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忘中囯之643: 大陸媒體十問胡溫 政治遺產被熱炒

(2012-09-03 19:52:55) 下一個

大陸媒體十問胡溫 政治遺產被熱炒

文章來源:

北京時間9月2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副編審鄧聿文以《胡溫的政治遺產》為題目連發了兩篇文章,第一篇對胡錦濤與溫家寶執政中國十年內的政治遺產包括物質基礎、製度建設等方麵進行了分析,認為這10年奠定了一個好的物質基礎,嚐試了一些製度改革,但執政黨和政府在麵對社會問題和群體事件時受到挑戰,需留給繼任者努力。第二篇文章則措辭嚴厲的指出了目前中國社會在胡溫治理之下仍存在的十大問題,包括收入分配改革、一胎化政策等十大問題。不過後一篇文章在發布後即被當局刪除。

鄧聿文在文章中稱,從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是胡溫執政的10年。這10年成就非常巨大,但問題也不少。成就包括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等新發展理念的提出、政務公開有了初步推進、入世十年對外開放、社會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與國際地位增強。

鄧聿文認為,過去10年中國“甚至問題比成績還多”,致使中共自身麵臨統治的合法性危機。他認為,網絡及以網絡為依托的新媒體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生態,極大地催生和提升了大眾的民權意識,從而對執政黨和政府的控製與治理構成了挑戰。文章最後指出,胡溫因各種原因未能取得積極進展,繼任者如何解決它們,解決的程度如何,將影響中國的和平發展大計和崛起速度,甚至中斷崛起過程,所以需要有危機感。

一向傾心於政改的鄧聿文同樣在文中表示,中國現在所麵臨的問題,最後都可歸結於政改的問題,“係於政改的深度。所以,應該拿出勇氣,走出政治改革和民主化的第一步”。而“一個時代的結束,是另一時代的開始。胡溫因各種原因,未能在這10大問題上取得積極的進展,繼任者如何解決它們,解決的程度如何,將影響中國的和平發展大計和崛起速度,甚至中斷崛起過程。所以,需要我們有危機感”。

這篇題為《胡溫的政治遺產(中)》,首發在大陸某網站,後被刪除,但在該網站熱門文章中仍可見標題。

文中列出的十大問題包括:

一、經濟結構的調整未有突破,內需主導型的社會還未形成,金融危機後為保增長,放鬆了轉型要求。

二、收入分配改革仍未推進,貧富差距無改善,低收入者很難上升到中產階層,中產階層沒有壯大。

三、戶籍改革滯後,城鄉矛盾、土地財政、失地農民等問題叢生,農民權益在城市化中被嚴重剝奪。

四、仍堅持僵化的一胎化人口政策,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因計劃生育導致民?權益被踐踏常有發生。

五、教育和科研行政化、功利化和科層化趨勢未見好轉。教育和科研重量不重質,傑出人才和原創研究較少。

六、環境汙染仍在加劇,環境問題引發的矛盾日漸增多和激化,生態文明建設受到考驗。

七、雖然積極拓展外部市場、開發新能源,但未能建立起穩定的能源供應網路。

八、社會道德體係崩潰,未有建立有信服力的主流價值觀。經濟大發展,但道德全麵滑坡。

九、救火和維穩式外交缺乏大視野、大戰略,未能有效利用國際大變動帶來的機遇,導致自身被動。

十、政治改革和民主化推進不力,未能如期望還權於民。雖然也在強調民主、自由、法治、推進政治體製改革,但實際進展有限,應該拿出勇氣,走出政改和民主化的第一步。

鄧聿文亦曾在此前溫家寶多次呼籲政改之後,發表過《中國政改的迫切性及路徑選擇》的文章,稱中共對政治體製改革應該有一種緊迫感,不能持鴕鳥態度。政改所要達到的目標模式是自由民主,無須刻意去尋找另一目標。他的觀點認為,政改的躑躅不前無疑會使人們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群體逐漸失去耐心,改而采用暴力去維護自身權益或者加害弱者。

