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2255: 對於今天下跌的解釋

(2009-11-26 04:00:22) 下一個
一些市場參與者對於今天下跌的解釋,FYI
 
今天大跌後,與一些客戶進行了交流,他們對於市場大跌的原因大體歸咎於: 1. 政策的擔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存在不確定性,發改委一人雜誌上撰文建議政策退出) 2. 監管層麵 (銀監會資本充足率要求帶來中行的再融資需求, 證監會繼續全麵“打鼠”)  3. 較大型IPO推出 (中船過會)
 
我的看法是: 發改委在《瞭望》上的文章並無任何意外之處,其建議的明年中 政策退出,時點比市場預期的還要晚,而且還專門強調了“通貨膨脹在我國還不是現實威脅,至多是屬於潛在風險而已,對此無須過度擔心”,因此這不應該成為市場的擔憂。IPO過會更不是主要因素。市場在經濟工作會議前的不確定感,可能是一個觸發因素。本周末的政治局會議就會讓我們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調子有個大致了解。我們重申之前的判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語調可能會將由去年底的“保增長為首要任務” 轉向類似 “穩增長,調結構,防通脹,惠民生”,即穩定目前較好的增長勢頭,更加重視調結構(加大消費需求、促進服務業發展、節能減排、區域協調發展);“防通脹預期”將被提出,但短期內無貨幣措施出台,特別是加息這類價格性措施(受製於剛性匯率,以及美國暫時不加息)。但正如我們昨天強調的,可能會以銀監會的監管措施為主,包括資本充足率要求、對不同行業的貸款風險權重設定等。這可能會在短期內打擊銀行以及市場情緒。
 
具體相關新聞如下:
 
發改委官員:經濟刺激政策可能明年中退出
 
  中新網11月24日電 對於中國經濟的快速複蘇,經濟刺激政策可謂居功至偉,但刺激政策繼續實施遭遇兩難困境,政策何時退出,正在引起市場的普遍關注。《瞭望》新聞周刊刊出署名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劉滿平的文章指出, 2010年年中可能是刺激政策退出的時間窗口,但退出也需微幅、逐步。
 
  文章說,經濟運行有自身客觀的規律,在經濟低迷時強迫采取外力刺激,肯定會或多或少地帶來些副作用: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性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如果再繼續實行經濟刺激政策,將會麵臨“左右為難”的兩難困境:一方麵,出於對經濟結構進一步向壞以及通脹壓力加劇的擔憂,政府傾向於降低刺激力度;而另一方麵,經濟內在活力缺失和“保就業”的壓力,又使得政府不敢在刺激力度上有所放鬆。
 
   三因素致刺激政策仍需維持
 
  一般來說,在已確認本國經濟連續3個月回升之後,就可以考慮經濟刺激政策該如何退出。考慮到本輪刺激政策是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衝擊下適時推出的,麵對的環境前所未有,其退出的時點應相對延長,如2~3個季度。即使是這樣,1~3季度我國GDP單季增速分別為6.1%、7.9%和8.9%,經濟回升趨勢確立,也已到了退出的時機,但對於為何當前刺激政策不能退出時,劉滿平指出有三點原因:
 
  一、從全球範圍看,刺激政策退出時機還未到。目前雖然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逐漸好轉,但複蘇仍不平衡,尚有賴於刺激政策支持,高失業率尤為令人擔憂。雖然以色列、澳大利亞、挪威等國采取加息政策,印度也上調了商業銀行法定流動資金比率,但這些國家情況各異,對我國的影響也很小,最重要的是歐美等主要經濟體按兵不動。
 
  二、從本國範圍看,我國經濟複蘇基礎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我國經濟雖率先複蘇,但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投資拉動的,從實體層麵來看,民間投資和社會消費還沒有被完全帶動起來。
 
  三、從退出的基本條件看,目前除局部存在瓶頸約束之外,大部分工業品和消費品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投資、消費和出口需求的增長導致實體經濟出現全麵高通脹的可能性不大,通貨膨脹在我國還不是現實威脅,至多是屬於潛在風險而已,對此無須過度擔心。
 
  2010年年中或是退出時間窗口
 
  對於刺激政策何時能退出?文章稱將主要取決於未來國內經濟增長態勢、通脹預期及通脹變化情況以及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情況和寬鬆政策退出時機等幾大因素,其中最具有風向標的是通脹變化情況,也就是CPI的走勢。
 
