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誌願軍不僅作戰勇猛頑強,而且很會戰鬥,具有很高的戰術素養。美軍對此有深刻體會。
“美軍戰史對中國軍隊的戰術有如下描述:中國軍隊遠比麥克阿瑟所嘲弄的“亞洲的烏合之眾”要機敏老練。中國步兵除迫擊炮外,沒有裝備更重的任何武器,但他們卻能極好地控製火力,進攻美軍和韓軍的堅固陣地。尤其是在夜間,他們的巡邏隊在搜索美軍陣地時成效顯赫。他們擬定的進攻計劃是從背後發起攻擊,切斷退路和補給線,然後從正麵發動攻勢。他們的基本戰術是一種V形的進攻隊形,他們使敵軍在這個隊形中運動,然後中國人就會包圍這個V形的邊沿。與此同時,另一支部隊運動到V的開口處,以阻止任何逃跑的企圖和阻擊增援部隊。”(摘自王樹增著《朝鮮戰爭》)
可以說,五次戰役誌願軍一直使用這一戰術。但實事求是地說,盡管中國軍隊進攻時非常堅決勇猛,但就朝鮮戰爭總體說,誌願軍的進攻戰役打的都不好。五次戰役沒有一次達到預期目標,這一方麵是後勤和火力的問題,但很重要的原因是誌願軍前期有些過分輕敵,缺乏現代化作戰經驗和對美軍機動能力的了解。在五次戰役後戰場出現膠著狀態的時候,誌願軍才認識到敵人的強大和自身的弱點,因此後期的戰爭才打得有章有法。
“有美軍軍人回憶道:中國軍人不像日軍,衝鋒的時候不顧一切,很容易被機槍成片地掃射。中國軍人很注意隱蔽,一旦遭遇強大火力,他們就會臥倒,一旦槍聲稀疏,他們又會頑強前進。”(摘自《朝鮮戰爭》)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誌願軍為了避己之短,揚己之長,大都采取夜戰、近戰的戰法。夜戰時為了不被敵人發現火力位置,往往大量使用手榴彈。這種戰術的確非常有效,美軍士兵回憶當年的戰場時,都對誌願軍的那似乎永遠扔不完的手榴彈印象深刻。
寫到這我不由想起甲午戰爭時期的清軍的表現。當時的清軍雖然裝備了現代化火器,可卻沒有與之相適應的訓練和戰術,加上根本沒有敢戰和敢勝的決心和意誌,使其戰場表現猶如胡鬧。每當日軍進攻時,清軍士兵離老遠就開始放槍。雖然槍械並不差,但卻不知道瞄準,而且開槍時眼睛不向前看,而是向後看,據說這是放前膛火槍養成的習慣。這樣放槍還不如說是放鞭炮。日軍後來發現了這一狀況,每次進攻時一遇清軍開槍就就地臥倒,一直等清軍子彈打光了再衝鋒。所以日清戰爭時,一場上萬人的大戰下來,給敵人造成的傷亡往往都不到三位數,可子彈卻消耗巨大。這種情況一直到上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的時候仍沒有改變,直皖大戰的時候,雙方上陣的兵力多達20萬,可真正在戰場上傷亡的將士不過幾百人,而子彈卻消耗了上千萬發。這幾乎等於現代美軍的零傷亡戰爭了。以至於有外國記者實在看不過去了,以惡搞的方式建議中國恢複使用弓箭,因為弓箭不僅便宜,而且殺傷力一定比槍炮要大的多。
而誌願軍這支軍隊,由於從建軍開始就一直是在艱苦的條件下作戰,彈藥從來沒有充足過,反倒逼著他們不得不采用近戰、夜戰和白刃戰的辦法殺敵,盡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正是這樣,促使中共軍隊必須依靠高超的戰術和勇猛頑強的作風來戰勝對手。林彪的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話是真槍實彈的戰爭經驗。曆史證明,強大的軍隊都是打出來的。
華川水庫戰鬥英雄39軍的趙誌立連長當年僅僅22歲,他指揮一個連的兵力,巧妙地利用水庫懸崖峭壁的有利地形,硬是打退美軍最精銳部隊的一個營的十幾次進攻,並斃傷美軍400餘人。成為朝鮮戰爭時的一個傳奇故事。可這樣一個被西方記者稱為“東方的直布陀羅戰鬥”的傳奇英雄,戰後竟隻獲得一個二等功。由此可以推斷,誌願軍的英雄人物實在是數不勝數。
關於中國誌願軍如何善戰我不想多說,因為再多的個案也總是缺乏說服力的。最有說服力的應是戰爭的傷亡統計。有網友提供了華盛頓韓戰紀念碑所記錄的美軍及聯合國軍傷亡人數如下:
美軍陣亡及失蹤:60,423人,被俘及負傷:110,420人,聯合國軍陣亡及失蹤為113萬人餘人,被俘及負傷為:115萬餘人。而中國誌願 軍的傷亡人數即使按美國和韓國最高的估計也僅為90萬人,而據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的最新統計,誌願軍烈士總數為183,108人,在烈士統計名單上,有姓名,籍貫,參軍年代和職位,犧牲地等情況,十分具體。必須強調的是,這個183108人的烈士名錄,並不僅是在朝鮮戰場犧牲的誌願軍,而包括了大量病死,救災,事故的犧牲人數.其中還包括大量死於朝鮮戰爭結束後的誌願軍烈士。誌願軍是1958年才撤回國的。(詳見網址:http://www.wangjiwang.com/Matter/859.html)
(注:據維基百科記載:美國國防部從1954年到1960年代的統計數字是陣亡33,629人。在1970年代初期,曆年各官兵詳細個人檔案儲存處所失火,許多資料焚毀損失。後 來重新根據不同資料庫統計時,誤把從1950年至1954年的全球美軍其他原因死亡人數也計入,得到總死亡54,260人的數字。由於早先數字僅為陣亡數 字,這個新數字是“總死亡數”,所以沒有引起懷疑,也被刻在美國抗美援朝戰爭紀念碑上。但是後來發現錯誤重新修訂。根據2000年修正後的最新統計數字,美軍死亡人數為36,570人。但這個說法不知道是否真實,我無法判定,如果有哪位網友有美國官方的文件網址,請提供。)
即使加上北韓軍隊的損失人數,雙方損失比僅僅1:1.17(聯合國軍:中朝軍隊)。如果考慮到這樣的戰果是在中國軍隊後勤困難,沒有製空權的情況下取得的,雙方軍隊的戰力就更是不言自明的了。事實上,中國軍隊很大一部分傷亡是發生在交通線上,是由美軍飛機的狂轟亂炸造成的。在麵對麵的戰鬥中,誌願軍的戰鬥力一點不弱於美軍,尤其是停戰談判後的上甘嶺戰役,誌願軍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打法,將傷亡比例大大逆轉。
如果我們將這樣的傷亡比例與甲午戰爭時期的中國軍隊和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軍隊做對比的話,就更得承認誌願軍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強大的軍隊。甲午戰爭時的陸地之戰,清國軍隊與日軍的傷亡比例經常都在10:1之上,並且清國軍隊的傷亡大都發生在棄陣逃跑的途中。
為什麽同為中國人,僅僅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就判為兩人呢?誌願軍的戰鬥力是怎樣形成的?
