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初,太祖雄心勃勃,要一統中國。他先滅了南平和楚,再滅後蜀,南漢和南唐。那個頗會作詞的南唐後主李就是那時被虜的。後人有幸讀到那些李後主那些懷念故國的哀怨纏綿的篇章,真得感謝趙匡胤。可惜太祖壯誌未籌便死於那燭光斧影之夜。太宗趙光義欲繼其未竟事業,滅北漢之後,高估了自己的斤兩,繼續北上伐遼。結果在進攻燕京途中慘敗於高粱河。此役基本上粉碎了宋朝統一中國的美夢,迫使它戰略上轉為守勢。光義一氣之下,殺了李
太宗光義死後,兒子趙恒即位,是為真宗。未幾,遼朝侵宋。真宗禦駕親征,結果據說是遼軍被迫求和,要和宋簽訂和平協議,即所謂“澶淵之盟”。內容竟是:宋每年給遼絹廿萬匹,銀十萬兩,雙方為兄弟之國。嗚呼,這不就是今日中日”東海協定“的翻版嗎?
真宗皇後劉氏不育。一天,他趁劉氏不在,把她的一名仕女李氏”臨幸“了。”臨幸“的成果就是後來繼位的仁宗趙禎。仁宗執政後期,對內起用範仲淹等賢能之臣,推行慶曆新政;對外任用狄青為大將,平息南方的叛亂,粉碎西夏的挑釁。宋朝終於進入最繁榮的時期。
。。。
這樣又過了若幹年,換了幾個帝後,趙佶即位,是為徽宗。此公好享樂,對朝政了無興趣,卻在書畫方麵頗有造詣。書法中的”瘦金體“便是此公首創。 讓他繼位估計也是因為迫不得已,因為其兄哲宗趙煦無子。當時金國攻遼,進展順利。徽宗覺得有機可乘,於是決定投機一把,聯金攻遼,結果宋軍打敗。其後,金兵乘勢南下攻宋。趙佶嚇得屁滾尿流,趕緊傳位於其子趙桓,即欽宗。靖康元年,金兵克太原,次年克宋都開封,虜徽欽二宗至五國城,史稱靖康之恥。金人把他們分別戲封為昏德公和重昏侯,反正這父子倆是一個比一個昏。
靖康之難中眾多皇室落入金人之手,康王趙構卻僥幸逃脫。他逃到河南商丘,即位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之後繼續沿淮河,長江南逃,定都臨安(杭州)。金兵也一路南撲,窮追不舍。可憐的高宗無處可躲,居然在海裏漂泊四個月之久。要不是猛將韓世忠和嶽飛奮勇擊退金兵,他恐怕已經葬身魚腹了。
宋金於是形成了對峙的局麵。
高宗苟且偷安,終日蕩舟西湖,夜夜笙歌。小朝廷裏,嶽飛為首的主戰派和秦檜為首的主和派卻為是戰是和吵得不可開交。高宗隻求自保,根本沒有收複失地的決心,所以站在主和派一邊。金人剛剛吃過韓世忠和嶽飛的虧,正想找機會休整,於是和南宋簽署了和議。
未幾,金兀術緩過氣來之後,悍然撕毀和議,再次大舉南下侵宋。嶽飛從長江中遊揮兵北上迎敵,銳不可當,一直打到距金軍大本營隻有四十五裏的朱仙鎮,眼看就要直搗黃龍府了。高宗這時卻怕金人被打敗後放回他的兄長欽宗,自己皇位不保,於是和奸相秦檜密謀,先撤回嶽家軍兩翼的宋兵,使嶽部孤軍突出,再以”孤軍不可久留“為名,連發12道金牌,嚴令嶽飛收兵。一回臨安,嶽飛、嶽雲父子便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於臨安大理寺的風波亭。
嶽飛的平反,已經是死後20年的事了。那時,宋孝宗即位,昭雪嶽飛冤案,將其遺骨 遷葬於棲霞嶺下,並將西子湖畔的顯明寺改為祭祀嶽飛的”嶽王廟“。
跪著是一層羞辱;綁著是一層羞辱;裸照被綁還得下跪,這是羞辱的極至。這是我的理解。
曆來都是“狡兔死,走狗烹”。高宗是狡兔未死,就把走狗給烹了。宋朝不滅都沒有天理了。
嶽飛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曆史有時深如淵,看不到底。
不管怎樣,當時殺了嶽飛,是親者痛仇者快。
所以宋朝的衰弱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