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摘自9月1日《日本經濟新聞》——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愛肯·格林發表文章認為,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
製正向歐洲、亞洲和美洲三極貨幣體製過渡。
顯然,國際貨幣形勢經常處於不穩定狀態。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不斷擴大,美元急
劇貶值的危險加大。法國和荷蘭民眾否決了歐洲憲法,評論家開始認為歐洲聯盟可能
放棄歐元。美國威脅要在人民幣繼續保持低匯率的情況下報複中國。
這些問題為什麽會同時出現?簡單說,是因為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貨幣體
係的新框架在調整過程中受到了阻礙。戰後國際貨幣體係以美國為中心,隻有美國向
外國投資者開放金融市場,日本和德國等許多國家的金融當局試圖阻止本國貨幣在境
外流通。
這一背景下,美元必然成為外債和貿易的結算貨幣。對各國中央銀行而言,當然
希望儲備流動性強的外匯,美元因而成為唯一選擇。
各國如今繼續設定本國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以美元充實外匯儲備,但這種做法
正逐漸失去意義。世界經濟已不再由美國支配,而由3個規模幾乎相同的區域構成,
即歐洲、亞洲和美洲。這些區域有雄厚經濟實力,有流動性相當強的金融市場,區域
內金融交易也相當活躍。
在美洲,美元仍高高在上,其他貨幣跟著美元轉。來自美國的出口和資金對區域
內各國而言極為重要,各國對匯率變動神經緊張。相比之下,歐盟25國經濟規模超
過美國,金融市場完善,流動性強。其結果是,在歐洲,以歐元結賬的國際交易在增
多。
在亞洲,人們開始討論讓人民幣成為區域貨幣的可能性。不過,稍加深入討論就
會知道,中國想在亞洲貨幣圈中起主導作用有困難,這是因為在中國還沒有形成穩定
的金融製度。即便如此,亞洲國家仍關注中國的動向:中國宣布調整人民幣匯率後,
馬來西亞立即采取了相同行動。
那麽,三極國際貨幣製度如何發揮機能?可以認為,在各區域內,匯率將緩慢追
隨區域內主要貨幣的比價而變動。如墨西哥和巴西,即便維持浮動匯率製,貨幣也要
跟著美元變動;在歐洲,英國和瑞典會以歐元為基準管理本國貨幣。
在亞洲,韓國、新加坡甚至日本也越來越關注人民幣。如果人民幣實際上脫離美
元獨自變動,韓元、新加坡元和日元恐怕都將依據人民幣動向管理本國貨幣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