有朋友說誌願軍是因為被意識形態洗腦才變得英勇無畏的。這種說法雖然帶有貶義,但我還是認同的。事實上,毛澤東的軍隊的戰鬥力正是來自於洗腦,也就是毛澤東常說的思想政治工作。
洗腦也要看是用什麽洗,這個用於洗腦的精神是具有正義性還是隻具欺騙性才是具有是非意義的標準。嚴格講,這個世界沒有人不被洗腦的。所謂的洗腦無非就是接受了一種價值觀和是非標準而已,簡單的說就是一種精神。那我們看看中國誌願軍接受的是一種什麽樣的精神吧。
據維基百科關於朝鮮戰爭的條目:朝鮮戰爭中,朝鮮方麵存在確鑿的屠殺平民的行為;朝鮮也指責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有屠殺平民的行為。最著名的為老根裏事件。[84] 八九十年代後,結束軍事統治的韓國也開始承認在本身在戰爭中肅清平民的暴行,其中的保導聯盟事件軍方竟屠殺了10-100萬的共產黨支持者(其中絕大多數實際與共黨關係極淺甚至毫無關係)。中國人民誌願軍是四方中唯一沒有被指責屠殺平民的軍隊。(見維基百科)
為什麽誌願軍從沒發生過這類事件,這不僅僅是因為軍紀嚴明,最主要的是這支軍隊長期被灌輸了一種思想,即軍隊是人民的子弟兵,軍民一家。在他們思想中,屠殺百姓是可恥的禽獸行為。
文革的時候,我曾親眼目睹張祥久指揮的遼大紅衛兵攻占沈陽市公安局的場麵,麵對情緒激昂、手握紮槍的紅衛兵,赤手空拳的解放軍戰士手挽手組成人牆高喊“要文鬥,不要武鬥。”的口號阻止紅衛兵進入公安局,任憑紅衛兵對其打罵,甚至被紮槍刺的鮮血直流,他們也是罵不還口,打不還手。我想這樣的軍隊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隻此一家。
即使在八九學運時,解放軍仍然有這樣的思想,所以才會在軍紀嚴明的軍隊中發生公然抗命的事件。即使以鄧小平在軍隊的威望也不敢公開說派軍隊鎮壓學生,而是欺騙解放軍戰士說北京發生了反革命暴亂。我曾親眼目睹首批到軍博附近的戒嚴部隊在學生和老百姓的勸說下,發誓說絕不會向學生開槍,有的軍官還說,我們是人民的子弟兵怎麽會向學生開槍呢。為了表示態度,他們將本來向東的車頭都掉轉向西。也許是擔心軍心不穩,後來這批部隊不見了蹤影,新換上來的則是來自偏僻地區的軍隊,因為一路被禁止收聽廣播,所以根本不知道北京發生了什麽事。據說六四入城時的先頭部隊都是直接從老山前線調過來的,他們同樣不清楚北京發生了什麽事,隻是被告知北京發生了嚴重的反革命暴亂。六四鎮壓的時候之所以讓所有部隊都派點人參加,而且有的發子彈,有的不發子彈,就是擔心軍隊造反。楊尚昆後來說派軍隊入城不是針對學生的話我是相信的,他不是擔心學生,而是害怕軍隊造反。
曆史證明,當中共的利益與人民的利益一致的時候,解放軍就成為光榮的軍隊,就成為真正的人民子弟兵,比如:93抗洪和汶川地震救災時的解放軍。反之,則成為恥辱的軍隊,黨國的工具,比如:六四鎮壓。
誌願軍戰士大部分來自農民,要說他們有什麽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那是忽悠,因此簡單地說他們是被共產黨的意識形態洗腦不是十分準確的。這些原本老實厚道的農民之所以變得英勇頑強是因為他們被灌輸了一種嶄新的榮辱觀。不怕犧牲、英勇殺敵光榮,臨陣逃脫、貪生怕死恥辱。麵對要付出重大犧牲的戰鬥時,誌願軍指揮員往往身先士卒,或讓共產黨員衝在前麵,非黨戰士自願參加。在這種時候,但凡有點血性的戰士都不會退縮,因為退縮帶來的恥辱讓生命負擔不起。輕生死、重榮辱,這是任何有血性的人的價值觀。如果這也算洗腦的話,那我覺得這是完全正確的洗腦。甲午戰爭時的清國軍隊之所以為世人恥笑恰恰是因為少了這種洗腦。
霍去病當年能率兩萬鐵騎,千裏奔襲,大破凶殘野蠻的匈奴中軍,不僅是善用奇謀,而是他訓練出一支敢於勝利,藐視天下勁敵的強軍。據說,霍去病的練兵方法就是用的練心之術。這和毛澤東時代的政治思想教育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人喜歡用和平時期的觀點去評價戰爭時期的事,將鼓勵和教育戰士不畏犧牲,不畏強敵說成是不尊重生命。孰不知,在戰場上畏敵如虎的軍隊不僅容易被擊敗,往往戰士的傷亡更大。比如:甲午戰爭時期,清國軍隊大量的傷亡都發生在潰退時;而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保衛戰守軍的繳械投降和潰散,換來的是被大規模的屠殺。而軍隊的戰敗,又導致大量的平民被殺。在戰爭的年代,個體的生命要服從整體的生命,個體的犧牲換來的是整體的生存,這樣簡單的道理,現在也有人糊塗了。
也有網友說,軍隊的戰鬥力來自軍人的國民意識和民主意識,我承認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原因。軍隊的戰鬥力除了精神力量之外,還有組織力、兵員素質、實戰經驗、戰術修養以及指揮員的動員力和指揮能力等多種因素。辛亥革命時期的新軍官兵都有很強的民主意識,可是戰鬥力卻遠遠不如北洋軍閥。很多士兵錯誤地理解民主自由的理念,將政治上的民主概念帶到部隊中,於是下級不服從上級,士兵不服從長官,還以人人平等,民主自由口號辨之。這樣的軍隊無異於一群烏合之眾,根本不是訓練有素的北洋軍的對手。
