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財富估價和超前消費

(2008-10-22 09:59:33) 下一個
財富估價和超前消費

出來前碰上一位朋友在寫股市書。那時鄧老爺子南巡講話發表不久,聽到一個故事說某公司全體職員都發財了,對公司領導感激不盡。而之前,同樣是這些人,對公司硬性分配股票認購指標怨聲載道。那時,誰會料到他們投資的股票會成長幾十倍呢?
“怎麽一下子漲這麽多倍? 是它的生產能力還是它的利潤率?” 我問朋友。
“都不是。 是股民對它的期望值。”朋友告訴我。
我以為挺玄的,為了掩飾自己的無知,裝模作樣點點頭。 其實心裏一片狐疑。
我不是不愛錢,可一向對經濟金融沒有興趣,。。。直到我糊裏塗糊塗混進了這個行當。
當我終於把所謂期望值弄明白,才恍然大悟。 原來,它就是等比級數求和。 雖然這樣說我把問題過度簡化了,但應該跟不屈不撓=撓癢癢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首先,我們得說明一下怎麽對將未來金錢到今天的折算換算(present value or PV)。 我們都知道舊玩具、舊衣裳、舊家具、舊車、舊房子都會折價折舊,但沒有對未來東西折價的說法。其實, 稍微仔細想一下就一目了然:既然昨天存銀行的錢會增值,明天進帳的錢就自然而然應該折價。 至於折價率,自然是貶值率或通貨膨脹率了。 假設,通貨膨脹率是5%,那麽,一年後的進帳就得打九五折,兩年後的進帳就得打兩次九五折(跟MACY、JCPENNY的裝一樣,折了再折),如此類推,以致無窮。
我們中國長期來沒有對未來之錢折價的觀念,所以借給親戚朋友的錢隻求還本,不圖利息。 要算利息? 那不是要賺他們的錢嗎? 那還算哪門子親戚朋友?! 其實,借錢不算息,借中有給。 我來美國的機票是我同學買的,沒來得及還又找他借錢買車。 我那時信誓旦旦要連本帶息歸還而他氣急敗壞地在電話那邊囔著“不要! 不要!!”。 因為那會兒利率不低,算幾年下來利息竟有兩百刀之多,於我可不是小數字啊。 這使我把他生氣的事兒看得嚴重起來,何必再跟他利息爭執徒惹他不快呢。 最後大方利索地放棄了還利息的念頭。不過, 我中華民族五千年裏一向物價穩定,通常通貨膨脹率幾近於零。要不是後來受資本主義的侵蝕,就用不著操這份閑心了。
再假設一次,你所持股票被( 對應公司的金融主管或華爾街的分析師)告知每年有一刀回報,那麽你的股票就值20刀。怎麽來的?拿每年的回報除以通貨膨脹率,其商便是。不是打九五折嗎?怎麽會這樣算呢?這就是小小的數學魔術,或具體地,等比級數求和(不懂這個魔術的得溫習一下高中數學了)。
有了上麵20倍的放大器,現在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麽公司的季度利潤報告出爐前後為什麽總要讓股市打場擺子。不過,一刀回報的假設太過馬虎了些。實際上,未來三五年的進帳會估計得細一些,至於八年十年以後就估摸著弄個有律可循的數字了,如恒常數。對於商業潛力大的, 還要引入遞增因子。遞增因子的作用非常大,每一個百分點就可以抵銷掉通貨膨脹率的一個百分點。如果大膽設想3%的增長因子,那麽,放大器就從20變成50了。老鄧的南巡講話使某些公司增長因子更大,例如4%,4.5%,4.75%,4.875%,。。。(股票價值是多少你們自己去算吧,可別引發心髒病喔)。注意,遞增因子可不能長期太接近通貨膨脹率甚或高於它,否則,就會亂套。
金融分析師對公司利潤的預估本質上就是我們打小算盤過日子。當你貸款買房子時,你自覺不自覺地對你的未來收入有個預估。這時,你家勞工、代表工會、拍著胸脯說,“我將一如既往地為你幸福,為你爭光,任勞任怨”,說到底,就是為你掙錢。
誰說我們華人消費保守?我有個曾經的鄰居,貸款上學(掙牙醫博士),買車,為老婆租寶馬(還是5打頭的呢!),買房子。前些日子去他們家,居然又把地下室裝飾了,還有後院(patio)。“不是說你們正窮於應付貸款嗎?”我好奇地問。“我們作了房屋重貸(refinance)。因為房屋升值不少,我們把升值部分把出來了。”乖乖,都五六年了,還是那5%的首次款,居然還從裏麵掏出幾萬來。
超前消費在美國實在很普遍。擔我們知道,明天的財富可以打在算盤上,卻不能實實在在拿到今天來(而隻能把昨天的財富留到今天)。也就是說,有人超前消費,就有人存隔夜糧。小不是剛上台就大砍所得稅,民主黨的攻擊口號是:百分之七十的減稅,流入了百分之一的口袋。而共和黨反擊道:沒錯。可是,百分之七十的稅收,是從百分之一的口袋裏掏出來的。這從側麵反映了社會財富分布狀況。
百分之一資本家拿他的隔夜糧讓百分之六十,七十,八十的工薪族吃明天,後天,大後天。這樣,你就不允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否則,你那多年積累下來的5%都會被百分之一毫不客氣地用手指夾起來塞進他們的口袋。這大概就是資本主義的柔性統治,平民有選擇享受自由和享受物質的權利。實際上,絕大部分選擇了後者,當然還是存在選擇了前者的,如流浪漢,街頭藝術家。

說明一哈。真正的財富預估原比上麵講的複雜,要不然,國際商業機器(IBM)就不會如此成功火旺了。這裏隻是引入觀念,對更深入概念、方法、細節感興趣的,可以網上查,看書,或私下討論(zhuangwenya@yahoo.com)。


2004-04-0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虔謙 回複 悄悄話 莊主多寫啊.
常想著, 問候, 節日平安快樂!
Ji.Q.Zhang 回複 悄悄話 來看看,問個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