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韓國《朝鮮日報》的文章比較了過去10年世界金融機構的總市值變化,1999年世界20大銀行中,美國有11家,英國有4家;2009年3月17日至今,世界20大銀行中,美國和英國的銀行分別減少至4家和1家。相反,共有5家中國的銀行榜上有名,壓倒了英美的銀行。
報道稱,世界20大銀行排行榜中,總市值1至3位都是中國的銀行,分別是市值總額1753億美元的中國工商銀行、1287億美元的中國建設銀行和1128億美元的中國銀行,中國交通銀行和招商銀行也分別列第12名和第17名。澳大利亞與巴西的銀行地位也明顯提升。
英美大銀行的淪陷可謂觸目驚心。《朝鮮日報》稱,在2007年金融危機之前一直保持總市值世界第一的花旗集團,1999年總市值達1509億美元,到2009年時,總市值減少了 90%以上,隻有137億美元,隻排在世界第46名,已經淪落到需要依靠美國政府救援貸款生存的地步。美國第一大銀行摩根大通位列世界第4位。1999年居全球第二位的美國銀行也降至目前的第11位。
中資銀行成外資“提款機”
受流動性困擾,外資銀行手中的中資銀行股票如今成了“救命稻草”。《華爾街日報》24日報道,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持有中國工商銀行4.9%股權的高盛集團正在考慮出售其中的部分股權,以籌集逾10億美元資金,用以償還美國政府的部分注資。
文章說,2006年,高盛以26億美元的價格購買工商銀行的部分股權。等到今年4月下旬禁售期結束,高盛集團可能會出售所持工商銀行股權的15%至20%。去年10月,高盛接受了美國政府100億美元的注資。此後,高盛曾公開表達了償還這部分政府資金的意願。
在 2005-2006年間,中國政府引進外資、協助中國銀行業進行改革、進行海外上市。包括高盛、花旗集團、匯豐、TPG集團、淡馬錫、安聯和蘇格蘭皇家銀行在內的一些外國金融機構,持有中國各大銀行價值數百億美元的股份。目前,3年的禁售期紛紛結束。入股中國銀行業的外資銀行紛紛大規模減持中國銀行業的股份以獲取現金。今年初,瑞銀成為首家售出所持中國銀行股份的海外銀行,隨後引發一波減持潮,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拋售中國銀行股權、美國銀行大量減持建設銀行股權。
《華爾街日報》評論說,外資銀行和中國銀行業“合作的勁頭正在減弱。如今,外資銀行急於修複因全球金融危機而惡化的資產狀況,它們已開始套現離場。”除了套現的直接原因,《華爾街日報》引用分析人士的話說,大規模地減持凸顯出中外銀行合夥關係所麵臨的困難,合作雙方都有失望的地方。“中方銀行家常常感到不滿的是,具有豐富國際知識和經驗的外資顧問並不能解決本地的問題,因為他們不了解中國國內的情況……外資機構也對難以影響銀行業務等方麵感到失望。”
專家稱銀行國際化需以人民幣國際化為先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梅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中國的銀行之所以受害程度沒有英美銀行那麽嚴重,是因為我們的國際化程度不夠,創新不足,這才能置身事外。他說,市值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現在中國的銀行市值高並不代表以後市值也高。事實上,2007年初時,中國的銀行市值也曾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很快就隨著股市不景氣而大幅下滑。
梅君說,“中國的銀行業還在剛剛轉型的過程中,離國際化還有很遙遠的距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次危機不是由於金融創新造成的,而是由於監管不夠。這也提醒中國銀行業,未來的金融改革中既要注意創新,也必須加強監管。中國的銀行要想成為國際化銀行,首先就要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這是銀行業國際化的前提。沒有自己國際化的貨幣,怎麽能稱自己是國際化的銀行?”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市場,並且加強金融領域的法製規範。“隻有這樣,中國的銀行才能拉近與英美銀行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