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篩曆史的細節

西人資料中搜尋關於中國的點滴
個人資料
元亨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先秦行氣新議---“精”字本意

(2008-02-16 10:09:09) 下一個
【說明:這是一位故去的前輩的文章,是他多年研究實踐的心血結晶。從文章中讀者可看到,涉及的材料從甲骨文到諸子百家到道藏。本文是在下根據作者遺留的手稿抄寫的,沒有通知那位前輩的家屬。隻是覺得前輩的研究不應湮沒。發在這裏,希望有心人能發現有所啟發或幫助。請勿轉載。下文中方括號中文字為在下的解釋。



--元亨利(yuanhenli@yahoo.com)










  行氣最早見於戰國出世的著作<靈樞
·病傳>,又見<靈樞·官能>和<戰國行氣玉銘>.郭沫若釋行氣為深呼吸唐蘭稱吐納這些古稱導引,並非行氣. 古人認為: 行氣者,治內者也. 導引者,治外者也.(道藏645.28.1) 兩者不同.古導引中還留有先秦行氣法,如蛤蟆行氣,龜鱉行氣(684.34.2).但都用不息的方法,東漢後也稱閉息即《抱樸子·釋滯》說的 “初學行氣[上無下四點水]”的方法。它與導引中的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不同。古代行氣有兩類:一指內氣在體內運行的功法,屬於自控的養生行氣,包括房中行氣;二,醫生內氣外放的治療方法,這是他控的行氣。本文行氣專指後者。行氣無常名,上古稱移精祝由,魏晉以後又名禁法,布氣,今稱“發放外氣”。

 

氣是西周末才出現的名詞。甲骨文中氣有乞求,迄止和終止三義(於省吾),並無氣血之義。氣血和精氣的氣是春秋以後引申的新義。這些氣在三代以前,最早的名稱則為 “精”。“精,明也”(賈逵〈國語〉:“精意以享”注)。又 “精,日月之光明也”(〈呂氏春秋·圜道〉高誘 “精行四時”注)。方以智〈通雅〉卷十一雲:“古精亦通晶,晶為星光。”〈說文通訓定聲〉:“精假借為晶”。〈說文〉:“晶,精光也”。甲骨文中星作“晶”,精,晶,星三字,古通今分。因此,精明,精光才是上古移精祝由中“精”字的本義。上古初民對精光的認識起源於巫術的靈力和人類生命之初的某種直覺。這種來源於人體潛能的特殊的感覺,後世有專門的修煉方法。〈文子·上德〉:“夫道者,內視而自反”,〈列子·仲尼〉稱“內觀”,<內經>名 色脈診,東漢道經稱 內視,三國時有<內視經>一卷(<抱樸子·遐覽>).到南宋時,鄭樵<藝文略>錄內視經二十三種,共二十五卷,已成一大功種.

古人認為精是生命的來源,有星主人民的傳說.<管子>:凡物之精,比則為生.<靈樞·本神>:故生之來謂之精,是故五藏者,主藏精者也.<文子·下德>: 精存與目,即其視明;存於耳,即其聽聰;留於口,即其言當;集於心,即其慮通.更早的還有<左傳>昭公七年,子產說:用物精多,則魂魄強,又昭公二十五年樂祁說:心之精爽,是謂魂魄.

精是古代巫術氣功的靈力.<素問·移精變氣論>: 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 又<生氣通天論>說: 聖人傳精神,服天氣,通神明.<史記·扁鵲倉公傳>說上古俞跗徒手的外科手術是 練精易形.正如<莊子·達生>說: 夫形全精複,與天為一形精不虧,是謂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這精與自然的造化合而為一,返回過來還能幫助自然的造化功能.

精明也是古代擇巫和降神治病的條件.<國語·楚語下>卷十八雲: 夫神以精明臨民者也.又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知,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漢書·郊祀誌>也說: 民之精爽不貳,齊肅聰明者,神或降之, 在男曰覡,在女曰巫.觀射父和班固都把 精爽作為擇巫的首要條件.按爽,明也(<左傳>杜預注).巫的其明則光照之,作為產生治病的特殊才能的的光,決不是人人可享受的日月之光,而是由於巫的精爽不貳而產生的精光.<莊子·康桑楚>也稱天光宇泰定者,發乎天光.發乎天光者,人見其人,物見其物.正如宋施肩吾說: 內觀之至也,則氣入泥丸,神超內院矣(642.10.4)

