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之 708 --- 東南亞經濟:尋找更多內需

(2005-10-31 10:13:51) 下一個

擴大內需是一種責任?

  從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視角來看確實如此。經濟全球化追求的是各個國家都得到發
展的機會,共同實現增長目標。然而,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在全球化的體係中
分工不同,經濟形態自然也呈現不同的麵貌,這也就是為什麽有的國家進口多,有的
國家出口多。這種矛盾本無可厚非,但隨著差距的口子越拉越大,尤其是在當前全球
經濟增長放緩,油價居高不下,通貨膨脹加劇等一係列壓力之下,承受大量貿易逆差
的發達國家坐不住了。

  其實,大多為發展中國家的另一方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他們也看清了,過高的外
貿依存度是不利健康的,並可能最終使自己把握不了自己的命運,於是,作為這支力
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群——東南亞國家,已經積極行動起來了,他們需要挖掘“自
身的潛力”,讓內需支撐起發展。

  出口驅動——利益捆綁

  依靠出口的增長是不可靠的。

  發展經濟學認為,外貿是經濟增長馬力最強勁的引擎。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的現
實就是對這一看法最好的論證。外貿在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充當著“絕對主角”,
對GDP貢獻了相當比例。

  在高達兩位數的出口增長拉動下,東南亞地區去年的經濟增長達到6.3%,是
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快增長。今年,出口增長放緩,石油進口又花費巨大,所以,預計
該地區的經濟增長會減少到5%左右。經濟學家們希望,電子部件和其它出口產品的
需求增長能使該地區明年的經濟增長步上一條上升之路。看到這裏,有一點再明確不
過:“該地區仍是出口驅動型經濟。”ING銀行的蒂姆·康頓一語道破。

  出口驅動型經濟的弊端已是不容回避的事實了。首先,這樣的經濟很脆弱,靠外
力獲得的增長也很容易受“外傷”。全球開放的市場使發展中國家很容易和國際市場
對接,相互融合依賴的程度越高,利益分享越多,風險共擔也就更明顯。所以說,出
口驅動經濟體的利益是和國際市場的風險捆綁在一起的,外部動蕩的小波浪,到了這
些國家,由於放大效應,就可能掀起巨浪。把國家的經濟安全置於國際市場這一變化
莫測的氣候條件下,不能不說是一種冒險。舉例來說,出口對就業的帶動毋庸置疑,
但外部需求的變化會導致出口數量的變化,直接影響就業市場,就業事關平民百姓,
既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其次,出口數量的量變會引發質變,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摩擦不斷升級便是質
變產生的表征。目前,東南亞國家和主要貿易夥伴美國間的貿易不平衡狀況就不容樂
觀。東南亞國家對美國出口大量廉價商品,同時將獲得的外匯收入投進美國的金融市
場,刺激了美國的消費。美國人於是把美國居民儲蓄率幾乎為零、房地產市場泡沫、
消費欲望過剩、財政和貿易赤字嚴重等一係列問題的症結歸咎於發展中國家的過度出
口,反過來看看東南亞國家內部,則普遍儲蓄率過高、內需不足。雖然目前的貿易不
平衡還不足以破壞美國經濟複蘇,數額也不可能永遠持續擴大,但隱患終究是隱患,
金融危機由不得人控製。

  再進一步說,即使不看外部因素,這樣的經濟結構自身也是不穩定的,內需、出
口、投資是拉動經濟穩步增長的三駕馬車,需要相互協調才能產生更大的合力。如果
消費和投資的差距不斷拉大,消費需求卻沒有啟動,那麽,投資的快速增長並不能帶
來更快的增長速度,而隻會進一步加劇供求矛盾。

  “草根經濟”行走不易

  其實,東南亞國家早就意識到擴大內需的重要性。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
,該地區經濟陷入停滯的局麵,各個國家的領導人都站出來振臂疾呼,泰國總理他信
公開表示:東南亞經濟不能完全依靠出口來獲得新生!他主張,各國政府應該重振國
內消費,隻有激發內需才能使該地區經濟從世界

  經濟混亂的大局麵中勝利走出。菲律賓總統阿羅約也是他信的支持者,馬來西亞
、印尼新政府同樣承諾要更加強調“草根經濟”,他們引用了他信最喜歡的詞匯。

  他信實踐著他的思路,宣稱要拯救內需,使泰國經濟免受世界經濟波動之苦,實
行的新措施包括:暫緩農民債務;創立普遍的廉價健康保障服務;給村民、中小企業
提供優惠貸款等,總之是想盡辦法增加泰國人的消費能力。

  中國政府的經濟增長思路也從“增長優先”轉向“平衡發展”,更是在公開場合
表示:擴大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經濟的增長最終是要靠內需拉動的,單靠出
口和投資無法支撐。同時,擴大內需還有利於消化中國過剩的產能,降低出口壓力;
外國商品也能更多地流入中國,中外貿易逆差問題就能夠迎刃而解。對於中國來說,
內需啟動也正逢其時,據國際經濟組織的有關測算,人均GDP達到800美元的國
家,其內需將會高速增長。我國目前正處於這一機遇期,這為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提
供了堅實的基礎。

