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篩曆史的細節

西人資料中搜尋關於中國的點滴
個人資料
元亨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讀書筆記)一張被修改的照片--魯迅、宋慶齡、肖伯納等

(2017-07-06 18:19:29) 下一個

相信很多人看過這張照片,左起:史沫特萊,肖伯納,宋慶齡,蔡元培,和魯迅。但是知道下麵這張的人,可能就少一些:

同一張照片,多了兩個人,魯迅邊上的是林語堂,蔡元培背後的外國人,是Harold Isaacs,哈羅德艾薩克。艾薩克是個美國人,寫過Tragedy of Chinese Revolution 和 Scratches on Our Minds: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等書。1980年,艾薩克再次攜夫人Viola訪問中國,寫了Re-encounters in China:Notes of a Journey in a Time Capsule(M. E. Sharpe, Inc. 1985)一書,本博來自該書 :

Harold Isaacs所著Re-encounters in China:Notes of a Journey in a Time Capsule,由M. E. Sharpe,Inc. 出版於1985年。

書中The Doctored Photo一章,記述了這張照片的前後因緣。Doctor一詞,作動詞用時,表示“篡改”的意思。下麵是該章中內容的編譯:
P125 October 21-24 The Doctored Photo  (Isaacs visited China in Oct, 1980)
唐弢來跟艾薩克談魯迅日記中的有關條目(魯迅日記中多次提及艾薩克),他出示了剛出版的他的一本散文集,翻到其中一頁,裏麵是那張照片的原版。後來在從北京坐飛機去上海時,艾薩克夫人在讀一位女作家(Shen Jong--沈蓉?)送給她的一本雜誌《中國文學》,裏麵有沈蓉寫的一篇長文的英語翻譯。讀到一篇由兩名美國人寫的關於史沫特萊的文章時,夫人發現裏麵也有這張照片,但是林語堂和艾薩克被抹去了。那張照片攝於1933年上海宋慶齡家中的花園,當時艾薩克23歲。他們夫妻倆準備跟他們的老朋友茅盾談論此事,茅盾也是中國文學的編輯之一。第二天早上,夫妻倆訪問上海的魯迅紀念館,因為他們是魯迅的朋友,所以紀念館所有員工在門口迎接,館長楊麗(Yang Lee)女士,送給他們一張照片,恰恰是那張照片的原版。
1933年,宋慶齡和魯迅的民權同盟準備向蔣介石抗議白色恐怖,林語堂也被吸引參加。6月18日,楊杏佛被刺殺,很多人害怕而退出,包括林語堂。魯迅紀念館裏也掛著那張原版的照片,照片裏的人,實際上正是民權同盟的執行委員會,他們想說服肖伯納也參加對蔣介石的抗議,這樣可以把活動推向世界。但是令大家失望的是,年老的肖伯納的注意力已經無法長期集中在嚴肅的問題上,僅僅留下了這張照片。但是艾薩克發現紀念館這張照片的中文解說詞不完整,紀念館工作人員為艾薩克翻譯的時候有點不好意思:“史沫特萊,肖伯納,宋慶齡,蔡元培,魯迅和其他人”。艾薩克才知道,雖然他的形象被恢複了,他的名字仍然沒有被平反。離開紀念館前,中方給艾薩克夫婦和紀念館人員,接待方中國作家協會人員照了相,艾薩克要求楊館長一定給他寄一張,並在背麵寫上所有人的名字,他強調,不能寫上“和其他人”字樣,大家都心領神會地笑了。在那個環境裏,很難去追查篡改過的照片一事。艾薩克夫婦是客人,而主人全力以中國人的熱情友好予以接待,艾薩克不好意思追究,他給茅盾寫了封信訊問此事,他說他是以鄧小平提倡的實事求是的精神來調查這件事。在上海,艾薩克舉行了一個答謝宴會,席間他談到蘇聯對各種信息資料的銷毀,出席的中國人告訴艾薩克,中國也發生過這些事,都是四人幫的罪過。最可惡也最可笑的,是一張鄧小平在天安門上站在毛澤東旁邊的照片,四人幫把照片裏鄧小平的頭去掉,換上另一個人的頭。近來的例子是打倒四人幫後,他們的形象也被從照片上抹去。但是艾薩克還是不清楚為什麽他和林語堂會被從那張照片上去掉。他們倆後來確實都變成了“反革命份子”,艾薩克在1934年跟中國共產黨人決裂,林語堂則走得更遠,成為蔣介石的支持者。但是艾薩克認為他自己不是什麽重要人物,完全可以稱為,“不明人物”,林語堂也不如當年那麽出名了。
幾個星期後,茅盾回信,他說中國文學是從新華社得到那張照片的,而新華社又是從1976年出版的一本關於魯迅的書裏得到照片的,那個年代,很多不正常的事發生了。他已經建議新華社,不要讓類似事件再發生。艾薩克作了一些進一步的查詢,發現這張照片已經流傳了很長時間了。不久前,費正清的一本舊書的新版裏也出現了這張照片,出版社是從紐約的Eastfoto的機構得到的,而這家機構專門出版蘇聯照片。上海的魯迅紀念館也把這張照片掛了很長時間,北京的魯迅紀念館也可能掛的是這張。兩個紀念館都出版過印有這張照片的明信片,上名顯示的是隻有5個人,但是奇怪的是,明信片背麵的解說詞列出5個人的名字,而後又加了“和其他人”。不知是什麽人,什麽原因,原版照片自1979年後又開始公開,不僅在魯迅紀念館,也出現在若幹書裏,比如唐弢散文集和一本蔡元培傳記。1981年5月宋慶齡去世後,艾薩克的形象和名字出現在更多的關於宋慶齡的文章和出版物中,比如1981年6月8日《北京周報》(Beijing Review),和《中國重建》1981年9月,裏麵的解說詞也加上了“美國記者哈羅德艾薩克和現代散文作家林語堂”。宋慶齡去世後,艾薩克是那張照片裏唯一幸存的人。

1980年與茅盾在北京

 

20180725 補:

在這本書裏又看到本博的主題照片:

Becoming China,the Story Behind the State,作者是Jeanne-Marie Gescher,出版信息:Bloomsbury Caravel,an imprint of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2017年出版。

裏麵的照片

該書給出這張照片來自Sovfoto/UIG via Getty。查網上資料,Sovfoto是俄國及前蘇聯的照片檔案。UIG應該指Universal Images Group, 專門搜集和發送圖像資料的一個組織,由George Sinclair於2002年成立。Getty是最常見的圖像組織了吧。

其中的page3,top。可見到2017年還有人以這張修改過的5人照片為標準。錄此留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是四樓,我也沒怎麽看中文書,總有個想法,中文書可以到中國去看,雖然很多中文書中國大陸看不到,在這裏還是把時間花在英文資料上。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但是他的《中國革命的悲劇》一書確是托洛斯基作的序言。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在四樓或五樓,我都快忘記了。中文書,可以找到台灣的一些,七十年代的也有。有沈從文寫丁玲的那本書,良友版本,很珍貴。
我進去過裏麵的藏書處,還見到幾種版本的《金瓶梅》,這是VIP待遇。兩年前一個華人研究員帶我進去。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眼真尖!是的,多倫多圖書館書很多,有些一直想看可是溫莎沒有的書,這都有。中文圖書到沒注意,以前在紐約法拉盛圖書館,波士頓圖書館,裏麵都有非常多的中文圖書。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原來你也去多倫多參考圖書館。我很久沒有去了,最近要去一次。

那裏中文圖書更多就好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