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閱人間事,讀聖賢書
個人資料
為人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格物致知,格的什麽物,致的是什麽知?

(2021-09-07 07:02:44) 下一個

格物致知作為儒家的心法被王陽明發展成陽明學,而陽明心法則是借鑒了佛理。所以要弄懂格物致知的學問,懂得佛理是前提。如果對佛理不甚了了,讀王陽明的心學就覺得玄乎。

格物致知作為儒家的心法,到了宋朝時被朱熹給歪解了。我覺得朱熹至死也沒有開悟,因為朱熹的方法走錯了方向。他不是向內求,而是向外求。把格物當作是研究客觀事物的規律或曰命理,以為窮盡物之理,擴充自己的知識庫就會達到開悟的境界。所以,我理解朱熹及宋之理學是把格物致知的知當作了知識的知。

而王陽明的心學可謂是一場正本清源的革命,因為陽明心學是向內求,求的不是知識,而是良知。而良知的顯現必須是毫無自私自利之心時才有可能,所以王陽明說:“蓋欲此心純乎天理,而無一毫人欲之私耳。”其實也是說的存天理,滅人欲的道理。

很多人以為王陽明是在格竹子時開的悟,好像對著竹子發呆就能開悟似的,這實乃錯解了王陽明。王陽明正是因為循著朱熹的格物之路走不通,才忽然醒悟對著竹子發呆是沒用的,這是功夫向外的歧途歪路。也正是因為錯誤的功夫下的深,覺悟的才徹底。王陽明在格竹子的時候不是明白了竹子的理,而是明白了格一輩子竹子也不會開悟。也因此,他豁然開朗,知道了正確的路是向內求,心之學就是求一顆無一絲一毫私心私欲的聖心。聖心就是良知,良知顯現了,行為自然合乎道,並不需刻意地去求一個道。這就是知行合一的秘密。所以王陽明描述良知充滿的狀態是“不慮而知,不學而能。”也即俗話說的,人事通,萬事同。儒家說的良知充滿,佛家說的心物一元,其實和基督教所說的聖靈附體是一個意思。

所以,我理解的格物就是去除私心私欲,致知的知就是良知,而非知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