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十萬美金一年,夠花嗎?”

(2013-08-07 18:36:00) 下一個

當老同學問我這個問題時,我感到有些猝不及防。

我趕緊像小學生一樣回答他,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夠了啊。你看,我房貸每月XXX,買菜XXX,吃館子大約XXX,汽油費XXX,。。。”然後意猶未盡,補充到,“我每月還可以提前還貸一部分呢。”然後又意識到他聽不懂,他的幾套房子都是一次付清的,隻好解釋道“我那邊跟中國情況不一樣,房子都是30年貸款”。然後又覺得不對,我不少同事、朋友都付清了,還有隻貸了15年的,當然也有還沒有買房的。但感覺越解釋越複雜,幹脆打住。

事後,我不時思索,為什麽他會有這樣的問題呢。如果一年工資單有十萬刀,還不夠花的話,美國該有多少貧困戶呢。想多了,終於想出點道道來了。

同學是發小,在省城工作。十年前春風得意,就已是要還部門的處長,仕途看漲。但隨後仕途不順。但是的但是,幾經輾轉,還是升到副廳級了,到企業裏去了。

 他送兒子出來讀研,但糾結於回國發展還是留在美國。所以,趕在我回美前晚上,兩口子來麵談谘詢。二十多年來,我這是第二次榮幸地見到他老婆,一個漂亮、高挑的官二代,足見他們糾結的程度。順便說明一下,他老婆也是副廳級,在利潤豐厚的國企裏。

他們跟我分析了海龜和留美的利弊,美國發展的展望,包括社會地位和經濟方麵的,自然也問道了個行業的收入。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問了我個人收入。於是前麵那一幕就發生了。

其實,我自己對在省城的幾個同學有一個估計,至少三人的年收入已超過我。即使家鄉地市的同學裏,不幾年就可以趕上我。不過,即使知道已有他們明顯地比我富裕,我怎麽也沒有想到他們會擔心我的錢夠不夠花。

2001年我第一次回國時,差別還懸殊著了。如今都被蓋過了,真的是認識不如時代的變化快。

我仍然不惑的是,他是真正擔心我十萬美金在美國不夠花,還是覺得他兒子一年隻花十萬美金太委屈了,還是心算了一下六十萬人民幣跟他兩口子的幾百萬比少得太可憐,還是他粗估了一下六十萬人民幣於他真的是捉襟見肘呢?

國內收入成長極其迅速(也包括最底層的農民),三年前的收入,今天在看來,已是少的不夠花了。主要原因之一是,消費的層次高了。高檔住宅,進口車,名牌衣物裝飾,名酒、名煙、名茶等等等等,跟我這裏比,要麽更貴,要麽完全額外。

另外,也是心態。例如,我今年拿十萬,我想到的是明年也至少是十萬。如果我連續幾年收入增長百分之二十,我想到的下一年又漲百分之二十。

反過來,我是不是也該增強一點憂患意識呢?我雖然也偶爾擔心一下,工作保不保得住,但這樣的意識很弱。另外,最壞的打算是,萬一工作丟了,趕緊賣了房子,住一室一廳,幹體力活。這樣的打算是不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了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莊文雅 回複 悄悄話 To 陸是陸地的陸:國內親戚的投資規模巨大。如果說二十年前我還可以資助的話,十年前我就感到力不從心了,現在基本上無能為力了。但是,我以我平均每年百分之幾的增長,感到手頭越來越寬裕,很滿足於現狀,根本不覺得不夠花。

To 胡子大伯:所見略同,幸會。

To 滾子刀肉:高梁花?紅薯味?不懂。也許有炫耀吧,但我當時的直覺是他問得非常懇切。

To 紫萸香慢: 這是整個中國大陸的問題,不止他一個。

To qiuqiudou: 我工作的地方已經相當昂貴了,但感覺還算寬裕。



qiuqiudou 回複 悄悄話 看在美國哪裏了,幾個人要養了。
紫萸香慢 回複 悄悄話 國內的事情很難說,做官的人有這麽多錢,可想而知這錢來路有多正呢。沒有對頭呢,一帆風順到退休;如果有對頭,或者跟的人倒了,或者運氣不好被其他事扯進去了,這位老同學就進局子裏了。到時候,他可以計算下每年一千人民幣在監獄裏夠不夠花。
滾子刀肉 回複 悄悄話 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們, 這些個人頭上的高梁花兒還有不少, 而一開口的紅薯味也還是挺濃的, 您見過郭琳爽榮毅仁這些人家出來的有這麽問人的嗎?
胡子大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莊文雅的評論:

>>>憂患意識太強、太遠,會Ruin我們本來應有的幸福。姑且照常規假設,如此計劃和過日子,比較合情合理。



非常讚同這一句話。其實人反正是要死的,操心再多又能管多少年呢?總不該為了擔心將來把眼下能過好的都全部過糟糕了。
陸是陸地的陸 回複 悄悄話 我原先覺得十萬是很高收入了。某一天,一同學打電話跟我說要對同學A留個心眼,要是A來問我借錢。因為A才問同學B借180萬1.8 million.我才知道,“十萬一年夠花嗎”真是一個問題。
莊文雅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各位讀貼和回帖。

To dahuigou: 是呀,再過幾年,這樣的感覺會更強烈。

To LuLu6667: 孩子多大呀?中小學孩子不會有多大額外開銷吧。當然,送私校另當別論。大學嘛,事先存一些,也就混過去了。反正我孩子畢業了,我把那點為她象征性貸款(為了給她壓力)都徹底還清了。

To .川曄:你再三回複我,令我好生感動啊。有你這樣熱忱的讀者,我覺得碼字很有意義。憂患意識太強、太遠,會Ruin我們本來應有的幸福。姑且照常規假設,如此計劃和過日子,比較合情合理。

To 三木匠: 你說的有道理,但也有問題。我們來到海外,比同水平而呆在國內的,平均而言,相對於平均線的差別會不同。畢竟在別人的地盤上生存嘛。
.川曄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三木匠的評論:

很多時候,BSO是為了掩蓋更難以言喻的苦而做出來的事---為了心理得到些平衡的。哈哈。
.川曄 回複 悄悄話 "最壞的打算是,萬一工作丟了,趕緊賣了房子,住一室一廳,幹體力活。這樣的打算是不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了呢?"

為上麵的話握個手。如果最壞的打算都能坦然麵對,生活的種種困難就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三木匠 回複 悄悄話 國內和國外,收入都略高於“平均”的人---才好相互比較。
.川曄 回複 悄悄話 怎麽不說:我們是足夠有餘,但是您的孩子夠不夠花那就隻有他才知道了。
都很矯情啊,其實要是逼到頭上,別說10萬,一萬也得夠啊。想想剛出來讀書那時吧。
LuLu6667 回複 悄悄話 有孩子就不夠花了。
dahuigou 回複 悄悄話 我的家庭稅後收入過了十萬,沒有房貸。不久前一國內老友來訪,冒出的話是:“看得出你們過得蠻苦的”。這幾年國內收入上升確實很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