中共這個意識形態極強的組織,又經過長期的戰爭,將集體主義精神和國家的動員力發揮到極致。這種動員力對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至關重要,但這種強大的動員力也是造成後來的大躍進和文革的因素之一。這證明凡事都有兩麵性,切不可隻見優勢不見劣勢。一個國家不能隻有集體主義,而消滅自由主義或個人主義,這不僅是不現實,也是不可取的。過分的集體主義一旦決策失誤,就會造成災難式的結果,大躍進就是最好的例證。當然,強大的國家動員力的好處,我們也可在抗震救災這樣的行動中深深地感覺到。
三灣改編後的紅軍將支部建在連隊上,實在是一強軍的妙策。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意識形態的軍事化,將這支農民軍隊變成了一支打不垮拖不爛的悍勇之師。也保證了這支軍隊全軍一心,號令統一,政治決定軍事的原則。這是後來解放軍戰勝國軍的最重要的軍事因素。
還有朋友喜歡用國家體製和意識形態來認定戰爭的正義性。在他們眼裏,共產黨專製政權是罪惡的,因此這個政權參與的任何戰爭都是非正義的,是不能用讚揚的口吻去描述的。對這種觀點我也無法認同,中共的好與壞是比較而來的,中共能以弱勝強奪取政權不是偶然的曆史事件,而是有其必然性的。這個必然性一個是來自世界範圍內的社會主義革命浪潮,一個是來自中共與國民黨的對比。當時的中共是清廉、樸素、積極向上的,是代表了中國大多數人的意願的。即使共產黨專製政權是罪惡的,也不能說它所有的戰爭就都是非正義的。斯大林政權比中共要專製和殘暴的多,但我們能說斯大林領導的衛國戰爭是非正義的嗎?
正是這種思維,讓布什輕易的用打倒專製,推行民主而化解了世界各國,包括部分美國人民對其推翻薩達姆的伊拉克戰爭的正義性的質疑。似乎一個國家如果是打著推翻專製,推行民主的旗號就有權力侵略和推翻一個為世界各國承認的獨立國家。按這樣的邏輯,甲午戰爭時期的日軍就成了正義之師,而守土抗戰的清軍卻成了非正義之師。因為日本也是打著類似的旗號侵略中國的。
在對朝鮮戰爭的看法上,包括中共掌權後的其它曆史事件一樣,有些人抱著一概否定的態度。這種否定的邏輯是基於中共政權是一個罪惡的政權這樣一個前提認識。我覺得這樣的認識和邏輯本身就不是實事求是的,因此,基於這個認識和邏輯的任何推斷也不可能是實事求是的。比如,中共雖有文革之惡政,但我們也不必應否認建國初期中共根除吸毒、掃清千年匪患、取消娼妓的政績吧。
在對共產主義政權的認識上,我比較傾向於米蘭.昆德拉的說法:“罪惡的製度並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確信已經找到了通往天堂的唯一道路的積極分子所建立。”那些早期革命的共產黨人,個個都是理想主義者,我完全相信他們都是懷著救國救民的信念的。美好的理想最後異化為罪惡的製度,那是因為對人性有過於美好的期待。大躍進是中共頭腦發熱的結果,三年饑荒則是大躍進的結果,這實質上屬於政治路線和認知上的錯誤,並不是主觀惡意地結果。
如何看待抗美援朝的正義性和政治經濟後果是我最後要說明的問題,也是回答我一個老朋友的質疑。
關於誌願軍抗美援朝的正義性,我在前麵其實已經說過了。中國的口號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並不是侵略戰爭,中國沒有占領朝鮮一寸土地的想法和要求。因此我認為出兵朝鮮的正義性是沒有問題的。雖然我們主動走出國門,但我們打的是防禦性戰爭,是為了拒敵於國門之外,而且是先警告後出兵。如果說中國抗美援朝是非正義的,那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也同樣是非正義的。中國和美國從道義上講是對等的,雖然美國打的是聯合國旗號。退一萬步說,即使中國出兵朝鮮師出無名,也不能和法西斯德國和日本相提並論。德日法西斯犯的是反人類罪,他們是戰爭的發動者,是主動進攻的一方,而中國人民自願軍並非主動侵略他國,而是受北韓邀請,為自己的國家安全考慮,出於保衛家園的目的才決定出兵的。
至於說抗美援朝的政治經濟後果則首先要看兩個假設是否成立:第一個假設是,如果中國不出兵朝鮮,美國就會放棄意識形態歧見,承認和接納新中國,並會支援中國的經濟建設;第二個假設是,如果中國不出兵,被美國武力統一後的韓國則會和中國友好相處,並將美軍驅除出韓國。我想這兩個假設的第一個肯定是不成立的。因為,冷戰期間美國並沒有和任何一個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妥協,即使他們並沒有與美國直接開戰;第二個假設成立的可能性也不大,唯一可能的是美軍撤出韓國,如果中國與韓國的關係融洽且互相信任的話。
