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謝尤勤風光攝影集《行走於西部》順利出版
中國國內限量精裝本網上定購 http://www.yihaodian.com/product/25345海外訂購鏈接:http://www.directron.com/xie.html#
《尤勤的珍珠》by 著名人像攝影家RayWei
意大利電影導演費裏尼曾說過:“所有藝術都是自傳;珍珠是牡蠣的自傳。”
《行走於西部》是尤勤出品的一顆珍珠;一個生命的亮點。
最早認識尤勤是05年在photo.net上,經常看到他的風光作品被國際攝影人追捧。後來和朋友們弄了個中文攝影網,就去photo.net找他,請他做了風光版主,他為大家帶來了很多大片;最後我們差不多一起來到新攝影,他繼續帶來更多的優秀作品。
幾年來我和尤勤一直在電話裏和網上神交著,知道他的病情後,周末抽空,行程數千裏去西海岸看他。見麵後他給我的感覺是:表裏如一。網上、電話上的尤勤和在一起的尤勤一樣地沉穩又感性,智慧且善良。
尤勤圖和文同具功力,尤勤的傾力之作 ---- 《行走於西部》應屬風光圖輯中的少見的大作。
祈禱尤勤能有機會出品更多的珍珠。
《風光攝影中的精品》by 風光攝影大師 雲漫
毫不誇張的說,《行走於西部》是眾多美國西部風光攝影集中難得的精品。
和多數粗曠豪放的美西作品不同,尤勤兄的鏡頭中表現出的不光是這片神奇土地的恢宏雄偉。他的視角,構圖和色彩有著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那是一種凡人難以企及的純粹,精美,靜謐,和細膩。圖如其人,任何藝術作品都是映照作者心靈的鏡子。 當他無數次孤獨地自穿行在他熱愛的國家公園裏捕捉光影的時候,他其實是在用生命去描繪自己心間的寧靜與高遠。
我和尤勤兄起初相識於網上,我很早就仰慕他的才華。數年前我去洛杉磯開會,順便應朋友邀請赴洛杉磯攝影沙龍和攝友交流,在那裏第一次和他和諸多朋友見麵。他告訴我,為了來看我,他這個姚明迷放棄了當晚的球場票,這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讓我十分感謝他的友誼。年初我去西海岸看他,他雖然身體有些虛弱,卻依然多次陪我長談,盡顯他鍾情重義的性情中人之本色。
尤勤兄平日為人極為低調謙遜,僅僅活躍於小範圍的幾個攝友圈內。本書的出版,讓世人得以認識這位世界一流的年輕而卓越的風光攝影師。祝願他早日康複,能為我們帶來更多大作。
《你是一道獨特的風景》by 淡淡紅顏
我們來自偶然,象一顆塵埃,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於千萬人中不期而遇。沒有繁瑣的語言,也不問地域年齡,隻有攝影圖片是我們交流的根基。曾幾何時,每每打開攝影網站,總能欣賞到先生精致的作品,或豪放大氣、婉約細膩,或雅致如玉,你用你的鏡頭給我們定格了西部的美麗,留下了自己對大自然的感悟與念情。對任何事物,或許我們不能期待長久的擁有,更不能保持無盡的激情,但我們可以用攝影來守住心靈一隅,留下一片溫馨的記憶,讓生命在攝影作品的浸潤中光彩如新。
感謝你,我敬重的學長謙遜的老師。與其說是你的攝影作品給我們帶來了精神世界的充盈,不如說是先生對攝影的執著追求與嚴謹探索光影藝術的精神感染了我們。通過先生的作品我們仿佛看見了行走在荒蕪西部的你,背負著沉重的行囊,輕輕一步深深一腳,總在含笑中尋進,重複而過的是多少疲憊的姿影。對於我們而言,近看時你是一個人,而遠看時你卻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不是每個擦肩而過的人都能相識,更不是每次相識都有伯牙與子期般的靈犀。先生對攝影的理解與造詣,睿智而低調的為人作風早已讓我們心悅誠服,鏡頭就如先生的畫筆,一幅幅技藝精湛光影獨到的作品讓我們在時空之間做感性的流連,更讓我們隨著先生的一情一景或悲或喜或歎或鬱,先生用暢快細膩的情感撰寫著人與自然的交互感應。
