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1885 --- 中國還不足以拯救世界

(2009-03-26 20:37:05) 下一個

中國為什麽不能拯救世界

2009年 03月 26日 10:39

年伊始,中國的股市迎來了一個開門紅。A股市場是2009年全球表現最好的,自去年11月政府公布了5,85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以來,上證A股指數已累計上漲約33%。

Simon Dawson/Bloomberg News
中國龐大得讓人不能小視:中國持有
1萬億美國債券。總理溫家寶已就經
濟政策問題向美國提出了建議。
全球投資者將這視為一個好兆頭,希望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能出現足夠強勁的反彈,帶動全球經濟回升。比如,美國鋁業公司(Alcoa)首席執行長柯菲德(Klaus Kleinfeld)就稱讚中國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計劃是一個絕妙的計劃,止住了經濟滑坡。渴望好消息的美國交易員越來越多地遙望太平洋彼岸的中國以尋找線索,有關中國可能推出更多刺激計劃的猜測推動美國股市飆升(當謠言平息後,股市隨之下挫)。

中國有著大量的現金和相對穩定的銀行(現在全球各地這兩樣東西都很稀缺),有望從此次危機中脫潁而出,成為一個更加強大的經濟大國。為這樣的角色做準備,溫家寶總理已經公開督促奧巴馬政府采取更多措施,確保中國持有的1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的安全。他還鼓勵中國企業進行海外擴張,並放寬規定以幫助中國企業進行海外並購。

盡管有著諸多有利條件,中國經濟的規模還不足以拯救世界,指望中國承擔這個重任不過是一廂情願。總部位於美國的MKM Partner首席經濟學家達達(Michael Darda)說,中國無法憑一己之力完成這件事。盡管中國經濟持續了數十年的增長,它在全球GDP中的權重卻隻略高於6%。總部位於波士頓的Galt Investments聯席主管裏克(Jeff Lick)說,往好了說,中國是一個有著良好財政狀況的冉冉升起的超級經濟體,雖然在未來幾年中會經曆一段時期的增長放緩,但並無大礙;往壞了說,中國是一個過度建設、過度投資的經濟體,過多地依賴於對西方世界的出口。

一些投資者期待中國能夠帶動世界經濟回暖,但現在的情況可能是中國甚至不能自救。中國人的消費力度不足以緩解美國人削減開支帶來的消費緊縮。《巴倫周刊》克萊爾·麥基卓(Clare McKeen)報道。
美林(Merrill Lynch)國際投資策略師哈特尼特(Michael Hartnett)說,首先,中國股市可能更多的是被流動性過剩所提振,而不是對經濟複蘇的預期。與歐美的銀行相比,中國銀行業的杠杆比例較低;由於它們是國家控製的銀行,所以在放貸方麵要更為明顯地接受政府指導。哈特尼特說,低迷的中國經濟所需的信貸較低,所以最近大幅增加的貨幣供應部分流入了本地股市。

中國是否能獨善其身都是個問題。2月份中國出口較上年同期下滑25.7%;假如不是中國春節,降幅還會更大(去年中國是從2月7日開始15天的春節假期,降低了2008年2月的數據,而今年的假期則開始於1月26日)。

出口下滑已經導致工廠關閉,2,000多萬民工失業(失業民工越來越難以控製),導致中國經濟出現供過於求和潛在通貨緊縮的擔憂跡象:2月份生產者價格下滑4.5%,房地產價格也在不斷下滑。隨著出口的下滑,中國的貿易順差收窄至3年來的低點,從1月份的390億美元降至2月份的近48億美元。如果這種下滑趨勢持續下去的話,可能會影響中國對美投資的意願。

中國人對儲蓄的偏好也是一把雙刃劍。不錯,中國無需借錢或是依靠債權人的仁慈來刺激經濟,不過事實可能會證明,擴大內需(這是未來GDP增長的關鍵)可能是件很困難的事。由於缺乏養老、公共醫療和社會保障體係,超過13億中國人會在時況艱難時增加儲蓄,這進一步阻礙了經濟增長。

從1980年到2007年,中國的GDP從3,080億美元膨脹至3.25萬億美元,主要是受了貿易和資本投資的推動;中國也因此變成了世界工廠。隨著中國在全球製造業市場上的份額越來越大,出口占GDP的比重從7.7%猛增至33.8%。同期生產資料投資所占比重也從34.8%增至42.3%,但消費所占比重卻從50.7%降至35.4%。

中國消費者能夠擴大支出,抵消美國消費下滑所帶來的影響嗎?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國,2007年美國人的消費推動了全球GDP的18%,比較中國消費者可憐的2.1%,這是個令人 歎的數字。根據裏克的計算,哪怕美國消費隻是下滑10%,其降幅就已經超過目前中國消費者的舉國支出。裏克問道:你們有幾個人在過去三個月裏將支出削減了10%?

去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了10.4%,但增速到了第四季度就放緩到了6.8%,這是自1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的最慢增速。如果中國經濟在2009年有所複蘇,或許有助於原材料股票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也許能夠將原油價格推向每桶60美元。但除非中國巨大的人口能夠顯著增加消費(這一轉型需要時日),否則中國經濟就不可能帶領全球經濟走出困境。

這就是為什麽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要呼籲中國經濟必須從資本支出轉向私人消費,而美國必須儲蓄,投資於基礎設施、替代能源技術和人力資本。他警告稱,美國消費熱潮已經退去,其他地區的私人消費又難有動力,危機過後的全球經濟可能會疲軟數年。

Kopin Ta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