我看過很多人對韓戰後果的負麵評價,基本都是屬於一種假設性判斷。兩大陣營的冷戰並非中國挑起,甚至也不是蘇聯挑起的,而是英美挑起的。二戰後期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壯大,讓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右派政客異常驚恐,將共產主義看作洪水猛獸。正是這種恐懼才促成了二戰後的冷戰格局。其實當時的斯大林根本無心與美國爭鬥,因為蘇聯在二戰期間遭受的重創一時難以恢複,不僅國土被蹂躪,而且青壯人口銳減,根本不具備再戰的能力。中國當時更是百業待興,還有台灣尚未解放,中共也無心無力幹預朝鮮內戰。之所以後來排除萬難決定出兵實在是長期被列強威脅、蹂躪和欺辱而產生的一種防禦性反應。我們可以說是反應過度或錯判形勢,但這也是後來才知道的。當時中美兩國互不信任,美國還拒絕承認共產黨中國。在新中國的眼裏美國就是敵人或潛在的敵人,有這種反應也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中國後來向蘇聯一麵倒的策略也應曆史地來看。我認為這樣的策略既是意識形態的要求,也是中國快速工業化和迅速強化國防的要求。從李鴻章、孫中山到蔣介石一直采取的是對列強的均勢外交,這對於一個被半殖民地的弱國來說是沒辦法的事。李鴻章正是聰明地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才避免了甲午戰爭後遼東被割讓日本的命運,孫中山後來的聯俄聯共也是為了利用外國的支援,蔣介石麵對的日本的野心,則是寄希望依靠列強的調和來達到阻止日本野心的目的。但事實上,他們都沒能得到列強真正的支持,也沒有迅速建立國家的基礎工業和國防力量。毛澤東采取的一邊倒戰略,盡管現在我們用中美友好之後的眼光來看是不對的,但在當時,這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並確實使中國快速地建立起重工業基礎。如果當時選擇與蘇聯為敵,以美國為友才是一種讓人難以理解的選擇,而且也未必會得到美國的支援。
從甲午戰爭到抗美援朝這半個多世紀是中國人民受盡羞辱、困難深重的半個世紀,但這樣的一個苦難深重的中國卻鍛造出一批中國的草莽精英,從孫中山到毛澤東,是他們用整整兩代人的犧牲,在血與火中將中華民族從衰敗中托起,讓我們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凡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都應該對他們那代人充滿崇敬之心,而不應為了某種政治觀點而詆毀他們的功績。尤其是對那些為國犧牲的烈士,不管是國民黨也好,共產黨也好,都應該永遠懷念他們。
可讓人遺憾和憤慨的是,某些人為了徹底否定共產黨和毛澤東,而對毛澤東時代產生的英雄也進行詆毀和汙蔑。甚至有人連黃繼光、邱少雲也說成的是假的,理由竟然是正常人做不到。超出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的事就予以否認這是時下一些人的邏輯。試想,現在什麽人能受得了趙一曼和江姐那樣的酷刑?難道說趙一曼和江姐也是假的嗎?
中共如果當年沒有那樣一批特殊材料製成的人,而都是假英雄的話,怎們會打敗國民黨。誌願軍如果不是一個英雄輩出的軍隊,又怎麽能將美軍打回三八線?
有些自以為聰明的精英認為,打破毛澤東時代的一切偶像和英雄崇拜,中華民族就會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孰不知一個想打破一切英雄崇拜的民族,也許確實能獲得某種意義上的自由,可這個民族的精神也會隨著某種自由的張揚而墮落和消沉。對自己的英雄和先輩不懂得尊敬的民族不可能是一個忠厚的民族,這樣的民族也不會成為一個強大的民族。而一個不能做到實事求是的民族,也不是一個理性的民族。
九十年代的時候,我在重慶參觀了白公館和渣滓洞。看到那些犧牲在那裏的一臉陽光和稚氣的年青人的照片,讓我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那樣的日子看似遙遠,其實離我們不過一代人的時間。那樣的野蠻和恐怖,那樣的血腥和殘忍,那樣的堅貞和不屈,那樣的純潔和理想似乎都同時不屬於我們了。其實,在文革的極左歲月裏,也有同樣為理想為真理而勇於犧牲的英雄,比如遇羅克、張誌新。他們所麵臨的恐怖和殘忍一點不比在渣滓洞裏的那些年青人差,所差的隻是被定的罪名。而文革,離我們則更近。我們怎樣才能擺脫這樣的野蠻和恐怖,血腥和殘忍,我認為隻有靠我們的理性和良知。而這個良知最根本的體現就是實事求是。
現在的孩子都喜歡玩穿越,我真希望這些孩子都能穿越到甲午戰爭和南京大屠殺時期的中國,然後再穿回到抗美援朝時期的中國。有了這樣的對比,也許他們才會對誌願軍生出由衷的敬佩之心,也會使自己變得更有智慧。
王樹增有一段話說的非常好:“在寫作中,我常常想,如果今天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一旦遇到危機,年青人是否還會像當年的誌願軍一樣,挺身而出,是否會像當年那樣麵對世界最慘烈的戰鬥而英勇無畏?”