《學習時報》1999年9月創刊,中共中央黨校主辦,曾刊登許多開內地改革風氣之先的文章,如《民主是個好東西》。《學習時報》1999年9月創刊,中共中央黨校主辦,而現任中央黨校校長是被認為是下屆中共最高領導者的習近平,因此《學習時報》的很多文章也被認為可能代表了習的觀點,因此得到了海內外不少政治觀察人士的關注。

附《鄧聿文:胡溫的政治遺產(中)》原文

原文如下:

上文從曆史的維度闡述了胡溫執政10年所取得的成就。總的來說,在這10裏,中國還是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和進步。然而,正如上文開頭所說,成就的背後也意味著問題。如果不諱言的話,這10年同樣滋生或製造了巨大的問題,甚至問題比成績還多。從中共自身來說,最大的也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中共在帶領人民走向總體小康和富裕的同時,由於未能解決在這一過程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愈益嚴重的腐化,以及進行有效的社會整合和滿足民眾對還權於民的需要,致使中共自身麵臨著統治的合法性危機。

 除此外,從中國的現代化角度考量,胡溫10年至少在以下問題和事情上未能取得進展,甚至某種程度上還有後退。這些問題包括,經濟結構的調整未有大的進展,內需主導型的社會還未形成;收入分配改革的方案未能出台,收入差距還在拉大;房地產的調控雖然進行了幾輪,但效果迄今不是很明顯;社保體係和製度盡管建立,但還處於低水平;戶籍改革未能與公共服務剝離,導致城市化雖然快速推進,但農民工仍被堵在城市之外;人口老化嚴重,人口政策滯後於社會現實;環境汙染未見根本好轉,生態文明建設有待破題;教育行政化日趨嚴重,教育思想需要根本變革;科研雖然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但基礎研究和原創成果較少;社會道德體係正在瓦解,核心價值觀缺失;社會分化和固化加劇,官民矛盾凸顯,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和社會治理能力還很低下;未能有效培育和壯大一個中產階層,等等。下麵擇其要者分析之。

第一大問題,在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消費社會的建立上,未能取得實質突破。本10年雖然經濟總量成功進二,但這是在經濟結構扭曲和粗放發展的基礎上取得的,這樣一種發展模式無法抵禦外部經濟的變動,對長期發展構成損害。必須從過度依賴投資、出口和資源消耗轉向在創新基礎上的消費主導型的經濟發展,解決經濟內部的再平衡問題。然而,受製於包括地方在內的利益集團的牽製,這10年在該方麵做得很不夠,特別是金融危機後,為保增長,放鬆了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

第二大問題,未能有效涵養、培育和壯大中產階層。現代國家的發展證明,中產階層是社會穩定和繁榮的基石。但中產階層的發展壯大是需要一係列條件的,尤其是社會要形成一個以中產階層為主體的階層結構,國家在收入、住房、社保等方麵的製度建設就須有利於中產階層的發展。在這10年,受益於經濟增長,從收入角度看,中產階層的人數有所擴大,但中產階層的人數增長,遠落後於經濟增速,原因在於,這10年未能建立起有效培育中產階層的機製。例如,收入分配改革遲遲不能推進,致使貧富差距的狀況無法得到改善,低收入者很難上升到中產階層;高房價更是吞噬人們的消費能力,使人們難以過上中產階層的體麵生活;一跌再跌的股市,將很多人套牢,不僅未能取得財產性收入,也打破人們的中產之夢。這樣的例子很多,而在上述諸方麵,國家原本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第三大問題,戶籍鴻溝仍然存在,城鄉差距仍在擴大。戶籍曾是國家控製人民尤其是農民自由流動的最主要手段。本10年城市化雖然得到快速發展,人員流動也大大加快,但由於戶籍與城市的公共服務緊密捆綁在一起,並關乎地方財政和經濟增長,因此,其改革進展一直不大。一些中小城市雖放鬆了戶籍控製,可進入門檻很高,廣大農民工還是不能融入城市,轉換身份。戶籍改革的滯後也帶來了城鄉矛盾、土地財政、失地農民等一係列問題,農民的權益在城市化中被嚴重剝奪,以致使中國在原來的城鄉二元結構上演化成農民、農民工和城市市民的三元結構。

