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忘中囯之187: 評樓繼偉的虧損有理論

(2009-05-12 01:34:40) 下一個
評樓繼偉的“虧損有理”論2009-05-11 10:56:36

by橫刀立馬

日前,中投公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投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樓繼偉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演講時大言不慚地指出,悸塹膠謔?悄貿で?齔な攏?虼司?盟ネ說氖焙蚩梢源笥興??N葉院謔?姆⒄褂行判摹! ?/p>

此公此論一出,立即招致眾多國人的指責與駁斥,人們紛紛痛斥中投公司海外投資巨額虧損是敗家子行為,是替美國金融危機當替死鬼,但樓董事長仍象妓女一樣發表他自己的“虧損(賣淫)光榮論”。他說,市場上的評價都是短期評價,不是中投公司這樣的機構的評價方式。他進一步透露,截至目前,中投公司在黑石的持股比例已經超過10%,中投的進一步增持有助於改善對黑石的交易結構,有助於幫助美國垃圾公司擺脫困境。“(中投)每天都在盯市,但是我們在建立跑道,在重新看待我們的資產配置。”樓繼偉對投資黑石集團等美國垃圾公司迄今已經虧損超百億美元的情況隻字不提,反而聲稱“投資黑石是個很好的投資”。
2007年5月,美國黑石集團即將IPO,美國人認為宰中國一把的機會來臨,於是,美國財政部授意中國**購買黑石集團不能流通、也無投票權的股票,當時的中投公司還沒有正式成立,為了向美國爹表示忠心,還沒有開張的中投公司就急急忙忙動用約3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29.605美元/股(約合230元/股)的高價購買黑石近10%的股份(101334234股無投票權的股票),鎖定期四年。在購買這個私募基金公司的股份的同時,中投公司還與它達成一份秘密協議,在秘密協議中約定,中投公司所購買的這些黑石股份,全部都是“無投票權的股權單位”,即中投公司雖然高價購買了1億多股的黑石股份,並且在未來四年中不出賣、不轉讓,但在黑石公司內部仍然沒有絲毫的發言權!  

美國黑石集團(BLACK STONE),譯作“佰仕通”)成立於1985年,是美國一私募基金公司,以投資垃圾債券等金融衍生產品為主,風險之大可想而知。果然,中投公司所購買的黑石股票一路狂跌不止,到2008年2月,中投公司的這筆投資就已經虧損了一半,到當前,黑石的股價更是跌到每股8美元上下,中投公司的外投資迅速縮水近3/4,當初投資的30億美元隻剩下了1/4左右。  

但中投公司似乎並沒有從黑石投資的巨虧中吸取教訓,它的海外“燒錢”活動也沒有到此為止,2007年12月19日,中投公司在美國財政部的直接指揮下,與美國大摩公司(摩根士丹利)達成協議,購買後者發行的約50億美元的股權轉換垃圾債券。當時,大摩對衝資產後資金鏈條正處於十分緊張的時候,據其財務報告顯示,大摩公司因次債業務而巨虧35.9億美元,中投公司的50億美元的“及時注資”,頗有“火線救急”的味道,令大摩和所有的美國股東欣喜異常。東莞證券首席分析師李大霄表示,中投公司進入大摩遵循的是危機投資的原則,這個時候進入對方可能會比較受到歡迎。人民大學教授李永森公開表示,由於次貸危機的衝擊,美國不少金融機構資金鏈緊張,大摩恰好正因衝減掉了數十億美元的資產而舉步維艱,中投公司此時的投資可謂“雪中送炭”!資料顯示,中投公司所購買的大摩可轉換股權單位存續期限為兩年零七個月,到期後必須轉換成大摩公司上市交易的股票,轉換價格最高不超過參考價格的120%,所以,中投公司的這50億美元的投資潛在的風險因素主要是大摩股票的下跌風險。截至目前,由於大摩股票一路暴跌,目前股價僅在10美元左右,而當時約定的轉股價格為每股48.07美元至57.684美元之間,即便是以此約定的最低價格計算,中投公司此筆投資的虧損也近40億美元。  