  擴大內需的思路沒錯,亞洲開發銀行的傑蘇·菲力浦說,他最近發表了一份調查
報告,報告中顯示,總體看來,東南亞國家中,出口在經濟發展中的分量越重,往往
越富有。該地區最富裕的國家新加坡,去年的商品出口額是GDP的168%。而出
口額為GDP50%以下的菲律賓和印尼則是最貧窮的國家。

  菲力浦認為,國內需求應該逐步增長,和整個經濟發展的步調一致。他研究發現
,從1993年到2003年,泰國出口增長是消費增長的3倍多,而且經濟

  增長的7成以上是出口貢獻的。他信2001年上台執政後,這種趨勢仍在繼續
,於是,他信開始著手實施擴大內需的政策。

  在菲力浦的研究中,菲律賓是個特例,唯獨該國的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是那
麽壓倒性的,反而,內需是菲律賓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但這正是菲律賓經濟虛弱,
而不是強壯的一個證明。菲律賓的消費強勁是源於在海外工作的菲律賓人往家裏匯回
數以億計的美元。而這些菲律賓人選擇去海外工作,則是因為菲律賓經濟的發展不足
以提供那麽多的就業崗位。

  投資銀行PhatraSecurities的分析師蘇帕德·賽查說,泰國政
府也不可否認,出口仍然是該國最主要的經濟增長引擎,今年的出口增長預計會達到
20%。雖然世界經濟的增長放緩,但鑒於泰國出口產品和出口市場的多樣化,經濟
增長的目標是可達成的。泰國出口汽車等工業產品,也出口大米等農產品;出口到美
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出口到東盟成員國等發展中國家。東南亞其它國家的情況也
很類似,馬來西亞既出口棕櫚油又出口電子部件;菲律賓既出口計算機芯片又出口水
果……

  隨著油價的上升,通貨膨脹和高利率問題自然而來,東南亞的消費挪步蹣跚。最
近的幹旱和禽流感使農民的日子不好過,而去年的海嘯和日前的巴厘島恐怖襲擊又影
響了旅遊業。政府削減支出使預算平衡。8月份泰國的消費者信心跌到了3年來最低
點。如果油價回落,通貨膨脹和利率隨之下落,那麽消費無疑會有改善。

  “烘烤出一塊新的餡餅”

  曆史經驗表明,拉動內需實在不容易辦到,起碼日本等亞洲國家刺激內需的做法
通常未能成功。究其原因,結構性因素是症結所在。國內經濟活力不足,外商投資以
直接投資為主,國內民間資本投資未成氣候,國內就業機會不充分,社會保障措施不
完善等都構成阻礙內需擴大的絆腳石。

  在這裏,我們不妨借鑒一下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托馬斯·彼得斯的思路。他指出: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不要老想分享市場,而要考慮創造市場。不是取得一份
較大的餡餅,而是要設法烙出一塊較大的餡餅,最好是烘烤出一塊新的餡餅。”這為
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不要老想著怎樣讓消費者掏出錢消費,而是換一個方向
想想,我們能創造出什麽來吸引消費者,讓他們欲罷不能。

  這裏有一個有效供給的概念,拿我國目前的市場情況來說,消費性服務(第三產
業)的規模、種類和質量不能適應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結構的變動;另一方麵
,在工業消費品領域,呈現供大於求。研究清楚了什麽才是有效供給,通過開發合消
費者胃口的全新的產品和服務,生產這一最活躍的因素完全可以創造出“新的餡餅”
,從而把消費者潛在的消費欲望有效地激發出來,變成現實的購買力,不斷刺激和拓
展消費需求。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能級的提升也在這一過程中同時完成了。

  東南亞國家的內需如果能夠快速啟動,經濟前景無疑將一片光明。韓國的經驗證
明了這一點。進入10月份以來,不論是韓國官方還是企業研究機構,紛紛將其對於
韓國經濟發展的預期由低增長改為加速增長。事實擺在眼前,消費帶動了韓國經濟持
續上升。

  今年第一季度韓國經濟增長僅為2.7%,第二季度增長也隻有3.3%,都大
大低於政府預計的4%和韓國銀行預計的3.8%。到了第三季度,經濟增長達到4
.4%,創下2003年第四季度以來最大增幅,著實令人刮目相看。韓國三星經濟
研究所和現代證券都在上調經濟增長預期的同時表示,居民消費將成為2006年韓
國經濟增長的最大推動力量。這當然是一段時間以來拉動內需努力的最好回報。韓國
開發研究院的報告預期,2006年韓國居民消費將比2005年增長4.6%,而
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3.5%。韓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也顯示,韓國
的消費者預期指數也有較大回升,9月份預期指數比上月提高1.9至96.7。(
消費者預期指數是衡量消費者對於未來6個月內自身經濟情況估計的關鍵指標,若其
數值大於100,則表明消費者對未來經濟狀況和生活條件感到樂觀

來源:解放日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