五惇親王已經暗示肅順說,有人要殺你,可是肅順竟說:請殺、請殺!當成笑話聽。他和另外七個大臣分開走,也是中了人家的分而製之的圈套。 現在,回想起1861年的辛酉政變很是像北京1976年那一幕!都是快打慢!隻不過,前者被擒住的是能人而已,肅順可惜! 文祥,鑲紅旗滿洲,字博川,當時為人稱作是:正色立朝,連慈禧都敬他三分。他在恭王身邊凡10多年,可以說沒有文祥就不會有恭王,而且,清史上號稱的同治中興,文祥至少有一半的功勞,另一半是曾剃頭的。當時,在內廷有文祥、外野有曾國藩,清朝才又得以維持40多年。文祥本人還是軍政雙才,後來,去東北鎮壓馬傻子起義,很有一套軍事才能。曾國藩的頭號幕僚趙烈文評價文祥也是很高的,說恭王是貴族出身,不曉世事在朝中雖權重一時但是:“晃蕩不能立足” ,多虧文祥夾輔。從後來恭王的結局看,文祥死後,恭王如失膀臂,到了光緒11年,甲申易樞,恭王一舉閑廢20年,其實,這不過距離文祥去世才7年而已。後來,榮祿主政,向李鴻章請教,李鴻章勉勵他去做第二個文祥。 文祥死後,賜諡:文忠。趙烈文說文祥器局偏小,不如肅順,也是定論。 榮祿字仲華,出身滿洲世家,他的祖先就是功勳顯赫的努爾哈赤著名的“五大臣”之首、開國佐命三大將之首的直義公費英東(另兩個人是弘毅公額亦都、武勳王揚古利)(跋扈非常的順治朝、康熙朝大臣鼇拜就是費英東的侄子),家世非常煊赫,榮祿的女兒就是後來的攝政王福晉,他的外孫就是末代皇帝溥儀。榮祿的嶽父是當朝武英殿大學士靈桂,所以,榮祿入仕後很順利,隻是中間有一些挫折,放到陝西做西安將軍,慈禧的最大心腹就是榮祿,他比剛毅等人要開明,在滿洲重臣裏不算昏庸的,但是,比起肅順、文祥,他已經是小聰明了,但是,因有他在,袁世凱就不敢有非分之想,等他和慈禧死了以後,老袁膽子就肥了,所以說,王朝的衰滅也是人才的衰滅。滿人到了榮某這一代,也算是走到盡頭了。榮祿算是滿洲人當中小有才情的,而且,他很富有機變,在這方麵比肅順強,然而,他喜歡搗鬼、攬權招勢,沒有像文祥那樣公私分明,所以,人望也就不是很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