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洋

紅日初升,我們昂首海天,萬千心事飄落海的中央......相望於大洋,時代予我僅僅幾十年,我行走的軌跡在永恒中隻是一瞬。
個人資料
正文

2008美國總統大選初選全程追蹤 (一)

(2007-08-10 17:36:36) 下一個
兩黨差異
(民主黨)反對(共和黨)有失公平的稅收減免和龐大赤字;反對他們對家庭與醫療休假法案和布雷迪法案的抵製;反對他們在給教育提供充足資金和推動教育券之外的實踐證明可行的改革方麵的工作不力;反對他們在種族和同性戀問題上的分裂策略;反對他們對環境保護的不情不願;反對他們反墮胎的立場...

"初選"背景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委員會9日決定,將該州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黨內候選人提名的初選日從2月2日提前到1月19日,鞏固初選風向標的位置。這一決定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將明年美國總統選戰提前至今年。美聯社說,在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作出這一決定後,傳統上率先舉行初選的艾奧瓦州和新罕布什爾州也可能因此將日期提前,2008年總統選舉初選甚至可能提前至今年12月。新罕布什爾州法律規定,該州必須最早舉行個人投票初選,因此該州初選日期至少要提前至1月12日。艾奧瓦州法律則要求該州最早舉行基層黨團會議初選,初選日期可能提前至今年12月中旬。總統初選是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的前哨戰,共和黨和民主黨長期以來都在新罕布什爾州和艾奧瓦州首先舉行初選。 在初選中,各州選民投票選出代表,並由這些代表分別選出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一般來說,率先舉行初選的州能對全國產生風向標作用。在以往總統初選中,在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等大州投票之前,大勢就已決定。

如果要穩操提名之勝券,民主黨需要2025張黨代表票,共和黨則需要1191張黨代表票。

Barack Obama's Team

In announcing his presidential exploratory committee today, Sen. Barack Obama said he will not make a final decision on whether or not to run for president until February 10. Whether or not he's officially in the race for the 2008 Democratic nomination, the Illinois senator already has recruited an impressive group to run his national effort.

Obama's campaign will be headquartered in Chicago, and most -- if not all -- of the key players charged with managing his race have already moved or are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to the Windy City.

Here's the early look at Obama's inner circle:

David Plouffe: A partner in AKP Media (the consulting firm that handled Obama's media in the 2004 Senate race), Plouffe is widely expected to serve as national campaign manager for the presidential race. In the last presidential election, Plouffe served as a senior adviser to Rep. Dick Gephardt (D-Mo.). Prior to that he served as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Democratic Congressional Campaign Committee during the 2000 cycle and as deputy chief of staff to Gephardt.

David Axelrod: Axelrod, who is based in Chicago, is a well-known name in Democratic consulting circles and along with Plouffe handled the television advertising for Obama in 2004 and is expected to do the same in the presidential race. Axelrod previously worked with former North Carolina Sen. John Edwards and Iowa Gov. Tom Vilsack -- two rivals for the 2008 nomination. David Axelrod, a former newspaper columnist who shares Obama's talent with words, is the most experienced and visible political strategist. An idealist who exudes enthusiasm for his candidate, Axelrod helps buck Obama up on the road. Also from Chicago, he can play down-and-dirty politics with a Midwestern smile.

Jarrett: who has helped guide Obama's entire political career, brings blunt assessments only a longtime friend can provide. Jarrett has known the Obamas since before they were married, when she hired Michelle to work for Chicago Mayor Richard Daley. Known to be cool under pressure, she stepped up her campaign role last fall when Obama was a distant second to Clinton. Bringing a fresh outsider perspective, she held staff accountable.

Pete Rouse: who has run Obama's Senate office, is known for loyalty and a self-effacing manner. Rouse brings expert knowledge of Washington to a team based in Chicago. He protects Obama's standing in the capital city and has brought in other D.C. operatives, particularly from the Daschle fold where he used to run things.