生命的頓悟來自於心靈艱苦的跋涉,先生為攝影而純淨為朋友而平和,生命裏或許可以沒有感動、沒有勝利、沒有其他的東西,但不能缺少如先生金子般的情誼。我相信先生嘔心瀝血即將出版的攝影圖集包含深意,先生給予我們的,我們都將珍藏,而我們給予先生的,是我們深深的敬意。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們終將會珍惜。
《望海,品人生》by 踏浪
不誇張地說,我對美西部的了解和認識,是通過尤勤兄的鏡頭而實現的。隨那鏡頭,我見識了令人歎為觀止、震撼無語的西部奇景。也讓我從此癡迷於山水間。我深深地感到:尤勤兄是一位可以給大自然裏一草一木,山水浮雲、流沙頑石賦予生命,同時也將自己對人生的感悟融於作品中的風光攝影家。看到那用光影對《人生如石》的詮釋;用耐心和激情對《白沙》柔美靜謐的表現;用《色誘》對視覺的考驗和衝擊;用化學家慎密的思維和獨特的視角所呈現給大家的死穀《鹽湖藝術》,我感到了語言的多餘。
很感激尤勤兄追風的足跡,也將我帶到自己喜歡的大海邊,讓我欣賞到了一個攝影藝術家所望的大海。在他用相機所描繪的每張海片裏,都有著強烈的情緒表達。有《纏繞》中的溫柔;有《衝》動著的激情;有未見大海,心卻已茫茫的惆悵和揪心;有像《望歸》中牽掛著的溫馨;也有《夜色如水》所透出的沁涼寧靜。 我不可能不被《一個人的潮汐》裏朝霞映紅的礁石,透亮如鏡的海灘所打動,也不得不承認《天盡頭》也是我獨自麵對蒼茫大海時常常會有的感受。
我常想人生也如海,潮起潮落,千姿萬態。有色彩斑斕、激情夢幻;有縹緲莫測,蒼茫無助;有浪漫、有溫馨;更多的是深邃和寧靜。而尤勤兄,倒更像自己曾經描繪過的大海,總是內斂沉靜,像一位深思中的哲人,喜歡在荒原、也喜歡在海邊獨守著那份屬於自己的寧靜。
另附兩篇:
《我讀尤勤》by 裘教
我們生活在一個忙碌的年代。整天東奔西忙,無暇思想。似乎早已習慣了太陽的東升西落,卻全然忘了該靜下心來欣賞周圍的世界。很少會有人如此癡情地等待破曉的黎明或是如此忘我地捕捉落日的餘輝。就像誰都見過石頭,可還有誰會如此癡迷地尋找一塊心中的石頭?到是聽說過“米芾拜石”的故事,可那畢竟是傳說。但今天文學城的“尤勤尋石”,卻是一段真實的佳話。
如果說尤勤的照片精彩,可是我還想說,尤勤寫的那些照片後麵的故事同樣精彩。那是他的所思所感,不僅記錄了他的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而且也融入了他的美學理念。當然,還有字裏行間所透露出來的哲人般的睿智——深邃,卻又簡潔。
尤勤是個多才多藝的人,他的本行其實是化學,工作上絕對是個名副其實的佼佼者。而攝影對他而言,隻是一個業餘愛好,可他卻達到了一個專業攝影家的水準。他的成就再次應證了一句老話:“樂成師,苦成匠。”他對攝影的癡迷,真的可以用“樂此不彼”來形容。哪怕是病重住院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掏出手機拍兩張。
有不少網友留言說尤勤的作品有靈魂,還說他是在用照片寫詩,我深以為然。我曾經留言道:“……我之所以把quinster的這些照片稱為震撼人心的藝術品,原因就在這。首先是這些作品帶有他個人的鮮明特點,像構圖,光線的運用,對比,等等。其次,它代表了一種超然的精神,它代表了一種希望從繁忙和喧囂的塵世生活中解脫出來的不懈努力,一種對原始的回歸,對寧靜和空靈的向往,一種哲人般的沉思與冥想。一句話,就是在精神上返璞歸真。這種超脫,就像諸葛亮所說的:‘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也有陶淵明的逍遙:‘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所以從精神的層麵,可以說這些作品中頗有魏晉之風。”
但是,如果沒有不同尋常的藝術天賦,恐怕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那麽這種天賦又是什麽呢?就像丹納在他的《藝術哲學》中所提到的那樣,那就是:“迅速而細致的藝術感受力,能夠辨別和抓住事物內在的細微的層次和關係,更能夠在事物的千差萬別的特征中做出自己要表現的‘主要特征’”我個人覺得尤勤的作品不光是帶有他個人的鮮明特點,而且更在於他抓住了一個對象的“主要特征”,而這正是藝術品之所以成為藝術品的原因之所在。等看到尤勤的書就都明白了。
