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My Diary 154 ---不忘中國之六: 三千年未有之強敵!

(2005-07-28 18:14:37) 下一個

 

不忘中國之六: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三千年未有之強敵!

 

 

 

作者: mydream R , Jul 28,2005 文學城 網上談兵


睜眼看世界

近代以來,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就是對危機的認識。我們是怎樣認識世界的?是因為國家處在危亡狀態,我們認識國家的危亡,才真正認識世界。

. 胡林翼,湘軍悍將,晚年任湖北巡撫。一次,他去安慶和曾國藩會麵,返回武昌,路過長江,正好見湘軍水師浩浩蕩蕩逆流上行,鼓著風帆,乘風破浪。胡林翼很高興,他感覺耀武揚威,非常氣壯。這時突然開來一艘英國的火輪船,也是逆流。火輪船迅速超越了湘軍水師,激起的波浪,把湘軍水師的一條船給掀翻了,有人落水,旁邊船上的士兵紛紛跳下來救人。胡林翼當時一個跟頭摔下來,周圍人把他弄醒,問胡大人怎麽了?胡林翼醒來第一句話就是“天要變了”。

小人物和大人物是有區別的。跟胡林翼同時看見火輪船的人很多,但他們覺得隻是個稀罕物,沒有人覺得天要變了,但胡林翼不同,他第一次看見人類獲得了異己的力量。這條船不靠風帆,不靠槳櫓,它是個怪物,吐著黑煙,嘟嘟嘟嘟,就來上來了,速度還非常快。胡林翼感覺到天要變了,這是當時先進者對危機的認識,這種認識需要高度的敏感,我們今天同樣需要胡林翼這樣的敏感。

再看林則徐。林則徐被稱為中國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組織翻譯了《四國誌》,使我們第一次知道了原來世界是這麽大,這麽多的國家,有英國,法國,葡萄牙,西班牙-----

這個當時站在我們民族最前沿的人,他是怎樣看世界的呢?道光208月初4,鴉片戰爭馬上就要打起來了,英國人已經出兵了,林則徐給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折,他認為沒問題。英國人來了,我們能打勝他。奏折寫道:彼之所至,隻在炮利船堅,一至岸上,則該夷無他技,且其渾身裹纏,腰腿僵硬,一仆能複起,不獨一兵可刃數敵,即鄉勇平民竟足以製其死命,況夷人異言異服,眼鼻毛發皆與華人迥殊,吾民齊心協力,殲除非種,斷不至於誤殺。這就是林則徐當時的看法,我們今天會認為這是個笑話,可這當時是我們民族最先進的人,站在第一線的力量。民族最清醒的力量,對世界的認知尚且如此!

現代很多人認為鴉片戰爭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道光皇帝的昏庸,把林則徐給撤職了,用了一幫投降派。這是曆史給一個人的成全,道光皇帝把林則徐撤職了,從曆史上成全了他。林則徐保全了他的英名。這是中國曆史上最痛苦最複雜的一部分,我們往往不能直麵,通常是找幾個替罪羊,說我們近代本來不錯,就是幾個壞蛋把國家民族給出賣了,要不然斷不至於如此。於是,整個民族就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脫。這種尋找替罪羊的觀念,使得我們直到今天也沒深刻的認識這場曆史的教訓。

再看當時與林則徐齊名的一個民族英雄,裕謙,浙江巡撫。道光皇帝後來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辦浙江軍務。在林則徐上奏一周多之後,他也給道光皇帝上了一個奏折,說英國人犯了兵家大忌,他們肯定要失敗,並且總結成八條,頭頭是道。裕謙說該夷犯此八忌,其敗可立而待。結果裕謙兵敗,投水自盡。這是我們最慘痛的一部分曆史。裕謙這種抗擊帝國主義不屈服的精神,當然是很可貴的,但我們為什麽會失敗,一敗而再敗?是我們沒有人?我們不敢打?我們不敢犧牲?我們一幫人在前麵英勇奮戰,但最後全部都失敗了。當時裕謙守衛鎮海,“誓與城市共存亡”,他覺得他肯定要勝,結果鎮海被攻陷,裕謙投水。