這也是我的憂慮和我寫這個貼的初衷。
(全文完)
今天的平等社會, 韓戰和越戰是做出巨大貢獻的。
當然平民百姓和買辦精英對中國曆史大事的看法永遠不能一至。
朝鮮獨立後,隻會成為美國圍堵中國的橋頭堡,在今天也會是這樣。
至於說“很大程度就在於美蘇對二戰後劃分的維護和讓步”,不要忘了蘇俄,是全占了柏林後讓出了3/4.
沒有毛思想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民主就是給窮人的一塊雞肋。
佩服悟空能跳出個人主觀的好惡來看曆史,這才是真正的思想
當有馬甲說這句話,我就知道那所謂“史迷”是假的。
日本發動九一八侵占中國東北時,根本沒有入侵中國的打算,當時日本國內各派的爭論現在都已曆史記錄在案。後來看中國無動於衷,日本軍方的強硬派才最後贏了上風。
想不到老為的一塊石頭竟也掀起一層浪。史兄的觀點有啟示,但我也不盡完全讚同。
當然,用今天的眼光看,這場戰爭不應該打,錯了!但是,事後諸葛亮是沒有意義的。
首先,戰爭一旦打起來,很難區別什麽道義不道義了。是金日成首先破壞雅爾塔決議,入侵南韓。美國出兵幹預,沒的說。可是後來為何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我們現在知道美國當初沒有入侵中國的打算,但是毛澤東當時知道嗎?現在我們能說“從二戰至今,沒有三戰,很大程度就在於美蘇對二戰後劃分的維護和讓步”,60年前由誰能意識到嗎?拿現在公開的事實去評判當時的曆史,有違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所以,中國軍隊入朝,道義與否都不應是一個主要的因素,毛的內心究竟怎麽想,現在隻能猜測,但無非是四大方麵:
1. 保家衛國,防止美國把戰火燒過鴨綠江。
2. 和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打一仗,建立國威。
3. 個人野心,為自己撈政治資本。
4. 聽蘇聯指揮,用行動向蘇聯示好。
還有嗎?
事實是,美軍仁川登陸之後,中國就明確表示,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不會袖手旁觀,對於中國的打算,杜魯門是清清楚楚的。1950年10月7日,美軍還是越過三八線,大舉向北進犯,攻占平壤。站在鴨綠江邊,都已經能看見美軍的飛機了。10月19日,誌願軍入朝。
如果硬要說道義,金日成入侵南韓沒有道義,如果中國軍隊一開始就幫金日成打李承晚,那沒有道義;如果美軍打倒三八線或過來幾天就撤退(象鄧小平打越南),保持雅爾塔協議的疆界,而中國再出兵,也是沒有道義;但在美軍越過三八線之後二個星期,向中朝邊境步步逼近的形式下中國出兵,不能說沒有一點點道理吧?
以二戰之後的世界格局和當時的意識形態看,毛澤東和其他領導人都難以走出“打擊美帝國主義”的思維(中國參戰是老毛個人因素占了絕對作用這個觀點有待進一步的史實佐證),反戰的幾個人(林彪等),主要是出於軍事力量上的考慮,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上並不反對和美國打仗,這是軍人的天性。如果當時不是百廢待興,這些軍閥們不磨刀霍霍?看看今天軍中的鷹派言論就明白了。
毛有個人野心,也不能否認。畢竟剛剛做了皇帝,有些目空一切,好高騖遠,對國內國際局勢都缺乏客觀冷靜的分析,當然這個決定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隻能說他沒有好好斟酌。
斯大林利用朝鮮和中國來試探美國,這個不錯。毛澤東也要用出兵這個實際行動來討好蘇聯也有可能。但是老毛這個一個“硬骨頭”為什麽要討好蘇聯呢?我想這一定有一些戰略考慮的。
除了國際共運的僵化思維外,毛靠向蘇聯也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國與國沒有什麽真正的友誼,聯盟也不必和什麽道義連在一起。當時的中國,一定要有一個“朋友”,總不能像今天中國的外交,弄得孤家寡人,四麵楚歌。所以當年和蘇聯弄在一起,從戰略上看是沒錯的。當然今天的馬後炮們會說,不應該和司徒雷登告別,應該擁抱美國。
戰後的中國,的確 舉目瘡痍,“蘇修”反目,美帝挑釁,但這在當時也是難以預料的,入朝的目的之一是向蘇聯靠攏,可北極熊的險惡誰能預料的那麽準呢?
當然,韓戰對於新中國經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戰爭無論對於誰,都是一場災難。但是反過來說,如果中國不介入韓戰,就會“和平建國,自立自強”嗎?
這又是用現代思維來一廂情願了。
以老毛的鬥爭哲學來看,即使中國不打韓戰,老毛還是要折騰的,首先就是“解放台灣”,當然這也是猜測,但不是無端的猜測。就算不解放台灣,中國的“大躍進”和“文革”之類的大折騰可能會提早好多年,所以我認為韓戰不是中國進入死胡同兒出不來的必然原因。
還有,如果中國堅持不出兵,等美國打到了蘇朝邊境,蘇聯會動手嗎?
