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 1477 --- 投資的判斷力比充足的信息更重要

(2008-11-05 18:34:34) 下一個

轉自:周年洋的博客 來源:blogbuffett
隻要你還在投資的世界裏遊蕩,你就永遠不能與不確定性絕緣,不確定性既可以成就你賺大錢的運氣,也可以讓你陷入巨額虧損的噩夢之中。不確定性是讓投資者愛也是讓投資者恨的因素。價值投資者認同股市中公司盈利這個基石,選擇以合適的價格買進長期持續穩定盈利的好公司,以保證較高的盈利確定性或者說從主觀上減少不確定性的影響。

我們知道價值投資者縮小不確定性或者達到高確定性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定性和定量。如果從認識論的角度說,前一種是通過邏輯演繹獲得關於事物的真知,後一種是了解事物盡可能多的知識,通過歸納獲得事物的真知。在哲學史上強調演繹的唯理派與強調感性經驗和感覺的經驗派一直處於爭論之中,人類對世界的認識過程也就在曆史發展中一步步推進。但是在投資的世界裏,由於加入了投資者的心理因素,認識投資比認識世界其他事物更為複雜。

可能是投資世界裏金錢比知識更重要,除了索羅斯外,很少投資者從認識論的角度去認識投資世界,這樣,哲學認識論領域的成果對投資界的影響似乎無關緊要。但是要在投資領域獲得較高概率的盈利可能性,不借助於對投資認識論的研究恐怕難以做到。而價值投資者投資的基礎就是要把握世界的規律也即公司的盈利確定性,這樣,投資認識論對價值投資者來說其實至關重要。

從投資認識論的角度說,價值投資者麵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選擇出一個好公司是基於邏輯演繹的直觀判斷重要還是收集足夠多的信息重要呢?現實的情況是,我們很多人選擇一個公司作為自己的投資標的時,對標的的自信來自於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如果掌握的信息越多,我們對這個標的的信心越足。有研究表明,人們對於一個問題所掌握的信息多少和他們對於自己的決定有多少自信幾乎是一對一的關係。我們在投資決策時常常就是以這樣一種態度去尋找公司,因為人內在的懶惰,我們常常依賴那些最方便也最容易找到的數據,比如新聞報道、過去的業績,這些數據雖然有助於我們對公司的了解,但是它並不能使我們判斷正確。可以說,通過收集足夠多的信息和數據,基於這些充足信息做出的判斷可能很重要,但對於要獲得較高概率的盈利來說,這樣的投資判斷未必接近了真理。

從很多投資成功者的經驗來看,他們一開始做出的直觀判斷或者說直覺恰恰是他們成功的基石,這對於辛辛苦苦搜尋各種信息和數據的投資者來說,顯得很不公平。為何投資者的判斷能力比數據收集更重要呢?人的判斷能力是一種很難明確表達的內在的能力,它是人類長期經驗的遺傳,同時也是個人自己知識積累和人生閱曆中醞釀出來的。它似乎更多源自天賦,但這也不是說後天的努力就毫無用處。如果一個人有意識地讓自己浸潤在各種知識中,同時盡可能多地了解真實世界的知識,長期下來各類知識和經驗的化學反應自然會提升一個人的判斷力。這個過程的實質是大腦收集盡可能多的知識、獲得盡可能多的感性經驗,是一個信息積累、經驗積累的歸納過程,隻不過這個過程是潛意識的,不能上升到意識層麵,從而有很多的神秘性。對於每一個致力於提升自己判斷力的個人來說,這其中的難度是,你無法主動決定你的判斷力,也無法主動測試,它完全是一個"自然出芙蓉"的過程,需要不斷努力、需要耐心和長久的等待。可以告慰的是,查理.芒格的隔柵理論其實就是一個培養投資者判斷力的理論,查理.芒格成功表明,通過個人持久的努力,我們是有可能大幅提升自己的判斷力的。

具體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要想選出優秀的公司,最終獲得投資的成功,既要多了解公司的信息,同時更要學習多方麵的知識,擴展自己的經曆,主動迎接各種市場動蕩。在做出投資決定時,要加強自己的思考,意識到對公司本質和行業發展這些大方向上的思考和判斷比一大堆數據更重要,從而謹慎做出投資決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