整個鴉片戰爭,中國軍隊沒有守住一個英國人攻擊的地點,沒有奪回一個英國人占據的地點!我們很多人把所有的罪責都推給道光皇帝。道光,中國近代史恥辱柱上的第一人,因為他簽定了《中英南京條約》。

道光這個人是一個巨大矛盾,其實他是一個想勵精圖治的皇帝。道光上台,就覺得事情不妙,朝風頹敗,民風頹敗,道光力圖重整朝綱,道光當時規定“宮中歲入不得超過二十萬”,他節約開支,就是要支援前方的禁煙,要備戰,要和英國人打一仗。今天我們說的“四菜一湯”道光可能是起源之一,道光當時說“宮中用膳,每日不得超過四碗”;皇後過生日,道光皇帝用打鹵麵在宮中招待大臣和太監。他拚命地節約,甚至穿過打補丁的褲子,我們近代以來,穿帶補丁的褲子的皇帝道光也是第一人。這是曆史,當然曆史的殘酷性也就在這兒:曆史不記過程,隻記結果,道光你勵精圖治,但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是你簽的,那曆史恥辱柱上的第一個人就是你。

當時中英南京條約簽約後,消息傳到北京,道光很難受。清史記載:“上退朝後,伏首於便殿階上,一日夜未嚐暫息,侍者但聞太息聲,漏下五鼓,上乎頓足長歎”。他很難受,不是象我們今天所說的 “僅為一己之安,出賣國土,喪權辱國”。可道光皇帝並沒有認識到敗在那裏,他上台時,拚命想有所作為,結果最後敗了,直到去世,一直鬱鬱寡歡。

鹹豐皇帝最大的願望就是幫父親報一箭之仇,給父親雪恥。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把道光時代的主和派全部撤職,重新起用主戰派。林則徐等人全部起用,但是後來由於林則徐身體不好,病死在赴任途中。鹹豐上台以後也是學他父親那套勵精圖治,希望重整朝綱。鹹豐還把一個大臣寫的“防三漸”作為座右銘:第一“防土木之漸”;第二“防宴安之漸”;第三“防壅蔽之漸”他想做一個開明的皇帝,想要把問題搞清楚,想要報父親這個仇,結果,道光敗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鹹豐敗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三千年未有之屈辱

中華民族近代以來一敗再敗,一次比一次拜得慘,一直到八國聯軍侵華,工業革命給我們帶來的嚴峻挑戰達到一個頂峰。我們常說,八個國家打敗我們一國,好象敗得還有點道理,好象從其中還能找到某種解脫。

那麽八個國家打我們,到底來了多少人?

我們看曆史,研究曆史,關鍵就是細節。如果你不知道細節,隻知道結論的話,事實上你不知道曆史,你很難把握曆史發展的脈絡。

1900
83日,從天津出發進攻北京的八國聯軍,人數最多的是日軍,8000人;第二俄軍,4800人;第三英軍3000人;第四美軍,2100人;第五法軍,800人;第六奧地利軍,58人;第七意大利軍,53人。還有7000德軍在海上,來不及上陸。真正上陸作戰的加起來總共18811人,就這麽點兵力!

京畿一帶是我們的重鎮,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全都占盡。此處清軍十五六萬,義和團團民五六十萬,從兵力對比來看我們平均40個人在家門口堵他一人。我們堵住了沒有?沒有!!!10天之內,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當然,八國聯軍最後增兵到七八萬,打通州,保定,張家口,他們觸角伸得很遠,但那都是占領北京以後重新調集來的軍隊,當初攻下北京的就是 18000餘人。如果不知道這個人數細節的話,我們很難了解近代以來我們所麵臨挑戰的嚴峻性,正如李鴻章所言: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三千年未有之強敵!

