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之159 --- 歐洲統一為何如此艱難

(2005-04-12 17:23:05) 下一個

來源:國際金融報

 

上周對歐盟來說是悲哀的一周。歐洲領導人將《穩定與增長公約》變成了一紙空文,否決了服務業指令的自由化主旨,且未能將裏斯本議程置於優先地位。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克雖不是惟一的反對者,但卻是帶頭唱反調的人。

    在上述情形背後存在更令人擔憂的事:大家迫切希望在沒有不便的情況下實現一體化。幾乎所有歐洲領導人都不願承認這個簡單的事實:若沒有比現在靈活得多的勞動力市場,無論是擴大歐盟還是建立貨幣聯盟,都不能取得成功。希拉克對於溫和改革的反應也表明,他還遠未意識到當今的現實。近年來,經濟一體化力量已經不止一次地遭到對改革的頑強抵製了。

    考慮一下兩個經濟體的整合,其中一個比另一個富裕很多,而之前兩地間商品、服務、勞動力和資本的流動受到嚴格限製,致使兩地被隔離開來。這些壁壘解除之後會發生什麽呢?答案是,兩地的工資水平、資本回報,以及商品和可貿易服務的價格應當會非常接近。但最終整合程度有多強還要取決於其殘餘壁壘有多高。

    就德國的統一來說,前西德政府把過多成本強加給東德,阻擋了通過增長實現整合的力量。

    產生這種影響的,並非像人們常說的是最初的貨幣兌換,而是後來對工資整合的強烈要求。

    西德的政策製定者們確實實現了最高目標:既實現了兩德統一,又將西德的變動降到最低。但他們必須付出代價:一份永久的補貼賬單,金額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德國的財政狀況依然如此艱難,為何這個創立了《穩定與增長公約》的國家,現在正帶頭削弱它。

    現在來看看今天的歐洲。即使在語言、距離和性質各異的製度方麵,歐盟將麵臨比當時德國大得多的障礙,在擴大的歐盟內部,一體化應該會對工資和物價造成強大的整合壓力。

    此外,還有一點也很明顯,無論是德國總理格哈德·施羅德,還是法國總統希拉克,都不願接受一體化可能導致本國實際工資水平受到更大下調壓力的現實。這就是為什麽服務業指令引起了這麽多爭議。

    歐盟最近的擴充規模處於適中的水準。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巴爾幹地區國家、土耳其,也許還有烏克蘭,也正等待被接納入內。若把這些國家全部納入,將增加相當於歐盟15國60%以上的人口。此外,這些經濟體都非常貧窮。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土耳其的人均GDP是歐盟中富裕成員國的1/4。烏克蘭更低。“老歐洲”各經濟體(尤其是那些結構性失業率很高的國家)尚未作好準備進行調整,以適應與這樣一些貧窮的人口大國進行深度一體化。

    對歐盟來說,調整適應一體化經濟後果的能力,是其未來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良好的經濟運作始終是實現良好政局的一個條件。但現在,歐盟承受著不盡如人意的政治和經濟運作所帶來的痛苦,而進行必要的改革則會讓其痛苦加倍。但歐盟必須作出選擇,要麽現在實現更大的靈活性,要麽將來日漸衰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