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71)
紐約布朗克區有一條非常漂亮的公園大道,叫Pelham Parkway,這條公園大道不長,西邊到波士頓路,東邊與海岸路相接,全長大約不到三英裏。與曼哈頓那個有名無實的公園大道不同,布朗克這個公園大道名副其實,兩條主幹道確實如同從公園裏穿越一樣,兩邊都是高大的樹木和綠色的草坪,偶爾裸露的岩石在提示人們,紐約的下麵是巨大的岩石。草坪中還有專供行人散步的小路,我幾乎每天都在這公園路的小徑上散步和鍛煉。因為離愛因斯坦醫學院很近,就總是碰到在那工作的老朋友。可我一直對Pelham這個路名不解,這既不是英語人名,也不是西語人名,也不是歐洲的地名,不大符合紐約道路起名字的習慣。
根據我的觀察,紐約的路名往往都是以曆史名人的名字命名,或者帶有明顯的曆史遺跡,比如Boston Post Road確實就是以前紐約到波士頓的郵政路線,是專門為與波士頓通郵修建的。而穿越布朗克和威斯徹斯特縣的Hutchinson River Parkway高速公路則是為紀念在紐約被殺害的Anne Hutchison女士而命名的。Hutchison是美國十七世紀時最著名的爭取宗教自由的女士,其事跡被記載在美國曆史教科書中。我家附近的Astor Avenue則是以十九世紀美國三大富豪之一的Astor命名的。可Pelham這個名字怎麽來的呢?
於是有一天我心血來潮地上網放狗搜,一搜才知道,原來Pelham是以坐落在Pelham鎮的Pelham莊園命名的。這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為啥一個莊園的名字這麽受重視呢?殖民時期的莊園不計其數啊。另外,這個莊園為啥起這樣一個名字呢?
去Costco的時候總是路過一個叫Bartow Pell的博物館,可我一次也沒進去過,在研究過Pelham 的名字後,我恍然大悟,這個姓Pell的人不就是那個莊園的主人嗎?之後的幾天,我接連去了這個博物館三次,第一次是周末,十二點才開館,我十點就到了,一看要等倆小時,幹脆就打道回府了。第二次去的時候正趕上一個電影公司在那拍電影,不開放。第三次我終於走進了這個豪宅博物館,門票十五刀。
一進門的大廳有兩樣展品很醒目,一個就是Thomas Pell 買這片地時與印第安人簽的合同。字跡已經非常模糊,我是一個字也認不出。據介紹,住在康州的Thomas Pell醫生於1654年6月27日從印第安人手裏買下這塊9,166英畝的土地,這塊地大約是南到Pelham Bay Park,北到Pelham鎮,東到海岸線,西到波士頓路這個範圍。Thomas花多少錢買的這塊地不清楚,但這塊地在十八世紀出售時隻賣了三萬刀,可見當時的土地便宜到什麽程度。其實這個合同按現在的合同法來說,屬於欺詐合同,因為賣方根本不知道自己出售的是所有權,以為出售的隻是使用權,因為那時的印第安人根本沒有私有產權概念。這也為日後殖民者與印第安之間的矛盾埋下了火種。
下圖就是那個合同的原件:
這幢豪宅樓上樓下大概有十間屋子,閣樓以前是供女傭住宿的地方,男仆住在外麵的馬棚裏。每間屋子都很寬敞和奢華,可是奇怪的是都沒有廁所。於是我問講解員,這樓的廁所在哪呢?講解員笑笑說:沒有廁所,如廁都是用便盆,在寢室裏方便。便盆由仆人負責處理。然後,講解員給我展示了便盆的樣子。她繼續介紹說:十九世紀中葉,紐約除了曼哈頓之外,都還沒有電,沒有煤氣,也沒有自來水和下水道係統,所以這個豪宅內沒有廁所,更沒有抽水馬桶。取暖主要靠壁爐,所以這套房子裏每間屋子都有一個很大的壁爐。