Robert Gibbs: Gibbs, a longtime communications operative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Senate, has been with Obama since shortly after his 2004 primary victory. Prior to that Gibbs served as a spokesman for Sen. John Kerry's (D-Mass.) presidential bid. Gibbs, like Plouffe, has experience in the nitty-gritty of Democratic politics, having served as the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at the Democratic Senatorial Campaign Committee and as campaign spokesman for Sen. Fritz Hollings (D-S.C.) in 1998. He will be the campaign's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Robert Gibbs, who has been at Obama's side since his Senate campaign, is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A Southerner and tough fighter, Gibbs is a passionate defender and can channel the candidate's thoughts. He's also among a few who can frankly tell Obama what needs to improve.

Michelle Obama: the candidate's wife, is his closest confidant. She often says, "I'm not his senior adviser, I'm his wife." But she also talks about how dinner conversations about their family are what's in his mind when he's crafting policy. She's the ultimate truth teller to the candidate; he calls her for feedback after debates. She has led the campaign's outreach to female voters: As a lawyer and hospital executive, she provides evidence that Obama respects strong women even as he's campaigning against one.

Steve Hildebrand: Another crucial adviser is Steve Hildebrand, who oversaw state-by-state efforts to run up Obama wins. No one has stronger Daschle ties in Obama's new political world than Hildebrand. A South Dakota native, Hildebrand managed Sen. Tim Johnson's (D-S.D.) successful 2002 reelection race and two years later led Daschle's unsuccessful bid for a fourth term. Hildebrand also has considerable expertise in presidential politics; he ran Al Gore's 2000 Iowa caucus campaign. He will be an early state adviser to Obama.

Alyssa Mastromonaco: scheduling director Alyssa Mastromonaco. Mastromonaco, the political director at Obama's Hopefund PAC, will oversee scheduling and advance work for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

Penny Pritzker: finance chairwoman

Julianna Smoot: finance director Julianna Smoot. Smoot is one of a series of top Obama aides who has strong ties to former Sen. Tom Daschle (D-S.D.). Smoot was finance director for Daschle during his time in the Senate, and she held the same role for John Edwards in his 1998 Senate race. Last cycle she was finance director for the Democratic Senatorial Campaign Committee and will hold the same position for Obama.

Heather Higginbottom: policy director

Dan Pfeiffer:
deputy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Dan Pfeiffer. Another holdover from Team Daschle, Pfeiffer will be the traveling press secretary for Obama. Pfeiffer was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for Tim Johnson in 2002 and then deputy campaign manager for Daschle in 2004. Following that race, Pfeiffer signed on as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for Sen. Evan Bayh's (D-Ind.) presidential campaign-in-waiting. When Bayh dropped from the race late last year, Pfeiffer became a free agent.

Bill Burton: national press secretary Bill Burton. Burton will be the national press secretary for Obama's bid. He served as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at the DCCC for the 2006 cycle. Burton worked as a spokesman for Gephardt and then Kerry during the 2004 presidential race.

Austan Goolsbee: economics adviser

Anthony Lake and Susan Rice: foreign policy aides

***************Below are to verify*****************

Paul Harstad: Obama's pollster in 2004, Harstad is back on board for 2008. Based in Colorado, Harstad has had a remarkable run of success in the past few elections -- handling survey research for Obama, along with Sens. Ken Salazar (Colo.) and Clair McCaskill (Mo.).

Cornell Belcher: Belcher is one of the rising stars in the Democratic polling community, serving as the de facto in-house pollster for Howard Dean at the 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He will share polling duties with Harstad.

Cassandra Butts: Butts will be charged with overseeing policy development for Obama. She, too, is an alumni of Gephardt's office and currently works at the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 a progressive think tank. Butts was also a law school classmate of Obama's at Harvard.

Paul Tewes: Tewes was Hildebrand's deputy in Iowa in 2000, directing Gore's field operation in the caucuses. He went on to serve as political director at the DSCC during the 2004 cycle and then formed a consulting company with Hildebrand in 2005. Tewes will be Obama's Iowa state director.