還是那句老話,戰爭是人類共同的恥辱,其實沒有什麽事是不能用和平手段來解決的,可惜人類的基因裏暴力永遠是一個首選項,這是人類的悲哀。
今天我們討論韓戰的意義不是憑自身的好惡來對某一個人進行批判,而是尋求一些曆史的共性和經驗,避免同樣的悲劇再次發生。
這一點,我們該向鄧大人學習, 什麽邊界問題,釣魚島問題,我們沒有智慧解決的,留給後人吧!
謝謝理解! 對曆史上錯綜複雜的事情我們不該隨便就給出動機上的斷言,因為在每個時刻是否出於公心和私心是很難判斷的。
對於朝鮮戰爭的事情,我的態度是,還是實事求是,看客觀影響為好,而且這個客觀影響還要從曆史的角度和宏大的視野去看,不能隻局限於戰場上的損失和勝負。
另外,對朝鮮戰爭也不能一味肯定,也要從反麵去思考。
我就講一點吧. 李鴻章說過:西人講勢不講理.
一句道破天機,西方整個宗教和曆史都是這樣,被滅絕的,被欺負的都是"勢"弱而無力抵抗的,今天仍是如此.
可惜很多人看不到這點或不願意承認這點,或糾纏於中國自己的黑暗和失誤處(特別是建國後的幾次大錯誤),認為"如果中國49年後不是共產黨當政,如果不打朝鮮戰爭,那就....." ,仿佛中國可能會至少如南朝鮮一樣早點富裕起來.
(1)時變,勢未變! 強大的英美會幫人口眾多的二戰後貧弱中國富裕起來呢? 如果你的答案是"同意",那為啥大清時他們不幫呢? 西方會樂意保持對東方大國--中國的"勢",也就是說"優勢",這是符合他們自己的利益的. 二戰後,
中國和西方的"勢"的優劣並沒比清末改變太多.
(2) 時變,勢已變! 朝鮮戰爭卻使中國的勢變了,變強了,可以和西方開始能討價還價!
一句話,這國與國之間還是叢林中的動物比力氣,比膽略,比實力,也就是"勢", 具體的原因我認為出在西方的宗教上教義上, 這是個大話題,
就不深入下去了.
讚同為兄的政治黨派獨立的英雄觀,
前幾天我還在文學城裏"時事述評"說"內戰無英雄",所有禦敵於國門之外的軍人都是英雄,犧牲都是英烈,我不推崇解放戰爭的內戰中風卷殘雲的共軍英雄,因為那犧牲都是同胞, 我隻尊敬抗日,抗美,抗蘇,抗印和抗越的軍人.
"那些早期革命的共產黨人,個個都是理想主義者,我完全相信他們都是懷著救國救民的信念的。美好的理想最後異化為罪惡的製度,那是因為對人性有過於美好的期待。"
韓戰應該是無異議的了。
反共的扭曲曆史一大例子是誌願軍指揮所被炸毛岸英犧牲的事。美國軍方記錄都寫了是南韓特工偵探隊的功勞,為轟炸機精確轟炸指明目標。而到反共的嘴裏,成了毛岸英蛋炒飯被美國飛機發現了,而像行伍馬甲那種捧來野史當正史的“覺醒”派,真不知世上還有此等“良心”表演。
此言太對了。這也是我當年89學運時積極反對共黨政府,後來經曆過海外民運遊說議員禁止中國電視後,才看清楚現在反共的才是共黨邏輯的繼承
沒關係的。我的回帖也很長。大家暢所欲言,這裏不刪貼。:)
史迷好!關於第一點,我在前麵已經說過,南北韓之間的戰爭在當時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誰先開第一槍其實並不重要。李承晚隻是當時實力不濟,否則以他那咋咋呼呼要消滅共產的架勢,早就進攻北韓了。南北韓的劃分是雅爾塔協議的結果。雅爾塔協議確定美英蘇中四國共同托管朝鮮的決議本身就沒有尊重朝鮮人民的意願,也談不上正義性。蘇聯紅軍進入朝鮮的時候,美國軍人還遠在千裏之外呢。是斯大林命令蘇聯紅軍停止在三八線以北,美國隻憑一紙文件就控製了半個朝鮮。並且麥克阿瑟托管南韓後仍然保留日偽時期的一切法律和人員,很不得人心。作為抗日名將的金日成當時是很得民心的,所以他很自信地提議南北韓共同選舉一個政府,而不是南韓單獨選舉一個。可這樣的建議卻被美國拒絕了,因為美國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的朝鮮,而且是一個被金日成領導的朝鮮。如果南北韓真的在那時舉行選舉的話,金日成勝出的可能遠遠大出那個流亡美國三十年的李承晚。朝鮮戰爭正是起因這個既非道義也非合理的南北劃分。
關於第二點我同意你說的美國根本沒想到中國會幹涉,也沒有侵略中國的意願。但關於道義方麵,我覺得中美雙方是對等的。中國是事先警告不可跨越三八線的,美軍跨過三八線本身也是違反了雅爾塔協議的。美國幫助南韓是為了道義的說法無法服人,要說是為了抑製共產主義我倒是相信的。另外,我沒有說中國卷入朝鮮戰爭是完全正當的,我隻是說毛的這個決定是可以理解的,盡管有些反應過度。
關於第三點我覺得基本屬於八卦範圍,屬於個人推測,我沒什麽好解釋的。
關於第四點。我沒什麽意見。
關於第五點。我覺得你隻看到了不好的一麵。另外,中國的貧窮不能說是因為朝鮮戰爭。中國的貧窮一是原本就不富,打了那麽多年的仗,國家真是一窮二白;二是後來一係列左的錯誤,導致了中國的貧窮。即使沒有朝鮮戰爭,中國那樣的搞法也不會富,美國也不一定會和中國建交。另外,如果南韓統一了朝鮮,美軍兵臨鴨綠江邊,中國的安全態勢就變了。那時候沒準蔣介石也會積極反功大陸,越南也被南越統一,西藏會被印度窺視,中國可能周邊都是敵人,將隨時麵臨戰爭。雖然這是我的胡亂設想,但這也是一種可能性吧?