中投公司海外“投資”就這樣一次次輕而易舉地“交學費”了,那就需要再向中國國內再弄些錢去補充一下。於是,中投公司將目光瞄準了國內無風險的新股發行。2007年11月,中投公司拿出1億美元參與中國中鐵的戰略配售,轉眼間就“盈利”翻番。果然顯示出中投公司“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優秀本色!“中投參與中國中鐵的IPO,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被解讀為失血過多後的一次短暫的補血過程。”齊魯證券張賓如是評價。  

更令人震驚的是,2008年10月17日,黑石集團發布公告宣稱,該公司日前修改了與北京萬德福投資有限公司(Beijing Wonderful Investment Ltd)此前簽署的所有權協議,將實益擁有權上限從9.99%提高至12.5%。而北京萬德福投資有限公司是中投公司為投資黑石而專門設立的一家全資子公司,它的注冊地是北京西城區鬧市口大街1號,執行董事為高西慶。黑石集團在 10月16日 遞交給美國證券交易與管理委員會(SEC)的文件中透露,黑石集團已與北京萬德福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一項新協議,以將適用於北京萬德福投資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持股上限提高至12.5%。黑石集團稱,中投公司計劃通過在公開市場買入來增持黑石股份,且增持不需獲得中國監管層的批準!也就是說,美國的黑石公司可以直接命令中國的中投公司、按黑石公司的要求拿更多的錢出來替美國的黑石公司拉高股價,以維護美國投資者的利益,而且,中國中投公司的這種投資行為不需要中國方麵的批準!看,一方是何等的霸道蠻橫,而另一方又是多麽的聽話順從!  

據媒體預測,中投公司僅在黑石與大摩兩家公司身上的投資虧損已達60多億美元。盡管如此,中投公司副總經理汪建熙日前卻透露,中投可能持有黑石的股票達到5-7年的時間。汪建熙表示,對於中投公司海外投資的成敗不能過早下結論,中投的海外投資虧損還遠不算多,這點損失與中國所有的外匯儲備相比實在算不了什麽的。  

繼投資黑石集團、摩根士丹利失利之後,中投公司更多的巨虧線索被不斷披露出來:其旗下的SLC(Stable Investment Corporation)投資於the Reserve管理的Primary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因投資雷曼兄弟損失而引發大規模的贖回,要求贖回的資金規模約400億元美元,中投公司因此可能又要虧損54億美元。  

據《華夏時報》報道,中投公司的海外投虧損資遠不止上述的在黑石與大摩兩家公司身上虧損的60多億和在Primary基金上身上虧損的54億美元,它還持有超過110億美元的美國垃圾基金,還有小摩公司(摩根大通)的主要貨幣市場基金23億美元、Invesco Aim Liquid Assets Portfolio 21億美元,以及德國資產管理的DWS貨幣市場信托15億美元,等等等等。  

投資有風險,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我們也不能苛求一家投資公司每次都贏,但象中投公司這樣注冊資本高達2000億美元的公司,海外投資幾乎是節節失利,每投必虧的現象,確實很不正常。下麵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投公司的神秘背景和它的“當家人”吧。  

中國投資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財政部通過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籌集1.55萬億元人民幣,購買了相當於2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作為中投公司的注冊資本金,公司於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成立。樓繼偉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西慶任副董事長、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胡懷邦任監事長,張弘力、楊慶蔚、謝平、汪建熙為副總經理。董事會成員共11人,包括3名執行董事、5名非執行董事、1名職工董事以及2名獨立董事,其中,3名執行董事分別為國務院副秘書長樓繼偉、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高西慶和財政部副部長張弘力。5名非執行董事分別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5個部委,其中包括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央行副行長劉士餘、外匯局局長胡曉煉、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司長楊慶蔚、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匯金公司)總經理謝平、匯金公司副董事長汪建熙。2名獨立董事分別為原財政部部長劉仲藜、現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王春正。  