Devorah Adler: Adler was the research director at the 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 in the 2006 cycle where she gathered information about Republicans eyeing the presidency in 2008. She'll now turn her attention to the records of Obama's Democratic rivals as the research director for the Illinois senator's national campaign.


開鑼

民主黨總統初選在冰天雪地的新罕布什爾州和愛荷華州拉開了戰幕,選戰將繼續在其他各州展開,截止至2月5日,將有22個州舉行初選。

愛州初捷

奧巴馬(Barack Obama)周四在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內首場初選中旗開得勝,在愛荷華州贏得勝利。共和黨內則是黑馬哈克比(Mike Huckabee)勝出,擊敗羅姆尼(Mitt Romney)取得令人震驚的崛起。來自伊利諾斯州的參議員奧巴馬後來居上擊敗紐約州參議員希拉裏・克林頓(Hillary Clinton),以及前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愛德華茲(John Edwards),在通往白宮之路的首場民主黨內交鋒中問鼎。希拉裏和愛德華茲的第二名之爭頗為激烈。前阿肯色州長和南方浸禮會會長哈克比則相對輕鬆擊敗羅姆尼,問鼎共和黨內首場初選。哈克比的選舉投入要比家產豐厚的前馬薩諸塞州長及風險投資商羅姆尼少很多。奧巴馬和哈克比都曾落後於知名度更高的對手希拉裏及羅姆尼,但都是憑借草根階層的狂熱支持,而在愛荷華州曆史上最熱議的一屆總統大選中初戰告捷。

新州翻盤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9日淩晨2時,根據96%選區的計票結果,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希拉裏和共和黨總統競選人麥凱恩在8日舉行的新罕布什爾州總統預選中獲勝。計票結果顯示,紐約州參議員希拉裏得票率為39%,領先伊利諾伊州參議員奧巴馬3個百分點。前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愛德華茲得票率為17%,名列第三。在共和黨方麵,亞利桑那州參議員麥凱恩得票率為37%,領先前馬薩諸塞州州長羅姆尼5個百分點。前阿肯色州州長赫卡比以11%的得票率位居第三,其後是前紐約市長朱利亞尼,得票率為9%。新罕布什爾州總統預選結果出人意料。因為在選舉前,數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奧巴馬和麥凱恩分別在民主黨和共和黨總統競選人中領先,特別是奧巴馬的支持率一度高於希拉裏10個百分點。美國媒體援引選情分析人士的話說,在這場選舉中,女性選民的支持是希拉裏反敗為勝的一個重要因素,57%的選民是女性.而麥凱恩在伊拉克戰爭方麵的觀點吸引了不少關注這一問題的共和黨選民。

克裏支持克裏的支持可能會通過吸引更多民主黨組織的支持來增加奧巴馬的勝算,該黨組織主要支持前第一夫人希拉裏。

內華達州 羅姆尼、希拉莉勝出

羅姆尼是以百分之五二的得票率在共和黨總統參選人中脫穎而出,亞利桑那州聯邦參議員馬侃和德州聯邦眾議員保羅雙雙以百分之三的選票落後。在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方麵,前第一夫人希拉莉以百分之五一的選票領先伊利諾州聯邦參議員歐巴馬的百分之四五,前北卡羅來納州聯邦參議員愛德華茲以百分之四的得票率大幅落後兩人。根據投票後民意調查結果,在內華達州民主黨選民最關注的問題中,經濟占49%,醫療保健問題占24%,伊拉克問題占22%。美國媒體和選舉觀察人士認為,在內華達州預選中,在數量上隻占民主黨選民10%的西語裔美國人發揮了重要作用。投票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64%的西語裔選民支持希拉裏,而投票給奧巴馬的人隻占23%。然而,在占該州民主黨選民8%的非洲裔美國人中,奧巴馬的支持者占79%。

南卡狂勝

具指標性的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初選27日舉行,歐巴馬擊敗希拉裏,再下一城,為2月5日的“超級星期二”選戰再壯聲勢。一如選前預測,非洲裔選民傾巢而出,支持黑人參議員歐巴馬。據南卡州投票現場民調,約半數投票者皆為黑人,其中4/5支持歐巴馬;歐巴馬還贏得了1/4的白人選票,其餘選票則投向希拉裏與愛德華茲。此後不久,愛德華茲退出競選。

男人,請回到網絡上!

