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說:師父很多年前曾說過一句話,“要是你身心的每一個細胞都在快樂中,哪有什麽疾病和業障!”
很多年後我才知道這不是比喻,是真實境界。告訴我,修了這麽些年,何嚐有過一刻見證過此境? 每個細胞都在快樂中?
劉師在微信裏說:
慶道師父講過一句非常有見地的話,不解釋,留待大家以後思索。
他說真正金剛乘的上師根本不會在漢地住,除了因為法會或者治病,然後就會返回寺廟或者雪域高原。
因為金剛乘的大成就者,即使獨坐萬丈雪山也能大轉法—— 輪,眾生就會去找他。這就是個大秘密。
我(唯快不破--2014.3)說身心可以相互影響,昨天真是太冷了,今天練習“呼吸吐納”就很有效果。老師說:“別小瞧調息和觀想,這種做法一旦堅持下來會有種種妙用,但在心念上不要過於放大這種效用。”
“妙用的意思就是有意無意地,忘記就忘記了,想起來就想起來了,用起來就用的很到位,就好了。”
“真正時間長了,能夠自然而然地形成相續,是一個非常自在的狀態。如果刻意地用心念持守,怕它忘掉,就不可取了。”
我向老師請教初學者如何練習太極拳,老師說:“太極拳應先把架子練熟,用心意跟著整個過程,找到一種相和相依的感覺才算開始。”
“真正的高手,沒有刻意要求架子百分之百準確。就像持咒一樣,咒語念的很快,聽不出內容但自己心裏很清楚,那算是已經進入狀態了。”
“初學者練習的時候追求架子接近於準確、到位就行了。太極拳到最後是意和氣顯現的心境的狀態,這個是最重要的。架勢是引發這個狀態形成的過程。”
後麵又聊起佛法,老師說:“在我這裏沒有辦法標定一個主修法門、主導法門,因為每個人的因緣差別,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就算都是念阿彌陀佛,個人的自證和覺受都不一樣。”
【劉老師微信】執著於知見才不是啥好東西。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那個能生萬千知見的,能抓著知見的,就是你的本來麵目。
或者說,那個沒有任何知見的,就是你的本來麵目。
然後你就變成了一堆知見……
慈就是希望別人好,悲就是不希望別人不好。
這玩意兒不用修的,是個正常的“有情”就自自然然有這情。這是佛性。
障礙這有情的是我相。我要好、我的感受、我的利益、我要賺、我要占便宜.......
每當我相障礙你善待別人時,就凝視著那個妄想出來的我。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定要往努力往高處看,就是仰止惟佛陀。我那些說法要是按大菩提心的要求,早犯八輩子戒了,就是開罵而已。一切女性都是母性功德第一,出生一切佛子、佛法,乃至諸佛,本來清淨圓滿,慈愛吉祥,能攝受一切有情眾生,所有母性,平等無二,本應禮敬供養,常令母性安樂!
若身邊無大善知識,當觀察你的小孩,他們的心沒有那麽多成年人的染汙和分別,無論是對玩還是對錢,對人還是對人生,是最接近聖者的。
是說死亡時妄想的狂風都平息了以後,認出第一個念頭就是自己,原來自己就是念頭而已。
宗薩是頂果的弟子。頂果是虹化而去的大成就者,轟動了西方。師父評價頂果是像瘋子一樣勇敢地修行的大成就者。
宗薩修了30年的文殊智,雖然還不是一位成就者,但他對佛法的理解深度已經足以橫掃一片漢地道貌岸然的法師,值得一看。要知道,藏傳佛教般若部可是不如漢地的,可知他的不易。
他有一句挺精彩的話,說大家都以為金剛經是要破我相,而實際上金剛經說的是:
其實並沒有一個我需要被破除。
楞嚴經、圓覺經、維摩詰所說經,央倔魔羅經、佛說象腋經、文殊師利問經……還有太多太多的般若了義經,幾百萬字釋迦和文殊極其精彩的對話,藏地都沒有。
藏傳大成就者的那些道歌、口訣和釋迦文殊豐滿的對白比起來差好遠。
我沒看著啥業障啊?就是忍不住愛想唄!然後就覺得好累了,覺得好累了不就開始嫌棄了嗎?不就開始解脫了嗎?
所有的累都是因為太當真!!!太當真於是就看重了。外,把事情與得失當了真;內,把妄想當了真。
能舉重若輕的都是愛玩的人。比如鄧小平。要麽你以玩的心態麵對世間,以出世心遊戲世間事,直覺想一遍比想幾遍好;要麽想想六祖那首偈子;要麽想想自己明天就死。
這世界好簡單的!隻要不害人,你怎麽快樂怎麽來,怎麽快樂怎麽活唄!
隻要是個好心,你的心不就是你的世界你的海洋你的福田嗎?
那麽到底什麽是快樂呢?
是心意的自在。
苦是心意的不自在。
你看在大快朵頤的時候、在賺到錢的時候、在啪啪啪的時候,那一刻都是心意的自在流淌,如同陽光下快樂奔跑的幼兒。在痛苦煩惱的時候,心意如同被桎梏的囚徒。
所以,人世間,快樂是福的第一義。
孫路才:@本來無一物?請問劉老師,怎麽做才能得到這種心無所住的快樂呢?
