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天使(378)-帶女兒看電影 - 博客 | 文學城

小天使

孩子是父母眼中的天使。
個人資料
正文

小天使(378)-帶女兒看電影

(2006-11-12 04:34:43) 下一個
*********************
by 小腳板
*********************

帶女兒看電影




好萊塢娛樂片和 Classic Movie 還是不同的。克林頓有一句話最為經典:好萊塢拍了那麽多娛樂的片子,怎麽就不能拍出更能觸及人的靈魂的影片呢?好萊塢娛記也不客氣,說:你一個拉鏈門事件,倒讓全世界娛樂了一把。

嘿嘿。沒少讓女兒去看好萊塢電影,但還不時地想方設法弄一些 Classic Movie來提高女兒的審美層次。以前,在廣州時,我常去那兒的實驗劇場看電影,那兒總是循環地放一些 Classic Movie;在多倫多,一發現這兒的幾個藝術劇院,立刻買了一家的 membership ,不時地光顧了。

這家電影院選片很嚴肅,作風很嚴格。總是以一個導演為專題,放印他或她的一個係列;或一個流派為主題,然後選擇相應的影片;影院還組織研討,請來電影導演,教授專家,或相關人員到現場,讓電影院的會員們多層次全方位地了解影視,欣賞藝術,各述已見。觀眾也強行規定要 18歲以上。所以,常常光顧的,就是我這樣的電影愛好者,或者有藝術教育或藝術生涯背景的人。

到這兒看電影也能認識朋友。有時站著走廊上排隊要進去時,前後的人談起這兩天的電影,會越說越激動,談到合攏處,恨不得拉出去喝兩杯。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認識的,她是本地人,多年前是電影藝術的狂熱愛好者,到美國闖過好萊塢,想從事電影製作。現在她從事其它職業,把藝術享受當成第二職業。另有兩個中國人。我喜歡坐最後一排,有時下班後有點累,咪著眼睛休息一會兒,等著電影開演。有一次,有個人坐我邊上悄悄問我:是不是中國人?我說是的。原來他以前在美國攻讀戲劇專業的博士,現在這兒的一個大學當教授。另外一個人,是我在回家的路上,他在後麵追著,問我是不是從那個劇院剛出來,我說是的。他以前也在美國讀戲劇碩士,現在政府任文員。但業餘最大的愛好是電影創作,再過一段時間,他利用年假,將去南京二個月,談他的兩個劇作。正好有個親戚在江蘇省電視台,我也就介紹他們認識了。

我們幾個人經常不期然地遇上,有時,幾個人在電影前到旁邊的一個咖啡館喝上兩杯;有時,在咖啡館邊上的日本餐廳吃點飯。更多地,我聽他們講電影,講流派,因為他們比我高深多了。政府那位關於安東尼奧的生平與創作的關係,及對他藝術風格的影響,一直成為他的主題,因為當時正在放安東尼奧係列,而他的碩士論文就是關於安東尼奧的。教授的女兒比我的女兒大一些,以後想成為影片製作人,他的話題更近於人間煙火點,所以,我聽得更有興趣點。

可能是受不了經濟的衝擊,這個劇院也進行了改革,第一次引進了“ Ontario’s Film Classifications ”,打破了觀眾必須 18 歲的硬性規定,這就是說有些電影也可以容許孩子進來了。

星期六有個意大利導演 Roberto Rossellini 的電影 : Rome Open City ,可以允許象我女兒大的孩子進來,所以,我早就計劃了帶女兒來看今天的這場電影了。

其實,在加拿大,文化享受的花費有時是較低的。如圖書館,是免費的;而這藝術劇院,如是會員的話,能看上那麽多精典的影片,卻花不超過一般影院看一場好萊塢電影的錢,你還有什麽要求呢?除了趕緊享受。

更重要的,是看電影的感覺。我不知道別人怎麽樣,小時候跟父母一起看電影,對我來說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有時,需要美的食物來作佐料的。每次父母跟我說要帶我去看電影,我會在幾天前就開始興奮不已。

在加拿大,我可以從網上下載電影,也可以從朋友那兒借碟來刻,但我卻一直希望女兒有一種感覺:跟我一樣,跟父母去劇院,看電影的感覺。我希望她能在走進電影院的過程中,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技術,還有藝術,還有大量具有藝術靈性的人;他們談的不光是生計,打工 , winner, loser,還有文化藝術,他們還能兼顧喂養心靈。就象 Kenney總統的父親,一位銀行家對他的子女所說的:我希望你們有人能夠從政,走到社會的上層。技術隻是一種職業,世界上不缺少經濟學家,真正缺少的就是一種聲音,政治的聲音。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理解:世界上人人是平等的,但人和人之間能力又是不同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你的精神世界。