我想我不僅僅隻為自己定購,我還會用它來饋贈親友。我當然還會動員更多的朋友一塊去定購。當然,我這麽做,並不僅僅是為了向他們推銷一本好書,而是希望他們把這本書當成一本很好的美學教育的教材。
說到這,倒讓我想起了曆史上的一個趣聞,說的是宋代的文學家秦觀得了腸胃病,有人就推薦他看唐代大詩人王維的名畫《輞川圖》,結果,每天他都覺得來到了山穀鬱鬱、水逝雲飛的輞川,仿佛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折磨他的腸胃病不知不覺竟痊愈了。此乃“閑庭信步通幽經”何必非要“踏遍群山覓歸途”呢。
隻要回到大自然,一個人就能夠超越自我。就像在大峽穀的恢宏麵前,一個人隻會覺得自己的渺小;在死穀的荒漠上,一個人隻會覺得滄桑。而站在石化森林公園(Petrified Forest)裏,恐怕隻會覺得人生的倏忽。
人們常用“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來讚歎詩和畫。我想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尤勤的攝影作品。而且,透過他的作品,我們會更好地感觸自然之美,更好地明白什麽叫大愛無言。於是,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麵前平添敬畏,變得更加謙恭,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讀尤勤的文章,根本意識不到它們都是在病中完成的,因為它們處處透著大氣和超然。就像他眼裏的大自然,是大自然陶冶了他的靈魂與情感。尤其是知道他在這麽艱難的情況下,又是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把書稿完成,沒有堅強的意誌和出眾的才華,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對於這樣一本出自文學城博克的一本嘔心瀝血之作,我們自然有著一種不一樣的親切。何況它還記錄下了許許多多文學城網友的留言——有評論,有感想,有祝福——激情洋溢,文采飛揚。既有精彩的瞬間,又有大愛的永恒。
再次祝賀《行走於西部》的出版,並借此感謝大家的無私奉獻,也希望大家踴躍定購,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書中獲得許多有益的啟迪。
《燃燒的藝術》by 罷了
。。。。。。
quinster在我心中是一位具有石頭品質的攝影藝術家。陸遊有詩雲:“花能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石雖不能言,但能傳神;石雖不能言,但賞石者可言。 quinster通過他的作品,把大自然的型、質、色、意境、神韻、氣勢與美麗,一覽無餘地展現在我們麵前。 林語堂先生說:“石是偉大的、堅固的,暗示一種永久性。它們是幽靜的,不能移動的,如大英雄一般具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它們也是自立的,如隱士一般脫離塵世。” 而quinster,就是一位幽靜的,不能移動的,具有‘石頭精神’的藝術家。
喜歡quinster作品中那層溫暖的蒼涼,厚重的孤單與靜謐的彷徨。他的作品飽含著自由奔放、飛揚跌宕的思想,還有一種被礁石碰撞而出的璀璨。quinster是用他的生命在創作,從他那些有生命的作品中,我看到一種刻骨銘心朝聖的儀態,一種overwhelming的投入與欣喜若狂,一種超越於生命本身的韌度、力度與深度。那些有生命的作品向我們展示:如果你願意把自己的生命放進去,那麽所有的色彩和線條都會誠摯地,將你生命中最鮮活的美麗與燦爛都記錄下來。