許多學者都講,‘大清無昏君,大清無奸臣’。清朝敗亡是非常特殊的,它跟我們過去曆朝曆代不一樣。過去都是皇帝太昏庸腐朽了,房子都被白蟻蛀空,最後大廈轟然倒塌。可滿清不一樣。滿清從道光,鹹豐,同治,光緒,沒有一個皇帝不是想勵精圖治,沒有一個皇帝不想保住大清的江山;而滿清的大臣,不管是主和也好,主戰也好,沒有一個不是從維護朝廷的利益出發。沒有裏通外國,或者跟敵人串通一氣。主和派是覺得和對大清江山有利,主戰覺得戰有利。尤其到了清朝後期,用和、戰兩派來區分人,非常困難。甲午戰爭中,以翁同合為首的主戰派全部都是戰前主張削減海軍軍費的人,結果戰爭來了,主張削減經費的人全是主占派。主和派呢?李鴻章丁汝昌這些人,全是平常主張大力建設軍備的。李鴻章在1873年的一個奏折裏講:日本是未來中國的心腹大患,一定要提防日本。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付日本,結果後來還是敗在那裏。這就是我們近代以來極大的矛盾。中華民族陷入一種非常深刻的矛盾之中:不是統治者毫無顧忌的出賣民族利益,而是他們在維護這些利益麵前萬般無奈。他們沒有辦法!

1841
127日,道光皇帝對英國宣戰;1860912日,鹹豐皇帝對英法宣戰;189481日,光緒皇帝對日本宣戰;1900621日,慈僖太後對諸國(13國)宣戰。一次比一次敗得慘,一次比一次損失大,一次比一次割地賠款的規模大!馬克思當年評價中國說:一個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幅員遼闊的帝國,不顧時勢,仍然安於現狀,由於被強力排斥在世界體係之外而孤立無依,因此,極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來欺騙自己,這樣一個帝國,終於要在一場殊死搏鬥中死去。這段話講完60年之後,辛亥革命爆發了,滿清崩潰。滿清王朝在強大的外敵麵前,無法有效地維護國家領土完整、主權獨立和民族尊嚴,隻能被中華民族拋棄!

孫中山起初也是改良派,他覺得大清沒有什麽大毛病,修修補補就可以,他給李鴻章上了很多折子,可根本就沒人理睬他。1895年馬關條約簽署之後,孫中山再也不給李鴻章寫折子了,他成立了興中會,綱領就是驅除靼虜恢複中華,革命產生了。辛亥革命誕生了中華民族曆史上第一個現代國家――中華民國。可中華民國建立之後,我們的災難終止了嗎?

中華民族的災難卻依然在延續, 1931918日,日本關東軍19000人,發動九一八事變,東北19萬,不戰而退,關東軍3天占領沈陽,一周控製遼寧,3個月控製東北三省。後來人們都說是蔣介石的一紙不抵抗命令,把整個東北給丟掉了,如果蔣不下令,東北軍還能頂得住。其實,事實並非完全如此。

1991
5月,在紐約,張學良回憶那段曆史。他說:是我們東北軍自己選擇不抵抗的,我當時判斷,日本人不會占領全中國,我沒有認清他們的侵略意圖,所以,盡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給他們擴大戰事的借口,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是我下的指令。”“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張學良在北京協和醫院召開了東北軍高級將領會議,會議決定不能抵抗,得用和平的方法、用外交斡旋的方法解決,東北軍頂不住,打不過日本人。然後張學良將會議的決定發給了南京的蔣介石,蔣給他回了一封電報,同意東北軍高級將領會議的決定,你們按照自己的方略去做。東北淪陷,蔣介石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能夠僅僅說是蔣介石把東北給出賣了嗎?我們必須全麵客觀地認識這段曆史。

到了“七七事變”,又有新的高峰產生了。發動“七七事變”的日本駐屯軍8400人,我們宋哲元部2910萬人。8400人,這是查遍了這段曆史所有的記錄所采取的最高的數字。29軍的軍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我們今天還在唱,很豪壯。可我們10人砍他一個,也沒有頂住。區區8400人就在我們北京的南段宛平,發動事變,挑起了中日之間的戰爭。

這就是我們近代的屈辱史。

給曆史打上一個結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個最大意義就是阻止了中華民族的頹勢。此前,我們像坐滑梯一樣往下溜,到了1949年,終於止住了。這是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對中華民族的最大的功勳。

共和國剛剛成立,一場朝鮮戰爭爆發了,這是對我們的嚴峻挑戰。當時我們沒有一個人想在朝鮮打仗。國家百廢待興,軍隊長期作戰,都需要休整。我們緊急集中起來的部隊,38軍、39軍,他們是從菜地和農場裏集中起來的,營連職的作戰幹部都已經轉業,我們沒想打仗,但這場卻對中華民族有莫大的貢獻。

