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清史雜談(8)--乾隆與禦用文人沈德潛
(2004-01-10 20:02:42)
下一個
乾隆一生以君奴臣,以上淩下,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另類暴君,他和沈德潛的際遇就很能說明這個現象。郭沫若一生熟讀沈德潛,以致於救了他的一條政治性命,由此而見其一斑。
沈德潛,字確士,號歸愚。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一生參加科舉考試多達十七次,直到六十七歲才得中進士,而與他同時代的袁枚等人早已揚名於外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位
六十七歲高齡的老進士居然還有三十年的鴻運等著他。因為他遇到了知音兼克星乾隆皇帝。
乾隆還在做寶親王的時候,曾經自行編寫許多東西,後來總體收入他的集子《樂善堂全集》
,這本書有很多權貴包括鄂爾泰、張廷玉、朱軾等為之寫序,而且,乾隆也正是以這本書博取了他早年的寬大的令名。此時的寶親王已經開始注意沈德潛了。沈德潛是清代詩壇中格調說的創立者之一,而且,他最為服膺朱熹,因而很對滿洲貴族的口味,沈德潛強調:"詩之為道,可以理性情,善倫物,感鬼神,設教邦國,應對諸侯,用如此其重也。"作為貴公子的乾隆更是感覺沈某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才有了沈德潛在乾隆七年的恩遇。《清史稿》
上記載:散館,日晡,高宗蒞視,問孰為德潛者,稱
以“江南老名士”,授編修。出禦製詩令賡和,稱旨。此後,沈德潛大受享用,乾隆八年,即擢中允,五遷內閣
學士。乞假還葬,皇帝以不必開缺。德潛乞封父母,乾隆命予三代封典,賦詩以贈。
乾隆十二年,命在上書房行走,遷禮部侍郎。乾隆十三年,德潛乞休,命以原銜食俸,仍在上書房行走。十四年,複
乞歸,命原品休致,仍令校定禦製詩集。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南巡,命
沈德潛在籍食俸。(清製:在籍食俸必須出於特恩和特旨)是年冬,德潛詣京師祝皇太後六十萬壽。二十二年,複南巡,加禮部尚書銜。此時的沈德潛已經從一個當年落魄不堪的老書生一躍而為天子近臣和寵臣。乾隆對待沈德潛的恩禮極為隆重,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沈德潛以七十七歲的高齡獲得禮部尚書的榮銜,幾乎是滿清一代屈指可數的幾人而已。而僅僅是以詩詞獲得此項殊榮,乃是絕版。
在沈德潛提出回歸故裏的時候,乾隆高度評價了他,說他“誠實謹厚”,並且傳旨:朕於德潛,以詩始,以詩終。一時間,從皇帝到大臣都紛紛贈詩給沈德潛,榮寵冠於當朝。浙江籍
著名文臣錢陳群寫了一首好詩,其中一句在當時可謂膾炙人口,詩中寫道:帝愛德潛德,我羨歸愚歸。沈德潛號歸愚。此外,沈德潛的《歸愚全集》蒙特恩由皇帝作序。在家閑居的沈德潛期間兩度參加慶祝皇太後的壽誕,而且,以居九老之首,蒙恩寵暢遊香山。他八十之時
,乾隆贈以“鶴性鬆身”的匾額,圖形內府。乾隆三十三年,沈德潛走上他的人生頂峰,受封太子太傅!死後追贈太子太師。這時,無論從何種角度看,沈德潛都不會有什麽麻煩,有的隻是接連不斷的榮耀,然而,世事多變,君恩無常,沈德潛最後竟然是以身敗名裂收場,誰又能逆料得到呢?
沈德潛曾經送呈乾隆國朝詩別裁集請序,這本來在平常是一請即許的事,不料此番不同,乾隆翻開書一看,上麵居然收錄了錢謙益、錢名世等“名教罪人”的詩詞,特別是錢謙益是乾隆生平最為鄙視的小人,乾隆說他:平生稱節義,兩麵事君王。而且,沈德潛在這本書上還把和乾隆自幼要好的慎郡王允禧的名諱直書其上,這讓乾隆大為光火:“慎郡王,朕之叔父也,朕尚不忍名之。德潛豈宜直書其名?”接著,乾隆還就此書大發一通議論,但是,對待沈德潛還沒有表示進一步的動作,相反在此後的南巡一再召見他,親熱的稱之為:大老。然而,沈德潛本人並沒有從錢謙益事件上明白過來,乾隆二十年開始,中國的政治出現了很大
的轉折,從初期的思想文化的較為嚴格變化成為森嚴無比,而且,漫天而來的文字獄已經拉開序幕,沈德潛於此毫無察覺,自然難逃身後的厄運。
乾隆四十三年,著名的文字獄--徐述夔《一柱樓詩》案起,此案波及很廣,處理極其嚴苛
,江蘇布政使陶易以“故縱大逆”之罪處斬,揚州知府、東台知縣也以懲治遲延不力,分處流刑和徒刑。那麽,沈德潛和這件事有什麽關係呢?原來,沈德潛為這位”首逆“徐述夔曾經作傳,內有“品行文章皆可法”等語,乾隆以沈德潛受恩深重,居然如此悖逆,大為動怒
,加上聯想到沈德潛此前的錢謙益一事,頓時下旨,將官爵諡典盡行革去,禦賜祭葬碑文一並撲毀。受沈德潛的牽連,他的子孫都被遭到禁錮。實際上,早在沈德潛死前,乾隆就指使
高晉等人秘密察訪沈德潛家中的藏書是否有錢謙益一流的禁書了。
乾隆五十年以後,文網漸寬,此時的乾隆回首當年的往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朕為德潛
惜之。
沈德潛六十七歲發跡,七十七歲做到高官,九十七歲壽終正寢,一度列為乾隆“五詞臣”之一,而身死不過一年就變成罪人,乾隆為沈德潛惜之,誰又為這位皇帝老兒惜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