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讀史劄記(1)--國史·葉劍英世家

(2004-01-15 08:39:57) 下一個
中山成王葉諱劍英,本名宜偉,廣南東路嘉應州人(今梅縣)。 清光緒十三年丁酉三月二十七日生,字滄白。家貧無以供學,英乃入私塾。後及長考入雲南講武堂,乃改名劍英。 昔英以勝國宣帝孫文首創大義,深加從之。以英為侍衛步軍護班候補。後以軍功保為中路參軍,由是,英之名起於此。 勝國十二年(1923年)英以第八協參軍佐統製張民達破匪於言嶺關,是為言嶺關之捷。同年六月破敵於惠州,八月再解博羅圍。 英以健銳謀勇聞名。次年,擢為第二鎮參軍。是年,商團亂起, 英統兵平之,未幾,第二鎮統製張民達死節,英代職,繼而再平 香洲兵變。英奉命知梅縣事,旋兼兩廣鹽業督辦。勝國十五年, 英隨軍克複南昌,於軍中署理第二鎮統製,勝過武帝蔣介石素聞 英之名實,陰許之以爵,英遜謝不敏。 自清末至勝國初年,天下離亂、民眾塗炭,英素以拯民為己任, 時我朝方張大舉,欲匡四海,秦文王周恩來受命鍛煉新軍於黃埔 ,英與之論天下之事,深然之,遂許驅馳,而英之與文王訂交更與此間始。時年三十。 勝國十六年(1927年)秦文王首義於南昌,初,勝國諸王欲以宴 飲為名,捕賀悼武公龍及葉烈武公挺於廬山,英密發之,事乃止 。同年,英於廣州首揭義旗,即因兵寡而敗。英銜命出海,赴俄羅斯國,研習軍略。 勝國二十年,英至瑞金,就此從太祖征伐四十餘年矣。時勝國督兵圍剿,太祖為謀,從者寥寥,唯英以太祖為是,太祖稱之曰:與予 終定大事者,英之是耶。次年,以謀略英發授總參軍。太祖呼之 “參座”亦由此來。 勝國二十四年,張國燾陰同陳昌浩欲太祖於不利,英發其謀,太祖乃安。此變起非常,而英以鎮定相鼓,聞者皆稱之曰能。太祖晚年南巡,謂廢帝及左右:微英,朕不至此。太祖以宋初呂端目之於英,深器之。 勝國二十六年,英奉太祖之意致達張學良、楊虎城,時二人秘押 勝國武帝於長安。後,我朝以民族倒懸暫棲勝國,英佐秦文王守 重慶,當適時,英以英綸談吐抗倭之事,四座皆驚。 勝國三十四年(1945年),英隨思文太子(劉少奇)、秦文王、 晉忠王(朱德)、越賢王(任弼時)等勸進,太祖三辭不許,乃 遂四海之望,建朔稱帝,改元開天,英位列卿佐。 開天二年,英掌留守司事,四年,我朝克定天下,英授以直隸總督。未幾,統軍南下,授征南大將軍印信,開天四年,上以英本 粵人,當守粵土,改授兩廣總督。 粵方定,人心未知,英宿夜匪懈、勤於王事,剿匪於前,土改其後,然以任用私人有司劾之,上欲全之,故命陶文毅公(陶鑄) 代英執掌。英入朝,授觀軍容宣慰製置使。英上表自辯,上不問。 開天九年(1954年),英授掌同知樞密院事,英表曰:臣未聞兵 不練而機先熟者,今天下雖安,然武備不懈,自是聖朝寧如加此 乎?上稱善,許之。厲庶人(林彪)不以為意,多難英,英抗 之。 開天二十一年(1966年),上以思文太子不遜,行廢立之事,厲庶人代掌議政王,英授軍機大臣兼管樞密院事領都承旨。日漸大用。 開天二十二年,以撫軍將軍蕭恪成伯(蕭華)事與靈後(江青) 、葉群爭於偏殿,英目齜幾裂。掌骨幾斷,眾人遜避不及。由是得罪,靈後及厲庶人間之,上終以英有大功不忍廢。仍授議政大臣,但罷執掌事,後流於湖南,英嚐做賦自比於屈子、長沙。 上聞之,甚憫,遂內召回京視事,命以同知樞密院事五日一朝 。 