抒發一下感想。這麽多女性回應有關競選的貼子,比例高過男性。這不是一時的感覺,而是長久以來的觀察。今天的互聯網,男性陣地在不斷地減少。中國男人去哪裏了?真的如某人說的“中國男人被奴化了”?“被女性化了”嗎?答案或許是---“可能”。這是讓人傷感的。中國男性不應該在精神世界上自我萎縮,即使身在美國,也不能隻專著於餐館、股票和遊戲。男性的社會責任感、光榮感和曆史使命感是天賦而來的,“男子”是大寫的。在論壇灌水,並不是無聊的;輿論的世界,也不是縹緲的。它反映和匯集的思潮足以變革當今社會。我的學生時代是熱衷於街頭政治的,是熱衷於理想的。那時候,個人要發出聲音有一定的難度。今天的網絡為理想者和思考者提供了自由的廣闊天地,使我們對傳統的思考與繼承,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見解,得以體現。點滴而來,匯成鐵流。當女性徹底將互聯網論壇變為她們八卦、娛樂的世界時,她們改變了法律--法律開始偏向女性(盡管女性在經濟和社會地位上已經不是弱者);她們改變了道德觀--男性的所有本能成為道德譴責的對象(罵男人成為時尚)。今天女性參政熱情之高,也足以改變政治原貌。她們提出的迷思“女性能帶來和平,能夠更好的統治世界。”在男人的沉默中看來有被接受的可能。這是因為,男人們離開了精神的家園,都去謀生了,變成了經濟動物。北歐的某個小國和大洋洲的某個島國就是這樣,他們被女人統治了,原因是男人都去捕魚養家了。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故事。今天,在希拉裏競選國家大位、世界盟主的曆史時刻,男人,我加州的兄弟,你是不是也去捕魚了???請你放下你的魚網;夥房裏的加州兄弟,請你暫時放下廚刀,隻一下子(孔子在兩千年前已經告誡過你了)。請你來到互聯網上,哪怕是一下子,發出你的聲音,支持“OBAMA”!!!!!!!!!!!!!!!支持清流政治!支持和解與變革!戰鬥的聲音是那麽的熟悉,你回到了離開的戰場,你作為一個男人在戰鬥,你的血液裏是戰鬥的基因!

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麥凱恩以微弱優勢擊敗對手羅姆尼,贏得佛羅裏達州的初選。 羅姆尼承認失敗的時候點票尚未完全結束,而且他與麥凱恩的差距也有隻有約5%。 在必得的前紐約市長朱利亞尼得票排名第三,前阿肯色州長哈克比名列第四。在初選前對佛羅裏達誌佛羅裏達民主黨因提前舉行初選而被民主黨總部剝奪了派選舉人參加民主黨候選人提名大會的資格,因此希拉裏贏得佛羅裏達初選並沒有實際意義。