1950
625日朝鮮戰爭爆發,915日美軍從仁川登陸後大舉北進,當時我們提出一條警戒線――北緯38度,三八線為底線!但是美國人認為中國的安全線在鴨綠江,我們反複告訴他們,不可過三八線,但他們反複說他們不過鴨綠江,他們不會幹擾中國的建設,這是美國人最大的判斷失誤。

當時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明明知道我軍已完成集結,但他還是認為中國不會出兵。後來事情鬧大了,鬧砸了,美國人把責任都推到了麥克阿瑟身上,認為就是他的判斷失誤導致了後來美軍在朝鮮的失敗。麥克阿瑟在回憶錄中寫到:“不隻是我判斷中國人不會出兵,杜魯門總統跟我在威克島會談的時候,我們達成一致意見――中國人不會出兵!” 麥克阿瑟,還有美國的決策層,所作出的判斷不是依據我們邊防軍的集結,也不是依據我們政府的聲明,他們是依據曆史經驗。在他們看來,近代以來,中國沒有打贏一場戰爭!所以麥克阿瑟認為,在近代史上沒有打贏過一場戰爭的中國人,現在來威脅他們美國,不過是咋呼而已。

9
25日,美軍仁川登陸以後,解放軍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第一次發表嚴正聲明:美軍過線,中國決不會置之不理!非常清楚的信息,毫不含糊,可美國人根本不理,103日淩晨一點多,周恩來在外交部緊急約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韓軍過線我們不管,美軍過線我們要管。當時我們和美國沒有任何外交聯係,需要印度駐華大使把信息傳遞給美國人。今天看來這是當時中美回避衝突的最後時刻。102日晚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的最後的出兵決定,周恩來幾乎是從懷仁堂直奔外交部,召見潘尼迦,給美韓軍來出了最寬條件!這條信息潘尼迦準確的傳給了美國人。103日下午美國國務院非正式回函:周恩來的講話缺乏法律和道義上的根據!104日美國國務院正式回函:不要低估美國的決心!所以107日,不是麥克阿瑟而是杜魯門直接下令美軍越過三八線直撲平壤。108日毛澤東下令中國人民誌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這就是當時決策的過程。美國把中國人的話置若罔聞,最後的衝突就不可避免了。

今天有些人講朝鮮戰爭我們不該打,打朝鮮戰爭,把解決台灣的機會丟掉了。這是一種絕對錯誤的理論。朝鮮戰爭625日爆發,627日杜魯門下令割斷台灣海峽。誌願軍1019日正式出兵,是在台灣問題被擱置的數月後。不是我們出兵引發了台灣問題。而是台灣海峽被美國隔斷導致我們出兵!當然還有理由反對我們出兵朝鮮,理由也許都能夠成立,但是惟有這樣一條理由你無法反對:朝鮮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在國家麵臨重大外部威脅麵前第一次選擇了不再退讓。第一次選擇了主動出擊!!!這是第一次。我們從來沒有過這樣。

來看看我們的抗日戰爭紀念館。抗日戰爭紀念館建在盧溝橋,這本身就是表明中華民族不會忘記曾經遭受的奇恥大辱!我們到盧溝橋聲討日本鬼子的罪行,可是誰想過,我們的全國抗戰為什麽竟然在國土腹地的盧溝橋爆發?中華民族是怎樣忍到忍無可忍才最後決定和鬼子拚了?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們最後直好說――起來!可日本人已經扼住我們的嗓子眼了,宛平哪兒都是日本華北駐屯兵,東北已經全被占了。我們近代以來一直是這樣。

朝鮮戰爭的勝利,才真正使得中華民族的頹勢扭轉!“中國必須獨立,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做主張,自己來處理,不容許任何帝國主義國家再有一絲一毫的幹涉!”這是毛澤東在1949年的講話。這是我們的宣言,也是我們的行動!朝鮮戰爭之後,西方評論說:在涉及中國安全的問題上中華民族將不會再退讓!這是我們給世界的一個非常清晰的信號。從一個更大的曆史範圍來看,中國共產黨阻止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給中華民族的生存所造成的嚴重挑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通過對自己國家安全主動有效的維護,使我們過去的所有災難打了一個結 !

 

 

 

2005年7月28日多倫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