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71)
在四書之中,我個人認為《大學》和《中庸》是掌握儒家思想的關鍵之作。這兩本書原本是《禮記》中的兩篇,據說是孔子授課的記錄,由曾子和孔子的孫子子思整理成書。
《大學》不是我們現代意義的小學,中學,大學的大學,而是大人之學,也就是君子之學。大人是與小人相對的。孔子口中的小人也不是我們現在語意中的那種奸佞小人,而是指沒有受過聖人教育,沒有聖人思想的普通人。儒家的所謂學問和今天我們以知識為主的學問是不同的。儒家的學問其實是做人的學問,是如何成為聖賢的學問。在孔子看來,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人是否有德。而這個德的核心不是外在的行為規範,而是仁,即一顆純良的仁心。這個仁心,後來被王陽明發展為致良知。
可如何使一個人由原本的自私促狹的小人轉變為無私公正的君子呢?這就要靠修行。《大學》講的就是這個修行方法和過程。
《大學》開篇就點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個君子的目標。想成為君子嗎?想成為聖人嗎?那你就要有光明磊落,無私中正的德性,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意願,還要有一顆不動搖不被誘惑的恒定的良心。估計孔子的第一課就是告訴學生們,當我孔子的學生就要以這個為目標。這也是在讓徒弟們發願。你要先發這個願,如果沒這個心願。你說你學習是為了賺錢,是為了出名,那孔子就會勸你回家,或找別的老師了。沒有成聖之心,就是孺子不可教也一類的了。孔子是不會收這樣的人為徒的。所謂的有教無類,指的是不管貧富貴賤都可來學,但不想成聖的不在此列。中國的儒釋道與西方的基督教有一個明顯的不同是,中國學問從不主動推銷,如錢穆先生所言,是隻有來學,沒有往教。老師都是坐家裏來等人求教的,沒有挨門竄戶地去求人家學的。因為成聖這事和成佛差不多,沒有強烈的願望和堅定的信念是不會成功的。
交待了學習的目標後,孔子就傳授了一個經驗。即:當你有了這個宏願和偉大目標的時候,你的心就會安定下來,安定下來了,頭腦才會清醒,才能真正去用心思考。孔子的那個時代,沒有電,沒有汽車,沒有什麽夜生活,夜是很安靜的。中國人那時沒有椅子,大都席地而坐。席地而坐最舒服的姿勢自然是盤腿而坐了。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月明星朗,席地而坐就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打坐。打坐在那個時候也許是不需要特殊傳授的技能,這也是我們在儒家經典裏沒有看到打坐的記載的原因。
靜坐(打坐)是共法,儒釋道都以此作為修行方法。佛教和道教傳授的比較多,似乎隻有儒家隻在乎心法,而不怎麽傳授打坐這個修行法門。其實不然,隻是這些東西不在正規的儒家典籍中。王陽明教徒弟的第一課就是讓他們靜坐,先去掉身上的浮躁和塵世之累,然後才開始傳授心法。
緊接著,《大學》中最重要的一段出現了。即:“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是把這個修行過程倒說了一遍,後邊又正說了一遍。目的是強調其重要性。其實整部《大學》都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後麵都是對這句話的解讀和案例教學。
那什麽是格物呢?《大學》裏沒有特別說明。也許孔子在講課的時候仔細講過格物的方法,可因儒家很多文獻失傳,現有的經典已經找不到關於格物的具體解釋了。但可以想象,在那個時候,格物應該是不言自明的東西。否則曾子不會不在書中加以說明。現在權威的解釋是,格物即是推究事理,是用一顆誠心去推究。我理解格物是指在排除私欲的情況下去推究事理。什麽意思呢?就是你在看待事物時,沒有一己之私,才會獲得真知。所以格物是致知的條件,即首先要格物,也就是格除身上的私心私欲。而所謂的成聖則是無需刻意,就無時無刻不在無私的狀態中。
個人理解,歡迎討論。
人無完人,給別人進步的空間就是體現本身已經在進步了。
謝謝好文分享。會慢慢在時間下找到自身的成長軌道。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