甲骨文中 [十字每一端上帶一個小橫杠,好象兩個工字交叉](甲,二四一六)字,唐蘭首釋巫,但起源不明.何新<諸神的起源>釋它是象征太陽神發光體的符號,是一大突破.但對十字四周的休止符號仍未得到合理的解釋.從今天特異功能者所看到的氣功外氣都是各種顏色的光束(注1),巫術的精光應當也是有限製的發光體.古人為了區別於日月星辰之光,所以在象征太陽神的十字周圍,加上休止符號,並用它作為巫的象征.在三千多年前,人們已經把精光同日月星辰之光區分開來,這是氣功認識史上的一大躍進.<素問·靈蘭秘典論>說: “ 精光之道,大聖之業.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 或雲大臣必不作巫官,是未讀<楚語>矣!賢臣何必不作巫乎.周公也兼能事鬼神的大巫(<尚書·金滕>).這是精光能夠在文字上得到反映的社會條件.初民也有過家為巫史“(《國語》同上)和“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與人,旦有語,夕有語”(龔自珍《定盦續集》卷二)的傳說時代。這是巫術氣功非常活躍的時代。凡是巫舞,巫祝和巫步治病,一般都有“移精變氣”的因素,其思想基礎就是樸素的精光論。氣化論則是春秋以後才發展起來的學說。這也就是光的氣動說,如醫和說“天有六氣”中“明”是一氣;《曾子·天園(?)》:“明者,吐氣者也”,它早在先秦而不是人們說的明末《物理小識》才發展起來的根本原因。

據作者從卜辭中發現,商代盛行過的疣[打不出原字,是病字頭下一又字,用疣字代]法,也是移精變氣的一種形式。疣在卜辭中近六十見,它的初義是用手行氣治療創傷的辦法。(注2)有些卜辭中借假為疾病“痏”。《集韻》:“疣,或作痏”。楊上善《太素·熱病》:“痏,傷也”,即創傷,《周禮·天官》也稱“瘍”,舊釋“疛”,非是。《說文》:“疣,顫也”,這是患者接受行氣治療時的動象,並不限於注家所說“手顫”或“頭顫”。疣在卜辭中也作人稱,“疣人”(人,四。四九)是負責管理疣巫的官吏,相當於〈周禮〉中的瘍醫。〈甲骨文合集〉收錄了一片從未發表的卜辭中有“疒人”(13。5066),當是〈周禮〉疾醫的前身。中醫分內外科製度最遲始於商代武丁時期,已有三千多年了。卜辭中屢見名疣的大臣,他隨軍隊行動,並向殷王進貢羌俘,殷王多次為他占卜吉凶,當是親信。疑是〈韓詩外傳〉卷三與〈說苑·辨物〉中的中古“吹竅定腦”的俞跗。疣法到殷末衰落,隻有民間尚存。戰國古璽王疣(羅福頤〈古璽匯編〉(73。471)),肖疣(119。1023),吳疣(131。1172),可以作證。羅釋“疣”為“niu(病字頭下醜字)”,形誤。今從徐中舒《漢語文字字形表》釋“疣”。周代隻有瘍醫還用“祝法”和“以五氣養之”(《周禮·天官下》)。鄭玄改“祝”為“注”和“氣”為“穀”,誤。王安石《周官新義》卷四說:“醫之用祝尚矣,而瘍尤宜祝。後世有以氣封瘍而徙之者,蓋變氣祝由之遺法也”。今詞源仍沿用鄭說,信經學權威之害。瘍醫行氣水平已遠不如商代的疣法。

