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My Diary 310 --- ZT 談談我對海外文學的一些看法(枯荷雨聲)

(2007-05-07 16:36:36) 下一個

(枯荷雨聲)

發表於 2006-8-24 05:51

  說點在前麵的話,這篇文章我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極力勸阻我不要發上來,說這個是純粹得罪人的事情,靜心寫自己的文章就好。我說,我不怕得罪的,我隻怕我不能坦誠地告訴那些我以為我當作朋友的作者們我最真實的想法。當他們努力抱怨國內的文學創作低下或者編輯水平低下,或者讀者水準不高的時候,為何不查找自身的原因呢?

  我隻說真話,但不保證這些話就是正確的。所以,誰若氣得上了房梁,我隻說很遺憾,而不是抱歉。

  海外的人大多一葉障目,他們能閱讀到的國內作品少到可憐,所知的不過是原來在國內時候閱讀過的一些作者的作品,也或者是國內現在被炒作的一些作品。用他們僅有的看過的文學類書就對國內的文學創作持否決態度,讓我感覺很詫異,盡管我對他們中的一些人表現的優異才華很是讚賞,也坦率承認他們在很多方麵的優異品質。

  國內的一個基本事實就是,許許多多好的文學作品得不到廣泛的宣傳,現在的社會商業味道如此之濃,對於文學的投入已經越來越少,有偶爾發了財的人忽然做起了年輕時的文學夢,於是會拔來九牛之一毛資助一下困頓中的文學。文學越來越趨於邊緣化,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文學邊緣化絲毫不代表文學創作的嚴重萎縮,相反,各種傳播渠道的建立,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純文學的創作,這些創作大多是沒有名利的,當然,海外的人看見了木子美,看見了流氓燕,卻看不見芸芸眾生中的草根寫作群體,這部分群體的存在,才是中國文學能不徹底退出人們耳目的根本。

  就如有些人說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如何用健康正確的心態去看待,我以為不光是海外作者的事情,也是國內作者的事情。用古龍的話說:是人就有弱點。標榜再高貴的人也不能有免俗的時候。

  前兩日看見有一句話說得一點錯沒有,海外作者的作品就如中學生寫作文。拿著自由之劍卻寫不出自由作品,這個是海外作者普遍存在的,最少我感覺很多海外人還沒有國內的人對文學自由理解通透。當他們努力去倡導什麽的時候,就是極力限製另一種風格的自由,另一種言行的自由。國內盡管不可以涉嫌太敏感的政治問題,但是在大多方麵卻是真正百花齊放的,想看什麽樣的文章就有什麽樣的文章,說到底,又有多少老百姓對政治感興趣,或覺得政治值得幾個銀子呢 ? 當不牽扯到自己利益的時候,政治誰喜歡誰去談,是老百姓關心不上的事情,我想即便美國也沒那麽多人成天談民主談政治吧。所以,所謂自由,所謂民主在如今的文學中究竟是不是限製了文學創作的自由,我以為是值得嚴重商榷的,以國內不自由不民主來否定國內的文學創作,我以為是有失公允,並且是對文學創作本身的一種褻瀆,以政治決定文學,是文學的侮辱。國內的作者和讀者從來不因信仰或者其他不同而否認國外作品。就是國內,你無病呻吟還是有病呻吟,沒有人來斥責你,你不該寫或者其他雲雲。寫是你的自由,讀是他的自由,各有各的市場,沒有誰會幹涉誰。因為誰都知道,誰強誰弱不是靠口水決定的,而是靠作品本身決定的。

  海外大多的人有一種自我優越感,我不知道這種感覺來自自身本來就具備的優越,還是僅僅因為身在海外就優越,最少這種盲目優越很讓人反感,我不喜歡海外一些作者一口一個國內寫作與海外寫作如何如何,這些不是評判文學好壞的標準,隻有真正具有實力的作品讓大多數人認可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在海外就一定有好作品了?那麽現在海外怎麽還沒有出現一部讓人震驚之作呢?所以這樣沒有底氣的話說一次就夠了,說多了反顯得自己心虛了。

  再次,談到所謂的海外文學,什麽是海外文學?我想大多的海外人自己都不清楚,這也是為什麽國內越來越對所謂的海外文學失去興趣的原因,倘若海外人自己還沒有清醒地認識到,那麽失去國內市場是勢在必然。

  如今的海外文學創作,基本都沒有脫離原來的文化體係,說白了就是不過換個地方碼字,碼的還是中國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思維和習慣,甚至連思想都是原來的,那麽仔細想想,這樣的創作比之國內存在多少價值?

