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則 欽山一鏃破三關
舉:良禪客問溫州欽山文邃禪師:一鏃破三關時如何?山雲:放出關中主看。良
雲:恁麼則知過必改。山雲:更待何時?:良雲:好箭放不著所在。便出。
山雲:且來闍黎。良回首,山把住雲:一鏃破三關即且止,試與欽山發箭看
。良擬議,山打七棒,雲:且聽這漢疑三十年。
此則公案是講格物。格物不是格物的形,要格物的象。象是物的法姿。萬物
有象有形。八卦是物之象,天地日月山川草木人物則是物之形。形之類眾,而在
形背後之象則簡。象虛而形實,如乾坤是象,天地是形。乾象通於圓、天、君、
文、龍、馬等形。常時我們看花。花是形,然而對花如對美人,見花如見我身,
則是形背後的象了。形雖各異,象有可以相通。所以譬如繪畫,是要通過畫花之
形,而畫到了形背後之象,則畫此一花亦即是畫了萬物了。詩文亦是如此,寫一
個題材,可以亦即是寫到了人間萬事。
銀河是形,其背後還是有著象。形可以知識來對處,象則惟可以悟識來感知
。今雖火箭到達得火星,但隻識得了火星的形,識不得火星背後的象。欽山禪師
說的關中主即是這象。火星的象,火箭放不著所在。
雪竇禪師頌曰:
可憐一鏃破三關,的的分明箭後頭。
君不見,玄沙有言兮,大丈夫先天為心祖。
求形是後天的致知,求象是先天的格物。你若不知象,莫說一鏃破三關,便是把
原子核都擊破了,亦是找不著真正的對象,到頭自己也發生疑惑,不知所為何來
。
但是畫花背後的象,亦是要通過形,要用到畫筆的,所以欽山禪師叫良禪客
:你試發箭看。箭就是可比這畫筆。良禪客卻不明白他的意思,所以被打七棒,
曰:且讓他去疑。可是如今的世界形勢已沒有三十年可以讓你去疑了。
形是無常的,靠不住的。好的詩文書畫音樂器物等造形的永生,乃是在其背
後的象。卦爻是象,不隨形以俱滅,數亦是象,所以數亦不滅。
第五十七則 趙州什麼處是揀擇
舉:僧問趙州從諗禪師:至道無難,唯嫌揀擇,如何是不揀擇?趙州雲:天上天
下,唯我獨尊。僧雲:此猶是揀擇。趙州雲:田庫奴,什麼處是揀擇?僧無
語。
「天上天下,惟我獨尊」,趙州禪師稱此語,意思是說萬物一一皆是絕對的
。萬物皆有我,此我字是一一物之存在。那僧聽了不懂,卻不知自己去細想想,
即刻表示不以為然,說道:此猶是揀擇。他是把唯我獨尊這句話解釋作我比誰都
尊,有比較豈不是揀擇?但是趙州禪師不許他有作這樣的說明的機會,隻聽了他
說此猶是選擇一句,就當場喝止:什麼處是揀擇?那僧隻得無語了。
依現代的教育法,是趙州禪師不民主。但趙州禪師的纔是真的教育方法。大
法難聞,如來難逢,先要知道法莊嚴,師莊嚴,那僧聽到師的教示不懂,也不曉
得把來肚裏過一過,輕易發問反撥,那態度先已不好。
所以雪竇禪師頌曰:
似海之深,如山之固。蚊虻弄空裏猛風,
螻蟻撼於鐵柱。揀兮擇兮,當軒布鼓。
現在學校裏惟數學科的學生少發問,多是自己去想。如文史學政治學經濟學
科的學生,就不知自己去想,卻先來發問反撥。中國向來經史子集的學問,原來
是海樣深闊,山樣不動的,現在的文化人尚未去讀,先已紛紛來異論反論。似稻
田裏一陣蚱蜢的風雨聲。又似螞蟻撼石柱,螞蟻的陣勢移動,致人錯覺,以為倒
是石柱在移動了。你們議論揀擇與不揀擇,且聽「蓬蓬蓬!」趙州觀音院又在擊
大鼓,從諗禪師要陞座說法了。然而不是為你們這班文化人的。
現在是要再建中國的經學史學與文學,至少要如數學的尊嚴。同時再建一般
學問的教學法。都要使學生知道少發問反撥,多去自己思想。
第五十八則 趙州五年分疏不下
舉:僧問趙州禪師: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是時人窠窟否?趙州雲:曾有人問我
,直得五年分疏不下。
碧巖錄第二則已是趙州無揀擇,今第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三節又來講
這個,然而並不是重複。第二則是講的對信心銘的翻案,而這裏的三則即是講的
學道者的態度。亦即學問的態度。
凡是好事,最怕列為成例。凡是好語,最怕變為俗套。如「唯嫌揀擇」這句
話,當初三祖說出,是有它的新鮮意味兒在前,這句話倒是結果。後人再來引這
句話,先要曉得那新鮮意味兒,纔可翻出新芽新句來。譬如打水撇,你拿一片扁
平的小石向水麵橫掠過去,它會像蜻蜓點水的打著水又彈起來,一連串的在水麵
跳躍而去,至二三丈之遠,一片小石可以打出十幾個水撇,一機接一機。祖述前
人的話亦要能像這樣的一機接一機。自己已曾解答過的問題比答新問題更難,因
為再答時必要以新的言語。所以唯嫌揀擇這句熟話,趙州禪師反為五年分疏不下
。
雪竇禪師頌曰:
象王嚬呻,獅子哮吼,
無味之談,塞斷人口,
南北東西,烏飛兔走。
真是,古昔聖賢,皆是貴人中之貴人,作家中之作家,所以出口成章,而時人引
用,則頓成無味之談。天地茫茫,歲月悠忽,你趙州禪師何在?那好句何在?
