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讀史劄記(29)--風雨凋零郭沫若
(2004-01-15 09:54:16)
下一個
一本郭沫若的晚年作品《李白與杜甫》從本價的2.00元左右,如今已經上漲到市價的1000元
上下,想來並不是人們多麽留戀這位郭老的文筆和此書的藝術價值,相反,正是籍此書大家
可以看到郭沫若的最大的“露怯”。進而看到郭在最後的歲月裏完全匍匐在毛澤東的陰影下
的巨大難堪。為這位中國文壇健將號稱魯迅之後的第二人的淪落找到依據。
謾罵郭沫若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理直氣壯,因為同樣是譏諷,周恩來由於官方的原因是不可能受到任何公開的指責的,而郭沫若則不同,這個舊時的文人大可以成為大家回憶
和嘲笑那個悲哀時代的最好佐證。有人甚至撰文說到他和郭安娜的一些往事,有人揭發他根本不是什麽甲骨文大家,自然最多的還是訕笑他的軟弱。的確,1966年的郭沫若、1974年的
郭沫若已經完全不同於1927年的郭沫若了。他除了一再的近乎苛刻的自責自己的一切以外,
就隻有忘情的、毫無原則的歌頌或曰崇拜了。雖則這個崇拜從重慶時期就已然開始。於是,
就有人揀出來他給江青的詩句,他給毛澤東的詩句,以及那個令人一直引以為笑料的遺囑作為回贈他的武器。風雨凋零。我於此隻有這四個字來形容身後落寞的郭沫若。
有一年,國家文物局的一位老同學說起郭沫若,他說北京近郊原來在五十年代初,曾經有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亭子,去的人很多,看到也不覺得什麽特殊,亭子裏麵立有一塊石碑。上麵的文字幾乎無人留意,即使留意,也不知所雲。有一年的秋天,一位老人去了,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後來,他寫了一個東西給文物局,在後來,從亭子的周圍開啟了很多關於金剛經
一類罕見的佛教密宗典藏的書籍。這位老人就是郭沫若。很遺憾,從小到大隻去過一次西山
、雖然我也想看看這個故事的原型,但是,沒有成行。不過,我在文物局的自辦的《中國文物通訊》上看到了這個故事的詳細記載。郭沫若事後拒絕了領取應有的獎金,你可以說他不缺少錢,但是,你不能說中國不缺少類似的典章書籍和類似的發現它們的人。
一九六八年四月十九日,郭沫若的長子郭世英被北農大的造反派逮捕,郭沫若夫婦知道了這一消息,當晚,他和周恩來有一個晚上的時間可以從容的談到這件事,但是,郭沫若始終沒有張口,於力群焦急的心態終於沒有平複。一周以後,也就是四月二十六日,郭世英被淩辱
達三天三夜之後反綁著從三樓的窗口扔出去,肝腦塗地。這一夜,郭沫若開始用毛筆小楷規規正正的抄寫兒子的日記,整整抄寫到死。厚厚的八大本至今仍然放在郭沫若的書桌上。當
於力群對他倍加埋怨的時候,郭沫若老淚縱橫,失聲長嚎:“我也是為了祖國好啊。”隻有
這一句話而已,而已。
我們嘲笑郭沫若什麽呢?嘲笑他的詩篇?當年一句“郭老郭老,詩多好的少”正是出自詩人
自己之口,想必他比任何人更知道他的詩歌的藝術價值和政治價值的極度失衡。隻要看看他給少年陳明遠的信就可以知道詩人心中巨大的苦悶所在了。而這些卻是隻能和少年去述說。
悲哀嗎?
我們嘲笑郭沫若什麽呢?是嘲笑他的怯懦?我們隻要看看公元一九五九的廬山會議就可以知道那些在中國現當代史上占有相當一席之地的政治人物的表演,我們還會去苛責這位手無寸鐵、命運不能自主的書生、文人嗎?
我們嘲笑郭沫若什麽呢?是他給江青的詩句嗎?回首那個魑魅魍魎橫行的年代,連李先念都一再聲淚俱下的表態再也不敢反對中央文革和江青同誌(具體見《二月逆流後的李先念》)
,你讓郭沫若說什麽呢?他還能說什麽呢?
我們嘲笑郭沫若什麽呢?是譏諷他的無休止的吹捧毛澤東嗎?為了毛澤東而不惜痛罵自己的
十批明如燭火的混蛋嗎?你隻要看看文革,就會發現如果僅僅是限於自責而免於責人甚至落井下石的人,還有幾人?郭沫若整過任何人嗎?(五十年代胡風事件另當別論)
我以為,中國的文人的出路大抵是三條,一曰:折節而仕;二曰抗節而死;三曰佯狂而逝。
給郭沫若提供的隻能是第一條。這位一九二七年就拒絕了本可以飛黃騰達的召喚的文人在晚年卻隻能屈膝於另一位比之當年更加殘暴的封建皇權主義者,這不是郭沫若的悲劇,是我們
民族的悲劇!他如果再找出來自己寫就的《請看今日之蔣介石》的政治檄文時,他還會長歌當哭嗎?我以為,他不會。
二三十年代的郭沫若以李白。蘇軾自況,他和陳布雷以北郭南陳而獨步天下,未幾,一人自殺,一人沉淪,看似偶然,實則必然。陳布雷自殺尚可以獲得國葬的殊榮,而郭沫若一旦敢於選擇死亡,那麽,給予他的隻能是-自絕於人民、自絕於黨。
毛澤東晚年的詩詞不多,卻是有兩個是直接為批判郭沫若的,雖然是借打郭沫若達到其個人的政治目的,但是,以此行為,實在是有傷忠厚了,所以,皇權主義的極限就隻能是殘暴,
而殘暴下的文人隻能是自毀。
我們今天盡管麵臨真正的民主還有很長的一大段距離,但是,我們終於可以直接的麵對郭沫若了。當曆史滄桑的煙雲逐漸被人們的視野剝離之時,脫去層層偽裝的真實的郭沫若正慢慢
向我們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