關於朝鮮戰爭的合理性與否,我隻是想正視曆史,而且回到當時的曆史去看問題,我覺得這是客觀公正的。我寫這篇的本意隻是想說自願軍是近代以來最強大的中國軍隊,這是為了呼應甲午戰爭而寫的。我也按你的意見將文章的名字改了,這樣和內容更貼切。我寫這個貼並不是為戰爭歡呼,而我也認為所有的戰爭都起源於人類的愚蠢。我寫作的初衷我在此文最後也說了,是為了提醒人們應該尊敬那些在戰爭中英雄獻身的戰士,他們的那種精神是經曆了近百年列強欺辱的中國人最寶貴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不分黨派政見的,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寶貴財富,應該永遠繼承下去。
非常感謝你的長篇回複。我本來想貼過去的,昨晚懶了就沒貼。現在你回複在這了,我就不帖過去了。:)
這個話題是說不完的,而且都一個看法也沒意思。等以後有精神頭再聊。肯定有很多詞不達意的地方,望老兄繼續批評指正。
所謂“一抗戰,二搗亂,七發展”的政策是連彭大元帥都不理解的。
日本鬼子的侵略使中國為期十年的黃金發展被迫中斷。
日本鬼子是中國不共戴天的死敵。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8182/201204/905.html
從韓戰評論中看多少腦子裏還是共黨那套政治為綱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pan%E2%80%93United_States_relations
Through the 1930s, Japan's oil consumption was dependent at 90% on imports, 80% of it coming from the United States.[18] Furthermore, the vast majority of this oil import was oriented towards the Navy and the military
從1931的九一八開始,日本從局部到全麵侵華,整個30年代,日本的石油80%來自美國,供其戰艦和軍隊使用。日本的軍事物資也有近50%美國進口。就是說1931~1941中國那十年打仗其實在對抗美國資源和軍工!當時蘇聯還派了近千人的空軍支援隊幫助國民黨軍,其中光是1938年的武漢保衛戰就有近百蘇聯飛行員戰死!
日本在中國節節勝利,然後占到東南亞,直接威脅到美國在太平洋菲律賓夏威夷的利益,美國才在1941年決定終止對日出口,開始援華並於1941年派隻有100人左右的飛虎隊助華。如果日本不威脅美國太平洋利益,中日再打上一百年美國還是照賣武器不誤。談道義,二戰中蘇美誰對中國道義更深?普世價值比不上錢重要。
明顯,美國在中日戰爭中一切行為都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前年我曾在網上看到二戰前美國派軍官到歐洲調查,得出結論幫英國能賺錢的機會更大,所以才決定加入英國那方。那軍官寫的官方調查報告,過了70年保密期本來要公開,但被政府說太敏感還是被禁了。
回頭看韓戰,如果中國不出兵,由親美國南韓統一朝鮮,中國得駐多少軍隊在鴨綠江防範?別忘了至今南韓官方還再說長白山和間島地區屬於韓國,如果當年南韓統一了朝鮮,照他們殺人的狠勁(南韓軍以反共名義屠殺數千南韓警民的現在被公開記錄“史迷”看不見吧?)加上聯合國軍撐腰,中國還能保得住東北?“史迷”竟然還一廂情願以為中立就能和平。中美出兵都為了扶持一個投向自己的政府,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為人兄寫得很認真,漢南僅一語相告。
在黑幕籠罩謊言彌漫的歲月裏,全中國人民幾乎沒有任何人對這場戰爭有過質疑,幾乎百分之百地認為我們勝利了,了不起。。。。
當真正的資訊,內幕,交易,尤其是蘇美韓國的資料解密以後,對這場戰爭存疑,詰問,恍然大悟者不知幾凡,包括軍界也有不同的觀點。現在到任何開放的網站上去,對這場戰爭的看法大約是五五開吧,國內網站目前會更偏向於值得打。
為人兄想過沒有,二十年間,從百分之百盲從,到五五開,這是為什麽?
隨著曆史的進步,隨著更多的機密,黑幕的揭露和曝光,為人兄認為以後的中國人,還會到達什麽樣的比例?
我以前很多寫的貼也是這個意思,那些徹底否定毛共的,隻有兩種人:
一種是受薪新幹這事的,比如獨輪運,跟那些為薪水發帖的談邏輯是浪費時間;
剩下那些沒領薪的,其實也是被共黨邏輯洗腦,跟共黨當年反蔣就連帶迫害所有跟國黨有關聯的軍民一樣,那些反共的也是用同樣邏輯去否定跟共黨有關的一切人或事,自以為那樣就有良心覺醒了,其實根子裏還是共黨那一套,茶壇中著名的行伍出身馬甲就是這類代表。悟空孫的博文總談中國人的素質沒達到民主境界,其實我認為平民百姓多懂這個道理,反而是那些自詡追求民主的才是缺乏素質。
這兩類徹底否定毛共的,都道貌岸然以民主正派自詡,實際卻幹著共黨那一套,那才是中國民主事業的禍害,當年89民運就是被這類人害的。
我以前寫過自己當年一腔熱血參加89學運,後來看到事情朝著學生不願走的方向發展,才明白那些喊口號最響的,才是真正的禍害,其實當年金庸寫的《笑傲江湖》就很清楚了,魔教(共黨)之毒,毒不過正教中的偽君子。而偽君子(嶽不群)的一個行為,就是把反魔教的主角令狐衝宣為魔教徒,今天看那些自詡民主而把別人指為魔共的,真真佩服金庸幾十年前就能描述的栩栩如生....