心有所住,必是因為當真了、看重了。執幻為真。看見了自己的陷入,也就開始不那麽陷入了,也就不那麽“住”了。
觀萬法如幻、觀心如幻、觀“我”如幻,密勒日巴說他行走、睡臥、流浪都在不停地觀心,就是在觀這個。
天人還不是樂的要死,下來變豬。貪愛樂,變傻了唄。福盡了不就下墜了。
福報不也是因緣事嗎?因緣過去了就沒有了。
都是從觀自心開始的,然後才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以為有個我就是我相唄。
理上好簡單,事上要悟要修的。因為我相是極高速連續閃動的念頭和妄想,把一切心識都標記為“我”和“非我”。
真無我一定就會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是沒覺得自己是個人,沒覺得真有眾生,沒覺得自己有壽命。你看到過那光著屁股卻不害羞在海邊奔跑的小小孩了嗎?
無我至少是四聖之一的阿羅漢。
業力即是心
【劉老師 20181107】
每個眾生都以為有個如來藏或者上帝,所以才是眾生啊!
因為那個臭皮囊他就是如來密意啊!否則密乘怎麽把血叫寶生如來,把大便叫做毗盧遮那佛?想想看為什麽會這麽顛覆?和金光燦燦的殊勝不一樣?
【劉老師 201812】
不要看笑話,小孩子有不容易參透的大智慧。
這是遍計執,是貪嗔癡中癡心的一種,小時候漸漸有,成年發展強化,老了又淡了,到死亡時消散,一切都如此清淨,不再有一和多的執著。
也就是說,曆史上那些大成就者能把一把米變得人人都吃飽,其實就是完全突破了一與多的遍計執。
我講過,世出世間一定是通的,那些從小做大的巨富,其實也是或多或少突破了遍計執。他們很多特定場合把錢的數不當回事的,窮的時候就如此。最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再大也是凡夫。
【201812聖誕】
活著的時候身見很重,臨死的時候也會。
水火一團氣就是你的妄想。地大與風大和識大你沒注意而已。金剛乘還觀人身是大光明,是明點呢。
那也是張仲景個人的見地。並不代表聖言量。對色身五蘊最究竟的,還是佛教。
要打的都是執著的。武學近代的巔峰是孫祿堂,他死後羽化了。因為參破了大道。他活著時就能瞬間漂移。
你還有個“體”。他就沒體。他的兒子孫存周,上海普陀體育館一個龍形就漂浮在空中半天,全場駭然。
一切法皆是佛法是說一切法皆是心法,皆是如幻。而不是說一切法皆是正法善法。
你又來了,還是有“形體骨骼”,還要變化。道家的捷徑都不這麽走。
沒意思。和你聊天的是習總更有意思。
一切神叨叨在世間力量麵前往往都是個屁。
比如說你的一切修行,都解決不了錢就能解決的問題。
除非你得根本成就。
【抱一】我今天迎空一拜,老君爺現前
你翻一翻楞嚴經,想陰盡時千佛燦爛現前都當個屁。你要是修密宗那才完了,神通和好境界擋都擋不住。
本來自性就有不可思議的佛境界。老君也是你過去修的拜的,這種子識還在,感應道交,一念清淨而自性現前。你比別人更容易一心。
@心宏-上海-李洪濤 ,是心無所住,因為一切本來就了不可得。
但若唯修空性,方便非圓滿,若不修天身,無量劫成佛。
就是說,釋迦佛吃糠也如上妙食,是其舌功德所自然而成。
夜有所夢也是。白天妄想的心風實在太猛烈,往往要借助入睡心風暫熄時顯現。
你知道嗎?佛教裏有一點點覺得自己今生不錯,修得還有點道道,還有點本事,就完了。
@過客-陳東生 ,注意到抱一容易歡喜的境界了嗎?這也是容易感應道交的原因。因為佛菩薩都是歡喜的。
沒有,色身每個細胞都快樂了,心自然大樂。心本來就是眾生和合而成。但這條路不好走,非常複雜且容易當真。
【20181227】
無覺(劉毅):
修心的圓滿成果是深悟,
但這並不是說已到能隨心所欲的地步,
而是已能自動應付任何情況,
能充分受順境之益,
也能不為逆境所轉。
境順,不再有生起我慢之虞;
境逆,不因之而浪費時空。
這是修心真正的成就,
隨時都可上為轉輪聖王,
下為最窮之人。
無論何時何處,
不驕、不餒,亦不違善。
——大司徒仁波切
劉老師:
這個大司徒是個大修行人,修了很多輩子了也沒修出來。
本來很多和尚就是職業裝逼犯,裝得自己都信了。這都還算好的。更何況天天上座的富貴大和尚?
修佛都是磨難裏來的,就在生死邊上。你看看釋迦佛是怎麽苦行來的,密勒日巴是怎麽來的,慶道法師早年是怎麽來的。
你再看看文殊怎麽說的,對比一下廣定大司徒巴的頭兩句——
唯一不壞金剛性,
即生即作世間主!
兩句話就打死他。
文殊這兩句應該背下來。
我是佛菩薩還是大俗人和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師父也一樣。
因為最後解脫生死不是別人說了算,是你自己多年的修證說了算。@無覺
@演員(劉銳) ,吸毒就顯金剛性了?不吸毒就不是金剛性了?
念佛念咒的就顯金剛性了?不念就不顯金剛性了?
想隨心所欲,已經是很多念以後了。猛烈的心風早已經隨心所欲過了,直到我相已堅固,這時候開始想起隨心所欲了。
這就是為什麽圓覺經裏說,
“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
就是你覺得你已經牛逼死了,同於如來了,也不過是個我相而已。早就不知道是自性金剛第幾層的妄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