超級星期二 民主黨奧巴馬逆境追平 共和黨老兵出線

希拉裏靠婦女拉丁選民 奧巴馬黑白通吃。奧巴馬在男性白人選民中的支持度有所提升,而且繼續獲得年輕選民的大幅支持,同時幾乎囊括非洲裔民眾的選票。2月5日星期二OBAMA選情起伏,美國小馬哥最終失守加州。占加州人口12%的亞裔選民有73%投給希拉裏,加州華裔兄弟沒有團結起來支持小馬哥,這多少令人失望。新年之季,向勇敢的小馬哥支持者致敬!希拉裏獲勝的州別沒有奧巴馬多,但她蠃得了最大票倉加州,在該州,希拉裏靠著西語裔的支持,打敗勁敵奧巴馬,希拉裏票數占了52%,奧巴馬為42%。希拉裏另拿下俄克拉荷馬州、新澤西州、亞利桑納州、田納西州、阿肯色州、麻薩諸塞州、紐約州、加上美屬薩摩亞。奧巴馬目前共拿下13個州,包括阿拉巴馬州、阿拉斯加州、科羅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佐治亞州、愛達荷州、伊利諾伊州、堪薩斯州、明尼蘇達州、密蘇裏州、北達科他州、猶他州。在代表人票方麵,希拉裏較奧巴馬取得優勢,目前有845張票,奧巴馬則有765張票,民主黨取得候選人資格的門檻是2025張票。
另外,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贏得了加州的初選,使緊隨其後的競爭者羅姆尼受到嚴重打擊。要想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需要贏得1191黨代表的支持,麥凱恩的得票數幾乎已經過半,大大領先於其競爭對手。麥凱恩目前拿下亞利桑納州、加州、康涅狄格州、特拉華州、伊利諾伊州、密蘇裏州、新澤西州、紐約州、俄克拉荷馬州。羅姆尼拿下阿拉斯加州、科羅拉多州、麻薩諸塞州、明尼蘇達州、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猶他州。 另外,共和黨的前阿肯色州州長赫卡比,在堪薩斯州黨團會議取得六成選票,得到全部36張選舉人票,但由於他大幅落後,估計難以反勝資深參議員麥凱恩。



熱門候選人<
民 主 黨 共 和 黨

希拉裏 奧巴馬 麥凱恩 赫卡比 羅姆尼
希拉裏 奧巴馬 麥凱恩 赫卡比 羅姆尼

紐約州參議員,前第一夫人伊利諾斯州參議員,黑人亞利桑那州聯邦參議員,越戰老兵前阿肯色州州長,浸禮會傳教士前馬薩諸塞州州長,摩門教徒
新罕布什爾 勝出 第二 勝出
第三 第二
艾奧瓦 第三 第一 第四 第一 第二


女性選民和年長選民
年輕人、大學生及政治中立者保守派選民、中間選民
保守派選民及立場偏中性選民中間選民

“隻要你們選我,當前一切問題都會解決。”
“你相信改變嗎?”

“我們會贏!”

“總統應該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統治階層的一分子。”“重樹共和黨在倫理和道德上的最高標準。”

·針對性減稅計劃
·全麵健康保險計劃
·製定從伊撤軍計劃
·在反恐等問題上加強同日、澳、印合作
·實現大範圍減稅
·改革醫療保險
·反對伊拉克戰爭
·反恐轉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剿滅基地。
·降低稅率
·支持伊拉克戰爭及增兵計劃
·要求伊朗放棄核武器
·支持為移民改革立法
·支持征收消費稅取代所得稅
·美國軍隊撤出伊拉克“將對美國產生嚴重的戰略影響”。
·推行全麵醫療保險
·支持布什增兵伊拉克,呼籲對美軍給予“更大的支持”。
·要求伊朗放棄核武器

·推動共同協作
·施行懲罰性關稅
·嚴格檢查中國商品
·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讓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 ·不提高對華貿易壁壘

·男性選民認為其講話待人冷漠·年輕選民未必投票
·經驗相對欠缺
·年齡和健康問題
·黨內某些人士不信任
·被指執行過多特赦令及加稅·宗教信仰
·政策立場經常變化

  1947年10月出生在伊利諾伊州,曾就讀馬薩諸塞州韋斯利學院和耶魯法學院。分析人士認為,希拉裏有望獲得提名並贏得大選。  1961年8月出生在夏威夷,曾就讀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並獲得哈佛大學法學學位。奧巴馬是第一位美國非洲裔總統候選人。  1936年8月出生在巴拿馬運河區,曾就讀於美國海軍學院,赴越南作戰後作為戰俘被關押5年多。也是2000年總統大選候選人。  1955年8月出生在阿肯色州的霍普。赫卡比身患糖尿病,但因體重減輕110磅並鼓勵他人改良飲食和運動方式受到全國注意。  1947年3月在底特律出生,曾就讀於猶他州楊百翰大學及哈佛大學商學院和法學院。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組委會負責人。