從來沒在您博克留過言,今天看到這番神侃果然功夫了得。這可不是車軲轆話曆史:)字句珠璣,謝謝。
問好樓下的海涯
人爹,我又來起哄了:)
我個人看法,韓戰的意義重點不在於誌願軍的英勇,而在於戰爭的結果。當年國軍抗日時,士兵也是很英勇的,但因為沒好戰果,所以白白犧牲了,即使中國屬於二戰戰勝國,跟一戰一樣戰後不受世界尊重。但韓戰是中國近代史自從跟西方交戰以來維一一次立於不敗之地,誌願軍入朝之前官方隻說過一句話,外國軍隊不得越過三八線;而中國出兵結果就是中國官方所言。這是中國第一次政府說話算話,令世界從此把中國平等看待。
用西方職場上常說的一句話:result oriented. 什麽理由都是虛的,隻有結果才是西方尊重的,而從結果看,韓戰才是中國立名的第一戰。
我倆對誌願軍表現出的英雄主義並無不同意見。隻是我不讚成用歌頌誌願軍來為那場戰爭叫好,那還是說我們的不同點吧。
首先,今天的人們知道了戰爭爆發的真相:是金日成首先破壞了在美蘇間,在戰後地緣政治劃分下的和平,對南韓發動了侵略進攻。所以,從一開始,這場戰爭在共產主義國家方麵,就已經是失去道義基礎的。這也就是連蘇聯都不敢出席聯大安理會譴責中國為侵略者的決議會議的原因。要知道這個地緣劃分有多重要,看看從60到80年代,幾次美蘇爭執,都以對方不破壞二戰劃分為結局。這是保持世界不再戰爭的基礎,事實上,從二戰至今,沒有三戰,很大程度就在於美蘇對二戰後劃分的維護和讓步。這和你所說的美國伊拉克戰爭完全不是一個意義。
第二。美國對北朝鮮的反攻,是完全沒有考慮到中國會出兵,而且是出重兵的可能。也就是說,他想到中國會加強東北的防禦,但不會和他麵對麵打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從中國出兵後美國的節節敗退看,說明了這個問題。我想說明的是美國反攻,並不是以侵略中國為戰爭目地的。我想你會同意我這一點。有人拿美軍進入台灣海峽說事。作為對朝鮮戰場的後援,美軍海軍進入戒備狀態,是正常的,況且一海峽是公海,二他從來沒進入過中國的領海,三中國並沒有做解放台灣的戰爭準備。說進入海峽就是對中國宣戰的表示,實在是強詞。從整個戰爭看,美國從來沒有打中國的意願(要有,戰爭不會是那個結束法)。你說中國沒有侵略的意願,我相信。但美國更沒有。中美在第三國交戰,都不是為了侵占別人的領土。為的是什麽?是道義。那麽,我問你:在你看來,是誰先侵略別人(別和我說北朝鮮和韓國是一家人,不存在侵略),誰先失去道義?在這種前提下,中國卷進去,應該嗎?
三。斯大林是個老奸巨猾的政治家和民族主義者。他心中隻有蘇聯人的利益(不能怪他)。他用朝鮮人去挑戰美國的底線,看美國到底會讓多遠。看到美國認真對待二戰的劃分,就拉住中國為他擦屁股。這樣他一舉兩得,既在遠東他實力最薄弱的地方,抵製了美國的擴張和影響;又把中國推向了不得不一邊倒,而且是徹底倒向他的境地。老毛說過一句話,說斯大林不相信他,直到中國出了兵,才相信中國是真的維護中蘇團結。當然他沒想到他死了以後,老毛和赫魯曉夫爭領導權,中蘇分裂;但在朝鮮戰爭中,他完全是拿中國當了槍使。
四,老毛。中國參戰,其實是老毛個人因素占了絕對作用。政治局的絕大多數不同意,連林彪都不同意,說明了大家的觀點。周恩來去蘇聯見斯大林。走前是說去解釋中國的立場和要條件。就在他在蘇聯的時候,突然接到毛的指示,要他想斯大林承諾,中國出兵,連斯大林都感到吃驚。毛把自己淩駕在中央之上,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毛或許有他參戰的觀點,用此及彼,和斯大林交換。但確實是讓中國做出極大的民族犧牲。
五。戰後。幾十年中國在世界上是什麽地位和處境,中國人民過了種什麽樣的生活,你我都經曆了,不多言。說中國打出了國威,可能;但是以幾十年的赤貧和掙紮為代價的。還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北朝鮮現在有“國威”,可現在的中國人,有幾個願意生活在那種環境中?
今天太晚了。以後有時間,講幾個70年代,中國被封鎖後,又被蘇聯斷絕後,花高價買西方二手貨的故事。那是那場戰爭的直接後果。我們不見得非得非此即彼,不靠蘇聯就得投靠美國。所以說不打仗,美國也不會善待中國,是沒意義的。中國完全可以和平建國,自立自強。而韓戰把中國拖入了死胡同,以後不得不找出路出來,這麽一折騰,中國耽誤了很多年。
直言,望諒,再聊。
問好!是原創,但不是人才。:)
喜有同感。:)
>>>>如果當時選擇與蘇聯為敵,以美國為友才是一種讓人難以理解的選擇,而且也未必會得到美國的支援。
以葉利欽時俄國的遭遇,完全可以推斷出“而且也未必會”應置換成“不會”。中國不是四小龍,美國可不敢養虎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