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閱人間事,讀聖賢書
個人資料
為人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馬凱碩:美國會輸給中國嗎?(上)

(2021-07-05 13:39:08) 下一個

這是馬凱碩七月一日發表在美國《國家利益》上的一篇文章。在這個反華政治正確的時期,馬凱碩能直言不諱地批評美國對華政策難能可貴。我用翻譯軟件先翻譯了一下,然後人工校對了一些不通的句子,肯定很多錯謬之處,大家湊合看吧。英語好的可以看原文,鏈接在後麵。忙活了一天我隻弄了一半,後半部我今晚接著弄,明天再發上來。

-----------------------------------

 

妖魔化中國的真正危險在於,它甚至會讓有思想的美國人相信,像美國這樣的開放社會比中國這樣的封閉專製製度具有許多天然優勢。以這種方式塑造中國形象,美國人甚至無法想象輸給中國的可能性。

這種連輸球可能性都想不起來的心理,意味著美國人嚴重低估了來自中國的挑戰。中國經曆了曆史上最痛苦的世紀,經曆了西方和日本勢力對中國進行的百年屈辱後的今天,中國人認為,美國的進攻是西方列強壓製中國並阻止其占領其合法權利的最後一次努力。美國決策者犯的最大的概念錯誤是一個簡單的錯誤。他們假設他們的戰略競爭對手是中國共產黨。這解釋了美國人對美國民主會勝利的信心。然而,年輕的美國共和國真正的戰略競爭對手是擁有四千年曆史的文明。作為美國的朋友,我隻能驚歎它在戰略上的自滿情緒,這種自滿情緒空洞地投入到一場它很可能會輸掉的比賽中。

孫子和卡爾·馮·克勞塞維茨都支持的地緣政治中最古老的規則是“了解你的對手”。可悲的是,美國無視這一基本規則。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拜登政府國家情報總監艾薇兒·海恩斯 (Avril Haines) 說:“中國在一係列問題上對我們的安全、我們的繁榮和我們的價值觀構成挑戰。”許多美國人會為她直言不諱地陳述一些事實而鼓掌。事實上,她的陳述的每一個部分都是不正確的。

首先,中國沒有挑戰美國的繁榮。中國人比這更聰明。他們將美國的繁榮視為一種資產,有助於並將繼續推動中國經濟走向繁榮。美國經濟一直是主要的經濟火車頭,使中國經濟從 1980 年的美國經濟規模(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十分之一,到 2014 年超過美國。 所以,這裏有一個簡單的事實這可能會讓艾薇兒·海恩斯感到震驚。如果喬拜登總統向中國提出一項有利於美國經濟(和美國工人)並有利於中國的經濟協議,中國會熱情地接受這樣的協議。美國的繁榮對中國來說是一種資產,而不是一種負擔。

其次,中國不會對美國的安全構成威脅。中國並沒有威脅要對美國進行軍事入侵(而且它的武裝力量遠在海洋之外);或者對美國進行核打擊(其核彈頭是美國的十五分之一)。中國也沒有威脅到美國在中東等地區的軍事霸權。事實上,中國甚至不是美國國防預算的敵人。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最近表示,過去二十年來,美國一直專注於中東,而中國則在進行軍事現代化。 “我們將保持優勢,”他指出,“並且我們將在未來增加優勢。”法裏德·紮卡裏亞說得對。

奧斯汀所說的美國對中國的優勢更像是一個鴻溝。美國的核彈頭數量大約是中國的二十倍。它的海上軍艦噸位是中國的兩倍,其中包括 11 艘核動力航母。國家安全分析師塞巴斯蒂安·羅布林 (Sebastien Roblin) 表示,華盛頓擁有 2,000 多架現代戰鬥機,而北京大約有 600 架。美國使用由大約 800 個海外基地組成的龐大網絡來部署這種力量。中國有三個。中國的國防預算在2000億美元左右,甚至不及美國的三分之一。布魯金斯學會的邁克爾·奧漢隆指出,“如果中國在北約,我們會斥責它的負擔分攤不足,因為其軍事支出遠低於北約 2% 的最低水平。”