帶她來看電影,也是讓她不至於認識到這個世界上隻有好萊塢,還有很多相當一流的導演,一流的劇作。在這些劇院裏,你可以跟其它人一樣,了解到什麽是震懾人的靈魂的藝術創作,什麽是電影的力量。而讓一個人的藝術品味,藝術感覺定位在一個比較好的位置上,至少能看出藝術的差異來。

還有,希望她有一種好的 Behavior。在一般劇院裏,觀眾很多,衛生間裏,池子上到處都是水。你看這兒,有些人的穿著是那麽雅致,那胸前的一個別針,都是那麽用心。有些人,盡管背著個包,放蕩不羈的樣子,但談吐起來,溫文爾雅,藝術氣息撲麵而來,一種劇烈的反差。在衛生間裏,他們會用紙把剛剛關了的水籠頭的上的水輕輕擦掉,為的是給後來者一個舒服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自我尊重。

不管怎麽說,想給女兒一種感覺,一種文化的感覺,以後也忘不了。象小時候在電影院坐在媽媽身邊看電影時的感覺。想讓女兒對藝術,對瑰麗的世界裏展現出來的千姿百態,對人類的創造力,藝術再現能力,對藝術本身,多一份尊敬。

常跟女兒說:藝術不是一種急躁,是一份積澱,經久的藝術沉澱。你看張藝謀,一篇報道裏所說的:他坐在美國一家電影院裏,細細地揣摩著拿奧斯卡獎電影的奧秘。嘿嘿,就象所有要考試的孩子,等著老師猜題,找著題目的套路。這本質上就是錯誤的。看看這些劇院,他們付出了多少的精力去收集,策劃,宣傳電影事業;看看這些影院的人,他們經年來所受的藝術熏陶,他們的文化背景,他們家庭給與孩子的教育,不要說這裏的家長不關心孩子,讓他們自由成長。那是一種誤區,一種無知,一種自慰。你知道在歐美世界,知識的自由背後,幾代人要付出多少。

還是以前的套路,帶著女兒先到劇院的旁邊的日本餐廳吃點飯,然後再到隔壁的小家老夫婦的咖啡館裏喝點新鮮磨製出來的咖啡。我們坐在窗前的高高的凳子上,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看著外麵的馬路,消磨著電影放印前的時間。

咖啡館的夜晚,在外麵黑夜的映襯下,如同咖啡飄出的煙霧一樣,讓人迷茫。咖啡館裏,總愛放些憂傷和深沉的曲子,也讓夜色下的人更為傷感。難怪說咖啡館和酒館是個藝術創作的地方。象剛剛經過的 Second Cup,裏麵橫七豎八地都是些悠閑的讀書人,寫作人,比專門喝咖啡的人都多。有很多傑作就是由咖啡館或酒館裏誕生的,象J.R.R.Tolkien 的The Lord of the Rings, 和 C. S. Lewis 的 Narnia 係列。

坐在咖啡館裏,看著外麵,不斷地有行人路過,有 streetcar經過。夜色下,地有點黑,好象在下雨,問了女兒兩次,都被告之:沒有下雨。女兒問我:下麵是不是有地鐵,為什麽震得屋子轟隆隆的,我笑著說:這裏離地鐵還遠著呢,是 StreetCar。你看,它經過的時候,走在軌道上,有的時候停一下,搭上乘客,你看,從這幅窗戶看,外麵的世界是不是象個景色一樣,活動的景色,象看一場電影一樣。女兒點頭說是。

我跟女兒說, Tennessee Williams 有個很著名的電影叫做 the Streetcar NamedDesire ,Vivien Leigh 和 Marlon Brando 演的,寫了南北戰爭後,南方貴族的衰落而讓人生活和精神的演變。Blanche 在劇終的的一句話相當著名: Whoever you are, I have always depended on thekindness of strangers.

是啊,陌生人的善意,陌生世界的好意..........

外麵的電車還是震得小咖啡館如同風緒中,但憂傷的音樂卻將小咖啡館帶來格外一份平安和寧靜。窗戶外麵的多倫多,在這兒已經生活和工作了那麽多年了,對我來說,卻依然是窗外的風景,街車經過時,震懾著,那感覺如同夜色,沉澱著文化,沉積著深厚,隔著那層玻璃,看得見,還是摸不著,摸不真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asalways 回複 悄悄話 嘿嘿,沒有關係,反正來這裏看文章的,都是兒童的爸爸媽媽,都是成人。

“Whoever you are, I have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說的真是太對了,陌生人善意,實在太POWERFUL了。如果一個人隻有靠家裏人的親情和愛,那多孤單啊。即使是朋友,很多也是從陌生人開始的。
小腳板 回複 悄悄話 嘿嘿,這篇不適合兒童,更適合成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