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
2016 (86)
2017 (154)
2019 (79)
2021 (73)
2022 (129)
2023 (263)
2025 (17)
小說《刀鋒》(The Razor's Edge)是英國小說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的一部重要作品,於1944年在美國出版,因為那時候毛姆為避戰火到了美國。小說主人公拉裏(Larry Darrell)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空軍,目睹好友之死而對人生產生懷疑,戰後放棄金融界工作機會,走上尋找生命意義的孤獨求敗之路。當閱讀不能提供所需要的,拉裏開始旅行,歐洲不行,印度在遙遠的東方時隱時現。書中有一場景很打動人。是他離開德國某修道院時,對神父道歉,說讓神父失望了,沒能在他們的宗教裏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神父回答道:“No. You are a deeply religious man who doesn’t believe in God. God will seek you out。 You'll come back. Whether here or elsewhere only God can tell.”說得真好!
在印度,拉裏遇到他的印度教上師,終於尋著了心靈的安寧,在修行中他甚至進入某種開悟的境界。回到西方社會後,拉裏決定放棄對舒適生活的追求,而要守住那一份心靈的安靜。
小說1944年在美國出版,引起小小的轟動,1946年拍攝成電影。毛姆小說中人物往往都有現實生活中的原型,比如《人性枷鎖》主角,主要是以毛姆自己為原型,《月亮和六便士》毛姆在書中明確指出是以畫家高更為原型。但是《刀鋒》主角拉裏的原型,卻成了文學史上一個小小的懸案。毛姆在書中說,原型還在世,所以不便透露其真實身份。《時代》周刊美國版1945年11月5日的一期,有介紹英國作家伊謝伍德(Chrisopher Isherwood)的文章,本來跟毛姆沒關係,可是文章提了一句,說愛好印度教的伊謝伍德就是《刀鋒》中拉裏的原型。由於時代周刊的影響,這個說法流傳開來,以致於很多人都詢問伊謝伍德是不是這麽回事,弄得他不厭其煩,憤而寫信給時代周刊,否認他就是拉裏。盡管如此,但是伊謝伍德,仍然是拉裏原型被人提及最多的候選人。伊謝伍德是詩人,作家,後來到美國的加利福尼亞,跟隨幾位來自印度的上師修習宣傳印度教,還吸引了不少文藝圈中人加入,也寫了上師的傳記等,他的一本自傳《My Guru and His Disciple》裏麵就提到了時代周刊的那篇文章。1937年,伊謝伍德和另一位英國詩人奧登(W. H. Auden)接受倫敦一家出版社(Faber and Faber)和紐約的藍燈出版社(Random House)的約稿,要求是寫一本關於東方的旅行書。1938年,兩人來到中國,從一月到7月待了半年,寫了一本《Journey to a War》的書。
《刀鋒》的英文是Razor's Edge,來自一句梵語,出自Katha Upanishad(應該是印度教的經典),也是通過伊謝伍德介紹給毛姆的,毛姆把這句話翻譯成:“Rise, wake up, seek the wise and realize. The path is difficult to cross like the sharpened edge of the razor , so say the wise。”但是伊謝伍德認為裏麵的“difficult”翻譯的不準確,梵語原文是指開悟之路就像刀鋒一樣,很痛苦又狹窄,但不一定就difficult。毛姆自己也與印度上師有來往,1938年他訪問印度,見過上師,一位上師Sri Ramana Maharshi與毛姆見麵,常常是靜坐不語,總共大概隻說了一句:“沉默也是談話”(Silence is also conversation。)這句話被毛姆照搬到《刀鋒》裏。
除了伊謝伍德,還有不少關於拉裏原型的說法,毛姆自己在他的《作家筆記本》(A Writer‘s Notebook,是毛姆搜集的創作素材)裏就記錄過一個少校,在印度教道場住了幾年,一心追求開悟,這應該為拉裏的經曆,提供了一些背景,《刀鋒》畢竟是小說,人物很可能是綜合的產物,而不是從一而終,拉裏可能確實有伊謝伍德的影子。30年代末到40年代,西方興起瑜伽熱和印度教熱,一些文化人都去學,也給毛姆提供了不少人選,跟伊謝伍德在一起學習印度教的,就有好幾位文學青年,都可能給毛姆提供了些許拉裏的素材。美國人Theos Bernard在1930,40年代去過西藏,且自稱是第一個西方喇嘛,後來在去蘇格蘭時引起轟動,還與毛姆見過麵,所以有人稱伯納德(Theos Bernard)是拉裏的原型(見Paul G. Hackett關於伯納德的書)。不幸的是1947年,伯納德在西藏失聯,後來家人宣布他死亡,因為那時西藏正好發生了暴亂,伯納德可能身陷其中,成了犧牲品。
說到這,不得不提一下《刀鋒》的中譯本。大陸有不止一種翻譯,有的書名是翻譯成《剃刀邊緣》。最流行,應該也是最好的,是周煦良先生的譯本。周先生作翻譯的時代,還是一個可以認真做點學術的年代,沒有商業出版的壓力(哈利波特。。。),所以可以精雕細作,是件質量非常高的翻譯活。有意思的是,周先生在譯者序裏也對拉裏作了一番考證,他說拉裏是以哲學家維特根思坦為原型而創作的。但是7,80年代,大陸的國外資料還不豐富,所以他的結論與實際情況,差距比較大。維特根思坦在毛姆專家關於拉裏的討論中,根本就沒露麵。
總之,我傾向於拉裏並不是完全以一個人為原型,而是一個綜合產物。
也有一些評論家把《刀鋒》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癡》作比較,認為前者差了不是一點。拉裏的成長過程寫得很模糊,對他思想變化過程交待的不清晰,因此人物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