如果海恩斯說中國對美國的安全構成威脅是正確的,那麽合乎邏輯的結論是,中國會很高興看到美國的國防預算、美國的航空母艦、噴氣式戰鬥機和海軍基地減少。事實上,中國會不高興。中國的戰略規劃者對美國在不必要的戰爭上浪費了如此多的資金以及維持龐大而臃腫的國防預算而削弱了美國在教育和研發等更關鍵領域的競爭優勢感到非常興奮。美國人對成為恐龍的比喻很熟悉。美國龐大的國防預算為美國提供了恐龍從其龐大體積中獲得的競爭優勢。

最後,海恩斯說,中國對美國“在一係列問題上的價值觀”構成威脅。如果中國威脅要向美國輸出其意識形態,或者威脅要破壞美國的選舉進程,那麽這種說法就是正確的。兩者都沒有發生。然而,數量驚人的美國人,甚至是深思熟慮、見多識廣的美國人,都認為中國的使命是破壞美國的價值觀。這種信念可能是對中國的兩種主要誤解的結果,這些誤解已經滲透到美國人的潛意識層中。第一個誤解是,既然中國是共產黨管理的,那麽它必須像前蘇聯一樣,進行一場證明共產主義優於民主的運動。

然而,美國人也相信經驗證據。這些證據表明,中國幾十年來一直停止支持其他共產黨。中國真正的使命是振興中華文明,而不是浪費時間輸出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第二個誤解是,當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時,它會像美國一樣,執行普世使命,輸出中國“模式”,就像美國輸出美國“模式”一樣。這是美國完全無視對手的一個完美例子。美國人應該了解中國人民的最基本事實是,他們不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中國人,就像美國人相信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美國人一樣。中國人相信,很簡單,隻有中國人才能成為中國人。如果其他人試圖成為中國人,他們會感到困惑。

美國話語中另一個常見的說法是,中國的目標是讓世界對獨裁者來說是安全的。拜登說:“很清楚,絕對清楚……這是 21 世紀民主政體與專製政體之間的鬥爭。這就是這裏的利害關係。我們必須證明民主是有效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骨子裏沒有民主,但他是一個強硬、聰明的人。他是像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那樣認為專製是未來潮流的人之一。”

其實,如果說實話,一個國家是民主國家還是專製國家,北京根本不知道。它隻關心它是否能與特定國家有效合作。因此,如果西方民主的發源地希臘決定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歡迎中國投資其比雷埃夫斯港,中國根本不在乎希臘是否民主。它將與任何國家合作,互惠互利。但老實說:這也是美國所做的。它也與沙特阿拉伯合作,盡管它遠非民主國家。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增長,它將挑戰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地位。拜登說得對,“中國有一個總體目標,我不批評他們的目標,但他們有一個總體目標,即成為世界領先國家、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和最強大的國家。”實際上,中國真正的目標是改善中國人民的生活。目前,14億中國人的人均收入約為1萬美元,而美國3.8億人的人均收入為6.5萬美元。如果中國人成功地將人均收入提高到 17,000 美元,是美國的四分之一,那麽他們的經濟將變得更大,因為他們的人口是四倍。