基本麵
哪些人支持奧巴馬?首先是80%的黑人,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其次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理想多與現實,Style over substance。還有就是意識形態類似於Kennedy的極左派(白男占多數),相對白人的總人口,他們的比例並不多。如果歐巴馬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共和黨中的Lee Atwater,Karl Rove之類的智囊人物對歐巴馬幾乎白紙一張的政績,他的教會背景,等等攻擊得體無完膚。


二月攻勢 連克8州 氣勢如虹
十日電,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奧巴馬在新一輪總統初選中全勝。民主黨在四個州包括內布拉斯加、華盛頓、路易斯安那,美屬維爾京群島和緬因州舉行初選,奧巴馬在這五個州取得滿貫。
十二日電,奧巴馬在波托馬克河流域的大華盛頓地區得到了女性選民和非洲裔選民的堅強支援,再度重挫希拉裏.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12日輕易擊敗紐約州參議員希拉裏,取得弗吉尼亞州初選、馬利蘭州初選和華盛頓DC地區初選的勝利.美聯社最新民調顯示,如果大選即日舉行,民主黨的奧巴馬能擊敗共和黨的麥凱恩,而前第一夫人希拉莉卻隻能與麥凱恩打成平手。民調顯示,在麵對麥凱恩時,奧巴馬在男性、少數族裔及溫和派人士上較希拉莉占優,當中以45歲以下的男性尤其明顯,奧巴馬在這個群體中的支持率贏麥凱恩 9%,而希拉莉則以7%落後麥凱恩。整體來說,奧巴馬能以48%對42%擊敗麥凱恩,而希拉莉隻能以46%對45%與麥凱恩拉成均勢.

日期 投票方式 投票勝出者
民主黨 共和黨
1月3日 IA 愛奧華 基層黨團會議 奧巴馬 哈克比
1月5日 WY 懷俄明 基層黨團會議 (共和黨) --- 羅姆尼
1月8日 NH 新罕布什爾 初選 克林頓 麥凱恩
1月15日 MI 密西根 初選 克林頓 羅姆尼
1月19日 NV 內華達 基層黨團會議 克林頓 羅姆尼
SC 南卡羅來納 初選 (共和黨) --- 麥凱恩
1月26日 SC 南卡羅來納 初選 (民主黨) 奧巴馬 ---
1月29日 FL 佛羅裏達 初選 克林頓 麥凱恩
2月2日 ME 緬因 基層黨團會議 (共和黨) --- 羅姆尼
2月5日
超級星期二
AL 阿拉巴馬 初選 奧巴馬 哈克比
AK 阿拉斯加 初選 奧巴馬 羅姆尼
AZ 亞利桑那 初選 克林頓 麥凱恩
AR 阿肯色 初選 克林頓 哈克比
CA 加利福尼亞 初選 克林頓 麥凱恩
CO 科羅拉多 初選 奧巴馬 羅姆尼
CT 康涅狄克 初選 奧巴馬 麥凱恩
DE 德拉瓦 初選 奧巴馬 麥凱恩
GA 喬治亞 初選 奧巴馬 哈克比
ID 愛達荷 基層黨團會議 (民主黨) 奧巴馬 ---
IL 伊利諾伊 初選 奧巴馬 麥凱恩
KS 堪薩斯 基層黨團會議 (民主黨) 奧巴馬 ---
MA 麻薩諸塞 初選 克林頓 羅姆尼
MN 明尼蘇達 初選 奧巴馬 羅姆尼
MO 密蘇裏 初選 奧巴馬 麥凱恩
MT 蒙塔那 基層黨團會議 (共和黨) --- 羅姆尼
NJ 新澤西 初選 克林頓 麥凱恩
NM 新墨西哥 基層黨團會議 (民主黨) (尚無結果) ---
NY 紐約 初選 克林頓 麥凱恩
ND 北達科他 初選 奧巴馬 羅姆尼
OK 奧克拉荷馬 初選 克林頓 麥凱恩
TN 田納西 初選 克林頓 哈克比
UT 猶他 初選 奧巴馬 羅姆尼
WV 西維吉尼亞 基層黨團會議 (共和黨) --- 哈克比
2月9日 KS 堪薩斯 基層黨團會議 (共和黨) --- 哈克比
LA 路易斯安那 初選 奧巴馬 哈克比
NE 內布拉斯加 基層黨團會議 (民主黨) 奧巴馬 ---
WA 華盛頓 基層黨團會議 奧巴馬 麥凱恩
2月10日 ME 緬因 基層黨團會議 (民主黨) 奧巴馬 ---
2月12日 DC 華盛頓特區 初選 奧巴馬 麥凱恩
MD 馬裏蘭 初選 奧巴馬 麥凱恩
VA 維吉尼亞 初選 奧巴馬 麥凱恩
2月19日 HI 夏威夷 基層黨團會議 (民主黨)
WA 華盛頓 初選 (共和黨)
WI 威斯康辛 初選
3月4日 OH 俄亥俄 初選
RI 羅德島 初選
TX 德克薩斯 初選
VT 佛蒙特 初選
3月8日 WY 懷俄明 基層黨團會議 (民主黨)
3月11日 MS 密西西比 初選
4月22日 PA 賓夕法尼亞 初選
5月6日 IN 印地安納 初選
NC 北卡羅來納 初選
5月13日 NE 內布拉斯加 初選 (共和黨)
WV 西維吉尼亞 初選 (民主黨)
5月20日 KY 肯塔基 初選
OR 俄勒岡 初選
5月27日 ID 愛達荷 初選 (共和黨)
6月3日 MT 蒙塔那 初選 (民主黨)
NM 新墨西哥 初選 (共和黨)
SD 南達科他 初選