  對漢語言文學的創作,海外作家的基礎遠遠不能和國內比,語境沒有了,土壤沒有了,能結出甜美的果實本身就值得懷疑,但是海外作者這種堅持母語創作的精神確實讓人欽佩。

  前些年國內的人出國不那麽隨意與方便,但是現在隻要有錢,出國旅遊稀疏平常,隨時隨地與海外保持著高度的緊密聯係,國外的各種資信在國內也是隨手可得,那麽海外文學還能賣什麽?《北京人在紐約》那樣的作品現在再也不會吸引誰去瞥上一眼了。如果寫國內的事情,我很難想象對國內一知半解的人能寫出什麽樣的文學作品,做夢也該做真實一些。

  不能很好的和所在國的文化相融,寫出完全不同於母語文化體係內的文學創作,海外文學死亡是必然的。

  在心態上,很多人不如國內人心態平和。就拿那些作家,美女來說吧,其實有幾個是自己說的?再者,如今這樣的詞已經在國內很中性,甚至不是褒義了。誰若給我戴美女作家的稱呼,我絕對是相當反感的,我以為是一種諷刺。當然,這存在一種信息不暢的原因,但是,我覺得不管如何,適當的學會讚美別人,無惡意的,都不值得那麽大動肝火。

  關於國內的浮躁,不過是媒體表麵的浮躁,吹捧,就吹捧而言,看看餘傑吹捧他的那些朋友的文字,我在國內還真沒看見這樣吹捧到天也高不起來,地也厚不起來的地步了。有吹捧文字,這是肯定的,中國這麽大,什麽樣的鳥沒有呢?但是為什麽那麽尖銳的批評文學大家視而不見呢?最少我個人看見的亂棍子打人比扔鮮花的多,就拿餘秋雨作例。捧他的,捧到天,貶他的是貶到地,甚至在前兩年還出現了大肆圍剿他的現象。在國內但凡出名成家的,有幾個沒有被臭雞蛋光臨的?所以對於國內浮誇之風,不敢苟同,最少,中國人那種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態,更願意看的是批評,越狠越招人眼球,在經濟效益被看得很重的今天,誰還會去寫吹捧文字,做那出力不討好之嫌?

  再談文學評論。誰都曉得,一部作品出籠後,所有被注釋的權利就放在了讀者的手中,而文學評論的作者無疑也是讀者,不過就是有那麽點理論水平的讀者而已。那麽作為一個讀者誰沒有自己的好惡?紅樓夢被那麽多人認可的著作,尚且被一些人批駁得體無完膚,更何況是其他一些作品。那麽是不是文學就一定要批評呢?我覺得這又是一個誤區,文學本身還有欣賞,文學欣賞與文學批評是一樣重要的,那麽文學評論本身是兼具兩種功效的。

  為什麽不能把讀者認為好的地方推薦給別人呢?經驗與教訓是兩筆財富,為什麽就必須選擇一樣放棄另一樣呢?更何況,讀者的每一種感受都是自己真實的,那麽既然是真實的,為什麽要對讀者懷疑甚至否定呢?不能因為各自感受的不同,就不尊重別人的感受,否則文學評論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意義。一種聲音的文學評論是死的,隻有多樣化的文學評論才是對文學創作的有益補充。

  所以,如文學創作一樣,文學批評也是表達你想表達的,這是最重要的,而我也重視這樣的不同,不論批評還是讚美。

  最後說一句不愛聽的話:海外人的思維還停留在過去 20 年,還不誇張地說,他們對國內的理解少得可憐。即便那些去海外沒多少年的人,他們在國內把時間都給了學校和英語了,對國內的了解還是少得可憐,沒有真正溶於現在的中國,沒有生活感受,所謂文學創作也必然是蒼白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胡渙 回複 悄悄話 不完全公正。比如“即便那些去海外沒多少年的人,他們在國內把時間都給了學校和英語了,對國內的了解還是少得可憐,沒有真正溶於現在的中國,沒有生活感受,所謂文學創作也必然是蒼白的。”

又如:“不能很好的和所在國的文化相融,寫出完全不同於母語文化體係內的文學創作,海外文學死亡是必然的。”

真正的寫作是為自己而寫,不會在乎是否蒼白或是否會死亡。捧也好,罵也好,誰有心裏話都應該說出來。你愛不愛聽是另外一回事。

但很多觀點也的確有理。比如:

“各種傳播渠道的建立,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純文學的創作,這些創作大多是沒有名利的,當然,海外的人看見了木子美,看見了流氓燕,卻看不見芸芸眾生中的草根寫作群體,這部分群體的存在,才是中國文學能不徹底退出人們耳目的根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