  而2010年第二季度末將可能是退出的時間窗口。
 
  從全球角度來看,11月7日召開的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認為目前刺激政策退出還為時尚早,仍須維持。但同時也留了一手:在經濟完全複蘇後,各國應以合作、協調的方式退出非常規的宏觀經濟和金融支持政策。歐盟甚至還設置了時間表:隻要歐盟委員會12月3日公布的經濟預測報告顯示複蘇已經穩固,歐盟各成員國最遲從2011年開始整頓財政,以減少財政赤字。
 
 
中行回應融資傳聞:正積極研究資本補充方案
2009年11月24日 18:47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針對市場對於中國銀行有意進行千億人民幣規模融資計劃的傳聞,中國銀行相關部門回複中國證券報稱,中國銀行正“積極研究資本補充的多種方案”,但“暫無可披露的資本補充計劃或融資方案,如果中行確定了相關方案,會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中國銀行表示,根據業務發展需要,中行正在健全資本規劃,加強資本管理,積極優化資產結構,控製風險加權資產的增長,提升資本回報水平,提高內部資本補充能力。同時,積極研究資本補充的多種方案,以實現銀行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此前有媒體報道,中國銀行正與投資銀行磋商其約達1,00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計劃,以達至監管當局要求的新資本充足比率。
 
  但銀監會23日已否認了“銀監會將對商業銀行進行信貸規模控製以及對大型銀行提高資本充足比率至13%”的傳言。
 
 
證監打鼠行動繼續:中銀國際一營業部總經理落網
2009年11月24日 21世紀經濟報道
  
  證監係統的全行業“捉鼠”行動正逐步深入。近日,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中銀國際深圳營業部的某總經理在這次“嚴打”中落網,同時落網的還有該公司IT部門的一位負責人。
 
  據上述知情人士稱,該總經理使用了自己的名字開戶,並且在公司下單炒股被當地證監局通過IP地址查到。
 
  “已下達處罰通知,該總經理被罰款6萬元。”上述知情人士稱,中銀國際此次出事,應該是有人舉報,畢竟,券商行業工作人員炒股行為目前非常普遍,一般監管部門很難精確查到某個人。
 
  “現在券商經紀業務的競爭非常激烈,不僅僅在打傭金戰,而且各家券商之間也互相監視,一旦發現競爭對手違規,就馬上舉報,然後監管部門的監管函就會下來。現在的經紀人真是有點草木皆兵。”上海某券商經紀人向本報記者表示。
 
  “公司在內部下達了上述營業部總經理被處罰的通告,並且,公司要求我們每個經紀人都要在通告上簽字,這樣做的目的可能公司是為了免責,即:每位經紀人都看過該通告,並且簽字,這樣如果再出了事情,就與公司無關了。”中銀國際一位經紀人表示。
 
  而且,“公司將電腦中的交易軟件都屏蔽掉了,不過,隻是屏蔽了中銀國際自己的交易軟件,其他公司的交易軟件仍可以使用。”上述中銀國際的經紀人表示。
 
  “這次監管風暴對於整個券商行業的規範來說,肯定是好事情,因為現在業內對於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呼聲和預期越來越高,而這兩個金融創新產品的推出,除了必要的宏觀和市場環境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風險的防範和治理,在推出這兩個產品之前,有這樣一次監管風暴,對於這兩個產品的順利推出和運行是有很大好處的。”上述中銀國際的經紀人表示。
 
 
中船重工IPO已獲證監會核準
2009年11月24日 18:13  經濟觀察網
 
  據最新消息,中國船舶重工公司A股IPO發行已獲證監會核準,該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已處倒計時。
 
  今年7月27日,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已批準中國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
 
  據了解,中船重工本次擬發行不超過19.95億股,即經擴大股本後30%的股份。發行保薦人為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募集資金將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按輕重緩急順序用於三個方麵:約43.10億元用於船用動力及部件業務生產能力建設;約14.52億元用於船用輔機業務生產能力建設;約6.73億元用於運輸設備及其他業務生產能力建設。
 
  此次公開募集股份的具體時間還要等待監管部門確定。
 
  中船重工IPO正式啟動將標誌著國內兩家造船業領軍企業全部實現上市。此前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已於1998年在上海上市。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CSIC)成立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由中央管理。
 
  資料顯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船重工總資產2576626.97萬元,實現淨利潤123351.83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122092.27萬元。本次發行後,公司總股本將達到66.51億股。按此計算,公司2008年每股收益為0.1835元。
 
  有消息人士分析認為,今日大盤調整或與中船重工獲批有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