前麵說到的那個Hutchison女士是在托馬斯購買這塊地之前就已定居在這裏,位置據小鎮曆史學家推算,應該在臨近City Island的大陸上,也就是後來被命名為Hutchison小河的岸邊。Hutchison女士一家非常不幸,因為信仰的問題,她們一家被羅德島驅逐,本來是奔著荷蘭人宗教寬容來的紐約,可沒想到僅在紐約住了一年就被印第安人滅了門。現在想想當初那些殖民者也是真夠膽大的,竟敢住在野獸遍地,印第安人控製的地區。那時,紐約的人口大都集中在曼哈頓牆街以南那塊狹窄地方,牆街外麵就是野狼和熊的天下。
現在的Pelham並不是一個鎮,隻是一個村名。在New Rochelle鎮有兩個叫Pelham的村子,一個就是Pelham,另一個叫Pelham manor。同樣據小鎮曆史學家研究,Pelham這個名字很可能是Pell 和Ham的縮寫,Ham在古英語裏與Home同義。
我參觀的這座莊園是Pell先生的後代Bartow Pell建的,其實Bartow並不是他的直係後代,因為Thomas Pell唯一的後代就是他的侄子John Pell ,不過西方人不講究這個。Thomas Pell娶的妻子是一個叫Lucy Brewster的寡婦,她原本是Francis Brewster的太太,她先生於1644年在美國著名的Lamberston Ship鬼船事件中失蹤。Lucy並沒有給Thomas生養子嗣。
Thomas Pell並沒在他買的這塊地上住過。Pell是英國移民,當時住在康州的Fairfield。在那個時代,英國殖民者主要分布在波士頓到康州的沿海一線。荷蘭人控製著紐約,不允許英國殖民者向南遷移。當初Thomas買這塊地方也是一種大膽的行為,等於侵襲了荷蘭的控製區域。Thomas買這塊地的時候,第一次英荷戰爭剛剛結束,雙方已經簽署了威斯敏特斯和平協議,但新大陸還不知道,以為英國和荷蘭還在打仗。當時的新英格蘭地區也在積極備戰,以防荷蘭軍隊沿長島海灣東侵。托馬斯大概認為英國軍隊會獲勝,想搶在勝利消息到來之前,在荷蘭控製區買下一塊便宜的土地。英國和荷蘭之間共發生四次戰爭,都是爭奪海上霸權的海戰。歐美學者稱其為Anglo-Dutch War。
真正開發這個地區的是John Pell,也就是Thomas Pell的侄子。第一個開發項目是建設通往波士頓的郵路,據說這條郵路以前是印第安人穿行的小路(trail),新阿姆斯特丹變為紐約後,總督Lovelace積極推進這條郵路的建設,但工程進展緩慢。從1668年項目提議開始,一直到1673年這個簡單的郵路才算建成,使得紐約到波士頓來回的路程縮短在一個月之內。這條路建好後,Pelham這片地區才逐漸開始有人居住,而小鎮真正興旺則是在十九世紀後期了。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現在的Pelham與Bronx在海岸的接壤地區曾經爆發過一場重要的戰鬥。1776年10月11日,英軍為包圍駐紮在曼哈頓島的大陸軍主力,想在曼哈頓東北部登陸。原本計劃登陸在Throgs Neck,但沒想到登陸地點不是半島,而是一個小島,與陸地還隔著一塊沼澤地,原有的木橋已被大陸軍拆除,而且岸上還有守軍據險守衛。英軍無奈,隻好繼續向北尋找登陸點,最後選在了在Pelham海岸登陸。其實,如果英軍繼續向西航行,能夠找到離曼哈頓島更近的登陸點。
在Pelham岸邊登陸的英軍共四千人,大陸軍防守部隊750人。雙方經過十五輪對射,大陸軍以傷亡十幾人的代價有序撤退,英軍大約傷亡上百人。雖然大陸軍防守部隊沒能阻止英軍登陸,但遲滯了他們的進攻,掩護了華盛頓率領的主力部隊順利撤退至White Plains地區,讓英軍的包圍圖謀破產。
這個曾經的戰場如今變成了Bronx的一個高爾夫球場,曾經大陸軍指揮官觀察英軍登陸情況的高地現在成為一些漂亮的豪宅所在地。
誰知道這個東西是幹什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