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集

閱人間事,讀聖賢書
個人資料
為人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砰然心動,開懷入心----讚於丹的《論語》心得

(2007-01-18 09:16:12) 下一個


這兩天在網上下載了於丹的《論語》講座,每天晚飯後全家一起在看,已經看了三集講座和一集對她的采訪。於丹講的太好了!不愧是媒體傳播學的教授,語言表達能力超強,整個講座無一句廢話,堪稱精美絕倫。她用詩一樣的語言,以尊敬和欣賞的心態,把《論語》講活了。難怪我小侄那麽喜歡看這個講座。它確能讓很多青少年聽得懂,而且產生了那種於丹期望的“砰然心動”的感覺。不僅孩子有這種感覺,我們這個年齡的大人也同樣有砰然心動,開懷入心的感覺。

南懷瑾的《論語別裁》用的是經史合參的方法,而於丹則是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生命體驗來解說論語的思想。很欣賞她對孔子和《論語》的評價,兩千五百年前孔子的話確實讓我們今天讀起來仍然有著親切和溫暖的感覺。如果說道家給我們的是獨善其身的智慧,那儒家給我們的則是人生的理想。的確,孔子那充滿人文精神的樸素話語閃耀的是理想主義的光輝。理想雖然不能解決物質上的困擾,卻能讓我們活的更有希望。相信人間的美好,才會有快樂的人生。

於丹解說《論語》和南師的出發點相同,按於丹的話來說就是要重新回到我們中國文化的原點,去進行他最本初的最樸素意義上的解讀。我覺得這句話說的非常好。奠基了中國文化的《論語》和孔子,兩千多年來一直被捧為主流意識的經典,享盡了人間的讚美譽詞。然而,風水輪流轉,聖人也逃不脫滿則損、盈則虧的自然規律,高高在上的儒家在近代卻成了中國落後挨打的替罪羊,擔當起禍國殃民的曆史文化罪責。一時間千夫所指,上下共批,這個支撐中國人精神兩千多年的思想巨柱,轟然倒下。這也不能說是不公,因為被統治集團強奸了的儒家思想和被後儒修正了和政治化後的儒家教條的確對中國人精神的消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就是說,本來是本好經,卻讓歪嘴和尚念歪了。可是,當巨柱倒塌的塵埃散盡,我們才猛然發現,打倒了孔家店,我們中國文化剩下的隻是一片廢墟。我們成了無根的民族,成了野蠻部落的後裔。

對經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正如易中天所說,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孔子。我之所以喜歡於丹的心得,可能因為於丹是一個自身生活快樂的人,而且如她的學生所說,她是能夠製造快樂並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看她的《論語》心得的確讓我感覺到她講的輕鬆愉快,且有一種樂天知命的從容。最有意思的是她對孔子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者不遜,遠則怨。”的解釋。我看南懷瑾解釋這個地方的時候還比較尷尬,無法麵對現代女性的詰問。而於丹卻從她女性的的視角很感性地重新解讀了這句話。盡管不一定為專家接受,但卻非常新穎和合情理。

現代人解讀經典從來就不隻具有學術意義,對經典的新的解讀是時代的呼喚。在心靈如荒漠的現代人迷失在物質世界的喧囂當中時,他們的心靈其實一刻也沒有安寧,並且充滿著饑渴。在蛻變的痛苦中時刻都在呼喚著心靈的充實,渴望著人間的溫暖。從這個意義上說,古老的聖哲們用他們最樸素的話語幫我們開啟心智,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的心靈,明了生活的意義,其實是在提高我們生活的幸福指數。這也許也是孔子最本來的意願吧。

南師的《論語別裁》和於丹的《論語心得》都是對《論語》和孔子思想的正本清源和去偽存真。讓我們能夠觸摸和感覺這個兩千五百年前的老人的心,體會他寬厚仁和的心態。

我覺得把當代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經典的新的解讀和對中國文化新的熱情比喻成歐洲中世紀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一點不為過。也許,在對曆史文化遺產的重新認識和重新解讀當中,我們會迎來一個中國人的文藝複興的新時代。


當然,於丹的講座也有美中不足之處,這純屬雞蛋裏挑骨頭,我就不說了,大家還是自己看自己評價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望月明 回複 悄悄話 我才看完於丹的心得,受益匪淺.
艾麗思筆記 回複 悄悄話 真有這麽好啊,那我也找來看看,先看看她是怎麽解釋唯女子與小人難養的:))

祝下周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