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閱人間事,讀聖賢書
個人資料
為人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另一個美國的故事---聊幾句電影《無依之地》

(2021-03-06 09:42:59) 下一個

我覺得這是一個主題模糊的電影,也許符合現代派的敘事風格。

電影一開始,一個一臉滄桑的中年女人在晨曦中告別朋友,從公租倉庫裏拉上自己的家當,開著自己的房車去流浪。這樣的開場,讓我以為是要講述一個無家可歸者的故事,即哈靈頓筆下的另一個美國的故事。

六十年代時,作家哈靈頓寫了一本引起巨大反響的書--《另一個美國》,該書將美國的貧困問題推上了台麵,將另一個隱形的美國暴露於世。當時的紐約時報評論說:“這是憤怒的呐喊,良心的呼喚。”因為是哈靈頓第一次將社會的目光從成功的美國夢故事轉移到那些被拋棄的人身上。哈靈頓說:“千千萬萬的美國窮人漸漸離開了人們的視線。美國的窮人多如牛毛,但要發現他們,卻需要有心的才智之士費番功夫才能做到。”

據說肯尼迪總統讀過此書後,痛下決心,要與美國的貧困問題開戰。他被刺殺後,約翰遜總統繼承了他的遺誌,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貧困戰爭。可遺憾的是,直到今天,美國的貧困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貧困的原因有很多,但在美國,貧困主要是資本邏輯造成的。

《無依之地》不是刻意揭露美國貧困問題的電影,也不是一個社會批判性電影。它講述的是一群開著房車到處流浪的人。這些人不都是無家可歸者,有的純屬就是喜歡這種生活方式,有的是為了自我療傷,當然也有真正的無家可歸者。美國的無家可歸者的麵目在電影裏是被不經意地暴露出來的。工作了一輩子,退休金不夠養老所需,甚至連房子都租不起,不得不住在自己的車上。我不知道這樣的美國人有多少,占美國人口多大比例,但因為這次疫情,讓我知道,竟然有近一半的美國人拿不出六百塊美元現金。那天我看那個議員說出這個數字時,我都不敢相信。

關於另一個美國的故事,最近的一本書是萬斯寫的《鄉下人的悲歌》。萬斯筆下的那些被拋棄的美國人是沮喪、落魄、絕望和自暴自棄的一群人。而《無依之地》裏這些失落的美國人,依然充滿愛心,依然具有倔強獨立的精神。我不知道哪一個更真實,畢竟我沒有接觸過那些人,盡管我見過。

我家附近以前有一個馬場,隻養了一批馬,有一個中年人負責飼養,我估計是一個富人自己養著玩的。後來那個馬場被賣給地產公司蓋了公寓,馬也不知道哪去了,而那個養馬的中年漢子失了業,也沒了住的地方,成了一個無家可歸者。馬場剛被賣的那些天,我每天都能看到他在那守著自己的一堆破爛抗議,也沒人搭理他。後來,來了蓋房子的工程公司,可能嫌他礙事把他趕走了,就再沒見他。有一次我散步經過九十五號公路的立交橋下,發現他在那安了家,變成一個徹底的流浪漢。再後來,新冠來了,他也不見了蹤影。

我想,這樣的無家可歸者是極少數,屬於比較特殊的原因造成的,不具有典型意義。可鐵鏽地帶的那些憤怒的美國人,卻的的確確是被資本主義全球化所拋棄的無辜的一群人。他們屬於另一個美國。

不像《小醜》、《雪國列車》、《極樂空間》和《入侵華爾街》這些電影具有明顯的反精英意識,《無依之地》沒有刻意表現反精英意識,而更多的是描寫那些漂泊失落的人之間的友善和相互的支持。這真實地表現了普通美國百姓憨厚樸實的一麵,也再一次印證了“仗義多在屠狗輩”的老話。最願意扶助窮人的往往還是窮人。

不過電影中那個白胡子老頭的一句話卻很具革命性,即:美元暴政和市場暴政。雖然語意不清,但指向明顯。美元暴政不知道如何解釋,但市場暴政很明顯是指資本邏輯的。在自由市場意誌主導下,工人被拋棄是無可指責的。資本可以自由流動,這是資本的天然權利,可工人無法自由流動,這其實是不平等的。可在資本邏輯下,你無法抵抗自由市場意誌。因此,說自由市場暴政是有道理的。今後,隨著貧富分化的日趨嚴重,精英階層很可能會創造出機器人暴政,就像電影《極樂空間》所描寫的那樣。

毛澤東時代經常會說資產階級專政和無產階級專政。以前體會不深,尤其是對資產階級專政理解不深。現在明白了,隻要是資本邏輯主導的國家,不管是否有選票,都屬於資產階級專政。因為,雖然你可能有選舉領導人的權利,卻沒有反抗資本邏輯的能力。

電影後來的演繹出乎我的意料。女主拒絕了妹妹讓她留下與她們一起生活的好意,也拒絕了一個老男人的愛。倔強地選擇了繼續流浪。這也許是美國人天生的那種自由意誌和獨立精神吧。這是女主自己選擇,沒有好壞之說。選擇什麽樣的生活就塑造什麽樣的人,反過來也可以說,什麽樣的性格就會選擇什麽樣的生活。任何事都是有代價的,自由獨立的代價就是孤獨。

我不知道這個電影因為什麽得了金球獎,反正現在很多獎都是我這種普通觀眾看不懂的。但有一點很明顯,就是這個女演員演的非常棒,把一個喪夫,失去工作和家的中年女人的彷徨,沮喪,失魂落魄和天生的倔強性格演的非常到位。

至於電影故事我不得不吐兩句槽。一是女主人的故事與電影基調不和諧,有一種疏離感,而且很老套,自我救贖之路也是莫名其妙;二是缺乏社會批判性和思考性。讓人覺得這些人的命運都是偶然的,和社會沒有任何關係。好像在告訴我們命苦不能賴政府。也確實,既然反對大政府,把政府看作是必要的惡,當然也不要指望從政府那得到什麽幫助。這也是美國強調個人自由的代價。就像這次德州停電,政府公開聲明,不要找政府,要自己自救一樣。

瞎聊幾句,為的是拋磚引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為人父 回複 悄悄話 是的。西方隻有美國和英國堅定地在走新自由主義路線。這兩個國家的貧富差距也是西方國家中比較大的。
niersi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美國更加社會達爾文主義。不過病毒不饒人,這次疫情中有不少強者也被達爾文了。這在澳洲是不可能的,養老金$2000/月,和工作沒任何關係。失業金少些,但不限期,也有公房給財富不足3萬$的人。好些華人一邊父母弄來隱瞞國內收入財富,領這些福利,好處一分不落下。同時condemn social security 說弱勢群體是寄生蟲,以此尋找某種優越感。。。我的西人朋友大多有文化且富有同情心。都不好意思提華人大多支持右派黨,更不好意思提這些明裏暗裏表裏不一的行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