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清史雜談(20)--清代八旗王公貴族縱橫談

(2004-01-10 20:36:52) 下一個
清朝不像明朝,在封贈爵位上失於濫!清代最重軍功,就是太祖、太宗之後若無軍功,也將流於凡品。 清初,共封八個世襲罔替的親王、郡王。 他們分別是: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莊親王(原名承澤親王)、肅親王、克勤郡王、順承郡王。 雍正朝,封皇十三子允祥為怡親王,雍正八年,親王死,特旨加恩賞給世襲罔替。 清製:非軍功、非特旨不得賞給親王世襲罔替,但是,慈禧主政後亂了祖製,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此三王都榮獲親王世襲的榮耀,前兩者倒是身份淵源不同,唯獨這慶親王奕劻是個頂頂無能之輩,又是貪財亡命之徒,而且,是遠支貴族,就是他私相授受,讓袁世凱鑽了空子,人稱:慶記公司,把國家當兒戲。 清初,封了八個鐵帽子王,後來到雍正朝又封了怡親王,我覺得到這時,清朝整體的分封製度是完全可以和宋代相提並論的,也就是很公平的。這九個鐵帽子王都是確實爵應上賞的。 九王分別是:禮親王代善(太祖子)、睿親王多爾袞(太祖子) 、豫親王多鐸(太祖子)、鄭親王濟爾哈朗(太祖弟速爾哈赤之子)、肅親王豪格(太宗子)、莊親王碩塞(太宗子)、克勤郡王嶽托(代善子)、順承郡王薩哈璘(代善子),怡親王允祥(聖祖子)。 這裏,我們看出:太祖努爾哈赤首創滿洲,可謂滿清的開天辟地第一人,所以,有三個兒子封鐵帽子王,是應該的。 清太宗是繼太祖之後,開創滿清進關坦途的第一人,所以,有兩個兒子封鐵帽子王也是合理。 代善是太宗的長兄,要不是他主張擁立太宗,那麽,以當時“三尊佛”、“四大貝勒”的局麵,領導層的問題就可能要拖得很久才能解決。所以,有兩個兒子封王,況且,嶽托、薩哈璘都是開國軍功最盛的諸王之一,尤其是嶽托,首封成親王,功勳不下多爾袞。 努爾哈赤開基創業,多虧乃弟速爾哈赤(又稱:舒爾哈齊)輔佐,可是後來,努爾哈赤翻臉殺掉了其弟,所以,以開國功勳論,哈齊也應占有一席之地,故而,其子濟爾哈朗得封鄭親王也是合理(肅順就是濟爾哈朗的後裔) 《清史稿》稱頌康熙:名曰守成,實同開創!故而,康熙也有一子得封鐵帽子王,其實,嚴格說來,康熙應該是有兩個兒子封鐵帽子王的,因為,莊親王博果鐸無子,雍正做主讓其弟,康熙的兒子允祿襲爵,那麽,莊親王這一支也就從太宗係統轉到聖祖係統來了。 至於晚清時候封的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很多水分在裏麵,恭親王是1861年政變的主謀,慈禧為了酬謝他,上來就封親王世襲。好在,這個鬼子六還有自知之明,沒敢接受,直到他死後,才又追封的。 醇親王因為是光緒的生父,故而加尊,更主要的是他很聽慈禧的話,又是慈禧的親妹夫,這也算勉強說的過去。 到了慶親王奕劻這裏就很說不過去了,老慶是乾隆的兒子永璘的後裔,支派已經很遠了,就是因為他對慈禧的娘家有恩,才一步一步爬上來,最後,居然封了親王罔替,實在是滑稽。就算是從乾隆那裏論起來,也不該封,乾隆是使得清朝由盛及衰的第一人,也是造成中華民族落後挨打的罪人之一,他的子孫何以能夠封鐵帽子王呢? 不過,請你看看,那位讓“大清王朝”蒙受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的道光,不也是有兩個兒子封了鐵帽子王嗎?那麽,也就不奇怪了,(恭親王、醇親王是道光的第六子、第七子),這也是清朝的氣數將盡的表現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