每當我靜靜坐在電腦前觀賞quinster的作品時,我能感覺到,生命除了外表的喧鬧與不安之外,還有一種內在的安靜和慎重在成長。也許,創作是一件孤獨的事情,但是我想,每個創作者的心裏都會有一個抽象傾訴的對象。這個對象可能是創作者和他自己的心靈,這顆心靈或許是當時在旁靜觀的自己,或許是多年後回顧的自己,正在或近或遙遠的地方安靜地聆聽。 這個抽象的傾訴對象也可能是相逢不相識的你與我,quinster把他想說的話通過他的作品“潤物細無聲”地傳述給我們,因為他知道,不管有多遠,也不管有多久,在某一塊不為人知或為人知的地方,一定會有人明白和理解他說的那些話。 這種無聲的交流好比一顆深埋在碳灰之中的火種,終會在一個不知的瞬間,觸動另一顆敏感的心;那個時候,火種上的碳灰會被拂開,火焰也會燃燒得更為明亮與熾熱。。。
我們之所以感激藝術家,就是因為藝術的火焰能激發起我們生命最深處的感動,我們對於藝術家的感激,就在於此,也僅在於此。quinster讓我們有幸見識了這樣的感動,為此,我們要深深感謝他。
謝尤勤部分風光作品:





更多內容:生命的色彩和線條--謝尤勤風光攝影集《行走於西部》
謝謝盈袖,這樣最好了。
你換了衣服,差點沒認出你來。:)
我感受到沉默的力量,感受到聖潔與安謐,感受到無數的昭示與啟迪,感受到沉思是一種深深的魅力。
同意。我喜歡尤勤寥寥的文字,寓意深刻,飽含遊走自然以及人生當中的感受。配著令人震撼的照片,令人徒生共鳴。
罷了兄,也為你的一顆誠摯的心感動。很高興認識你這樣的朋友。
小黑,你們也玩得愉快,也等著看你們的片子,來溫哥華也別忘了多拍一些給我看看你們的視角。
蘇珊,你的理解讓我感動。如果不是真切地熱愛大自然的人,不會拍出這樣的片子的。
一路順風!吃好,玩好,忘記減肥,忘記煩惱!
我是精神食糧、物質安慰都要!
我來了!這比牛排好吃多了!本來想解饞的,看了照片更饞了!哈哈。謝謝老鄉!
晴天,謝謝你,你和安娜小寶貝也愉快~~
小黑在別處跟別人預送4年後的牛排呢,我喊他去了.:))
阿蘇,你現在是自由進出國界線了~~我就知道你了解我,知道我需要的是精神食量,小黑同誌靠的是物資安慰~~俺邊咽著口水邊說。:))要我少吃少灌水沒問題,少拍是堅決做不到的,眾網民(小黑語)還等著我的圖呢~~~
跟阿蘇問個好。你走的時候沒趕上來送你,趁你還沒回來,剩下的假期祝你玩好~~
有好吃的,別光顧著吃,記得帶回來饞饞我們~~~
米麥,一路順風,少吃少拍少灌水,多聽多看多睡覺。
米麥看過來:離我住處步行四五分鍾的小橋流水人家
http://i44.tinypic.com/zybjhj.jpg
我發現這個方法上wxc挺不錯的,回頭我以梅爾你。。。
在默默那裏看到你很快要回國了~~祝旅途平安順利,假期愉快!期待著分享你更多的好PP好文字:)
以後你們再看我的圖,就都看不上了。:))
是,看了那些美麗的圖片,就會有一種情緒,想要訴說。可是情感受到文字的製約的時候,就隻能輕輕地一聲歎息:“好美!”:)
我好像這一段時間語言、文字都很受製約。:(
夢兒,你說的沒錯啊,能欣賞到這樣的美景,是何等的福分?我們也覺得謝兄很幸福,看盡了人間“美色”。我們欣賞了他帶回來的美,也是很有福分。:)
想吧想吧,盡管想我啊,我最愛別人想我了。:)))
還有兩個晚上在家裏呢,就是行李都還沒收拾,箱子就擺在旁邊。:)
Ray師 (叫大師比較遠,叫老師比較近:)) ),您這一句話,比老馬說的有力多了!要是謝兄看到了,一定會感動的!我看到您說“We believe in 尤勤...”,也是眼眶潮濕。
很高興在我這裏看到罷式斷句。前麵幾句話讓我感動不已。我發揮“拿來主義”,“創”為己用吧: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
心不會如此牽掛
如果真的擦肩而過
我又錯過多少美麗的日子
謝兄的鏡頭延伸了我們的目光,點綴了我們平淡的日子,帶給我們那麽多美的享受。的確如你說言,讓我有種說感謝的心意。淡淡紅顏說,“對尤勤的作品喜歡到無以複加的地步,從來不追星,更很少被所謂的大師所動,但尤勤無論從作品到為人都堪為我師,讓我敬佩不已。每次需要篩選他的作品是最令我頭痛的事情,因為每幅作品尤勤都賦予了不同的意義。”謝兄的作品,看了很多遍仍然清新,就是因為他從來都不重複自己。
蜜汁醬方到底是什麽?我是不是該去上海找蘇州餐館啊?瞧你們兩個這麽來饞我~~
謝謝SQ兄,我們同祝福同祈禱!
