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舟的世界

我是一名天津的海外學子,天子津渡的那片故土永遠是我的最愛,我喜愛文學,詩歌,曆史和時事政治評論
正文

論中國現代曆史上的三個半契機

(2009-03-31 18:20:08) 下一個
論中國現代曆史上的三個半契機

就我個人的觀點,中國二十世紀的曆史中出現過”三個半” 有可能平穩快速實現富國強民,經濟和政治現代化的發展契機。
首先,就是這”半”個契機,即1911年統治中國二百多年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覆滅前後這個時間點上,當時有沒有可能用真正的君主立憲製,來實現專職製度向民主製度的轉變,繼而在此基礎上實現經濟騰飛,民生改善呢?由於當時涉及到清朝是一個外族統治集團,又非常腐朽沒落等等許多非常複雜的因素,中國沒有利用上這半個契機。

第一個可以成為完整的契機,出現在1945年到1948年間,如果,當時的國民政府一方,和中國共產黨一方,都能夠真正通過協商和談判來解決爭端,特別是國民政府一方,不是急於通過發動全麵戰爭來解決問題,把雙方對峙的局麵維持5年甚至10年左右,誰優誰劣,最終就能顯現出來,中國也許能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就能發展成為中等發達國家。可惜,中國沒有捉住這個契機。

第二個契機出現在中共政權建立之初的1949年到1959年間,當時的對外政策上,有沒有可能在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間左右逢迎,從而為中國爭取最大的利益呢?我個人認為,有這個可能,但風險極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其一,當時的蘇聯由於二戰的原因還占領和駐紮在中國東北幾個重要的城市和一些地區,對中國的領土完整構成某種意義上的威脅,其二由於意識形態上的排斥,中國新生的政權和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始終存在著隔閡和相互不信任,而朝鮮戰爭的中美直接對抗,更是徹底斷絕了中國向西方世界開放,並相互溝通交流和理解的可能,這種被捆綁式的參與朝鮮戰爭,最終造成朝鮮半島由北緯38度線南北分裂的局麵,不過從後來的結果看,這也在某種意義上符合了中國的利益,並由此獲得了蘇聯豐厚的經濟援助,中國在很短的時間裏就建立了完整的工業化體係,因此,我個人認為,中國參與朝鮮戰爭的利弊應該評價為中性偏好,但當時最高的中共領導集團,卻沒有抓住這個大量外援源源不斷湧入的機會,快速理智地發展經濟,更沒有在蘇聯的領導人斯大林去世後,在由比較開明和理智的赫魯曉夫執政期間,進一步與這個曾給自己巨大援助同時 施加巨大潛在威脅的蘇聯搞好關係,而是相互進行,現在看起來既可氣又可笑的什麽辯論,造成中蘇決裂,援助撤銷,中國完全處於一種閉關鎖國的狀態,為未來十幾年後的文革巨大悲劇,埋下了隱患。中國錯過了這個到手的契機。

第三個契機,出現在1976年到1978年間,在毛澤東去世幾個月前的清明節爆發了反對毛及其追隨者的”四五”運動,鄧小平隨即又一次被撤職流放到離北京很遠的外地,在此之前的鄧小平重新複出掌權,並實施的一些開明的政策,已經引起了毛澤東的懷疑和不滿,但卻贏得了民心,對於鄧小平1976年的這一次被打倒,我個人認為,對鄧真的是一次風險極大的事情,因為憑借鄧的性格,完全可以韜光養晦般地隱忍一下,再多說些違心的話,辦一些違心的事,因此可使自己在毛去世後仍可留在中共的權力中心,從而為下一步的全麵掌權順利鋪路。
從而不會象後來那樣,完全依靠華國鋒的政治鬥爭經驗不足或者也可稱為厚道最高領導人的天性使然,並借助表忠心和”永不翻案”的虛假承諾,而得以”有驚無險”地第三次複出並最終掌握了中國的最高領導權。從而迅速實行了徹底深刻改變中國命運的,至今仍在持續進行的改革開放,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終於抓住了這次契機。

回首過去的三十年,有人稱之為中國曆史上的黃金三十年(1978-2008),我個人也同意這個提法,執政者在改革開放的大方針下,既打壓了主張倒退的保守派,又同時打擊了宣揚冒進的激進派,在”不折騰”的宗旨下,盡量作到了改革的持續平穩進行,這一點尤其難能可貴。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成就巨大,但同時伴隨出現的問題也是非常尖銳和複雜,由於執政者權利沒有受到有效監控而隨處滋生的腐敗,由於信仰缺失而造成的社會風氣的墮落和敗壞。由於地區和政策的差異而造成的區域間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拉大,高等教育和全民醫療市場商業化,自然環境和食品汙染嚴重,等等,我個人的觀點是;這些都是事實,如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獲得的深刻變化及成就一樣,我們都應該站在這些全麵的事實基礎上看待中國的問題,是的,中國必須要繼續改變,但必須要有序地漸進地改變。

作為才能不及中人的一介書生,筆者在回首中國這一段跌蕩起伏的曆史片段時,總有一個疑問百思不得其解,即鄧小平在毛澤東兩次政治打擊下,卻始終被毛保留了中共黨籍並且保全了性命,為其迅速複出,埋下了伏筆,這自然有鄧在毛麵前示弱的因素,但我覺得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難道毛澤東在其”改天換地”的政治理想破滅之後,真的想給中國保留下另外一種發展道路的可能,從而保留下鄧小平,繼而讓其展開一輪影響和意義都非常深遠的改革運動?
時代巨人的內心,真是深不可測呀

回首過去,眺望未來,中國還能再贏得下一個三十年的發展嗎,是的,希望很大,困難不小

隻要讓這種改革開放持續深化地進行下去,既避免偏激冒進也不能退縮停滯,既進行經濟體製改革,又重視政治體製革新,大力重視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和繼續改善國民生計,從官方到民間都下大力氣進行國民道德和素質重建和提高,中國不但很有希望贏得下一個黃金三十年,而且有可能是一個白金三十年,甚至鑽石三十年。

讓我們共同努力並期待著


2008年8月30日初稿
2009年3月2日修改

於加拿大蒙特利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walterw737 回複 悄悄話 沙發頂.
中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 也急需加強道德和法製的建設, 防止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防止激化矛盾,穩定和諧社會;

加您為好友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