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唐人街
最近從報上獲知,英國某大學的社會政策研究院將以倫敦唐人街的發展作為一研究項目的課題。這個消息令我頗有感觸,使我想起很多往事。第一次來到倫敦的唐人街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記得初到倫敦時,正好是深秋時節。沿途由機場進城,隻見冷風蕭瑟, 處處黃葉垂地。從一個氣息繁鬧的城市,突然之間掉進一個冷清陌生的環境,內心不免感到孤獨失落。頭兩天,鄰居的老婦人見我這般沒精打采的樣子,便滿懷好意地打氣説∶年輕人,別那麽悶悶不樂的。市中心蘇豪區有個唐人街,那裏商店林立,人頭湧湧。去逛一逛,包你大開眼界,喜出望外。
聼她這麽一說,真有點兒迫不及待,巴不得立馬置身於這個燈紅酒綠的境界中。次日,自個兒神推鬼使似的來到皮卡迪利地鐵站,按地圖指引找到了唐人街的位置。正當納悶著是不是找錯方向時,迎麵來了一位大學生模樣的黑發姑娘。她往我手裏堵了一張傳單,並讓我在一本冊子上簽名。一看原來是抗議政府管製勞工入境簽證的請願書。那時中餐飲食業廚師短缺,本地的廚師供不應求。在請願書上寫上名字後,我便向她打聽唐人街的路綫。“這兒就是唐人街啦!”姑娘回答說。“什麽!?┅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放眼四周,整個範圍除了三、四間雜貨店和幾家裝潢簡陋的粵式飯舘外,看不見什麽像樣的商場超市,更不用説想象中那熙熙攘攘的鬧市。到底是期望過高還是定義上的誤解,一時間説不清楚,反正眼前的景象令我十分失望。
這就是許多許多年前我初抵倫敦唐人街的感受。當時的唐人街真有點名不副實,與紐約舊金山那些“老牌”的唐人街相比可謂望塵莫及。當然,那時候旅歐華人不多,能在這個擁有數百萬人之眾的大都市的中樞地帶,有這麽一條半條中式店鋪較爲集中的街道,應該算是很不錯的了。更何況其規模在同類行中,畢竟還被大多數人認爲是全歐之冠。即使是麵積正在不斷擴展的巴黎十三區華埠,其名氣也隻能算為伯仲之比。
自那以後,我曾經有一陣子經常到倫敦的唐人街去。那時半工讀,白天上學,晚上到飯館打工。由於家住得遠,深夜下班後公車班次少,獨自行走怕不安全,許多時就索性不回家,乾脆在飯館的雜貨倉裏打地鋪過夜。經常同在一起過夜的還有另外幾人,其中有像我這樣的窮學生,有“無家可歸”的“黃老五”,還有從其他城鎮來首都謀生的“打工仔”。早期唐人街的主要街道爵祿街是可以通車和停放車輛的。人行道上排立著飯館的夥計們習慣稱爲“老虎機”的停車計時器。每天入夜以後,街道兩旁停滿車輛。有食客開進來的,有夥計們自己的駕座。雖然那會兒霓虹燈沒有現在這麽明亮,但區內有好幾處設在地層的“俱樂部”,常常是通宵燈火。這些“俱樂部”專門提供麻雀、牌九等娛樂。記得有位同打工的老哥,周六領薪後總喜歡“溜”到裏邊去,一番雲雨之後又垂頭喪氣地走出來;回到雜貨倉後一聲不發,呼嚕呼嚕的就蒙頭大睡。
也許因爲這樣,“打工仔”們常開玩笑,說“俱樂部”並非逢事都“樂”。八十年代初還因一起縱火事件而奪過幾條無辜的人命。此外還發生過零星打鬥。但總的說來,唐人街還是倫敦城裏治安較爲穩定的街區。也許是因爲大家的防盜意識強,扒手小偷很難在此施展身手。作爲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倫敦唐人街的治安遠比西班牙的巴薩羅納、意大利的羅馬,法國的馬賽等城市強;這裏較安全舒適,較富有人情味。
蘇豪區本來就是倫敦夜生活的心髒地帶,各種色彩的娛樂層出不窮。政府“掃黃”前,成人小電影場所到處可見。但唐人街則經常放映港台產的華語影片娛樂華裔觀小H緗窬袈喚滯紡撤構蕕牡撞悖?鄖熬馱??侵苣┛磻鐧某∷?a嶗從伸豆坌漸多,放映單位乾脆租用麗斯特花園廣場旁的“帝國”、“奧迪安”等大影院。每逢周末晚上十二點後,隻要是新片“猛”片,麗斯特廣場總是人頭波動。除了剛下班的飯館職工外,午夜場的觀型ǔ;拱?ㄋ?塹募沂艉途幼≡誄悄誄峭飧鶻智?幕?崛聳俊R恍┓構蕕睦習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