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前言
與十九歲的女兒一起去遊歐洲,這件事談了好幾年了,在她去讀藝術學院前就在說了,可一直沒能實行。
她小的時候,大約四歲吧,我們帶著她去了意大利,從北到南轉了一圈,那時她太小,對於南歐的璀璨藝術無法也不可能欣賞,可是她從小喜歡畫畫,一路畫進了一所美國不錯的藝術學院,卻由於種種原因,中途休學回家休養,也就是在她從大學回家的時候,為了鼓舞她,也更是想帶著她去看看外麵的世界,我再次提出與她一起去歐洲的提議,立刻得到她的響應。如今的她也開始喜歡逛藝術博物館,看見好的藝術作品會被感動,所以趁著我要去葡萄牙開第十五屆英文國際短篇小說的會議,我們把母女同遊歐洲的起點設在了南歐的葡萄牙,我們預備從葡萄牙出發,一路遊西班牙和法國的南部,包括小國摩納哥和那一帶的地中海蔚藍海岸,然後再去西歐,從巴黎發射狀地去比利時、盧森堡、荷蘭甚至德國和英國。
當然,計劃的很理想,很完美,真正落實起來才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母女也需要磨合的,尤其是與成年的大孩子一起,母女倆人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均不同,這中間產生了很多的矛盾、爭執、妥協、眼淚,最終隻完成計劃出遊的一半旅程,但也不失是一次終身難忘的珍貴記憶。
從巴黎回來之後,家裏不斷有訪客,竟然難以坐下來把這段經曆寫出來。多虧文友約稿公眾號,我也與一報刊主編約好,每周一篇整理出這次的母女出遊的文字,這樣也催促我完整記下這次美好又哭哭笑笑的經曆。
每周一篇,會在海外文軒文學網站、 國際日報和北美學子公眾號上連續登載,敬請關注。
抵達裏斯本
還應該先交代一下我和女兒的關係,我們家是寵父嚴母,我不是虎媽,但我絕對是個講原則的母親,女兒小的時候還是非常聽我的話的,反而相對來說跟爸爸比較遠。女兒出生在加州舊金山灣區矽穀,上麵有個非常優秀乖巧的哥哥,生活在從小優秀到大的哥哥的光環之下,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她很小就刻意與哥哥劃清界限,哥哥聽話,她搞怪,哥哥讀書,她畫畫……
她十一歲時,我們舉家從美國西海岸的加州搬家來到了東海岸新澤西州,從一個華人集中且華裔相對優秀的環境變換到一個華人很少富裕的白種人主導的環境,差距是巨大的,從開始的想融入到後來的不在乎,她經曆了很多我們第一代移民不能完全體驗的心理落差,加上生長發育期的身體化學成分的不平衡,還有一些自身個性方麵的因素,到了高中三年級,所有的一切積累到極限,分崩離析般的火山爆發,她逃學、孤立、焦慮、抑鬱、叛逆……
好在在學校、學區和我們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她最終不僅高中順利畢業,而且還考進了一所不錯的藝術學院。她和我的關係從她小時候的親密無間,到青春期的疏遠對立,再到我一點點試圖了解她屢屢向她道歉在她最艱難的中學階段,沒能完全理解她的掙紮和痛苦,她從冷漠抗拒中走出,慢慢的與我又拉近了距離,我們倆都十分期待這個母女歐洲行,心裏都希望能夠一塊兒親密快樂地遊曆一番。
但是我也深知她的習性,我的耐心也不能與她爸爸的耐心相提並論,所以,出發前,我跟她約法三章:第一,希望她不要像在家時天天睡懶覺,可以適當的在中午前起床;第二,有異議時,不爭吵,有商有量,好好說話,不發脾氣;第三,都能相對考慮對方的感受,不太過自我中心。她點頭同意。
可是,飛機還沒到葡萄牙,在倫敦轉機時,母女倆就開始了第一次的失衡。
倫敦機場人山人海,找個座位坐下來都很不容易,加上我們做的是深夜紅眼飛機,人很疲倦,終於找到座位,大小姐卻要我打開行李箱找電腦插線,行李箱在安檢時剛被他們翻亂,很費了我一番力氣關好,加上人疲倦,我就婉轉地說不想開箱子,讓她做點其它的事情,隻有一個小時就要上飛機了,就別上電腦了。她可能也是累了,脾氣一點就找著,一下子火爆,劈裏啪啦發完火,人就不見了。雖知道她故意想讓我急,我還是又氣又急又委屈,電話給美國的先生,很流了一堆眼淚,旅途還沒真正開始,我已開始有悔意了。
倫敦機場這一番憋氣,在等了一個鍾頭之後,飛往裏斯本的飛機上,我們母女倆還是坐在一起,小風波算是過去了。晚上七點多抵達裏斯本,那裏的太陽還明晃晃的。
要了輛Uber,到我們住的地方隻要五歐元,真是超級便宜。
我訂了一個兩個臥室的公寓,就在裏斯本大學的不遠處,一位也是來參加國際會議的文軒的文友與我們分住。這個公寓在裏斯本大學居民居住區,安全可靠。主人是一對年輕的葡萄牙夫妻,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財務總監,太太是油漆店的招待,整套公寓新裝修的,尤其現代化的廚房和餐廳很符合我的風格,客廳衛生間都清爽整齊,我們非常滿意。這套公寓是女主人的婚前住處,結了婚就搬走了用來做Airbnb. 多虧男主人提醒我在機場要 Uber,且要到出發樓層去,女主人領著我展示了一下設施和周邊,不大的超市卻琳琅滿目,日常必需品都有,咖啡館、餐館、水果店和地鐵站都在步行兩三分鍾的範圍內,房東夫妻還特地送了我們一瓶紅酒和一盒葡式蛋撻,一個蛋撻下肚,感覺葡萄牙之行真正揭開了帷幕。
與我們分住的文友已經先我們一步到了,那間大床的臥室裏,看見她的行李,當晚有會議組織者設的歡迎晚宴,估計文友去赴宴了。我們母女倆把行李放進有兩張單人床的房間,房間裏還有一個門通向後麵的小陽台,陽台上有小桌子和椅子,坐在那裏,清風徐徐,滿目蒼綠,頓時有了度假的好心情。
女兒倒頭大睡,我出去想買點食物,附近幾家超市八點剛關門,我便在一家咖啡館裏買了兩個牛角包,和一包葡萄牙特色的炸薯片,雖說買的好象是早點,想到等我們一覺醒來,估計正好是吃早點的時候。杏仁牛角包很好吃,隻要一歐,看來葡萄牙的東西比美國便宜。
待續