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今天回大陸了。
從機場回來,剛剛四歲的兒子習慣性地按門鈴。我和丈夫心裏酸酸地看著他,從今天開始,奶奶不會象以往那樣喜滋滋地迎接寶寶回家,然後手忙腳亂地幫寶寶脫鞋。短暫地沉默,我掏出了鑰匙,打開了門。
屋裏那樣靜,又是那樣昏暗,兒子在門廊裏若有所思地站著,然後念叨了一句,奶奶回中國給我取小毯子和小紅枕巾去了。我和丈夫的眼淚頓時決堤般地留了下來。多情自古傷別離,更何況是婆婆,母親,祖母。
就在昨天,我還在竊喜著婆婆的終於回國,畢竟祖孫三代同一屋簷下,諸多不便,而且她帶大了兒子,寶寶自然和她更多貼心。做母親的自然有天生的狹隘,更何況祖母。許多年來,我們都是在“理論”中度過,可是婆婆和我,都是心胸極寬的人,話說過了,事情也便過去了,我在心裏偷偷地欣賞她的淡定,她也喜歡我的樂觀開朗。而此時,空空的屋子,一屋子的靜。原來所謂的婆媳矛盾竟是一種幸福。所謂的高手是需要對手的,從此後我的“理論”竟沒有人質疑和否定了。“獨孤求敗”是一種多麽孤獨的悲哀。
“生活是一種習慣”我說。這一刻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心情。不知不覺地我已習慣了家裏有個老人。她固執,不,是頑固。她拒絕洗滌劑,堅持要用淘米水洗碗;她攢著所有的塑料袋,甚至回國的時候還狠狠地帶了幾個;她留著戴補丁的衣服,從中國帶到美國,從美國帶回中國;她非得帶著她的紅帽子,白手套,不管豔陽高照還是陰雨連綿;逛商店,她一定要整理並掛好別人掉在地上的衣服,好像她是那裏的工作人員。。。。。她是百分之百的好人,但絕非完人。她非要給四歲的孩子脫鞋,彎著她本來就已佝僂的腰;她非要喂孩子吃飯,好像她可以喂他一輩子;她非要搶著吃剩飯,讓我們這些小輩情何以堪;她非要手洗自己的衣服,讓連洗帶烘的洗衣機閑置不用。。。。。。她是一個典型的舊式中國老太太,傳統地象一本線裝書,經典地象老北京古城牆的琉璃瓦,可是我習慣了,不知不覺地習慣了。“上有老,下有小”才是完整的家。
我習慣了,可是婆婆該走了。所有的一切都在揮手的瞬間變得美好了,都在離別的刹那變得閃光了。原來這吵吵鬧鬧的半年就是熱熱鬧的半年。為什麽總在最後一瞬才真的體會呢?
生活就是一種習慣。親情,愛情,友情,擁有時並不見得有多幸福,但失去時一定知道有多不幸。婆婆一定會再回來的,但半年的等待太長,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