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 很喜歡讀你的散文,但讀你的小說覺得你的小說和散文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你的小說讓我感到你是一個宿命感很濃的人,很相信命運,而且感慨頗深。能告訴我命運是什麽嗎?它是什麽形狀什麽顏色有多長又有多短?在我看來,命運像帶著某種宗教色彩似的,靜謐得讓人感到空靈。 按你的個性,我覺得你不應當是個相信命運的人,你不是在隨時的改變它並能駕馭它的嗎?
曉月:因為在我的經曆中,很多事情的發生讓我不得不相信命運,至於命運是什麽形狀的,在我心裏,它是無形的,但是真切存在的。具體的說,如果在你的生活經曆中出現的戲劇性或偶然性的事件太多了,你使出渾身的節數也無力扭轉局麵的時候,你會怎麽想?會不會相信這世間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後來,我不斷地思考這個問題,竟然有些不自覺的相信了世間有神,這個神就是我說的命運,她在你的前方,不斷地使你感受到你自己的無奈和渺小。當然,我是信命而不服命的人,我一直沒有停止去和命運在掙紮--盡管到頭來依然逃不脫神秘的某種預言。所以,到最後,我就真的是盡人力而順天命了。並且發現,這樣的一個定位反而讓自己很心安理得,無怨無悔,並也從而找到了快樂和滿足。如你所說,有些太“空靈”了,是吧?但這確是我的真實感受和體驗。
讀者:讀你的“情”小說,讓我感動的流淚。我也有類似的故事,雖沒有你的小說那麽淒美,但也是擾我一生。年輕的時候,我們並不懂愛情。懂愛時,我們已經失去了愛情。
曉月:是的,初戀,因為她的真純、她的全投入,使投入其中的兩個人雖沒有海誓山盟的許諾,卻終其一生無法忘懷。其實,當事者難以忘懷的是對這種情感的巔峰體驗,這種巔峰體驗是極為幸福而美妙的,正因如此,失落之後就再也見不到輝煌了,日後的生活就難尋光明了。初戀就常常會帶給人們這樣無比痛楚的美麗。
讀者:你的小說讓我感到有一種反傳統的東西在其中,你怎麽看傳統道德?怎麽看待在愛情中的人的道德標準?
曉月:說到反傳統,我想在我的這些作品裏還沒有表現的十分明顯,至少我是這麽認為的。小說中雖涉及到了社會上曾流行的網戀,婚外戀和姐弟戀,但我在其中主要是想以這些很多人認為比較邊緣化的情愛故事來表現更多的人性的東西,因為,隻有在矛盾中,人性的本質才會顯露的更為明顯,也包含著更多的層麵,從而引申出人們對社會、對道德、對人本的更多的思考。在小說中,我不會直接的給主人公下一個道德的標準或定義,但最根本的,如果仔細閱讀的話,你會了解,我是在表達著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與渴望-盡管在這追求中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讀者:社會變得越來越離奇,人心也在不斷地膨脹,愛情似乎成了不可奢望的東西。很多人都在尋找,但往往是一場空忙,然後就“湊合”一個,多可怕的事!很多老派的人就會對你小說中的觀點和做法無法理解,他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對婚姻和愛情都太草率,缺乏責任心是最大的問題。其次誘惑太多,使得兩人之間的關係很不穩定。而網戀則又是一種新的戀愛方式,其結果往往不得善終。以前熱心為小青年介紹對象的人現在都沒有了,因為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在想些什麽”。取而代之的則是無數的網上相親、matchmaking、白領單身俱樂部、電視上相約星期六什麽的。成功率呢?有些人隻是鬧著玩兒罷了。你怎麽看這些現象和問題?
曉月:你說的對,愛情在當代似乎是不可奢望的東西,所以才難尋,才珍貴。由於各方麵複雜的因素,最後讓懷報理想的人不得不“湊合“一個的大有人在,這就是我小說中說的“能堅守自己理想一生的人是不平凡的人。”那種堅守需要很多的素質,不是大多數人能輕易做到的。現代信息的發達和人際往來的方便與頻繁,並沒有使人的心靈更加踏實和溫暖,相反,因為誘惑的增多和不定係數的增高,使人們就象行走在荒涼的人心沙漠中,孤獨而寂寞!於是,社會上,或說人世間就出現了那麽多看似繁華的遊走的影子,你來我往,相互碰撞,到頭來依然是無可奈何的孤獨與飄零!真情無法踏實的停靠在任何形式的媒介上,更不用說其成功率了。
讀者:在我看來,你的某些小說是一座心靈的祭台,供奉著愛情的神聖祭台。--裏麵隱匿著為反複實現的一種持續的欲望與怯懦,屬於女人的,但更是屬於男人的。小說中“我”的憂傷的情懷令人震撼,讓人從中閱讀到了關於愛情、執著、道德、人生及美和社會現實生活的東西,包括顯現的和隱藏著的。小說想傳遞給讀者的是:兩性之間,尤其是超出傳統道德的兩性之間,雖然相互吸引、愛戀,但終歸是模糊的、迷惘的、膽怯地、曖昧的、甚至是壓製的愛情。你的小說主人公就是這樣的愛情吧?
