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回頭不是岸

(2013-07-08 07:34:57) 下一個

回頭不是岸

                                                                                               

      我接觸過的很多華人,第一次見麵時總以為我是越南華僑。其實我是古巴華裔,一九六零年在哈那瓦出生。我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古巴本地人。我是混血兒,我母親也是混血兒。母親的父母一個是黑人,一個是白人,所以按中國人的講法,我身上除了流著中國人的血外,還有其他族裔的血。

   我父親在他十多歲時就離開中國去古巴謀生。他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到古巴的。那時,中國抗日戰爭進入了尾聲,但據父親後來對我講,我們的家鄉那時候很窮,生活很艱苦,很多人要出國謀生。我家祖籍來自廣東省,老家就在廣州市近郊,是個著名的僑鄉。現在這裏已劃在廣州市的管轄之下。

   十來歲就到古巴的父親,自小生活在哈那瓦。他能講四種語言:廣東話、(中國)國語、英語和西班牙語,不過他的英語和國語沒有粵語和西班牙語那麽好。廣東話是他在家鄉學會的。由於小時候曾上過幾年小學,所以他能講些國語。到古巴後,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他學會了西班牙語和一些基本的英語。哈那瓦也有一個華人聚居區,但沒有英國和法國的唐人街那麽集中。古巴獨立後,很多華人去了美國。到了一九六十、七十年代,哈那瓦的華人越來越少,唐人街也變得比以前蕭條。

   據老一輩的古巴華人講,早期到古巴的中國人是清一色的廣東人,其中台山籍的占大多數,很多人到古巴後在種甘蔗的農莊打工。後來,一些有點積儲的人,離開農場出來搞小買賣、做小生意,例如開餐館、雜貨店或洗衣店。古巴的華人很勤奮,刻苦耐勞,所以大部分人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但這樣一來,他們的成就便招來一些本地人的嫉妒;這些人對華人不友好,不能接受華人到古巴來“賺錢發財”的事實。當然大多數古巴老百姓是善良友好的。古巴政府對華人也很好,特別是在民營小生意這方麵,有關政策還是顧及到華人的生計的。華人領取餐館經營許可證,一般會比本土人容易些,因為政府認為華人會做生意,成效的機會大。若果你有機會到古巴去旅遊,你就會發現,很多餐館和雜貨店的老板都是華人。雖然在六、七十年代唐人街變得蕭條冷清,但近十年來,中國政府派出成千留學生到古巴求學,另外還有很多中資公司的工作人員。如今古巴的中國人又開始多了,華人的文化生活也漸漸豐富了。

   雖然我在古巴出生,但一九六三年我三歲多時,父親把我送回中國讀書。那時中古關係特別好,華人回國比較容易。我住在廣州市我伯父的家裏。雖說是混血兒,但小孩子的皮膚嫩,所以那個時候我的半個外國人的特征不太明顯,鄰居和同學也不太在意。如今成了中年人,我的“鬼佬”臉型開始顯出來了點。有人說我像日本人,又有人說我像菲律賓人。

  小時候我一直在廣東讀書,呆了十多年,改革開放後才返回古巴和父母團聚。剛回去時,父母還忙著他們的餐館生意。我到餐館去幫他們的忙,漸漸地也學會一點廚藝。古巴的中餐館生意不錯,當地人喜歡吃中國菜,你隨便炒個什麽都賣得出去。因我在中國度過童年,所以我的西班牙語不太流暢。我覺得以其長久在古巴混餐館,倒不如到別的國家去碰碰運氣。於是我想到移民。起初我想去西班牙,因為古巴曾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兩國有相同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再說,雖然講得不怎麽流利,但我還算是懂一點西班牙語;也就是說,我應該可以在西班牙混碗飯吃。可惜我辦西班牙簽證時不獲批準。後來糊裏糊塗的我就來了英國。我是一九九三年到英國的。

   到倫敦後,我先是在中餐館打工,後來跟著朋友學做生意,搞日用品、雜貨之類的中英貿易。然而折騰了好些日子,我們的生意還是賺不了什麽錢。我不是英國公民,沒有英國護照,這對做出入口買賣是個障礙。十多年前我認識一位華裔女子。我們拍拖不久後便登記結婚,兩年後我們有了一個孩子。但由於生意上的阻滯,妻子和我常鬧不和。漸漸地,不“和”變成不“合”,最後鬧成分居。雖然未正式離婚,但我們實際上已分道而馳。

   孩子和我妻子住在一起,所以我如今又成了單身漢,一個沒有家庭溫暖的人。由於沒有中國身份證,我去不了中國。想回古巴去,但去辦手續時,領事館沒批,因我手上沒古巴的證件。我父母幾年前已先後在古巴離世,堂兄弟也已移民他國,在古巴我再沒有至親,沒人能代我在那邊辦理我的證件。如今我走頭無路:在英國沒有一個像樣的家;回頭又不是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