真正的競爭是強化經濟。如果這是真的,美國可以采取一些簡單的邏輯步驟來提高其經濟競爭力。第一步是將其臃腫的國防預算削減一半,並將節省的資金重新投資於研發。第二步是從中東完全撤出所有國防力量,停止打不必要的戰爭,自 9/11 後戰爭開始以來,這些戰爭已經使美國納稅人損失了 5 萬億美元。第三步是扭轉特朗普政府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采取的所有步驟。為什麽要反轉它們?他們沒有削弱中國經濟。事實上,他們可能反而損害了美國的經濟。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統計數據。 2009年,中國零售商品市場規模為1.8萬億美元,而美國為4萬億美元,是中國的兩倍多。 2019 年,在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進行三年經濟攻擊後,中國的零售商品市場已增長至 6 萬億美元,超過美國僅增長至 5.5 萬億美元的規模。一個基本的戰略規則是,在已經失敗的戰線上繼續戰鬥是錯誤的。第四步是重新加入前總統奧巴馬明智地發起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自由貿易協定,以確保東亞經濟生態係統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生態係統不會以中國為中心。第五步是通過與中國簽署的每個國家或地區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來匹配中國的拳頭。例如,美中競爭的一個重要舞台將是東南亞,那裏的 7 億人口中仍然對美國懷有主要的善意。東南亞國家聯盟 (ASEAN) 很重要。 2000 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總和是東盟 GDP 總和的八倍。到 2019 年,它隻有 1.6 倍大。到 2030 年,東盟的經濟規模將超過日本。因此,美國應立即與東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這五個步驟會嚇壞中國人。突然之間,中國將不得不與一個深思熟慮且有價值的地緣政治競爭對手打交道。不過,中國人不必擔心。可悲的事實是,在美國,即使是這些明智而合理的五個步驟中的任何一個在政治上都不可行。中國正在推行一項深思熟慮的長期戰略,這個戰略既成功地改善14億中國人民的生活,也成功地將中國經濟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融合在一起,讓世界與中國的繁榮息息相關。美國沒有與之匹配的綜合戰略。

這是另一個值得反思的統計數據。巴西在地理上比中國更接近美國。 2000年,巴西需要一年時間向中國出口10億美元。現在它每七十二小時就向中國出口十億美元的商品。與剛剛經曆了中國四千年曆史上人類發展最好的四十年的底層 50% 的中國人相比,美國底層 50% 的人口經曆了 30 年的經濟停滯,創造了作為諾貝爾獎獲得者安格斯·迪頓 (Angus Deaton) 記錄了美國白人工人階級的“絕望之海”,導致預期壽命降低、嬰兒死亡率增加、阿片類藥物成癮增加、自殺率增加等等。

這大概是美國戰略規劃者應該反思的最重要的一點:說到底,美中地緣政治較量的結果不會由航母數量或核武器數量決定。相反,它將取決於哪個社會在照顧其底層 50% 方麵做得更好。截至目前,中國領先一英裏,就像美國在冷戰中明顯領先於蘇聯社會一樣。事實上,蘇聯正在失敗的第一個跡象來自其人類發展統計數據:預期壽命降低、嬰兒死亡率增加、酒精成癮程度更高、自殺率更高!相比之下,如今,正如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 Jean Fan 所記錄的那樣,“與美國的停滯相比,中國的文化、自我概念和士氣正在快速轉變——主要是為了變得更好。”

美國在冷戰中戰勝蘇聯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美國聽取了其最偉大的戰略思想家之一喬治·F·凱南 (George F. Kennan) 的建議。盡管凱南主要是因為他的“遏製”政策(這對像中國這樣的全球一體化大國不起作用)而被人們記住,但他實際上給了他的兄弟們非常周到的建議。他強調,相對於蘇聯,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將取決於它的能力,即在世界各國人民中普遍形成這樣一個國家印象: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成功地解決了國內生活的問題和世界強國的責任,具有能夠保持自己的精神活力的國家在當時的主要思想潮流中。

