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忘中囯之433:【市場轉換:十二五時期的關鍵】

(2010-12-23 00:34:17) 下一個
【市場轉換:十二五時期的關鍵】
 
十二五規劃期正處於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經濟進行係統性重組的階段之中。當金融危機打破了過去幾十年全球化的發展模式,製定十二五規劃最突出的思考,正如參與製定規劃建議的一位專家所說:中國未來的全球市場在哪裏?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新定位是什麽?對此,5中全會《建議》指,要逐步使中國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這可以說是建議中最關鍵、核心的內容。

5中全會的建議準確地回答了,十二五時期及未來30年,中國的主要市場和經濟增長點,將是一個迅速增長的、巨大的國內市場,消費將是未來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動力。在持續發揮中國製造優勢的同時,創造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內大市場,這就是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新定位。

全球金融危機終結了美國負債經濟主導的全球化,美國與發達國家市場增長放緩已經成為未來的趨勢。迅速崛起並且持續增長的中國製造,其所涵蓋的巨大生產力需要巨大容量的市場,而中國14億人口的消費潛力,正是一個世界性大市場形成的基礎。
因此,進行市場轉換,也即由過去的依靠美日歐發達國家的市場,轉向創造、開發國內市場,在全球發育、增長一個新興的中等收入群體作為巨大的需求方,將是十二五規劃時期的首要任務。但是,市場轉換絕非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完成。

事實上,過去30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和成功,主要依靠的是國際市場而非國內市場,與國際接軌的是中國製造而非中國市場,也就是說,我們已經有在世界市場基礎上增長的世界級中國製造,卻缺乏一個與國際市場接軌的世界級中國市場。從本質上看,中國市場仍然是管製嚴厲、交易規則不規範、缺乏法治和社會監管的市場,也就是說,是交易成本(製度成本)十分昂貴的市場。

正因為此,中國製造在國內市場價格居然高於國際市場,中國製造可以順利地進入全球各國,卻難以進入本國市場。這個現象令人費解確是事實。

首先從中國製造方麵看,筆者近年來多次走訪珠三角地區的加工貿易企業,發現隨著珠三角地區的產業不斷升級,當地的加工貿易所需的原材料、元器件大部分已經可以本土化生產,尤其是傳統產業,例如紡織服裝、玩具、製鞋與家俱等,幾乎可以達到100%的本土化。

但是,這些中國製造的中間產品,卻需要轉一個圈,先出口到國際市場然後再進口才能進入製造環節。中國製造(終端產品)必須進口中國製造(中間產品),中國是中國自己最大進口來源地。也就是說,產品製造在中國,交易卻在世界市場。

加工貿易物料的1/3是國貨複進口,或稱為香港一日遊,這在珠三角地區已經成為多年來見怪不怪的現實。對於此種現象,不少人把原因歸咎於中國的加工貿易政策或出口退稅措施。然而,這種解釋僅觸及部分原因。因為,當珠三角地區加工貿易升級的一個現象,即深加工結轉(加工企業把加工產品直接送到本地的另一加工企業進行再加工,而非出口後再進口加工)在近年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其主要的交易流程居然是,加工品在海關監管下直接送往下一個加工廠,但是交易和結算在香港,也就是說市場交易行為仍然不在國內。

其次,如果我們把眼光從製造轉到消費市場,則可以體會到目前國內消費者對中國市場的信用失去了信心。以珠三角地區為例,2009年人均GDP已經達到9800美元以上,2010年將突破1萬美元大關。也就是說,在這個地區,我們已經有一個數量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成為市場的需求方。

可是,隻要我們注意到每天來往於港澳購買奶粉、日用品甚至食鹽的珠三角地區居民,就可以發現,這個巨大的需求更多的是轉向了外部市場。

更具諷刺意義的是,大量珠三角居民往返港澳市場搬運的各類產品,大多是中國製造,或本身就是珠三角製造。就拿奶粉來說,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奶粉生產基地,香港市場的奶粉也大多為外資在中國生產。由此可見,不是中國製造有問題,也並非生產品質和技術有問題;更不是珠三角地區的中等收入消費群體沒有形成。而是中國市場的交易製度、行為規範和法治治理出現了問題。

更進一步,我們轉向服務市場,這個市場將是十25時期城市化與擴大內需的主力。筆者最近走訪了香港怡和集團的國內事務部,怡和近年來進入中國市場最成功的案子就是7-11便利店。目前在國內市場的7-11門店已經達到了600多家,僅廣州就有300多家門店。

然而,怡和負責人告訴我們,在中國服務與分銷市場成功的主要因素是耐心,需要很長的時間逐步適應國內的生存環境。因為僅一個7-11便利店,就需要申辦20個政府機構發出的許可證。由此可見,從製造、消費和服務各個環節上,中國市場具有政府高度經濟管製、交易成本十分昂貴的製度特點,在上述特點下,是根本無法增長出位居全球前列的世界級市場,更遑論中國市場成為全球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我們培育了全球最大的一個新興中等收入群體作為巨大的需求方,在國內市場仍然維持現狀的情況下,珠三角地區居民今天向外的消費趨勢,也就是一個未來的縮影。因此,十25規劃期的市場轉換,首先要麵對的就是國內市場製度性的改革和創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