開天二十六年(1971年),厲庶人廢死,英總知樞機,上謂英曰 :昔朕惑於厲庶人之言,幾於卿大義不篤,今一以焚之,以明朕心。英哭拜不止。次年,陳宣武公毅以憂薨,英銜旨致祭。 開天二十九年,英以特旨授禦前右領班大臣兼管樞機,領兵部尚書。英以政事日荒,從請秦文王之意,舉太宗任掌朝綱,上嘉之 ,太宗出,英攝其後,事皆請於太宗,太宗深然英。 開天三十一年,太宗見黜,英亦不免,以原官家居養疾。 上大漸,囑英以後事,外無所知。開天三十一年,太祖崩於長樂宮,天下縞素。靈後用事,侵淩廢帝,廢帝語於英,英對曰: 先帝不以臣卑鄙,托以重事,今王簡在帝心,異日天下屬王矣。 顧肖小何?若謂篡逆,須密圖之。廢帝然英言。領侍衛內大臣掌 錦衣衛事汪東興亦嫌靈後,自此英首發奇謀,廢帝決之。十月六日,逮係靈後等四人於宴安殿。英推立廢帝,廢帝以監國自號。 封英以郡王銜,命為禦前領班大臣,讚襄一切政務。英上表固辭 王爵,餘皆受之。 越明年,廢帝改元開定,開定元年(1977年),英以闔門保太宗 無他,太宗複臨朝舉政,授議政王,平章軍國事。吳宣王(陳雲)、李文定公(李先念)、王文忠公(王震)等謀立太宗,英未知其可。開定三年,廢帝遜位,太宗即立,廢開定三年為開天 三十四年,仿明永樂故事。 太宗開化元年(1979年),授英:中興元謀推誠宣力第一功臣。 晉太傅,讚拜不名,劍履上殿。另賜紫禁城西苑門乘二人肩輿。 英固辭,上不許。 開化二年,奉旨回鄉祭祖,兩廣總督以下均跪拜相迎,英賦詩感懷,良有以也。 上以英為禦前大臣領班,英推年高體邁固辭,遂止。英家門煊赫 ,二子一婿或寄封疆,或值樞密,人以為喜,獨英憂以形色,或問何故,英不答。開化五年,有司舉劾英子聚斂,上置之。英謝表進,上命內廷賜英十萬金,與宴,獨與英曰:朕與卿,外雖君臣,內實骨肉,豈可間之?往者安危以係,獨卿以篤義,隨朕左右,若輩安知?是夜,英醉歸。英身當兩朝,位高權重,朝廷倚為柱石,唯英以勳名高標、尾大不掉不懌,故稍毀清名,上以英重金帛而非戀棧,由是益重之,歲末賜贈不絕於道。 開化七年,英疾篤,謂長子曰:吾死,爾立請入朝,庶幾可保闔門富貴,慎之,慎之。另囑昔日太宗手書於府中者,皆封奏禦前 。英薨,壽八十九。遺折並封奏同上,上覽之,墜淚:英公忠體國,至死為甚。蓋太宗與英同朝之時,互通音訊,間有兄弟字樣 ,英以此封回,上以英遜密,故發此語。 上震悼,輟朝七日,令敬懷太子、蜀王等均詣英府致祭,上詔曰 :囊者,王以社稷為重固辭勳名,今王薨遐,朕心甚悲,王之於宗社厥功甚偉,雖古之賢哲亦不能複加,著追贈親王,贈諡,成 ,以副朕心,以明朕意。旋命禮部會同宗人府著照親王最高例贈 祀,生平宣付史館,於封疆之處建立祭祠。 英長子上表請辭任,上許之,超擢少保兼太子太保,位列宰執。 次年,以英殊勳配享太廟,贈太師、相國。子孫以公爵加恩世襲 。 開承十年(1998年),今上南巡至廣東,感念英之大勳勞,特賜 文曰:開朝佐命,建元謀於奇功;定策國猷,帶山河其永礪。 我朝立國五十餘載,身兼開國佐命功臣、中興元謀功臣者,英一人而已矣。 讚曰:英少慕戎軒、謀勇兼備。乃以英特之才,遂膺上將之選。入參廟議,出掌戎機;受知兩朝、定亂三度。權侔人主而終保令名,威加海內竟朝野不驚。誠陳平、呂端之亞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