這條關鍵建議有四個部分:(1)一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麽;(2)成功應對內部問題;(3)全球責任;(4)具有精神活力的國家。與蘇聯相比,美國在所有四個方麵都領先。今天,與中國相比,美國在這四個方麵都落後了。世界很高興聽到喬·拜登說“美國回來了”。但持續多久?許多美國戰略規劃者和思想家犯的一個錯誤是低估了世界其他地區。大多數美國觀察家都知道,特朗普在 2024 年至少有一個平等的機會成為總統。 事實上,如果特朗普在 2024 年與卡馬拉哈裏斯競爭,他成為總統的機會甚至更大。如果特朗普再次成為總統,他將再次退出多邊協議和機構(如巴黎氣候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貶低盟友(如法國和德國)或要求他們付出更多(如韓國和日本) , 從印度等友好國家撤回 H1B 簽證。有哪個美國人能站出來,板著臉說,這種事情再也不會發生了嗎?如果美國人不能板著臉說這句話,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在美中競爭中小心翼翼地對衝他們的賭注難道不是合理的嗎?

因此,美中之間真正的較量不會在任何外部領域展開。它將在美國的中心地帶進行戰鬥。拜登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消除在白人工人階級中造成“絕望之海”的三年經濟停滯。隻有這樣才能阻止特朗普或類似特朗普的人物回歸。隻有這樣才能重振對拜登“美國回來了”的說法的長期信心。所有這一切導致了最後一個悖論:啟動美國經濟的最佳方式是與世界上其他強大而充滿活力的經濟體密切合作,尤其是與世界上中產階級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合作。如果美國的決策是由冷靜、理性、有思想的注重實際的階層製定的,這將是解決美國嚴重內部分歧的合乎邏輯的、實際上是常識的解決方案。

然而,這種常識性的解決方案在美國當前的政治競爭中似乎是無效的。在競選期間,拜登明確表示對華貿易戰沒有奏效。他說,特朗普與中國的貿易戰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讓美國人付出了金錢和工作的代價!法裏德·紮卡裏亞說拜登說這話是對的。然而,如果拜登解除傷害美國企業和農民的對華貿易製裁,他將在政治上被釘在十字架上。如果拜登政府想要重新平衡與中國的關係並努力實現與中國更正常的關係,而不是自我挫敗的關稅和製裁,它需要強大的政治掩護。拜登政府可以使用一種資源:世界其他地區的意見。事實上,美國《獨立宣言》明確指出,美國應該“對人類的意見表現出體麵的尊重”。上文提到的凱南的明智建議還強調,美國應該注意美國在“世界人民之間”造成的印象。

事實上,美國在冷戰中贏得對蘇聯的一個關鍵原因是它所倡導的事業,特別是在國際舞台上的事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廣泛支持。我自己親眼目睹了這一點。在蘇聯支持的 1978 年 12 月越南入侵柬埔寨和 1979 年 12 月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聯合國(聯合國)大會是世界上唯一代表全世界 78 億人民的機構,將始終投票譴責和拒絕這些入侵。 1984 年至 1989 年擔任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時,我與弗農·沃爾特斯 (Vernon Walters) 和珍妮·J·柯克帕特裏克 (Jeane J. Kirkpatrick) 等傑出的美國大使密切合作,以確保在聯合國 193 個成員國中,近 150 個成員國支持美國發起的反對蘇聯的決議。這從經驗上證明,大多數“世界人民”支持美國而不是蘇聯。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說:“美國國會一直以一種聲音捍衛那些被北京壓迫的人,支持香港人民的自由、正義和真正的自治。我們呼籲全世界所有熱愛自由的人與我們一起譴責這種不公正的判決和中國對香港人的廣泛攻擊。”(待續)

 

原文鏈接: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can-america-lose-china-18902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杳果果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翻譯和分享。:)

論文級別的文章,對進一步了解國於國之間的曆史關係及現狀成因方麵有很大的幫助。
海邊2018 回複 悄悄話 希望能有更多類似的觀點出現在美國媒體上。但在精致的宣傳術下,反中已被培育為政治正確了。這種文章大概率是作為點綴的。
為人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井觀天' 的評論 : 這也沒錯啊。
井觀天 回複 悄悄話 馬凱碩非常親中。作為印裔新加坡人,他真希望中印都複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