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何必傷秋

(2006-09-17 09:28:06) 下一個

時屆九月中旬,北加州的早晚已經有點涼意。白日的長度漸漸被黑夜所吞噬,夏蟲喧囂不再,明白無誤地宣告秋天的來臨。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鬥轉星移。如果把人生也分為四季,少年如新綠的芽,無疑代表春天;青年生機勃勃,轟轟烈烈,那是夏;中年沉甸持重,象秋天的果實;老年滿頭的銀發,是冬日的冰霜。世代交替,推陳出新,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現象。我愛春天杜鵑的爛漫,夏日荷花的清香,同樣喜歡秋天桂花的濃烈,寒冬裏臘梅的錚錚傲骨。

經過了夏日的張狂,秋天應該是收獲的季節。如果要把秋天放在畫裏,它應該是金黃的麥田,火紅的楓葉,是天邊傳來的聲聲雁叫,是那鬼節時門廊上擺著的刻著笑臉的南瓜。秋天的美在於成熟,沉穩,自信,沒有絲毫的做作。

古往今來悲秋怨秋的詩詞俯拾皆是,而這些常常與相思有關。 屈原應為悲秋之祖。“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湘夫人》),活生生地描述了一位女子(湘夫人)在瑟瑟秋風中思夫(湘君)的圖景,讀後讓人頓生憐愛之情。秋天特有的幾個節日,如中秋,重陽,都有濃濃的相思的味道。

“秋風秋雨愁煞人”,那是秋瑾女士臨刑前那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無奈的感慨,是對她無法改變的這個世界的哀怨和思念。

她畢竟是勇敢地抗爭過的。
 
借秋詠誌的詩詞不多見,所以特別喜歡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這分豪情渲染上秋的色彩是多麽的恰如其分。它沒有春的幼稚,夏的輕狂,冬的暮氣。滿篇都是一個年輕人深思熟慮的自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借劉禹錫的這首《秋詞》,願大家在秋天裏有份好心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