據說這是一個重量級的組合——  

樓繼偉,57歲。現任國務院副秘書長,曾任貴州省副省長、財政部副部長。朱**總理在上海時就非常器重樓繼偉,並且在自己退出總理位置之前專門安排樓繼偉去財政部“盯著錢袋子”。西方評價他是中國最有權勢之人、對中國改革最具熱心、最有“貢獻”之人。  

高西慶,54歲,現任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曾任中國證監會首席律師和副主席。高西慶擁有美國杜克大學法學碩士學位,曾在華爾街為西方工作多年,對中美金融法律體係非常熟悉。當年,高西慶由朱**總理跨過正常程序,由王雪冰手下的子公司負責人一舉提拔到證監會當副部級的副主席。雖然各種告狀信一籮筐,涉及他超生(至少3個)超婚(至少2次)、生活作風、經濟犯罪等,但卻能得到該利益集團的搭救和重用,屢屢化險為夷。據可靠消息說,高西慶近期極有可能會被任命為正部級的中國證監會主席。高西慶曾在1999年至 2003年被朱**總理安排為中國證監會副主席。  

李劍閣,朱**總理的前秘書,目前擔任著中央匯金副董事長,同時還擔任著朱雲來當總經理的中金公司的董事長,年收入數以千萬計。  

張弘力,57歲,現任財政部副部長,曾任財政部預算司司長。  

謝平,52歲,現任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匯金公司)總經理,曾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金融穩定局局長等職。美國中央情報局安插在中國金融部門的眼線。  

汪建熙,56歲,現任匯金公司副董事長,曾任中國證監會首席會計師、主席助理。從小與周小川同院長大的惡少,雖然劣跡癍癍,卻一直就受到周小川兄弟般的關照,一直帶著到中國銀行、證監會、到建行、擔任中央匯金副董事長、中金公司董事長(後將董事長位子賣給李劍閣)、擔任中投公司副總經理。  

楊慶蔚,58歲,現任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司長。  

等等等等……  

中投這個公司,所遵奉的原則是美國利益第一、個人收入第二、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忽略不計的原則。他們除了給自己製定高得驚人的薪水和獎金外,各重要位置任用的都是“海歸派”和海外國際騙子,我們不難想像,在這夥人的玩弄下,中國人民的血汗外匯會被糟蹋成什麽樣子。由於中投公司所處的特殊地位和它規章製度的不透明,所以樓繼偉等人根本就不會受到任何有效的監管,他們的海外投資幾乎無不戰無不慘敗,付出的各種數量驚人的“學費”也是實報實銷。與中投公司性質相類似的新加坡淡馬錫基金,在與中頭公司投資黑石等公司差不多的同時投資了美國的美林公司,盡管美林公司在本次金融危機中遭受了更巨大的損失,但淡馬錫卻未遭受損失。其原因就在於2007年12月淡馬錫入股美林公司時,曾與美林簽署了一份“選擇性投資條款”,其中明確規定:若在一年內,美林公司以低於淡馬錫入股價格48美元增發普通股,美林公司就要賠償差額或向淡馬錫免費發行新股,金額要與差額相等。正是這一條款,讓淡馬錫的幾十億美元投資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毫發無損。相比於淡馬錫,中投公司的高層要麽是賣國賊,要麽是豬腦子,舍此之外,我們能找出別的解釋嗎?  

但財政部財科所的國有經濟室主任、高級研究員文宗瑜卻不這樣認為,他說,中投公司當初投資黑石集團是理性的。中投公司投資佰仕通,對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走出去投資起到了“投石問路”的作用,投資華爾街有利於中國積累投資經驗,有利於提升中投公司的投資水平和品牌價值,也有利於博取美國的好感(三個“有利於”)。  

同樣不承認自己非賣國賊即蠢豬的人還有中投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樓繼偉,他強調指出,他對中投公司的治理結構非常滿意,同時,投資黑石是個很好的投資。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905&postID=1509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