春秋末,老子在人類曆史上首次把曆來屬於神學領域的“精光”,當作客體,提出了“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的著名論斷。他講的“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決不是預設的概念,而是內視中的真景象。二千多年來,我國凡是長期練功的學者包括唐白居易,施肩吾,宋朱熹,陸遊,明清之際的王夫之在內,還有醫家,武術家和宗教家的學者都程度不同地從中得到了驗證。戰國時期掀起了我國第二次行氣高潮而且由他控行氣發展到自控的養生行氣,出現了著名的“戰國行氣玉銘”。《管子·內業》把精光論與氣化論溶為一體,創立了精氣學說。我國已知的最早醫方《五十二病方》中有禹步行氣治療蚖(毒蛇)咬傷的方法。《說苑》說扁鵲弟子“子明吹耳,子儀反神”,這個子儀據餘嘉錫考也是最早的本草經的作者。《靈樞·病傳》說到當時已有“導引行氣”的方書,並列為九種方書之首。這是同兩漢以後的中醫很少懂得行氣,有很大不同。《靈樞·官能》提出的民間醫生專業教育,因材施教的方針中,把培養應用內視的“視色”和“導引行氣”的醫生,分別作為七大專業之一,而“視色”的醫生列為首位,並挑選有天賦的“明目者”培養,即有特異功能的人傳道,這也是後世中醫早已失傳了的作法。即使今天許多高等院校開設少年科技班,也未聞中醫院校招收有內視特異功能的青少年班。李時珍說:“內景隧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原來戰國時期有它培養人才的特殊的措施,這對於中醫理論體係的產生,猶如近代天文學的發展,有賴於望遠鏡的發現和使用,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是好景不長,戰國後期他控行氣又一次走向衰落。西漢初陽慶傳倉公的十種方書中已沒有導引行氣。晚出的《素問》《異法方宜論》,《血氣形誌篇》和《靈樞》的《九針》,在概述各種治法時,已不再提行氣,行氣隻作為經絡運行的名詞。西漢末《難經》則把五藏之氣的生色和死色一概當作麵色。《內經》中常說的“觀其冥冥”,“而工獨知之”的色脈診,西漢初倉公以後,在中醫主流派中已後繼無人。這些都標誌著,在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下,劉向說的“技術晻晦”的時代已經到來。這個剛剛從巫醫手中解放過來的行氣,再一次落到了宗教家手中。

  戰國時期,黃老學派留給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就是二千多年後的今天中醫還在應用的“經絡學說”和“藏象理論”,這是中醫觀察人體“軟件”的東方特殊的解剖學.<莊子·人世間>說: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這個物就是恍惚之物.用現代語言來解釋這個氣就是人體內空間任何一點上,天人之間,人際之間三者相互作用的總和.作為這個相互作用的總和的特殊功能,現代有機論哲學和係統論的定律,即整體功能大於或小於各部分的功能可以對此作出解釋;但這個總和的結構,卻是自然界給立足於實體的物質和場以邏輯性和精確性著稱的現代科學思維設置下的幾乎不可逾越的障礙.這個總和的結構,在常態下即人體的藏象和經絡,經絡是一種多層次,多功能和多維空間的立體結構,已為祝總驤等人的實驗所證實;在行氣的功能態下,就是精,氣,神三個不同的層次,以及命門,氣海,(兩漢以後發展為上,中,下三丹田)五藏和十二節等先秦摶氣如神的位置.總之,古人的是介乎精神與物質之間,實體和場之間的第三類物質,它在人體內有它獨特的信息傳遞的通道和能量轉換的機製.應該說,人類對這個領域的探索還剛在開始.現在就想搞大一統的思維方法,或者為時過早,或者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最後的實踐可能表明當代科學思維和中國古代科技的思維,兩者的關係隻能是互補的.認真地總結二千多年來從老子,唐宋內丹派,以及佛教道教氣功到今天氣功師發放外氣,特異功能者透視人體的論述和經驗,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的思維方法以及獨特的觀察,驗證工具,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物質概念,已經是我國當代學者麵臨的又一個曆史任務.

     先秦行氣兩起兩落的原因:一. 巫以明術見殺,醫也不例外.商代已有疒人逃亡的卜辭,戰國最後一個扁鵲也死於秦太醫令李醘(?)之手;二.行氣作為科研,<靈樞>是其範例;偶爾救死扶傷,未始不可;而作為常法,卻不利於發功者的保精養氣.後世行氣大師如漢魏的甘始,左慈,唐代的張果,呂岩,宋代的施肩吾,張伯端都不再采用,而是轉向指導自控的養生行氣.當今遍及全國的發放外氣熱,實難持久,已發現個別的為此而早夭.古為今鑒,現在也到了應該降溫的時候了.大家都要關心和愛護氣功師的健康.

(1)<氣功>(1981.2.4.146)<氣功與科學>(1987.1.15)(1986.9.19)(1987.1.20)(1987.11.5)

(2)詳見拙作<釋疣---兼論商周醫事製度>一萬二千字,未發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