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閱人間事,讀聖賢書
個人資料
為人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我是一個麵條控(四)

(2022-01-29 06:42:18) 下一個

改革開放前,中國人口流動性很小,所以那時各地交流不多。很多南方菜我們東北人不會吃,比如小時候就不知道西紅柿可以炒雞蛋,以為隻能當水果生吃。還有菜花以前東北人也不知道怎麽吃。這些新蔬菜和新吃法還都是當時的沈陽勞模李素文教的。

我剛到秦皇島工作時,與一個來自四川資陽的小楊住一個宿舍。小楊長得白白淨淨,隨和謙虛。他覺得食堂飯菜味道差,很喜歡自己做飯,特點是不管做什麽菜都要放他從家帶來的資陽豆瓣醬。烏賊產卵的季節,我們下班後就到碼頭那去釣烏賊玩。烏賊很好釣,五月份產卵季節的烏賊往往是產完卵就死了,有時海麵上都能看到漂浮的死烏賊。釣烏賊的時候,偶爾還能釣上大海參,可不論釣上什麽,小楊都一律用資陽豆瓣醬炒。我當時對豆瓣辣醬還不是很接受,而且我不大喜歡海鮮,所以那些烏賊魚就都給小楊自己吃了。

有一天我去市裏買了幾個萵苣回來,準備晚上自己炒個萵苣吃。收拾那個萵苣時,我把葉子都當廢料扔了。小楊看到了就很驚訝的說:“你怎麽把葉子都扔了啊?這葉子很好吃的啊。”“啊?!”我頭一次聽說萵苣葉子能吃,有點懵。小楊說:“我一會下點掛麵,把這葉子一起煮了,你嚐嚐就知道了。”吃了小楊的萵苣葉子掛麵後,我才知道萵苣葉子這麽好吃。從此,我就告訴家裏人,萵苣葉子很好吃。現在萵苣葉子有了一個很好的名字--油麥菜。

改革開放後,人民的自由度增加,人口流動頻繁,使得各地美食得以相互交流。如今我在沈陽就基本可以吃到各地風味小吃,而無需舟車勞頓地去當地品嚐。

印象中外地最早來沈陽開飯館的是四川人,其後就是粵菜。東北人不排外,外地人到沈陽都覺得很舒服,沒有被排斥和歧視的感覺。現在開遍全國的好利來蛋糕的老板羅紅就是四川雅安人,他的事業雖起始於蘭州,但發跡於沈陽。我那時在國內做谘詢,和他有過交往。他是一個非常謙和有禮的年青人,很熱心文化公益事業,如今他的企業已經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烘焙龍頭企業。

重慶小天鵝,成都外婆家都很早落戶沈陽。沈陽人雖然不像四川人那樣無辣不歡,但也愛吃辣。擔擔麵因為都是小小的一碗,我們都當點心吃。川菜和擔擔麵的香辣味道和東北人的重口味很搭。

大概第一個入駐沈陽的外地麵館是美國加州牛肉麵。把一個純粹中國風味的牛肉麵給按上一個美國加州的名頭,讓這碗普普通通的牛肉麵變得洋氣和體麵了不少。可吃過之後,估計沒幾個人會覺得這牛肉麵有什麽特殊,太普通了,還不如沈陽的蘇氏牛肉麵。後來又有了一個李先生牛肉麵,好像也是一個美籍華人開的。

說到牛肉麵就不能不說台灣牛肉麵。早在九十年代,台灣的頂好牛肉麵就入駐沈陽了,第一家店就開在緊鄰三好街的文萃路上。那時我在三好街混飯,嚐過一次後,頂好牛肉麵是我午飯的首選。隻要不出差,幾乎天天都去。那時一碗牛肉麵六塊錢,比其它麵館要貴不少,可那碗麵實惠啊,好多大塊牛肉,還配半個鹵蛋和青菜榨菜,而且牛肉濃湯也是鮮美無比。最奇怪的是麵條,竟然泡在湯裏吃起來還彈牙。我一個朋友是那家店的店長,我就請教他,這牛肉麵的麵怎麽這麽筋道呢?他告訴了我一個秘密,原來他們的牛肉麵煮到八分熟就撈出來,是靠牛肉熱湯燙熟的。真是做什麽都有竅門,行行出狀元。從此我就學會了,煮湯麵不能煮過頭了,要煮八分熟。

連趙本山都被頂好牛肉麵折服了。他當時就住在萬豪酒店對麵的河畔花園別墅區裏,離頂好麵館不遠。我在那遇見他好多次,但三好街人很淡定,沒人找他簽字合影。趙本山那時也很接地氣,誰跟他搭話,他都像認識似的跟你聊幾句。

頂好牛肉麵在沈陽的名頭很響,每天顧客絡繹不絕。據說不到半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資,每年一家店的利潤就近百萬。如今頂好的牛肉麵賣到三十多元一碗了,在沈陽已經開了十六家店。小小牛肉麵看著不起眼,做好了也是大生意。

