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
實際上的張家界是個小村子,這個以後會更詳盡解說,但袁家界卻是個大地界,從其中的袁家寨子可見一斑。
袁家寨子屬於園中之園,得另外繳費。好在這個寨子值得一看。
據說袁家界起源於唐末。黃巢起義失敗後,一袁姓大將逃匿至此,在此開荒種地。袁家宅子並非屬於袁姓人家,而是過去一位大地主家的豪宅,號稱張家界唯一一座原始山寨。叫做袁家宅子可能是因地界而名。
寨子裏房屋很多,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像個小宮殿。其中一個建築內有一排房間,跟曆史博物館一般,擺放了當地的各種器件,大到兵器、刑具,小到起居、婚嫁、閨房,更有農家必備的農具、風車、碾子等。那些農具和生活用品,很容易讓我穿越回四十年前的家鄉。我二嬸娘家大概是個曾經的殷實人家,她家的擺設跟眼前的這些總有些相似的感覺。
為了豐富遊園的這趟短旅,園內設有一個新婚表演項目。新娘是園內職員,而新郎則是旅客誌願者。當導遊問誰要當新郎時,集體猶豫了一下,然後一個小夥子舉手了。新婚在一個小禮堂內舉行,我們進去時,新娘已端坐喜床床沿。當然紅頭蓋是必須的,是故看不到新娘何等人材。
土家族婚俗包括哭嫁、上轎、拜堂、挑頭蓋、喝交杯酒、鬧新房等程序。婚禮表演項目的最後一項是挑頭蓋,而、在這關鍵時刻,導遊作為媒婆兼婚禮主持人賣了關子:“不知頭蓋下麵是美女還是俊男哦”,更惹發遊客的好奇心。而實際上,頭蓋下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美女。心道,咋就不主動一點呢!有這麽靚麗的女子,做十分鍾的假夫妻,也是美事呀。
袁家宅子最後一項是看雜耍,相當於馬戲團表演。而表演裏麵比較有趣的是耍猴。猴子推貨車、騎自行車、接刀片。耍猴者往往要讓小猴子失敗幾次,然後答應它們好處,猴子才能成功表演一個項目。開始也覺得挺神奇的,這小屁猴子成精了,居然還聽得懂人話。後來想明白了其中的訣竅,所以說傻有時真的是福,實實在在的幸福。
跟袁家寨子相比,土司城就更加氣派了。如果說袁家寨子是大地主、大豪紳宅院,那麽,土司城就是名符其實的王宮了。據介紹,土司王製度始於五代十國,距今有千多年曆史了。土司王國有相當的自治權,但到了雍正年間,實行改土歸流,取消了土司製度。
土司製度裏有一個今天看來極其荒謬的規定,新婚女子的初夜權必須歸土司王。沒有仔細了解這項土政策,但要實施起來相當困難吧。
土司城最大的看點是吊腳樓。吊腳樓依山而建,更典型的是依山傍水而建,最底層是池塘、河流、小溪等。土司城的吊腳樓下麵沒有水,但樓層很高,據說是吊腳樓之最而進入了吉尼斯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