第四大問題,人口政策嚴重落後於現實,人口結構快速老化。生育權是人們的基本人權,但在這10年,仍然堅持僵化的一胎化人口政策,不僅使得人口結構快速老化,人口紅利快速消失,影響國家的經濟增長和養老水平的提高,也導致失獨、性別失調等社會問題。因計劃生育而導致民眾權益被踐踏的事情更是每天都在上演。

第五大問題,教育和科研的行政化、功利化和科層化趨勢未見好轉,扼殺了人才的創新能力。教育和科研是一國的基礎工程。這10年在教育和科研領域雖然有大發展,但重量不重質,傑出人才和原創研究都比較少。從而不利於創新國家的建立。尤其是教育的行政化傾向未能得到根本扭轉,甚至還有所強化,教育思想也呈現嚴重功利化傾向,以論文數量為衡量標準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的評價體係,也日益強化,這些都扼殺了人們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第六大問題,環境汙染仍在加劇,環境問題未有改善。粗放式發展的一大惡果,就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增長。在這10年,各地上了大量的高耗能、高汙染項目,致使人們生存於中的家園,被嚴重破壞,環境全麵惡化,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乃至生命本身都受到汙染的威脅。此外,在這10年裏,因環境問題和環境事件引發的矛盾和衝突也有日漸增多和激化的趨勢。生態文明建設受到考驗。

第七大問題,未能建立起穩定的能源供應體係。按照目前的發展方式,中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總體而言,中國是一個人均能源短缺的國家,能源嚴重依賴外部供應,因此,如果沒有一個穩固的多樣化的能源供應渠道,中國將嚴重受製於外,影響發展大局。在這10年,雖然中國積極拓展外部市場,以及大力開發新能源,但未能建立起穩定的能源供應網絡,也保證這個網絡的軍事力量,新能源的開發也僅僅剛起步。

第八大問題,社會道德體係崩潰,意識形態破產,沒有建立一個能有效說服人的主流價值觀。一個社會,若道德底線不斷沉淪,人格分裂,人心不受基本的是非和羞恥製約,以利益為全民族追求的目標,這樣的社會也就退化到生存競爭的動物層次。這10年,在經濟大發展的同時,道德也在全麵滑坡,舊的道德體係已經崩潰,革命時代建立的意識形態已經破產,新的適應市場經濟和商業文明要求的現代道德體係未能建立,尤其缺乏一種能讓全社會認同的主導價值。這是社會產生精神和信仰危機的原因所在。人心的危害是長久和潛移默化的,這10年未能遏製這一趨勢。

第九大問題,救火和維穩式外交缺乏大視野、大戰略和具體思路,未能有效利用國際大變動帶來的機遇,導致自身被動。這10年,雖然話語權有所增強,提出了關於國際秩序的主張和目標,但未能有效把它落實為行動。原因在於,中國的外交隻有原則和目標,缺乏戰略規劃和議程設置,以及推行的意誌力。在外交思想上,不能根據已經變化了的國際形勢和自身實力,調整外交方針,而拘泥於“韜光養晦”,自縛手腳,使外交不能體現和反映已經壯大的國力,這尤其體現在用救火式和維穩式的思維來處理一係列國際爭端,導致中國的國際環境日趣嚴峻,也嚴重挫傷了國人的信心。

第十大問題,政治改革和民主化推進不力,與還權於民的期望有相當大距離。這是中國目前最重要的問題,但正因為最重要,解決起來也特別困難。從各國政治現代化的經驗,以及中國自身的情況看,要一步到位推進比較徹底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是不可能的,還權於民有個過程,需要慎重設置,但是,至少應該給人以希望,以一些實際的行動來體現執政黨的誠意,不能因為困難就裹足不前。在這10年,雖然胡溫也在強調民主、自由、法治,強調推進政治體製改革,然而,實際進展有限,民主推行不力。事實上,上述所有問題的解決,最後都可歸結於政改的問題,係於政改的深度。所以,應該拿出勇氣,走出政治改革和民主化的第一步。

一個時代的結束,是另一時代的開始。胡溫因各種原因,未能在這10大問題上取得積極的進展,繼任者如何解決它們,解決的程度如何,將影響中國的和平發展大計和崛起速度,甚至中斷崛起過程。所以,需要我們有危機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