2012年帶老母親去台灣旅遊時,台灣導遊曾特意安排兩家據說是台灣最好的牛肉麵館讓我們品嚐,一家在高雄,一家在台北。兩家牛肉麵做的都很好,和頂好牛肉麵不相上下,不過台北這家牛肉麵有個優惠,麵條不限量,不夠可以加。感覺適合飯量大的體力勞動者顧客。

雖然後來在不同的地方品嚐過各種牛肉麵,但頂好牛肉麵則永遠是我心中最好的牛肉麵。如今我自己也學會了做牛肉麵,但我做了一些改革,我是用牛排骨,而不是牛肉。牛排骨怎麽燉都不柴,燉出的牛肉湯因為有牛骨也非常鮮美。隻是這美食如今不敢多吃,歲數大了,擔心血管心髒受不了。

要說台灣占領大陸市場最早的麵條還不是牛肉麵,而是方便麵。記得八十年代中我讀研的時候,北京隻有一種簡易包裝的三鮮伊麵,一塊錢一袋含五包,裏麵有五個調料包。那時我們經常在機房幹到很晚,因為編程是一種很具挑戰性的工作,很容易興奮,有時不知不覺就幹到下半夜,而食堂那個點早就關門了。饑腸轆轆的我們有時會到校門口那個溫州人的餛飩攤,買一碗餛飩當夜宵。有時太晚了,連溫州人都回家了,就隻好打點開水泡方便麵了。我對所有的麵條都不排斥,即使是最簡單的方便麵我也吃的津津有味,連湯水都喝的一幹二淨,當然主要是肚子餓了,吃啥都香。:)

九十年代初,康師傅紅燒牛肉麵問世後,立馬讓大陸所有簡易方便麵都焦慮了。雖然那時兩塊錢一包的方便麵大多數國人還覺得貴,一時無法接受,但康師傅牛肉麵的口碑卻慢慢樹立起來。隨著中國人收入水平的提升,康師傅的價格也被大陸老百姓接受,待統一方便麵進入大陸時,康師傅早已擁有了忠實的客戶群。這是一個彎道超車的經典案例,鼎新國際之所以能勝出靠的就是超前的眼光和對大陸市場的信心。

鼎新公司是最早來到中國的台灣食品公司。如今這家公司已成為年銷售額九百多億美元的跨過企業,每年單單銷售的方便麵就有幾十億包,而且主要市場和生產基地都在中國大陸。十四億人口的大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初期,消費首先是從吃的改善開始的。誰抓住了這個曆史機遇,誰就會成為食品產業的巨頭。

辦企業最重要的是眼光和魄力。在中國剛剛打開國門的那個時候,可以說是人有多大膽,就有多大產。那時的中國市場空白太多了,尤其是食品產業,隨便找一個空白項目,隻要堅持下來,都會成為行業翹楚。其實直到最近這些年,這種人有多大膽,就有多大產的事還在發生。柳州的螺螄粉就是這樣一個成功案例。

麵條不僅中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喜歡。隻不過外國人隻有意大利麵一種麵條,不像中國什麽拉麵、抻麵、切麵、掛麵、壓麵、刀削麵花樣繁多。在瑞士留學時,第一次吃意麵的時候嚇我一跳,那一大勺牛肉沫番茄醬,感覺比麵條都多,估計有半斤肉餡。就覺得瑞士人真奢侈啊,吃一盤麵條都用那麽多肉餡。

普通意麵做起來非常簡單,但做海鮮意麵則有點講究。海鮮意麵分放西紅柿醬和蒜香的兩種,我不大喜歡吃海鮮,所以對海鮮麵不那麽感冒。我太太則非常喜歡海鮮,也特別喜歡吃意大利海鮮麵。我們在長島住的時候,小鎮上有一家很好的意大利館子,他們的蒜香海鮮麵很有特色。海鮮似乎是先沾了蒜末烤過的,蒜香味很濃,食材也非常新鮮,而且鹹淡正好,不像紅龍蝦的龍蝦麵,看起來很美,吃起來很鹹。

外國人對中國的麵條似乎也不怎麽感興趣。在國內的時候,我曾請我的瑞士好友羅傑和當時公司的美國合夥人吃過老北京炸醬麵,感覺他們對老北京炸醬麵的興趣遠不如對一進門時的那聲迎客吆喝更感興趣。我問羅傑,中國麵條怎麽樣?他支支吾吾地說,挺好挺好,就是有點軟。羅傑曾在日本留學三年,他告訴我他在日本最懷念的就是瑞士小牛肉腸和瑞士牛血腸。這兩個確是正宗瑞士風味,別的國家沒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時候的味道,而小時候的味道會伴隨我們一生。如果人在異鄉,小時候的味道就成了我們的鄉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分享,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為人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東村山人' 的評論 : 謝謝喜歡!握手。:)
為人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風裏飛奔' 的評論 : 是我和麵條有關的個人曆史。:)
東村山人 回複 悄悄話 “麵條控”四篇篇篇好文!寫得很有意思,有看頭!期待五。。。
謝謝分享!
風裏飛奔 回複 悄悄話 感覺您這是中國麵條綜述?集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