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讀史劄記(15)--從王國用的疏草看毛澤東的政治手腕

(2004-01-15 09:24:22) 下一個
李善長被殺之後,郎中王國用上書抗辯,稱:“善長與陛下同心,出萬死以取天下, 勳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親戚拜官,人臣之分極矣。藉令欲自圖不 軌,尚未可知,而今謂其欲佐胡惟庸者,則大謬不然。人情愛其子,必甚於兄弟之 子,安享萬全之富貴者,必不僥幸萬一之富貴。善長與惟庸,猶子之親耳,於陛下 則親子女也。使善長佐惟庸成,不過勳臣第一而已矣,太師國公封王而已矣,尚主 納妃而已矣,寧複有加於今日?且善長豈不知天下之不可幸取。當元之季,欲為此 者何限,莫不身為齏粉,覆宗絕祀,能保首領者幾何人哉?善長胡乃身見之,而以 衰倦之年身蹈之也。凡為此者,必有深仇激變,大不得已,父子之間或至相挾以求 脫禍。今善長之子祺備陛下骨肉親,無纖芥嫌,何苦而忽為此。若謂天象告變,大 臣當災,殺之以應天象,則尤不可。臣恐天下聞之,謂功如善長且如此,四方因之 解體也。今善長已死,言之無益,所願陛下作戒將來耳。” 這段話分了四層意思:第一,說李善長已經位極人臣,就是輔佐胡惟庸也不過是重複今日的 官爵罷了,從立功角度看不可行。第二,說人之親疏關係直接影響到人的政治傾向。第三, 說取天下誠不易,二十歲不做的事,七十歲會做嗎?講一個普遍意義的道理。第四,說即使 是要殺人,像李善長這樣量級的人物最好還是找一個貼切的題目和罪名。 這篇文章非常有名,以致於殘暴者如朱元璋的,居然無話可說。然而,朱元璋的後來者毛澤東顯然就比他的前輩高明的多了。在打倒劉少奇一件事上反映的極為明顯,以上的四個錯誤 基本得以避免。 第一個錯誤,毛澤東是如何避免的呢?劉少奇是要走資產階級道路,說起來就是顛覆無產階級政權,這在古代就是謀反,而且,自己做皇帝,毛澤東在六十年代初期,分中央一二線以後就多次稱呼劉鄧是兩個秦始皇,一些文件送到毛澤東手中,毛澤東經常說,我不看了,你們定吧,雖然後來還是以政治局的名義發出,但是,誰都知道這是劉少奇的意思。毛澤東誇獎劉少奇厲害,一句話就把省部長們送下鄉了,但是,這句涵義極深的誇獎的背後的心機是什麽呢?劉少奇沒有仔細的想,等他仔細的想的時候,已經晚了。毛澤東後來多次說劉鄧是 背著中央和毛澤東他自己另搞一套,最著名的就是彭真起草的《提綱》一事,毛澤東不看, 康生看了又說自己不同意(他本人曾經口頭表示同意)。結果,後來一交鋒,劉少奇忍不住 說了少數服從多數的話,毛澤東勃然大怒:誰是少數?誰是多數呢?政治局我沒有看,林彪 也不知道,陳雲病了,七個常委瞞著三個,你們想幹什麽呢?誰是多數,政治局說了不算,中央開會決定。八屆十一中全會召開,怎麽樣呢?還是少數服從多數,但是,劉鄧成了少數。而此前的抗辯被稱為惡毒攻擊,所謂人贓俱在。 第二個錯誤,毛澤東是如何避免的呢?毛澤東先把彭真拿出來說事,北京是獨立王國,而彭真曆史上一直是劉少奇扶植的黨羽,接著六十一人事件出台,可見是物以類聚,彭真、薄一波都不幹淨,劉少奇能幹淨的了? 第三個錯誤,毛澤東是如何避免的呢?二十歲的時候就不反黨了嗎?劉少奇背叛革命是由來已久的事,叛徒一事出籠,可見曆史上劉就是混入黨內的階級異己分子(隻不過是還是有些 錯漏,那時的我黨遠沒有今天威風,混進來也不知道圖意什麽?)二十歲就做叛徒,七十歲 揭露出來,看來錯誤是一以貫之的。如今讓他大白於光天化日之下了。成績還不是主要的? 第四個錯誤,毛澤東是如何避免的呢?那就是三頂帽子,叛徒、內奸、工賊,這可不是封建迷信的所謂“殺之以應天象”,現在是殺之以順民心、黨心。試問,這三頂帽子哪一個單獨拿出來還不都是死罪嗎?可是,偉大領袖沒有判處劉死刑,劉是死於“內疚”,比之朱元璋真是高明的不知凡幾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