第五十九則 趙州頭長三尺
舉:僧問趙州禪師:至道無難,唯嫌揀擇?纔有言語,是揀擇?和尚如何為人?
趙州雲:何不引盡這話?僧雲:某甲隻念到這裏。趙州雲:隻這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趙州禪師對三祖所雲唯嫌揀擇,提出了「有揀擇?」的問題,全文已見於碧
巖錄第二則,那僧不唸盡這話,隻揀擇「纔有言語是揀擇?」這一句唸了就來發
問,所以趙州禪師即以唯嫌揀擇這句話來責他的為學態度不虛心。
寫王昭君,隻揀她的琵琶來寫,不如連她的風沙憔悴一齊寫進。讀愛因斯坦
的相對論,不可隻揀他的成就處來表揚,也要提出他的失敗處來說,纔得其全人
。雪竇禪師頌趙州的全人:
水灑不著,風吹不入。
虎步龍行,鬼號神泣。
頭長三尺知是誰,相對無言獨足立。
前四句實在是威嚴,後兩句卻又滑稽得好。頭長三尺像日本鐵齋畫的南極老人星
,穿的紅袍,矮身。獨足立又像山魈,是莊子裏的醜貌聖賢。
第六十則 雲門柱杖化龍
舉:雲門禪師以柱杖示眾雲:柱杖子化為龍吞卻乾坤了也。山河大地,甚處得來
?
印度人與中國人皆知有究極的自然,所以氣概比天地還大。佛經說閻浮提世
界之在於究極的自然,隻如大海之一漚。但是印度人主於寂滅,不如中國人的主
於行動。西遊記裏孫行者騙小妖,說自己的葫蘆能裝天,與「薛仁貴征東」裏徐
茂公獻瞞天過海之計,都有一種喜樂活潑。雲門禪師的柱杖化為龍吞卻宇宙,亦
像這樣是動的發想,不是印度佛教的。
中國人的囊括天地的想法,不是說天地小,而是說人的氣概大。如果天地是
小的,你雖比天地更大亦何足道。天地大,氣概更大,這纔成得詩。曹操觀滄海
詩裏有這樣的好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辰燦爛,若出其裏。
使人讀了隻覺大海就是我的心境的開闊。若在西洋人,是雖乘火箭離了地球,亦
沒有這樣心境開闊的。
但是雲門禪師的柱杖化為龍吞卻乾坤,不如小孩把那柱杖當作竹馬來騎了,
與乾坤嬉戲,更為可愛。雲門禪師說的乾坤都吞卻了,山河大地甚處得來?也不
及李白詩裏的說把君山剷了。李白詩:
剷卻君山好 平舖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 醉殺洞庭秋
兩者相比較,是雲門在佛境,不及李白在人間。
再看雪竇禪師頌曰:
柱杖子,吞乾坤,徒說桃花浪奔。
燒尾者不在拏雲攫霧,曝腮者何必喪膽亡魂。
拈了也,聞不聞?直須灑灑落落,休更紛紛紜紜。
七十二棒且輕恕,一百五十難放君。
師驀地拈柱杖下座,大眾一時走散。
雪竇禪師大概是也有和我一樣的感覺,所以把乾坤雲雲,隻一句帶過。而隻
就柱杖化龍這一點來取其熱鬧。三月桃花開時黃河水激浪奔,許多鯉魚在龍門峽
逆流跳躍,其中有的一躍成龍,被雷火燒焦了尾巴,有的被沖下淺灘裏曝腮傷鱗
。好像平劇白蛇傳演水漫金山,許多蝦兵蟹將與天兵天將隨著波浪滾滾出沒,舞
臺上有甩大旗,那些兵將一個一個的,也有兩個兩個的,也有三個四個對衝的,
都是一路筋鬥翻擲過來,就那大旗的掠地飛翻裏更一記筋鬥翻了過去,真個是成
功的被雷火燒焦了尾,失敗的暴腮傷鱗。再看那戰鬥,天將刀劈槍搠鞭打,蝦兵
蟹將就順著那刀勢槍勢豁一個虎跳,打一個著地盤旋,更隨著鞭勢,腰身像遶著
那鞭旋轉似的翻筋鬥,一連幾鞭,就是一連圈的幾個筋鬥。原來雪竇的七十二棒
一百五十鞭也並非責罰,倒是成全。講思想不如講風景,雪竇禪師的頌裏即隻是
風景,當下把吞卻乾坤雲雲的問題來解消了。如西洋的戲劇,觀客看完後是把問
題帶了回去。中國戲看完了,卻是沒有問題,然而有得可以使人思省無窮。所以
雪竇禪師拈柱杖下座,大眾可以一時走散。
說理是必要以詩,解詩是必要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