新墨西哥的噪音
拖遝了很久,選票才落聽.Hillary小勝.這是一個起點.雙方整裝待發.

完成十連勝 優勢明顯
二月十九日電,在西洋參州威斯康星州舉行的初選中,奧巴馬以58%的得票率擊敗對手希拉裏的41%。多個機構進行的票站調查顯示,奧巴馬似乎已經成功攻破希拉裏的橋頭堡,在白人社群中與她平分春色,而奧巴馬更得到大量工人階級支援。Obama who was born and raised in Hawai'i, won the state's Democratic presidential caucus in a landslide day. Obama's caucus victory there means he will get 14 of the 20 Hawaii Democratic party delegates that were up for grabs.

OBAMA的任務

第一 , 美國小馬哥六七十巴先會當選美國總統 . 民主黨在初選的 turnout 是共和黨的兩倍以上 , 也就是說即使是在目前民主黨嚴重分裂的情況下 , 支持小馬哥的選民數也多於支持老邁的選民 . 由於小馬哥陣營沒有過多地抨擊同陣營的稀客 , 我預料他彌合目前黨內分裂的進程將出人意料地順暢 . 人氣王將迅速贏得稀客陣營的支持 , 轉投老邁的不多 , 本壇目前隻有 "queensman" 一個馬甲叛變 . 伊人雖灌水不斷 , 卻不能自肥其田 . 反之 , 如果稀客獲得黨內提名 , 民主黨將大量流失選票 , 因為連民主黨大佬都知道稀客的人氣 . 極端反對稀客的選民是大大的 , 是自發的 , 而不是被小馬哥呼悠的 . 第二 , 小馬哥會從伊拉克撤軍 , 這一主張鐵定確定及肯定會實現 , 因為他是小馬哥當選正當性的第一個證明 , 不容動搖 . 目前國際上美國的盟友除了李光耀反對外 , 基本上都支持美國撤軍 . 第三 , 撤軍後 , 將重點從國外拉回國內 ,” 變革 ” 將橫掃美洲大陸 . “ 變革 ” 是小馬哥競選的主軸 , 也是他和選民的共鳴 ." 變革 " 這一口號是針對美國政治形態 , 社會階層與經濟發展等等層麵的 . 美國已經從信息技術時代的完全受益者轉變為實際的受害者 . 高科技工作大量流失 , 傳統產業掉了鏈子 , 能源價格高昂等弊端已經顯現 . 新的增長點在哪裏 ? 美國的年輕一代在焦慮與思考 ing. 這是為什麽年輕人不選稀客的一個心理原因 . 老中稀飯認為稀客會帶他們回到從前光輝的歲月 , 但是 35 歲以下的年輕人在就業的第一線 , 他們感覺到了時代的異常 , 發現到了地球震動頻率與 10 前有所不同 , 他們站出來否決了夢想中的老人們 .( 我稱馬迷為理想主義者 , 而稀飯為夢想主義者 .) 小馬哥為美國選取的方向將不會再是稀客時代的信息技術 , 很可能是能源等新領域 , 特別是那些帶來更多就業惠及全民的領域 , 而不是資本金融等不解決全民就業的領域 . 這也是民主黨相對於共和黨的大賣點 . 