我第一次見到謝兄的作品是《白沙》,文字和圖片都讓我難忘。那時我還沒開始學攝影,隻是去色壇潛水的,就忍不住發言了。我的同學昨天看到謝兄的作品,跟我說,the pictures really took my breath away.:))
我不是內行,說不出作品的好來~~~隻是看著看著,就能感覺到情感的流動有如清風,就有想寫點什麽的衝動~~~可惜還不能完全自如的用文字來表達這些感覺~~~
謝謝米麥MM分享!!!
能欣賞這樣的美,是何等的福分?
回國好好吃,好好玩,。。。隻是我要想你了。:)
旅途順利啊!
---- 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
We believe in 尤勤...
[/color] [/b]
---- 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
I believe in 尤勤...
想起了一首叫《思》
隻一個沉默的姿態
便足以讓世界著迷
不僅因為是一尊聖潔
不僅因為是一片安謐
還因為是一麵昭示
還因為是一個啟迪
還因為她以現代人的形象
告訴我們
——沉思是一種美麗
在尤勤的作品中,我感受到沉默的力量,感受到聖潔與安謐,感受到無數的昭示與啟迪,感受到沉思是一種深深的魅力。
下麵來幾句罷式斷句:
如果不曾相逢
也許心不會如此牽掛
如果真的失之交臂
那麽這一生更不得輕鬆
我從你的作品中
讀懂了你
你從我的話語裏
看到了我
含蓄是一種美德
豪放是一種美麗
別對我說,隻有眼睛
才是心靈的窗戶
如果沒有語言
沒有這些有生命的作品
我們如何能在孤寂中
度過一個又一個
漫長而寂寥的夜晚
總想送你一份禮物
然而除了一顆誠摯的心
我一無所有!
蜜汁醬方?您就替我多吃一客吧。沒吃過的人是想象不出這種美味的。別忘了拍張照片讓我們解解饞。
對了,妳這不是裏通外國嗎?竹籬笆開洞了?還是河蟹爬過來了?吃好,玩好!
他的圖冊與眾不同,是多種題材的結合體,非常有利於攝影愛好者參考學習。相信是市麵上無法找到的好教材。
謝謝Q兄也謝謝米麥的介紹!祝Q兄早日康複!
當然是緣分。:))看到你我多高興啊,少了你,我很寂寞呢。:))
阿葛忙著摘桃子。阿四沒影子,估計又去看美國公開賽了,拿了簽名也不跟我們分享。小兩口快出遊了,小丫頭做了大紅旗袍,驚豔啊!
你繼續饞我吧~~
聽到你說讚,我就沒白辛苦了。:)
看到新攝影的那些朋友們的點評,就想搬到這裏來給關心謝尤勤的朋友們看看。
我一定會在這邊找找這本書,不僅僅因為這是本美麗的收藏,也因為謝尤勤的多數圖畫中的西部風光,都曾經親眼目睹過和留有過自己的足跡,值得回味和重遊,我爭取買到,並推薦給朋友們。
順便問候這裏的好朋友,阿葛,阿四,小兩口子還有更多。。。
今天在蘇州天平山的“山裏人家“用午餐,最好吃的是醬方和太湖四葉菜,你們盡管想象吧,我不多囉嗦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