曉月:謝謝你那麽深刻的理解!其實,無論是怎樣複雜的愛情關係,到最終最能評判的是當事者的人格優劣,而沒有完全真誠的情感投入,不管是怎樣簡單的情愛關係,到最後都不會使愛情持久。謊言不能使真情維持下去,也不能使兩性之間的愛得到和諧的發展,更不能使婚姻中的夫婦幸福和美滿。我的小說是想通過豐富的人的情感表達人性和現實的複雜性,希望讀者也包括我自己能從中引申出一些思考和借鑒。
讀者:你的小說寫得很成功,你的“情”雖看上去軟,但很性感,像女人的體形。但我感覺你寫的時候好象顧慮著什麽,不夠放開。我說的對吧?
曉月:比喻的很巧妙。我在小說的寫作中確實有力不從心的地方,所以,更複雜的東西沒有涉及和展開。一點一點的練習和摸索吧,也許慢慢會好一些。謝謝你給我帶來新的啟示!
讀者:我很喜歡你小說中的那些遊離飄浮和飄忽不定的內心獨白,寫得出神入化。訴說出了一個複雜多思、迷惘而不知如何決擇的“我”及潛伏在“我”內心的對於愛情的渴望……很有思索和回味的餘地,活生生的把一個女人“剝開”著讓人讀!
曉月:謝謝!如果你這麽說,我還挺安慰的,這是我寫小說的動機和初衷,讓你給抓到了。很多女子都是那麽追求和渴望的,所以,我心裏一直想寫女性在愛情方麵的幻想、追尋和社會(來自男人的和社會的)對她們的影響。你知道,很多知識女性在感情方麵的內在需求和我們所處的環境是相衝突的。
讀者:中國女人向來就活得很模糊。
曉月:是的,在夾縫中,有時是自己的套子,有時是男人的套子,有時是社會的套子。而知識女性的枷鎖因為那些“知識”就更加複雜和沉重。
讀者:知識女性不都是個個喜歡用“知識的枷鎖”把自已拴住。男人都渴望女人沒思想才好呢。
曉月:說的就是這個矛盾!男人欣賞知識女性的聰慧和氣質,但又害怕這些(很多男人是這樣的)。所以依然是男權社會對女性的歧視。
我是試圖解剖男女兩性間在看似簡單的男女關係中的內在的因素,但還是力不從心。
讀者:當然。沒愛情人照樣活著,但活得肯定沒質量,是不是?
曉月:女人是非常感性的,如果沒有愛情肯定就感到活的沒有滋味,所以不斷的尋找-哪怕是滿身傷痕。很多成功的女性在看似風光的陷在被男性追求者的包圍中,但其實她們體會的傷更深,孤獨感更強。
讀者:不是知識給女人帶來不快,而是“性別”問題。
曉月:有性別的問題,也有因為這個性別和知識的原因帶來更多的思考,越思考有時越痛苦。至於自卑的男人在愛情中就更可怕了,很會摧殘人的。
讀者:男人們膽怯的原因就是因為女人的“知識/知性”的提高,讓他們感到自卑吧。女人的膽怯是害怕從男人那兒得不到持久的愛和愛所給予的安全感。
曉月:所以很多知性高的女性找伴侶的艱難不在於她們是否能找到一個“比翼雙飛”的愛人,而在於那個愛人能否有一顆寬坦的心胸!所以,在中國,很多優秀的女性找不到合適的伴侶,很多優秀的女性成為社會上所說的“大齡青年”。當然,對於知識女性而言,男性也有同樣的擔心,因為那樣的女性也會使他們沒有安全感。
讀者:聽起來你像個愛情和性別主義者。有哲理、和思辨力呢。
曉月:嘻,性別主義者?我可沒有歧視男性啊。相反,我還一直很欣賞很多好的和優秀的男人呢。我隻是在談社會的一些現象。
讀者:男人的膽怯也是問題,但他同時也在摧殘著自已。
曉月:說的沒錯,那就是兩性的共同問題了。又和中國的傳統教育有關係了。
讀者:女人的悲哀,緣於男人,而不是知識。知識讓女人找到了被男人泯滅的尊言。
曉月:是的,也來源於社會和女人自身。
讀者:性別是人類問題。中國傳統教育又把問題給“問題”了。不過,中國女人累,中國男人也不一定好過。
曉月:累到一塊了,苦啊!什麽時候在兩性的精神上沒有了那麽沉重的十字架,兩性的關係也就沒有那麽複雜了。到那時,反映人類和社會現實的小說可能又有新的內容了。
讀者:你的“情”小說能引發讀者的很多想象和對於很多問題的思考,這也是我喜歡讀的原因。
曉月:謝謝!讀者的反饋也給了我更多更深的啟發和思考,真的很感謝熱心關注我作品的讀者!
轉自他鄉明月:http://www.usmingy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