其實全世界都在期盼美國的新 " 發現 ". 科技發展與人口膨脹 , 資源短缺間的矛盾空前激化 . 地球人都在期望新的答案 . 第四為 " 和解 ", 它其實是 " 變革 " 的一部分 . 和解是白人和少數組裔的社會大團結 . 是美國的時代要求 , 是進步的要求 . 白人迫切需要與黑人和解 , 其次是和其他少數組裔和解 . 必須承認 , 黑人和白人間的革命感情優先與亞裔與白人 , 這是時間上的原因 , 是曆史的造就 . 支持這種和解 , 而不是維持目前的分裂 , 是在美亞裔的明智選擇 . 我敦促老中稀飯支持並參與這次大和解 , 避免華裔被排除在本次和解浪潮以外 .
第五 , 反對大佬政治 . 這是區別小馬哥與布 - 克 - 布 - 克的重點 , 一個是草根 , 一個是樹林 . 人民不能被排除在政治圈之外 . 我曾經提到 ” 希拉裏不是神 ”. 美國人民不相信上帝以外還有什麽救世主 . 稀飯要靠自己做 , 而不是讓稀客來做 . 一些思考 ing 的馬甲理智地指出群眾民主的不可操作性 . 我基本同意他們的指正 . 我以為美國不會也不需要所謂 ” 新民主運動 ”. 試問 , 美國人民會和台灣人民一樣掀起全民亂講式的民主嗎 ? 美國人民的民主成熟度是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的 . 美國會和希特勒德國一樣瘋狂嗎 ? 美國人民的自由主義傾向是不會答應的 . 那麽如何達到全民參與呢 ? 這點留給聰明的小馬哥來解答 . 我想說的是 , 這是一個純感受方麵的問題 . 但是 , 至少 , 客觀上 , 我們阻止了原始的家庭 / 家族式政治 .
第六是中國 . 我碼字從來不超過 1200 字 , 現在我的大腦已經開始缺氧了 , 簡單地說吧 . 每個美國總統都不會愛中國的 . 我們自己愛就可以了 . 小馬哥有位姓黃的福建妹夫 , 他不會對中國有所偏愛 , 也不會無端仇視 . 他不會到福州探親 , 到是可能會去肯尼亞看看他的老父的墳墓 , 進行一下沉默的交流 . 典型的西方人對關係不如我們中國人那麽重視 . 中國有小馬哥這樣的對手和有稀客這樣的對手有本質的區別嗎 , 沒有 . 所以 , 我也不在此討論了 . 這是個需要氧氣的問題.
第七是移民 . 移民的課題我沒有研究過 . 隻說西裔移民 . 恐怕要看大選中他們支持度來解讀移民政策 ,3 月初的俄州和德州初選將影響此一政策 . 大量移民是美國人民不喜歡的 … 吸氧 ing
我積極談論美國大選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我相信 中國不會施行和美國一樣成熟的民主製度 . 這是中性的結論 , 無關醋意 . 我們通過網絡連接到美國的民主服務器 , 來一場酣暢淋漓的網絡遊戲 , 關乎理想 , 關乎未來 , 但是不直接對接現實 ...無人喝彩 群眾離我而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